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病防治中的中草药处方

鱼病防治中的中草药处方

鱼病防治中的中草药处方
鱼病防治中的中草药处方

治鱼病中药处方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3g煎汁,取液全池均匀泼洒。也可将采集的新鲜五

倍子叶以堆肥形式堆放在池塘一角,每667平方米用鲜叶15~20kg,10~12天后搅动池水1次,以后每月搅动1次,对防治草鱼赤皮、肠炎、烂鳃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2、烟叶、茎: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面积667平方米,水深1m的池塘用烟茎2~3kg

或烟叶0.5kg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15kg拌匀后撒施。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草药具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作为“绿色渔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鱼类病虫害防治中。现将部分中草药性能和用药验方收集至此,以供大家参考。

一、水产业常用中草药:

1、铁苋菜:又名马菜、血见愁、蚌壳草、人苋。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坡、原野较阴湿的地方。夏季采集全草可入药,味辛、苦、无毒;具有止血止痢、抗菌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大黄:又名锦纹、将军、马蹄黄、黄良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根茎入药;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主要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白头白嘴等细菌性疾病。外用时先用氨水浸泡能提高药效;与硫酸铜合用,具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均可减量。注意不能与生石灰等碱性药物合用,避免大黄降效。

3、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具抑菌、消炎、解毒功效。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4、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又名楝树。落叶乔木,生于山野、路边。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微寒,微毒;含生物碱、萘酚等物质,有杀虫、杀菌作用。多用于防治寄生虫类疾病。

6、五倍子:又名百药煎、百虫仓。为五倍子的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叶上而形成的干燥虫瘿。以叶上虫瘿入药,其杀菌能力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

白皮、赤皮病等细菌性鱼病。

7、大蒜:又叫大蒜头。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人工在田野栽培。以鳞茎入药,味辛、性温,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病及锚头蚤等。

大蒜有杀死精子的作用,动物比较敏感,注意动物亲本慎用。

8、乌桕:又名油子树、白桕、木梓树。落叶乔木,喜生旷野、河边。以果、叶入药,味辛、微温、无毒;有杀菌、消肿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白头白嘴等病。

9、地锦草:又名奶浆草、血见愁、铺地红。一年生匍匐草本,生在田野、屋旁。夏秋采全草入药;性味苦、平、无毒;具广谱抗菌、止血散风、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10、菖蒲:又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长于水边湿地。夏秋采根茎入药,味辛、温、无毒;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赤皮、烂鳃和水霉病等。

11、穿心莲:又名一见喜、苦胆草、四方草。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有消炎、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鱼病。

12、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的功效。可防治细菌性烂鳃、打印、肠炎、败血病等。

13、辣蓼:又名水蓼、辣蓼草。一年生草本,长在湖边、沼泽地、田边。夏秋可采全草入药;味苦、性辛、温、无毒;有杀虫灭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赤皮病、白头白嘴和寄生虫性鳃病、中华鳋、鱼虱等。

14、鳢肠:又名旱莲草、墨莲草。一年生草本,生于田边、水边和湿草地。夏秋季采全草入药,味凉、淡、无毒,具抑菌消炎之功效。可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15、枫:又名三角枫、枫树、枫香。多年生落叶乔木,多生于山野。采枝叶入药,味辛、平、无毒,有杀虫抑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疖疮病和杀灭青泥苔、水网藻。

16、马尾松:又叫枞树、松树。常绿乔木,生于山间。取枝叶入药,性苦、温、无毒;所含松节油、坎烯、二戊烯等有杀虫杀菌功效。可用来防治鱼虱、锚头鳋等。

17、博落回:又叫号筒杆。多年生草本,长在山野。夏秋采茎叶入药,味辛、苦、寒,微毒;有杀虫、灭菌功效。用于防治锚头鳋、鱼虱及细菌性烂鳃等病。

18、马齿苋:又叫马齿菜、酱板草。一年生草本,生于田野、路旁。夏秋采全草入药,味酸、寒、无毒;有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19、大青叶:多年生十字花料植物。以叶入药,含大青叶素、靛苷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用于防治疖疮、腐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20、仙鹤草:蔷薇科植物。全草入药。有止血和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可用来防治草鱼出血病、赤皮、肠炎病等。

21、夏枯草:唇形科植物。全草入药。具清热散火、抑制病毒的作用。常用作防治病毒性疾病。

22、石榴皮:即石榴的干果皮。其所含生物碱有收敛止泻、杀虫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车轮虫、波豆虫、三代虫、线虫、绦虫病等。

23、槟榔:棕榈科槟榔树的种子。以果实入药,所含生物碱有驱虫、抗病毒、真菌的作用。可用于防治绦虫病。

24、青蒿: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所含青蒿酮等有驱虫、杀菌功效。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性鱼病和蠕虫类寄生虫病。

25、艾叶: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叶内侧柏酮、杜松烯等物质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作用。可防治出血、粘细菌引起的疾病及鱼类浮头、泛池的急救。

26、乌蔹莓:又名五爪龙、母猪藤。多年生蔓草,灌木丛中卷攀树枝等它物而生长。以藤叶入药,有杀菌作用。主治白头白嘴等鱼病。

27、蓖麻:又叫大麻子、红蓖麻。一年生亚灌木,到处都有栽培。鲜嫩枝

叶入药,有杀菌作用。可配合防治草鱼三病。

28、流苏子:又名整鱼藤、青藤子、细叶藤。蔓性灌木,喜生长在深山沟谷的灌木丛中。以鲜藤叶入药。可防治细菌性鱼病。

29、八棱麻:又名走马箭、走马风、陆英等。多年生灌木,长在村边灌木丛中。以茎叶入药,有杀菌、消炎功效。常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30、蛇莓:别名龙吐珠、三爪龙、蛇果草。多年生伏地草本,喜生田野、沟边。全草可入药,具消炎灭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病。

31、紫苏:一年生草本,野生于村边、路旁,多为人工栽培。茎叶入药,有消炎作用。常用于防治肠炎病。

32、贯众:别名管仲。多年生蕨类植物,多生长在树林、石边、墙脚阴暗处。全草入药,有杀虫去毒之功效。常用于驱杀虫症。

33、车前草:又名蛤蟆叶、田菠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田头地边。全草可入药,含有车前草酸、车前甙,有消炎清热功效。可用于防治肠炎等鱼病。

