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主要用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治疗乙肝疾病常用药物有哪些目前治疗乙肝的药物不外乎以下几种:保肝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及抗病毒药物。
现对其做简单的介绍。
1、“保肝”药物辅助和对症药物的治疗俗称“保肝”治疗。
目前辅助药物众多,商品名称更多,按其作用类型可区分为几大类。
♦具有综合作用的药物。
包括:护肝药物有肌苷、益肝灵(水飞蓟素)、VitB、VitC等;♦缓解炎症药物有复方甘草甜素、甘力欣、强力新(强力宁)等;♦降酶药物有联苯双酯、五味子、垂盆草等;♦退黄药物有门冬氨酸钾镁、腺甘蛋氨酸、苯巴比妥等;♦中草药有山豆根(肝炎灵)、苦参素等;抗纤维化药物有干扰素、秋水仙碱等。
但是,理论上有某种“护肝”作用的药物,经吸收代谢后在体内未必有同样作用;且体内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加强或者抑制其中一个环节,亦难以预知其最终结果。
2、免疫调节药物许多临床现象表明:慢性乙肝的发展和后果,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应答,故应用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可能阻止或改变疾病的发展。
免疫调节药物包括♦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胸腺肽α等;♦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等;♦重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其他如转移因子、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乙肝免疫球蛋白等。
免疫调节药物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抗病毒药物目前认为,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是造成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且可导致病情发展、恶化至肝硬化、HBV相关性肝细胞癌。
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
目前尚无一种能迅速、直接清除乙肝病毒的药物。
目前最好的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也仅能达到50%左右。
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有确切疗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α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α干扰素如赛若金(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口及国产干扰素α2b、α2a、组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等。
核苷类似物如Lamivudine、泛昔洛韦等。
干扰素作用于细胞上的干扰素受体,诱导和激活细胞抗病毒蛋白基因,产生抗病毒蛋白,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它还可以诱导2'-5'寡腺苷酸合成酶系统的(2'-5' OAS)和蛋白激酶,抑制病毒的复制。
肝病患者正确用药的几个典型病例肝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正确地用药是治疗肝病的关键。
笔者根据临床经验,搜集并整理了肝病患者正确用药的几个典型病例,供参考:1.用葡萄糖醛酸内酯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张大伯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已经5年了,一直自行服用“护肝片”、“灭澳灵”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明显。
最近,张大伯因过度劳累,出现了乏力、恶心呕吐、黄疸和浮肿等症状,被送到某医院进行救治。
医生诊断他患的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给他静脉点滴葡萄糖醛酸内酯,同时进行了针对相关症状的支持治疗。
在治疗1天后,张大伯的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在治疗3天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之后,医生让他改服葡萄糖醛酸内酯片剂进行治疗。
半年以来,张大伯的病情一直很稳定。
葡萄糖醛酸内酯具有降低人体内肝淀粉酶的活性,阻止肝糖原分解,减少肝脂肪贮存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对症状突然恶化的肝病患者(如本病例中的患者)疗效尤其明显。
该药还能发挥保肝解毒的作用,故也可用于治疗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
葡萄糖醛酸内酯片剂的用法为,成人每次服用100~200毫克,每天服3次。
儿童每次服用50~100毫克,每天服3次。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用该药后,偶尔会出现脸红或轻度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2.用联苯双酯治疗谷丙转氨酶升高李女士患有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已经很多年了,一直自行用药进行治疗,病情有时虽能好转,但经常反复发作。
最近,经检查发现其血清谷丙转氨酶指数很高,其乙肝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呈阳性。
医生建议她服用联苯双酯及其他辅助药物进行治疗。
用药7天后,李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用药14天后,她的肝功能恢复正常,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4个月以来,她的病情一直没有复发。
联苯双酯是从中药五味子中提取的。
该药能选择性地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具有较好的保肝解毒作用。
十四、肝病用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具有十分重要和复杂的生理功能,包括物质代谢(糖、蛋白质、脂肪、胆红素和激素等)、生物转化和排泄、血液凝固机能、胆汁生成和排泄、免疫功能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人们称它是人体的“化工厂”。
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肝脏的病变,它的治疗和用药就需格外谨慎。
目前很多肝脏疾病的病因或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临床上的治疗药物多属对症治疗。
