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图和部署图
- 格式:pdf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25
《软件工程》――OOSE
学生实训报告
信息技术系软件技术专业076班级
图10.1
(2)在组件视图中,从工具栏中选择MainProgram图标,在右边的绘图区中添加一个
图10.3
图10.5
图10.6
(8)选择业务对象包(BO),双击,打开业务对象包的详细组件图,这里根据分析的结果分别创建Title.java,Item.java,Loan.java,BorrowerInfomation.java,Reservation.java 组件,并设置好每个组件的构型和对应的文件。
创建好的BO包组件图如图10.7。
图10.7
)创建依赖关系。
在本节“关系”一段中,已经描述过依赖关系使用虚线表示,因此根据分析中的结果,在图中将相互依赖的组件连接即可。
完成后的组件图如图10.8
图10.9
)在图中添加分别添加一个Processer和Device,并分别命名为“computer with java
图10.10 (3)为节点添加连接关系。
全图如图10.11。
10.11
机房。
13种uml简介、工具及示例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标准化建模语言,它使用图形表示法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不同方面。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UML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清晰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实现。
UML提供了包括结构模型、行为模型和交互模型在内的多种建模方式,其中每种模型都有各自的符号和语法规则。
通过使用这些模型,开发人员可以将系统分解成不同的部分,然后逐步细化这些部分的设计,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
在UML中,最常用的建模元素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等。
每种图表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表达能力,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建模。
除了建模元素外,UML还定义了一系列的建模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高效地进行建模和分析。
其中一些常用的建模工具包括Enterprise Architect、Rational Rose、StarUML等。
下面将对13种UML简介、工具及示例进行详细介绍:1.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用例图是UML中描述系统功能和用户交互的基本图表之一。
它用椭圆表示用例,用直线连接用例和参与者,展示了系统外部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
用例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清晰地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从而指导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示例:一个简单的在线购物系统的用例图包括用例“浏览商品”、“添加商品到购物车”、“提交订单”等,以及参与者“顾客”和“管理员”。
2. 类图(Class Diagram)类图是UML中描述系统结构和静态关系的基本图表之一。
它用矩形表示类,用线连接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关联关系、聚合关系、继承关系等。
类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清晰地理解系统的对象结构和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支持系统的设计和重构。
示例: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类图包括类“学生”、“课程”、“教师”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选修”、“授课”等。
UML 2.0共有10种图,分别为表示系统静态结构的静态模型(包括类图、组合结构图、部署图),以及表示系统动态结构的动态模型(包括用例图、序列图、对象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组件图),它们各用以表现不同的视图,如表1-1所示。
用例之间也可以存在包含、扩展和泛化等关系:
(1)包含关系:用例可以简单地包含其他用例具有的行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做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这被称作包含关系。
(2)扩展关系:扩展关系是从扩展用例到基本用例的关系,它说明为扩展用例定义的行为如何插入到为基本用例定义的行为中。
它是以隐含形式插入的,也就是说,扩展用例并不在基本用例中显示。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使用扩展用例:
a.表明用例的某一部分是可选的系统行为(这样,您就可以将模型中的可选行为和必选行为分开);
b.表明只在特定条件(如例外条件)下才执行的分支流;
c.表明可能有一组行为段,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段可以在基本用例中的扩展点处插入。
所插入的行为段和插入的顺序取决于在执行基本用例时与主角进行的交互。
(3)泛化关系:用例可以被特别列举为一个或多个子用例,这被称做用例泛化。
当父用例能够被使用时,任何子用例也可以被使用。
如在图2.4中,订票是电话订票和网上订票的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