二、中草药施用方法

1、投喂法:将新鲜中草药洗净切碎(捣烂),与精饲料拌合后投喂;干药则切碎后煎汁,药汁同药渣一起拌饲料投喂。

2、泼洒法:将鲜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干药切(捣)碎后需煮出汁才能使用。本办法用药量较大。

3、糖化法: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粉或麸皮混在一起,经发酵糖化后投喂,可改善中草药适口性。

4、浸泡法:将中草药捆扎成束,沉放在进水口或食场附近浸泡,让浸泡出的药汁扩散全池,达到防病之目的。

三、中草药防治鱼病配方

(一)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1、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树叶500克加水煎沸30分钟,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为一疗程。

2、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杨树叶500克研成粉,用热水浸泡一夜,再拌饲料

投喂,一次/天,连用5天后,接着用0.7ppm 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用2天。

3、预防:在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1公斤大黄粉拌合投喂。(大黄粉用热水浸泡12小时)

4、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1公斤、地榆粉100克,拌匀做成药饵每天投喂。

5、每100公斤饲料加入大蒜素1000克、食盐500克、鲜韭菜(捣烂)5000克,拌合做成药饵投喂。

6、每百公斤鱼,用马鞭草、水花生各250克,捣碎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7天。

7、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0克,加水30公斤煎沸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

8、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9、每亩水面用烟叶1000克,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夏枯草、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公斤,取药液全池遍洒。1次/日,连泼5天。

(二)草鱼细菌性赤皮病

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枫杨树幼嫩枝叶各20公斤,分扎成若干小捆,分别投入池中,用石头压在水底,每三天翻动一次。

2、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15公斤,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周围水底,连用2次。

3、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烂并用热水浸泡12小时后,兑水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鲜菖蒲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食盐1公斤,全池泼洒,1次/日,连续3天。

5、乌桕叶5公斤(方法同4)。

6、每亩水深1米,第一天用生石灰3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鲜苦

楝树果5公斤磨碎后煎煮30分钟,兑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7、每百公斤鱼用鲜地锦草、乌桕、青蓄各1000克、菖蒲3000克、辣蓼20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

8、每百公斤鱼金樱子嫩根(焙干)300克、金银花2000克、青木香200克天葵子100克磨成粉拌饵投喂,1次/天,连续3天。

9、第一天每亩水深 1 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从第二天起,每百公斤鱼用地锦草2.5公斤(干草1公斤)切碎煮汁,连渣带汁拌饲料投喂,2次/天,3

天为一疗程。

10、每百公斤鱼用仙鹤草5公斤,捣碎成粉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喂5天为一疗程。

11、每亩水深1米,用干艾叶10公斤(鲜艾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5天。

12、每亩水深1米,用野菊花、菖蒲、车前草各5公斤、豇豆叶3公斤,一起捣碎挤汁,加食盐2公斤、雄黄100克,拌饲料投喂,1次/天,6天一疗程。

(三)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1、每亩水深1米,用鲜枫树叶30公斤,分扎成捆放入池塘四周浸泡;或捣烂后全池泼洒。

2、每万尾鱼种(或每百斤鱼),用乌桕叶干粉250克,加水浸泡12小时后,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6天。

3、每亩水面取鲜樟树叶15公斤、枫杨树叶6公斤、桑叶2公斤、生姜5公斤,混合加水煎煮2小时,加猪血1公斤、盐1公斤,兑水全池泼洒。

4、每亩水深1米用鲜乌桕叶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1次/天,连续3天。

5、每亩水深1米用生姜1公斤切碎熬汁,加250克菜油,兑水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天。

6、“三黄粉”拌饲料(同出血病4)。

7、五倍子(同赤皮病 3)。

8、每百公斤鱼用黄连300克、百部200 克、鱼腥草200克、大青叶2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1次/天,连喂3天。

9、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5公斤、黄连1公斤,加水煎成药液,全池泼洒,连用3 天。

11、每亩水深1米,用干艾叶10公斤(鲜艾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5天。

12、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鲜辣蓼3公斤(或干粉1公斤),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6天一疗程。

13、每亩水深1米,鲜流苏子、八棱麻各2公斤,沉浸于进水口池底,用泥封住,上压松树枝叶,隔日翻动,并冲水使药液全池均匀。

(四)、草、青鱼细菌性肠炎病

1、每百公斤鱼用水辣蓼、铁苋菜各2公斤,加水20公斤煎煮2小时,取汁拌饲料投喂,一次/日,连喂3 天。

2、每100公斤鱼用马鞭草、车前草各500克,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取汁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续5—6天。

3、按100公斤鱼用大蒜2公斤(或大蒜素1公斤),捣碎成汁后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续3—6天。

4、每100公斤鱼用地锦草2公斤,加水4—5公斤,煮沸半小时,取汁加少量面粉调成糊,拌嫩草或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续3天。

5、每百公斤鱼用大蒜素300克、韭菜4公斤(切碎)加食盐500克,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5天。

6、每百公斤鱼,用鲜地锦草1000克、鲜辣蓼2000克,切碎煎沸30分钟,取汁拌饮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4天。

7、每百公斤鱼用鲜菖蒲10公斤、马齿苋5公斤、大蒜头3公斤切碎捣烂挤汁,加适量食盐,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天。

8、每百公斤鱼用鲜车前草、马鞭草、樟树叶各1000克,加水煎沸30分钟,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4天。

9、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鳢肠(或蛇莓)2公斤煎汁拌饲料投喂,连用6天。

10、每百公斤饲料加入黄芩粉5公斤(或紫苏粉10公斤),调制成药饵,每天投喂二次,五天为一疗程。

11、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鲜辣蓼3公斤(或干粉1公斤)、艾叶2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6天一疗程。

12、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鲜穿心莲2公斤,煮汁拌饲料投喂,1次/天,连用3—5天。