而由于不正当商业广告的宣传和出于求治心切,患者往往会陷入滥用药、错用药的危险中。
希望本章通过解答肝病药物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肝病用药分为几类,各自分别有哪些代表药物?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种类多而复杂,简单的从药理作用可分类如下。
(1)抗肝炎病毒药。
主要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代表药物有:拉米呋啶(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贺维力、代丁、名正)、病毒唑(利巴韦林)和赛若金(α-1b干扰素)、安达芬(α-2b干扰素)等。
(2)护肝药。
凡是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肝细胞损害的药物都可称之为护肝药,包括:促进肝细胞修复药、抗炎药、免疫调节剂、降酶退黄药、解毒保肝药等(详见下节)。
(3)祛脂药。
针对和防止脂肪肝,促进脂肪分解、转运和代谢。
代表药物有:胆碱、蛋氨酸、肌醇、肝乐、维丙胺、复方胆碱(内含蛋氨酸、胆碱、B12肝粉)等。
(4)抗肝昏迷药。
主要纠正由于肝脏代谢功能障碍导致的血氨升高,减轻肝性脑病症状。
代表药物有:乳果糖、精氨酸、谷氨酸钠、谷氨酸钾、乙酰谷酰胺、酪氨酸、醒脑静等。
(5)抗肝纤维化药。
对抗持续性肝损伤所致的肝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
代表药物有:秋水仙硷、丹参多酚酸和丹酚酸B 等。
(6)其他辅助用药。
主要补充由于肝脏代谢合成能力的下降所致的酶、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的缺乏。
如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维生素K3、维生素K4、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2.护肝药物有哪些?肝炎病人为什么不能滥用护肝药?护肝治疗是各型肝病治疗的基础,“护肝药”也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名词。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
然而,肝脏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酒精、病毒等,导致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保肝药物是治疗这些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抗炎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性肝病,如急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常见的抗炎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双环醇等。
解毒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解毒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
常见的解毒保肝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硫普罗宁等。
促进能量代谢的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肝脏的能量代谢,提高肝脏的功能,如维生素B族、辅酶A等。
抗纤维化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如秋水仙碱、干扰素等。
明确诊断:在使用保肝药物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诊断,确定肝脏疾病的原因和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保肝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促进肝脏健康的恢复。
保肝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防治肝脏疾病的药物,它们能够不同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病理状态,促进肝脏损伤修复。
然而,如何评价保肝药的临床疗效以及如何合理应用保肝药,是临床实践中需要和解决的问题。
常见护肝药物的使用
一、临床应用
1、抗病毒性肝炎护肝药物
(1)强力免疫抑制剂:他拉西坦、拉嗪酯、利巴韦林和西替利嗪等,其有效的是抑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2)肝炎病毒抑制剂:如小分子抑制剂、核苷类似物类、多肽类、
抗病毒蛋白等,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3)肝炎病毒抗体: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减少病毒的复制,延
缓病毒传播,改善病症。
2、肝硬化肝损伤
肝硬化损伤的护肝药物有:
(1)抗凝血剂:可以减轻肝细胞损伤,防止细胞死亡后血小板凝聚,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炎作用;
(2)抗炎药物:如抗病毒性药物、抗氧化剂和抗炎药物,可以减轻
肝病的炎症反应;
(3)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抑制胆汁囊溢血所导致的肝纤维化,减轻
胆汁囊炎及其他损伤;
(4)抗肝纤维化药物:可以抑制肝纤维化,减轻肝硬化的损伤,从
而减轻肝硬化患者的症状。
3、肝硬变的护肝药物
(1)抗凝血剂:可以减轻肝细胞损伤,防止细胞死亡后血小板凝聚,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炎作用;。
三大临床常用的保肝类药物,你知道几个
众所周知,肝脏是我们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
然而,我们的肝脏又是非常沉默的,在受到外界“欺负”时,也不会“喊疼”。
这时,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
临床上,病因治疗为各种病因所致肝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案,而保肝治疗则是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即选用合适的保肝药物将肝脏保护起来,以促进肝脏的转归。
市面上,保肝类药物五花八门,想必大家都看花了眼,今天就来介绍四种常见的保肝类药物。
一、复方甘草酸苷
以复方甘草酸苷为代表的抗炎保肝类药物,通过抗过敏、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抑制作用、促进肝细胞增殖等途径,发挥肝细胞保护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
安全性方面,该药物主要为甘草甜素制剂,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因此,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
二、双环醇
