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之后,进一步探究三角形尺规作图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三角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尺规作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尺规作图的基本操作不熟悉,对作图步骤和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能够运用尺规作图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
2.难点:对尺规作图步骤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尺规作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尺规作图的方法。
2.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尺规作图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作图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作图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圆规、直尺、三角板等。
2.课件: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动画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听说过尺规作图吗?请问尺规作图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尺规作图的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尺规作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简单的三角形尺规作图问题,如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互相交流、讨论。
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全等三角形基本概念•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基本法则•尺规作图的技巧和方法•尺规作图的实例分析•尺规作图的应用和意义01全等三角形基本概念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指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即三个内角相等且三条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记号是“≌”,读作“全等形ABCD”或“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SSS(Side-Side-Side):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则它们全等。
AAS(Angle-Angle-Side):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且这两个角的夹边相等,则它们全等。
ASA(Angle-Side-Angle):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且其中一个角的对边相等,则它们全等。
SAS(Side-Angle-Side):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且这两条边的夹角相等,则它们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02全等三角形尺规作图基本法则无刻度直尺只限制长度测量,无法进行面积、角度等测量。
圆规可以用来画圆和圆弧,也可以用来复制图形。
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直接法通过圆规和无刻度直尺,直接画出全等三角形。
间接法通过画出一个三角形,再使用圆规和无刻度直尺,间接画出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画出三角形使用圆规,以点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圆弧,得到点C;再以点B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圆弧,得到点D;连接CD得到三角形ABC。
确定两个已知点确定两个已知点A和B,并连接两点得到线段AB。
判断全等通过比较AC和BC的长度,可以判断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是否全等。
作图步骤03尺规作图的技巧和方法1作图技巧23明确要画的图形,了解所需条件和限制条件。
确定作图目标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导,按照顺序将图形画出来。
画图步骤检查画出的图形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确保准确性。
检验作图结果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平分已知角度或边长即可得到三个等边三角形。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4《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后的内容,是对学生尺规作图能力的进一步要求。
本节内容通过让学生亲手作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全等、相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尺规作图时仍然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致的问题,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作图还缺乏思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尺规作图的方法,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尺规作图题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尺规作图的方法。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作图思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师生互动法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三角形尺规作图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规、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2.教学素材:一些三角形尺规作图的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尺规作图来构造这些三角形。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三角形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实践,尝试完成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尺规作图题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中等难度的三角形尺规作图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完成的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尺规作图的原理和方法。
学生对照自己的作品,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件五四制2023-11-04CATALOGUE 目录•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等腰三角形的尺规作图•直角三角形的尺规作图•等边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四边形的尺规作图01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尺规作图是指使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图形绘制的方法。
直尺用于画直线,圆规用于画圆或弧线。
尺规作图的精度取决于绘图者的技能和经验。
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确定三角形的三条边或三个顶点的位置。
确定已知条件选择绘图方法遵循几何定理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绘图方法,如直接绘制、等分线段、平行线等。
在绘制过程中,遵循几何定理,如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等。
03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原则0201确定三角形的三条边或三个顶点的位置。
确定已知条件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绘图方法,如直接绘制、等分线段、平行线等。
选择绘图方法使用直尺和圆规按照选择的绘图方法绘制三角形。
绘制图形检查所绘制的图形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否符合几何定理,是否满足题目要求等。
检查图形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步骤02等腰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定义有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性质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顶角角平分线是底边的中垂线。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方法一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作图工具画出两腰相等,底角相等的三角形。
方法二利用圆规和直尺,先画一条线段,然后分别以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以大于这条线段的一半长度为半径画弧,得到两个交点,连接这两个交点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再分别以这两个交点为圆心,以大于两交点距离的一半长度为半径画弧,得到两个交点,连接这两个交点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腰。
示例一已知线段AB,分别以A和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度为半径画弧,得到两个交点C 和D,连接CD得到线段AC和BC,再分别以C和D为圆心,以大于CD的一半长度为半径画弧,得到两个交点E和F,连接EF得到线段CE和DF,则三角形ACE和三角形BDF为等腰三角形。
1.4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一、目标认同★★★★★☆☆☆☆☆
学会三角形的尺规作图的三种方法
①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
②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
③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
二、5分钟素养训练
三、预习自测(预习课本P5~P6,然后作答)
1. 回想如何利用尺规做已知线段和已知角
2. 做线段A’B’,使A’B’=AB 做∠A’O’B’使∠A’O’B’=∠AOB
四、精讲精练:利用尺规做已知线段和已知角
方法一: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做这个三角形
方法二: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求做这个三角形方法三: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做这个三角形五、当堂小测
A B
A
O B
a b c
a
a c
β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