13、每百公斤鱼每天用蛇莓1公斤,加水煎沸30分钟后,取汁拌饵投喂,连喂6天。

(五)、草鱼细菌性赤皮、肠炎、烂鳃病并发症

1、每亩水深1米用菖蒲、蓖麻(或八棱麻)各4—5公斤,打碎成浆液状,稍经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2、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鲜叶15公斤,研碎后兑水25公斤,全池撒泼。或按每百公斤鱼用捣烂的马尾松叶1公斤、食盐100克拌饲料喂鱼,一天一次,连续5—6天。

3、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鲜叶15公斤,研碎后兑水25公斤,全池撒泼。

4、按100公斤鱼用捣烂的马尾松叶1公斤、食盐100克拌饲料喂鱼,每天一次,连续5—6天。

5、每亩水面用鲜柳树叶10—15公斤,扎成捆浸入池中,叶烂即更换1次。

6、每亩水深1米用柳树叶10公斤,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泼3天。

7、每亩水面用烟叶500克,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

8、“三黄粉”(同出血病4)。

9、每亩水深1米用樟脑精150克,化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10、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叶、乌桕树叶、大桉树叶各10公斤,分扎成若干

小捆浸泡在鱼池四周。

11、每亩水面用苦楝树枝叶5—8公斤,分扎成捆浸泡在池中,隔两天翻动一次,叶烂即换。

12、每百公斤鱼用大蒜、辣蓼、车前草等干草药各500克,煎汁拌饵投喂,一次/日,连喂3—4天。

13、每百公斤鱼用大蒜1公斤,捣碎拌饲料投喂,6天为一疗程。

14、每亩水深1米,用干艾叶10公斤(鲜艾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5天。

(六)、细菌性白皮病(白尾)

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叶5公斤、菖蒲1公斤,煎汁加人尿30公斤,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2、每亩水深 1米用枫树叶5公斤、辣蓼3公斤、杉树皮2公斤、菖蒲1公斤,煎汁加人尿20公斤,连渣带汁全池泼洒。

3、五倍子(用法同草鱼细菌性赤皮病3)。

4、每亩水深1米,用博落回30公斤捣烂加水洗取浆汁,加生石灰10公斤,调匀后全池泼洒。

(七)、水霉病

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叶5斤,乌桕树叶7斤,辣蓼6斤,乌敛莓1斤,混合煎汁后加水50斤搅匀,全池泼洒。

2、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碎用热水浸泡12小时后加盐05—1公斤,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天。

3、每亩水深1米用菖蒲5公斤,捣烂加食盐1公斤,用人尿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菖蒲、辣蓼各2—3公斤煎汁,加食盐1公斤、人尿5—10公斤,混合后全池泼洒;同时每百公斤鱼每天用生姜150克、食盐5克、白酒150毫升,拌制成药饵投喂,连用3天。

5、每100公斤水加烟茎(叶)100克,用来洗浴病鱼20—30分钟。

(八)、鳃霉病

1、每亩水深1米用芭蕉芯10公斤,捣烂加食盐1公斤,用人尿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天。

2、每亩水深1米用艾叶5公斤(方法同1)。

3、每亩水深1米,青蒿5公斤、黄芩1公斤、丹皮2公斤、水100公斤,用文火煎至60公斤,分二次全池泼洒。

(九)、白头白嘴病

1、五倍子全池泼洒(方法同草鱼细菌性赤皮病)。

2、每亩水深1米,取大黄2公斤,用40公斤3‰氨水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3、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树枝叶80公斤切碎煎汁,加生石灰40公斤,兑水全池泼洒。

4、每亩水深1米用乌蔹莓鲜草6公斤打碎成浆拌硼砂1公斤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洒3天。

(十)、打印病

1、每亩水深1米,用苦参1公斤,加水20公斤,煮沸后用慢火再煎30

分钟,取汁全池泼洒,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

2、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5公斤,捣碎后开水浸泡12小时,渣汁兑水全池泼洒。1次/天,连续3天。

(十一)、草鱼嗜酸卵甲藻病(打粉病)

每亩水深 1 米,用新鲜枫树枝叶25—30公斤分扎成小捆沉浸在鱼池四周,7天后白粉就会渐渐消失。

(十二)、指环虫

1、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树枝叶(果)、辣蓼各10公斤,切碎煎汁25公斤,加食盐2.5公斤,捣匀全池泼洒。1次/天,连续3天。

2、每亩水深1米用辣蓼10公斤切碎煎汁25公斤,加入肥皂300克,搅化均匀后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

(十三)、鳃隐鞭虫、车轮虫病

1、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苦楝树叶30公斤,煮水全池泼洒。

2、预防: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枫杨树叶20公斤(或苦楝树枝叶20公斤),浸泡在饲料台下。

3、每亩水深1米,每天用枫杨树叶35公斤,煎汁全池泼洒,连续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桉树叶10公斤,加水煎汁全池泼洒,1次/日,连3日。

5、马尾松、苦楝树果(同锚头鳋 3)。

6、每百斤鱼用干石榴皮150克碾成粉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5天。亦可每亩水深1米用5—8公斤煎汁全池泼洒。

(十四)、小瓜虫病

1、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辣椒粉500克、生姜1000克,加水10公斤煎熬成辣姜汤,再加入15公斤冷水,全池泼洒,1次/天,连泼 3天。

2、生姜200克加水1公斤煎开两次后,加入辣椒粉500克再煎开10分钟,兑水100公斤洗浴病鱼。

3、每亩水深1米用大黄1公斤、干野菊花1公斤,混合煎汁兑水全池泼洒。

(十五)、鱼蚤

每亩水深1米,用山苍子叶50公斤,分扎成小捆,压在池底浸泡。

(十六)、锚头蚤病

1、每亩水面用桑叶5公斤、苦楝树根6公斤、豆饼11公斤、菖蒲12公斤,分别研碎后混合,全池撒泼。

2、每亩水面用苦楝树枝叶30—40公斤,分扎成捆浸泡在池中,隔两天翻动1次,叶烂即换。

3、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叶10公斤,苦楝树叶(果)10公斤加水熬成汁,全池泼洒。1次/天,连泼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雷丸、石榴皮各200克,加水煎汁且池泼洒,1次/日,连泼3天。