该药物为联苯结构的衍生物,主要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抗线粒体损伤、促进肝细胞蛋白质合成等多种机制发挥保肝作用。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的升高,尤其是ALT。
安全性方面,整体上该药物安全性良好,引起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中度的,最常见的是头晕、腹胀、恶心、头痛等。
一般无需停药,对症治疗即可。
三、多烯磷脂酰胆碱
该药物可以加速肝细胞的再生,抑制脂质的氧化,抑制肝细胞凋亡。
临床上常用来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脂肪肝和肝炎患者。
该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紊乱,如腹痛、腹泻等。
肝病三药:溪黄草菟丝藤石蜡草头2篇文章一:溪黄草溪黄草,又称黄连菜,是一种自然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治疗肝病。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胆、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功效,被誉为肝病的“圣草”。
溪黄草的药性温和,适用于各类肝病患者。
它可以改善肝功能,加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轻肝脏的负担。
此外,溪黄草还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从而起到利胆的作用。
它还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可以抑制肝脏炎症的发展,减少肝脏组织的损伤。
最重要的是,溪黄草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可以消除病原体,减少感染的风险。
溪黄草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来治疗肝病。
例如,它可以与菟丝藤、石蜡草等草药合用,相互协同作用,加强疗效。
溪黄草还可以与一些食物相扶相助,增强保健效果。
例如,它可以与红糖、生姜等食物一起煮汤饮用,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然而,即使溪黄草具有众多的保健功效,我们在使用它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
其次,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使用。
最后,对于不适应溪黄草的人群,应该避免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溪黄草是一种治疗肝病的重要草药,它通过清热解毒、消炎利胆、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多种途径来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对于肝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溪黄草时,我们应该注意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文章二:菟丝藤和石蜡草菟丝藤和石蜡草作为常见的肝病药物,其功效和使用方法与溪黄草有些相似,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菟丝藤,又称土冬虫夏草,是一种高山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治疗肝病。
它具有滋补肝肾、补虚养阳、益气固表等功效,对于肝肾亏损引起的肝病有辅助治疗效果。
菟丝藤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风险。
此外,菟丝藤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肝脏供血,减轻肝脏负担。
石蜡草,又称山楂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被用于中医药中治疗肝病。
治疗肝病最好的药物是什么?人的肝脏会出现多种疾病,比如大家熟知的甲肝、乙肝、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肝癌等等,另外还有发病率非常高的酒精肝,这些肝病的危害都非常大,不同的肝病可能会出现比较相似的症状,但不同的疾病的治疗方法不同,所以治疗之前一定要认真做检查,然后针对具体的病情用药。
★治疗肝病最好的药物: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肝功检验结果正常,一般不用做什么特殊治疗的,更不要去吃什么保健品,没有什么意义。
平常注意多做肝功能以及病毒DNA的检查,保持心情愉快,多吃新鲜蔬菜,少吃油腻太大和辛辣带有刺激性的食品,有助于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
乙肝在中国的感染率是很高的,所以不用特别在意,也许身边的人有很多是乙肝患者,只要乙肝不要再继续发展,继续损伤肝脏就好。
乙肝是不会转成阴性的,所以只要保证小三阳状态就行,平时注意饮食,保健和锻炼,饮食要注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高热量的高维生素的食物。
保健就是平时注意不要反复抵抗力下降!诱发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当锻炼,保证机体,有比较强的免疫力。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B超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若各项指标均异常,考虑保肝降酶或抗病毒治疗,在大夫指导下用药。
保持好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忌酒,清淡饮食,定期复查。
小三阳是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治疗时,需要根据肝功能和乙肝病毒量HBV-DNA,如果肝功能正常,则是携带者,在病毒量高时,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以让病毒量下降或转阴;如果肝功能异常,则需要降酶保肝,修复肝损伤,从而恢复肝功能的。
可以把检查告诉,会帮助,并给提供合理的康复方案。
时多注意保养,多吃些鲜山楂,用干山楂泡水喝,或在炖肉时加入山楂,既调味,又能帮助消化。
适当喝些绿茶能清热解毒、消食解腻;菊花平肝明目;玫瑰花舒肝解郁。
枸杞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或泡茶、或炖汤、或熬粥皆可。
肝病用药市场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一、肝病用药分类目前我国肝病药市场品种众多,而且市场新品不断推出。
一般按功效可以把肝病药大致分类为抗病毒药物、护肝和恢复肝功能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及抗肝纤维化药物及中成药等各大类。
目前的抗病毒类药主要还是用于治疗乙肝,主要药物包括以α-干扰素为代表的常规干扰素和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