5、每4—5根号筒杆扎成一捆,每亩放8—10捆浸泡在池底。

6、每百公斤鱼,用百部300克(碾碎),加白酒500克浸泡,用药液拌饲料投喂。

7、每亩水深1米,用4 0公斤辣蓼,扎成若干捆,浸泡在池塘中。

(十七)、鱼虱

1、每亩水深1米,用樟树叶15公斤,捣烂加煤油500克,兑水全池泼洒。一日1次,连续3天。

2、每亩水深1米,用乌桕叶10公斤,切碎熬汁全池泼洒,1次/日,连用3日。

3、号筒杆(同锚头鳋5)。

4、每亩水深1米,用百部2公斤,加水7公斤煮沸15分钟,全池泼洒。

(十八)、中华鳋病

1、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叶10公斤,苦楝树叶(果)10公斤加水熬成汁,全池泼洒。1次/天,连泼3天。

2、每亩水面用苦楝树枝叶30—40公斤,分扎成捆浸泡在池中,隔两天翻动1次,叶烂即换。

(十九)、九江头槽绦虫等

1、每50公斤鱼(万尾鱼种),用雷丸、槟榔各75克,碾成粉拌饲料投喂3天,每天1次。

2、每百斤鱼用干石榴皮150克碾成粉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5天。

3、每百公斤鱼用槟榔300克,粉碎后拌饲料投喂,1次/天,连用5天。

4、每万尾5—7cm鱼种,用南瓜籽500克,研末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续3—5天。

(二十)、青泥苔、水网藻

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枝叶30公斤,扎成小捆浸泡在池中,可抑制青泥苔生长繁殖。

2、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膏粉50—65公斤,分三次泼洒全池,每次间隔3天,最好在下午喂完鱼后泼洒。一般15天内青泥苔即杀灭。

(二十一)、清塘

每亩水深1米用茶粕50公斤,温水浸泡6小时后全池泼洒。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二)

二、中草药施用方法

1、投喂法:将新鲜中草药洗净切碎(捣烂),与精饲料拌合后投喂;干药则切碎后煎汁,药汁同药渣一起拌饲料投喂。

2、泼洒法:将鲜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干药切(捣)碎后需煮出汁才能使用。本办法用药量较大。

3、糖化法: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粉或麸皮混在一起,经发酵糖化后投喂,可改善中草药适口性。

4、浸泡法:将中草药捆扎成束,沉放在进水口或食场附近浸泡,让浸泡出的药汁扩散全池,达到防病之目的。

三、中草药防治鱼病配方

(一)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1、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树叶500克加水煎沸30分钟,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为一疗程。

2、每万尾鱼种用鲜枫杨树叶500克研成粉,用热水浸泡一夜,再拌饲料投喂,一次/天,连用5天后,接着用0.7ppm 硫酸铜全池泼洒,连用2天。

3、预防:在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1公斤大黄粉拌合投喂。(大黄粉用热水浸泡12小时)

4、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1公斤、地榆粉100克,拌匀做成药饵每天投喂。

5、每100公斤饲料加入大蒜素1000克、食盐500克、鲜韭菜(捣烂)5000克,拌合做成药饵投喂。

6、每百公斤鱼,用马鞭草、水花生各250克,捣碎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用7天。

7、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1000克、贯众5000克,加水30公斤煎沸15分钟,兑水全池泼洒。

8、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9、每亩水面用烟叶1000克,加水煮2小时,连汁带渣兑水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夏枯草、甘草各2公斤,用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10公斤,取药液全池遍洒。1次/日,连泼5天。

(二)草鱼细菌性赤皮病

1、每亩水深1米,用枫树、枫杨树幼嫩枝叶各20公斤,分扎成若干小捆,分别投入池中,用石头压在水底,每三天翻动一次。

2、每亩水面用蓖麻鲜嫩枝叶15公斤,分扎成数小捆浸泡在饲料台周围水底,连用2次。

3、每亩水深1米用五倍子2公斤,捣烂并用热水浸泡12小时后,兑水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天。

4、每亩水深1米用鲜菖蒲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加食盐1公斤,全池泼洒,1次/日,连续3天。

5、乌桕叶5公斤(方法同4)。

6、每亩水深1米,第一天用生石灰3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鲜苦楝树果5公斤磨碎后煎煮30分钟,兑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7、每百公斤鱼用鲜地锦草、乌桕、青蓄各1000克、菖蒲3000克、辣蓼20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

8、每百公斤鱼金樱子嫩根(焙干)300克、金银花2000克、青木香200克天葵子100克磨成粉拌饵投喂,1次/天,连续3天。

9、第一天每亩水深 1 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从第二天起,每百公斤鱼用地锦草2.5公斤(干草1公斤)切碎煮汁,连渣带汁拌饲料投喂,2次/天,3天为一疗程。

10、每百公斤鱼用仙鹤草5公斤,捣碎成粉拌饲料投喂,2次/天,连喂5天为一疗程。

11、每亩水深1米,用干艾叶10公斤(鲜艾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5天。

12、每亩水深1米,用野菊花、菖蒲、车前草各5公斤、豇豆叶3公斤,一起捣碎挤汁,加食盐2公斤、雄黄100克,拌饲料投喂,1次/天,6天一疗程。

(三)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1、每亩水深1米,用鲜枫树叶30公斤,分扎成捆放入池塘四周浸泡;或捣烂后全池泼洒。

2、每万尾鱼种(或每百斤鱼),用乌桕叶干粉250克,加水浸泡12小时后,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6天。

3、每亩水面取鲜樟树叶15公斤、枫杨树叶6公斤、桑叶2公斤、生姜5公斤,混合加水煎煮2小时,加猪血1公斤、盐1公斤,兑水全池泼洒。

4、每亩水深1米用鲜乌桕叶5公斤,捣烂用人尿4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1次/天,连续3天。

5、每亩水深1米用生姜1公斤切碎熬汁,加250克菜油,兑水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天。

6、“三黄粉”拌饲料(同出血病4)。

7、五倍子(同赤皮病 3)。

8、每百公斤鱼用黄连300克、百部200 克、鱼腥草200克、大青叶200克,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1次/天,连喂3天。

9、每亩水深1米,取干大黄2500克,用氨水20公斤,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

10、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5公斤、黄连1公斤,加水煎成药液,全池泼洒,连用3 天。

11、每亩水深1米,用干艾叶10公斤(鲜艾30公斤)加水60公斤,文火煎至30公斤,全池泼洒,1次/天,连用3—5天。

12、每百公斤鱼每天用鲜辣蓼3公斤(或干粉1公斤),切碎煎汁拌饲料投喂,6天一疗程。

13、每亩水深1米,鲜流苏子、八棱麻各2公斤,沉浸于进水口池底,用泥封住,上压松树枝叶,隔日翻动,并冲水使药液全池均匀。

降血糖的中草药

降血糖的中草药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原发性糖尿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但真正病因尚未明了。临床主要牲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以及血糖过高和出现糖尿等。本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一般认为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主要病机为肾亏、气虚、肺燥、胃热以及血瘀等,而阴虚与燥热往往又互为因果。中医治疗多从补气阴,清燥热着手,还常常配合解郁、活血等法。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糖代谢系乱以消除病症状,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胰岛功能的部分恢复和改善人体自稳调节功能。古今临床实践和控实验研究发现,下列药物和食物对糖尿病防治有一定作用。 1.人参用人参治疗消渴病是中医的传统经验。如《本草纲目》介绍,研人参为末,以鸡蛋清调服,治疗消渴引饮有效。现代临床亦有报道,谓人参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降低,中型患者服人参后,虽然降低血糖作用不明显,但渴感或虚弱症状能改善,某些患者服人参后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实验研究则表明,人参能降低注射肾上腺素等引起的兔高血糖,对小鼠的四氧嘧啶糖尿病亦有效果。人参提取物还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2.黄芪黄芪是补气要药。《日华子本草》明确记载它能治疗消渴。《备急千金要方》中专治消渴的“黄芪汤”(黄芪、茯神、栝萎、甘草、麦冬、地黄)也以黄芪为主药。现代也有黄芪能降低家兔血糖的报告。另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注射液具有双向性调节血糖的作用,即可保护低血糖,又能对抗实验性高血糖。 3.地黄地黄一味,功能养阴清热生津,切合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机,所以古今医家在治疗消渴病时,几无舍其不用者。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者较多,因此临床常以地黄配伍知母、人参、黄芪等同用。益气养阴法着眼于调整患者阴阳、气血的失衡,故能收到较好疗效,又无引起低血糖、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临床应用地黄为主的药的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也有肯定的疗效。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地黄在动物体内确有降血糖作用。 4.知母知母味苦兼甘,质润不燥,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消渴热中”。控应用常与天花粉、五味子、黄芪等同用。如名医张锡纯的治消渴方——玉液汤,即如此配伍。现代有报告,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兔的血糖水平,对四氧密啶糖尿病兔作用更明显。 5.枸杞子本品通过滋补肝肾之阴和生津止渴的作用,治疗内热伤津之消渴。《本草正》有枸杞“尤治消渴”的记载。民间治消渴单用本品蒸熟嚼食,每次10克,每日2—3次,或每日15—30克煎汤代茶服,均有效难。当代药理研究亦证明,宁夏枸杞提取物可引起大鼠血糖显著而持久的降低。 6.山药山药益气养阴,性平而不燥,为治消渴之佳品。用山药治疗消渴已有悠久历史,不少治疗消渴的著名方剂,大多配有山药,如六味地黄丸、玉液汤、滋碎饮等。控也有人报道,单用大量山药为主食,水煮连汤服用,治疗糖尿病有效,说明传统经验确有科学道理。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1、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制度。 2、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3、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处方调剂员、药师、执业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处方审核: 5.1.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由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5.1.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5.1.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5.2处方调配: 5.2.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5.2.2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5.3处方复核: 5.3.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5.3.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并将留存处方,按月进行装订。

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表

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表 医疗机构名称: 点评人:填表日期:序 号处方日期 (年月日) 年龄 (岁) 诊断药品 品种 中药 饮片 (0/1) 中成药 (0/1) 国家基 本药物 品种数 药品通 用名数 处方 金额 处方 医师 审核 调配 药师 核对 发药 药师 是否 合理 (0/1) 存在问题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表 医疗机构名称: 点评人:填表日期: 序号处方日期 (年月日) 年龄 (岁) 诊断 药品 品种 中药 饮片 (0/1) 中成药 (0/1) 国家基 本药物 品种数 药品通 用名数 处方 金额 处方 医师 审核 调配 药师 核对 发药 药师 是否 合理 (0/1) 存在问题 (代码)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总 计 A= G= I= K= O= 平 均 B= L= P= %H= J=

注: 1.有=1 无=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用药品种总数;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A/处方总数; 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H: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 的百分率= G/A; 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 分率=I/A; K:处方总金额;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K/处方 总数。 O:合理处方总数P:合理处方百分率:O/处方总数 2.存在问题代码 (1)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用药不适宜处方:

药房处方点评及公示制度

中医类处方点评制度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中药及中成药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以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的要求为标准,我们在临床中不断完善相关中医类处方点评制度。【组织机构】:处方点评领导小组组长: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 【参与人员】:各科室处方医师(指门诊及病房等可开具中成药或中药类处方的医师),院内各行政部门人员有监督检查及督促修正的职责与义务。 【时间】: 自XXXX 年X 月起开始实行,处方点评小组定期进行全院门急诊中药或(和)中成药处方抽查点评,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相关培训。 【指导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医药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 【医师处方原则】: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点评内容】: 医务人员所开具的中药或(和)中成药处方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为不合格处方: (一)格式不合格 1、前记中“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栏目有缺项。 2、处方正文无病情诊断。或诊断仅有西医病名而无中医诊断,无疾病证型分类。 3、中药饮片处方,正文书写格式杂乱。未按整张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各不相同,横排及上下排列不整齐。 4、中药饮片未单独开具处方,与中成药或西药混用一张处方。