护肝药及恢复肝功能药物中的护肝药物包括多种维生素、肝得健、肝泰乐等,适用于各型肝炎及肝硬化,但是一般仅可起到辅助及间接作用。
此类药物又包括护肝降酶、护肝降黄及护肝改善蛋白代谢三种类型,它们分别适用于各型肝炎、肝硬化出现转氨酶、胆红素升高或白蛋白降低、蛋白比值倒置等情况,其中护肝降酶药物是使用最为广泛、疗效最为突出的一类药物,如五味子、甘草制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免疫增强剂及免疫抑制剂两类,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诱导内源性干扰素产生,促进乙肝病毒抗原指标转阴。
免疫抑制剂一般可用于淤胆性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重症肝炎。
二、肝病用药市场规模随着我国肝病发率的不断增长,肝病用药医院市场销售额不断增大。
从2000年至2004年我国肝病用药医院市场销售额逐年增长,五年复合平均增长率达%。
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衡量一个市场的市场份额向核心企业集中程度的主要指标。
采用八厂集中度(CR8)这一指标并根据美国学者贝恩(1959)和日本通产省(1966)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进行分析,我国肝病用药医院市场从2000年至2004年前八位企业的市场份额(CR8)均处于大于或等于20%而小于40%之间,属于低集中竞争性,可见我国肝病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从市场集中度变化来看,变化幅度均不甚大。
CR8一直维持在33%至40%之间,说明我国肝病药物在近五年来的市场均处于竞争较为激烈状态。
市场竞争格局2002~2004年在我国肝病用药医院市场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居市场榜首之首,市场重磅炸弹产品拉米夫定近三年来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及作用
保肝药物是指能够保护和修复肝脏组织,提高肝功能,预防或治疗肝
病的药物。
根据其药理作用不同,保肝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解毒药物:
解毒药物是最常用的保肝药物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物,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常见的解毒药物有谷胱甘肽(GSH)、谷氨酰胺(GLN)、辅酶Q10等。
2.抗氧化药物:
抗氧化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常
见的抗氧化药物有维生素C、维生素E、硫辛酸(ALA)等。
3.细胞修复药物:
细胞修复药物能够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的自愈能力。
常见的细胞修复药物有谷胱甘肽、乙酰半胱氨酸(NAC)、乳蓟素(Silymarin)等。
4.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
脏的损伤。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IFN)、拉米夫定(Lamivudine)等。
5.抗纤维化药物:
抗纤维化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纤维化的程度,阻止疾病的进展。
常见的抗纤维化药物有小分子抗纤维化制剂(如肝素)、早期肝纤维化干预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6.免疫调节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对肝脏的攻击,降低肝脏炎症反应。
常见的免疫调节药物有甲泼尼龙、环孢素(Cyclosporine)等。
7.解毒清热药物:
解毒清热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或热毒壅滞引起的肝火上扰症状,能够清热解毒,平肝泻火。
常见的解毒清热药物有黄芩、栀子等。
替诺福韦治疗肝病效果怎么样替诺福韦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肝病的药物,特别是对于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
它被认为是当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具有较好的疗效。
替诺福韦通过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数量,帮助肝脏恢复功能。
下面将介绍替诺福韦在治疗肝病方面的主要效果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主要效果1.抗病毒效果:替诺福韦作为核苷类似物,可以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数量,从而控制病情的进展。
2.改善肝功能:通过抑制病毒活动,替诺福韦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帮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3.减少肝病并发症:及时使用替诺福韦可以降低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提高生活质量:替诺福韦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肝病带来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副作用1.消化系统反应:替诺福韦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但一般程度较轻,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2.皮肤反应:个别患者使用替诺福韦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3.肌肉骨骼症状:使用替诺福韦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一般会随着治疗进行逐渐减轻。
4.肝功能损害:极少数患者在使用替诺福韦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如ALT、AST升高等,因此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注意事项1.在使用替诺福韦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3.替诺福韦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用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不良反应。