5、中成药处方多种药品书写在一行,未分行书写。 6、中成药处方单张处方超过5 种药品。 7、后记中“医师签名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等栏目有缺项。 (二)处方书写不合格 1、处方医师未签全名,或只有医师签章没有签名。 2、处方年龄未写实足年龄,婴幼儿未写日、月龄。 3、处方后记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中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签名,或调剂、复核非双签名。 4、药品名称书写不合格。草药药名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定准确使用,未使用常用、通用名,应用较为偏僻的别名,给药房人员造成不便;中成药名称未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 5、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未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6、饮片调剂与煎煮的特殊要求未注明在处方所列药品之右上方,未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 7、对中药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未在药名之前写明。 8、药品剂量书写不正确或不清楚,未使用法定剂量单位。中药饮片重量上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 9、中药饮片剂数未以“剂”或“副”为单位。 10、剂数之后无处方用法用量。未书写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 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 11、中药注射剂未单独开具处方。 12 、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或缺其中之一者。 13、开具处方时使用了规定外的红笔、铅笔和易褪色的笔。 14、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未划斜线。 15、其他项目书写有缺项 (三)不合理用药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处方书写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饮片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医师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1、中药饮片处方内容: ①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②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③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④医师签名和/ 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⑤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2、中 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①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②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③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 “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④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⑤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⑥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⑦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⑧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⑨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 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⑩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三)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和证型,初步评价处方中药使用的合理性。 定期和不定期对中药饮片处方书写的规范性、药物使用的适宜性(辨证论治、药物名称、配伍禁忌、用量用法等)、每剂味数和费用进行评价,重点点评味数过多或费用过高的中药饮片处方,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 二、药剂科负责 (一)中药房药师对医师处方进行动态监测,每日发现不合格处方及时进行登记。 (二)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临床药学室每月抽取一日处方,对处方 进行评价。每月点评中药饮片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少于30份。 三、医务科负责

中药处方点评资料

主要内容 1、处方点评实施办法 2、处方点评中一些常见问题 3、处方质量改进的思考 背景 ?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要求各级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 ?2010年3月5日卫生部文件下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010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0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处方点评定义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 1、用药适应证 2、药物选择 3、给药途径 4、用法用量 5、药物相互作用 6、配伍禁忌 处方点评的目的 ?通过点评临床处方是否合理,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持续改进,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处方点评内容 1、是否有用药指征 2、药物选用是否恰当 3、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4、联合用药是否恰当 5、是否重复用药 6、出现不良反应而未及时处理 7、中西药的联用是否合理 8、是否经济(首选国家基本药物)9、与用药相关检查是否完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 ?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负责制定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专项处方点评及技术讨论评定等。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由药剂科负责处方点评日常工作 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处方点评的实施 ?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门诊抽样率:≥总处方量1‰;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100张; 三甲医院门诊抽样率:≥总处方量5% 检查要求:处方合格率≥95%

有效降血糖的中药

有效降血糖的中药有哪些 1、生地黄 有滋阴清热的作用。按每公斤体重2克计算,喂服实验动物,能使血糖明显下降,也能抑制和预防肾上腺素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能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2、赤芍 是清热、凉血、散瘀的佳品。现代药理学证明它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3、枸杞子 枸杞能补肾养肝,治肝肾阴虚、消渴等。枸杞子提取物能促进实验动物糖尿病血糖持久下降,对糖尿性血脂升高、视力不佳有改善作用。 4、丹参 有活血、行血、凉血、养血的作用,能化瘀、通络。丹参煎剂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能持续5小时之久,且能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丹参、花粉、葛根各15克,黄芪20克,五味子7克,忍冬藤、玄参各10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5、海带 海带含有藻胶、氨基酸、核黄素、维生素c、钾、碘、钙、钴等。海带中有一种名为褐藻酸钠的成分,该成分能让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空腹血糖下降,糖的耐受量得以改善,达到高碳水化

合物的饮食治疗要求。 6、知母 知母水提取物能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显。用知母、天花粉、麦冬各12克,黄连5克组方煎服,能改善糖尿病上消(如口渴、多饮等)症状。 7、玉米须 玉米须发酵剂对实验动物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性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临床用玉米须4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与猪胰1具炖,做1日食疗之用。 8、当归 本品能补血活血、润肠通便,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镇静、镇痛和消炎的作用。 9、葛根 本品能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8种中药可降糖

8种中药可降糖 糖尿病家庭调养 03-14 20:55 许多中药都有降糖的功效,患者在服用西药时配合中药治疗,也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下面选取八味降糖疗效显著的中草药,将其性味、主治及功效介绍给大家。 1、田三七 性味:味微苦、性温 主治:跌扑瘀肿、胸痹绞痛 降糖功效:田三七又叫田七,素来就有“南国神草”的赞誉。田三七对高血糖有降低作用,用于药膳中具有消肿定痛、止血散瘀的功效。 2、黄芪 性味:味甘、性微温、无毒 主治:内伤劳倦、神疲乏力 降糖功效:黄芪对血糖调节具有双向作用,胰岛素性低血糖者服用黄芪后,其血糖水平有升高的趋势。黄芪用于药膳中,具有补气升阳、行水消肿的功效。 3、葛根 性味:味甘、辛、性平 主治:麻疹透发不畅、外感发热 降糖功效:葛根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有明显的效果。服用时常将其磨成粉状,加入到药膳当中,对于消渴、温病口渴等有不错的疗效。

4、红花 性味:味辛、性温 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降糖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红花中的黄色素分离物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 5、西洋参 性味:味微苦、质坚实 主治:气虚阴亏、咳喘痰血 降糖功效:西洋参又称作花旗参、洋参,是补气养阴的佳品。糖尿病患者可常常将西洋参片泡水饮用,能够促进体内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 6、玉竹 性味:味甘、性平 主治:热病伤阴、燥热咳嗽 降糖功效:玉竹的药性平缓温和、补而不腻,具有清养而不敛邪的特点。糖尿病患者服用玉竹之后,体内的高血糖有明显被抑制的现象。玉竹也可加入到药膳中。 7、枸杞 性味:味甘、性平

主治:目昏干涩、肾亏阴虚 降糖功效:枸杞俗称“明眼子”,归肝经、肾经,有养肝、滋肾、润肺的功效。适合所有体质的患者食用,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血糖,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8、杜肿 性味:味甘、性温 主治:高血压、腰脊酸疼 降糖功效:杜仲属于十分名贵的中药材,对于降低血压有显著疗效,特别适合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者服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眩晕症。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随着发病人群年龄的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患者遵循医嘱坚持服用中药,能够有效降低病发率,做到预防、治疗一体化。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一、为了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医务科应组织医学、药学等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处方的评价工作。 三、处方的评价细则 (一)处方书写 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3、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 4、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5、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 6、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 7、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8、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9、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10、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11、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12、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13、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14、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15、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16、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17、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三)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贵重药品管理办法》对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和贵重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四) 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和证型,初步评价处方中药使用的合理性。 四、药剂科负责: 1.对医师处方进行动态监测,每日发现不合格处方及时进行登记。 2.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月抽取一日处方,对处方进行评价。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 ﹙一﹚处方点评数量 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 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8、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9、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10、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11、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12、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三)药品用法用量

降糖中药

降糖药: 1、人参:大补元气,强壮身体,能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降低血糖。人参人参多糖有降血糖作用。人参还能增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2、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有强心作用,并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糖原减少,促进肝细胞再生,有轻度降血糖和降压作用。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3、玄参:养阴清热,降火利咽。有扩张血管,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脂肪肝作用。 4、枸杞子:补益肝肾,延缓衰老。有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并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脂肪肝的功能。 5、生地、熟地:补益肝肾,填补精血。其中生地偏滋阴凉血,熟地重在补益精血,二者都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地黄(包括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可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6、生山药:补肝肾,健脾气,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7、地骨皮:养阴退虚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并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8、葛根:清热解表,升阳止泻。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血压的作用。 9、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并能强心,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况。 10、知母:养阴清热泻火。药理研究证实,它除有解热、抗菌、镇痛作用外,还能降血糖。 11、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有强心和降血糖作用。 12、苍术:燥湿健脾,含有大量维生素A类物质,可治疗夜盲症及角膜软化症,也有降血糖和降血压作用。 13、茯苓:健脾利湿,有镇痛及降血糖作用。 14、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功能,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单味降糖中药 15、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16、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17、山药可显著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18、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增加。 19、鬼箭羽有降血糖及增加体重的作用,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单药有降糖作用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12位降糖中药

许多中药有降糖作用,但西药降糖药配合中药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中药中桑叶、牛蒡子、葛根、白芷、石膏、黄连、知母、黄柏、生地黄、玄参、地骨皮、白术、茯苓、玉米须、天花粉、瓜蒌、苦瓜、丹参、桔梗、红景天、刺五加、黄芪、山药、麦冬、玉竹、枸杞子、牛膝、山茱萸、人参等都有一定的降糖的作用。我国医药科技工作者对中草药降血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许多研究,我这里将其中的一些研究结果简单向您现介绍一下。 (1)黄芪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2)地骨皮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低血糖作用。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3)葛根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血压作用。葛根素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显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4)苦瓜研究表明,苦瓜粗提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苦瓜提取物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抗体均有明显的结合反应,表明它与胰岛素有共同的抗原性和生物活性,故苦瓜粗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5)黄连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

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6)人参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犬均有降低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人参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高血糖且停药后其效尚能维持1~2周。临床研究表明,人参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改善一般症状如乏力、口渴、虚弱等,且能降低血糖及尿糖。适用于轻型、中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肾虚、气阴虚者疗效更好,阴虚燥热者不宜服用。 (7)生地黄、熟地黄药理研究表明,二者具有降血糖作用,并能抑制实验性高血糖,其降糖成分为地黄素。 (8)玄参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作用,动物试验表明玄参流浸膏可使正常家兔的血糖下降。 (9)黄精其成分为黏液质、淀粉及糖等。具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低血压作用,并能降脂,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0)枸杞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及抗脂肪肝作用。 (11)桑白皮、桑葚、天花粉、五倍子对50种传统治疗消渴病的药物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桑白皮、桑葚、天花粉、五倍子降血糖作用明显,尤其是桑白皮降糖作用最为明显。 (12)番石榴对番石榴叶及生果进行了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番石榴叶有效成分为黄酮苷,有促进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专一受体的结合作用,能调整糖代谢、脂代谢,有降糖作用,并有一定的降压、降脂作用。

处方点评的内容

处方点评的内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处方点评的内容 处方点评的内容应围绕用药的合理性而进行,包括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基本原则。将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按这四大原则进行归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点评是否有用药指征 用药有指征是指选择使用药物的适应症要与患者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以及预防用药的目的相符合(不包括科研用药),它是临床用药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没有用药指征而盲目使用药物的情况在临床上多见(尤以抗菌药物最为严重)。一般来说,由于门诊处方的疾病诊断信息大多不全,而且手写门诊病历一般由患者自己保管,因此,此项多用于点评住院用药医嘱或具有完整可查阅的门诊电子病历的电子处方。而对于点评门诊手写处方,则需要结合门诊病历、处方以及当场咨询医生和患者的情况而进行。 2、点评药物选用是否恰当 药物选用恰当是指选用的药物要根据患者所患疾病、患者的自身综合情况以及药物的特征等综合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个体的针对性强的药物。选择的药物既能有效解决或缓解患者的疾病,又能将副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到最小。选用药物不当,是指患者虽然具有某适应症,但医生在选用药物时忽略了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年龄、特殊生理期及其他疾病史等因素,而选用了不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药物。 3、点评药物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正确的用法用量是指药物使用的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给药浓度和疗程既能达到应有的疗效,又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给药剂量不正确是指每次或每天剂量不正确,剂量过大或过小。 给药次数不正确是指两次用药的时间间隔不正确,使用频率过低或过高。 给药途径不正确是指由于选择的用药方式达不到用药的目的或加大了用药风险的发生,其中最突出的是过度使用静脉给药的现象。 给药疗程不正确是指一个疗程的用药时段过长或不足。 给药浓度不正确是指液体制剂没有按规定的浓度配制给药或静脉滴速不正确。 4、点评联合用药是否恰当 联合用药是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只用一种药物治疗难以奏效,而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控制多种疾病的目的。联合用药的指征主要有:①单用一种药物不能很好地控制疾病,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而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②为了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克服耐药性而需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达到目的。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没有联合用药指征。二是没有明显协同作用的药物无意义多联使用,包括作用机制、功效以及受体相同的同一类别活性成分的不同制剂同时使用;中成药具有处方相近、功能主治相同的不同制剂同时使用等。三是联合用药出现配伍禁忌(体外)或相互作用拮抗(体内),使得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有些甚至出现毒性反应等。 5、点评是否重复用药 重复用药是指相同活性成分的不同药物制剂同时使用,主要表现有四方面:一是相同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与单方药物同时使用;二是不同科别的医生在给同