4.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酗酒和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替诺福韦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肝病的药物,在抗病毒、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常用保肝药介绍保肝药是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在肝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
肝功能异常可发生于各类疾病或因多种药物引起,因此,各科医生都会应用到此类药物。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各类常用保肝药物的功效、特点,以帮助临床医生合理选用。
(常见保肝药种类及代表药物)一、降酶药物这类药物为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一种中间体,其作用机理为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
常用代表药物有联苯双酯和双环醇片。
因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不明显,有学者认为无保肝作用,不建议常规应用。
二、利胆保肝药物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胆汁淤滞。
代表药物有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的前体参与重要生化反应,在肝内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
不良反应有烧心、上腹痛、腹泻等,少见而轻微,罕见过敏反应,无其他明确禁忌证。
口服应整片吞服;静脉应用不可与碱性、含钙或高渗液配伍。
熊去氧胆酸可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肝脏脂肪,松弛Oddi括约肌,促进胆石溶解和胆汁排出。
要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和慢性肝病伴肝内胆汁淤积。
严重肝功能不全、胆道完全梗阻者禁用。
三、解毒保肝药物该类药物可以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增强解毒功能,或者与重金属络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物由尿排出。
常用药物有谷胱甘肽、硫普罗宁、青霉胺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对维持细胞生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能与维生素B12、抗组胺药、磺胺类药物以及四环素等药物混用,该药无明确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
硫普罗宁是一种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具有保护肝脏组织及细胞的作用。
动物试验显示,硫普罗宁能够通过提供巯基,防止四氯化碳、乙硫氨酸、对乙酰氨基酚等造成的肝脏损害,并对慢性肝损伤的甘油三酯的蓄积有抑制作用。
硫普罗宁可以使肝细胞线粒体中ATP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保护肝线粒体结构,改善肝功能。
以下药物为肝病主要用药,具体用药遵医嘱。
抗病毒性药品:
拉米夫定片(贺普丁),阿德福韦酯(阿迪仙,名正,阿甘定,代丁,丁贺,贺维力,优贺丁),恩替卡韦片(博路定),替比夫定片(素比伏),苦参素,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膦甲酸钠注射液。
免疫调节类药品:
注射用胸腺五肽(澳肽信,翰宁,翰强,和信,欧宁针,太普汀针,替波定注射剂,泽肽针),注射用胸腺肽α1(日达仙,迈普新),注射用胸腺肽(迪赛针,和日,河山胸腺肽,塞威),胸腺五肽注射液(和信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利威肽妥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怡克利注射液),胸腺肽肠溶片(万原),胸腺肽肠溶片(迪赛片,奇莫欣片),胸腺肽肠溶胶囊(康司艾肠溶胶囊)转移因子口服液,转移因子胶囊。
免疫调节中成药:
肾肝宁胶囊,云芝肝泰胶囊,云芝胞内糖肽胶囊,云芝糖肽胶囊。
降酶药:
降安每片(五酯片),肝喜乐(胶囊,片),肝炎灵注射液,利肝隆(胶囊,片),垂盆草冲剂,联苯双酯滴丸,天晴甘平胶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胶囊,注射液),苷乐舒(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护肝片,健肝乐颗粒,健肝灵胶囊,五酯胶囊,降酶灵胶囊,肝速康胶囊,肝苏胶囊,复方益肝灵片
保护肝细胞药(肝细胞损伤):
维肝福泰片(纳维临片),维甘苏胶囊(益肝灵胶囊),西利宾胺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泰特注射剂(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利加隆胶囊(水飞蓟素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注射液),阿拓莫兰片(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肝得治胶囊,保泉片(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古拉定),甲硫氨酸片。
肝炎辅助药:
胱氨酸片,能气朗片(辅酶Q10片),促肝细胞生长素(肝复肽),叶绿素铜钠胶囊,福锦肠溶胶囊(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
改善肝功能异常:
美能,复方甘草甜素(片,注射液),水林佳胶囊(水飞蓟宾胶囊),参灵肝康胶囊,天晴甘美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凯西莱片(硫普罗宁片),强肝胶囊,甘草甜素片。
泻肝明目药:
黄连羊肝丸.
增白细胞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叶绿素铜钠胶囊,泰苷片(混合核苷片),马洛替酯片,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云芝胞内糖肽
胶囊,亮菌口服液。
其他治疗肝病中成药:
慢肝养阴片,海麒舒肝胶囊,愈肝龙颗粒,愈肝龙糖浆,猪苓多糖胶囊,参虎解毒丸,(云南傣药)珠子肝泰胶囊,(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蒙药)红花清肝十三味丸,八宝丹胶囊,五味治肝片,益肝乐颗粒,五灵丸,片仔癀丸,五灵肝复胶囊,甘立苏片(葫芦素片),十味溪黄草颗粒,复方益肝灵片,肝康宁片,肝宁片,清肝祛黄胶囊,益肝颗粒,心肝宝胶囊,神水藏药(秘诀清凉散),肝龙胶囊,壳脂胶囊,复肝康颗粒,开郁舒肝丸,乙肝灵胶囊,肝络欣丸,肝达康胶囊,参芪肝康胶囊,茵白肝炎颗粒,肝毒净颗粒,熊胆舒肝利胆胶囊,乙肝清热解毒胶囊,九味肝泰胶囊,天胡荽愈肝片,干易克(葫芦素片),双虎清肝颗粒,复方三叶香茶菜片,乙肝宁颗粒,(苗药)黄萱益肝散,朝阳丸,参柴肝康片,今来肝宁片,护肝宁片,当飞利肝宁片,复肝宁片,护肝宁片,当飞利肝宁胶囊,虎驹乙肝胶囊,三效乙肝贴,三普乙肝健片,肝加欣片,颐泰清肝解毒片,苦胆片,慢肝宁胶囊,清肝二十七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