中药处方点评

中药处方点评 主要内容 1、处方点评实施办法 2、处方点评中一些常见问题 3、处方质量改进的思考 背景 ?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实施,要求各级医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 ?2010年3月5日卫生部文件下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010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0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处方点评定义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 1、用药适应证 2、药物选择 3、给药途径 4、用法用量 5、药物相互作用 6、 配伍禁忌 处方点评的目的 ?通过点评临床处方是否合理,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持续改进,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处方点评内容 1、是否有用药指征 2、药物选用是否恰当 3、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4、联合用药 是否恰当 5、是否重复用药 6、出现不良反应而未及时处理 7、中西药的联用是否合理 8、是否经济(首选国家基本药物)9、与用药相关检查是否完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 ?处方点评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负责制定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专项处方点评及技术讨论评定等。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由药剂科负责处方点评日常工作 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处方点评的实施 ?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降血糖中药方

降血糖中药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阴两伤,血瘀于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名】活血降糖方。 【组成】生黄芪 30 克,山药 15 克,苍术 15 克,丹参 30 克,葛根 15 克,生地 15 克,熟地 克,玄参 30 15 克,木香 克,当归 10 克。 10 克,赤芍 10 克,川芎 10 克,益母草 30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李毅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肾虚。 【治法】滋肾固本,补益肝肾,活血通络。 【方名】滋肾蓉精丸。 【组成】黄精 20 克,肉苁蓉 15 克,制首乌 15 克,金樱子 15 克,淮山 15 克,赤芍 10 克,山楂 10 克,五味子 10 克,佛手 1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 6 克,日服 3 次, 30 天为 1 疗程。 【出处】吴仕九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气虚阴亏。 【治法】益气滋阴。 【方名】制糖汤。 【组成】生地 30 克,黄芪 30 克,菟丝子 30 克,党参 30 克,天冬 15 克,麦冬 15 克,山萸肉 12 克,玄参 12 克,茯苓 12 克,泽泻 12 克,当归 9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赵锡武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血燥阴伤。 【治法】养血滋阴,生津降火。 【方名】蒺藜两地汤。 【组成】白蒺藜 10 克,沙蒺藜 10 克,生地 10 克,熟地 10 克,麦冬 10 克,党参 10 克,五味子 10 克,绿豆 衣 12 克,元参 12 克,黄芪 30 克,山药 30 克,石斛 15 克,天花粉 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肺胃蕴热,气阴两伤。 【治法】益气、滋阴、清热。 【方名】消渴汤。 【组成】山药 30 克,生石膏 30 克,黄芪 15 克,天花粉 15 克,生地 10 克,知母 10 克,玄参 10 克,麦冬 10 克,怀牛膝 10 克,茯苓 10 克,泽泻 10 克,菟丝子 12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董建华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脾阴不足。 【治法】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方名】治消止渴汤。 【组成】生地 30 克,山药 30 克,天花粉 20 克,石斛 20 克,知母 20 克,沙参 15 克,麦冬 15 克,泽泻 12 克,五味子 6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 【出处】李冠泽方。 中药处方(七)

降血糖中药——11种#精选.

降血糖中药—11种 养生导读: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通过服用西药来降低血糖,但西药的副作用较大,经常服用会对身体的机能造成影响。你知道吗?药理研究表明,某些中药也有可以降低血糖的成分,而且安全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饮用中药治疗糖尿病,下面介绍你不知道的11种降血糖中药,可以自己对症选择 合适的药物来服用哦。 1、黄芪 黄芪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另外,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 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2、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根皮含甜菜碱、枸杞酰胺、β-谷甾醇,柳杉酚、蜂蜜酸、亚油酸和桂皮酸等成分。地骨皮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 高血压,痈肿,恶疮等症。

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低血糖作用。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 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 3、葛根 葛根供药用,有解表退热、生津止渴、止泻的功能,并能改善高血压病人的项强、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有效成分为黄豆甙元、黄甙及葛根素等。葛根中所含异黄酮具有滋润皮肤、恢复皮肤弹性的作用,还可以减缓骨骼组织细胞的老化,有助于钙质的吸收,减少骨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并阻止骨骼的中空消溶,从而远离骨质疏松。葛根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以及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症,又能 延年益寿、增进健康。 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血压作用。葛根素可使四氧嘧 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显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4、苦瓜 苦瓜气味苦、无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降压降糖、利尿凉血、解劳清心、益气壮阳之功效。苦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每100克苦瓜中,水分占94%,含蛋白质1克、碳水化合物3.7克,能提供71.2千焦的热量。 苦瓜的新鲜汁液,含有苦瓜甙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这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强化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5、黄连 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能。一般多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呕吐、热盛火炽、烦躁、痈肿疮毒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连含有小蘖碱、黄连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时还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利胆、解热、抗炎、强心、利尿、镇痛、镇静、降低眼内压、抗癌 等作用。 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6、人参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word版本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其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自抗战时期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中药注射剂被开发应用于临床,为国家多个药品目录所收载(见附件)。然而,在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分别为50.9%、87.2%,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射剂分别占据17位、20位。由此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已不能忽视。 为警示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自2001年11月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断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形式,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社会,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中药注射剂信息见附件)。 纵观中药注射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导致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 药物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分、质量控制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保证药品质量;2. 安全性研究与风险管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实药品的安全;3. 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导致机体对药品的反应不同; 4. 临床不合理使用。 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2008年,卫生部发布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指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做到:1. 选用品种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2. 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3. 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4. 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5. 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 6. 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7. 加强用药监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