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书写规范与中药处方点评
- 格式:ppt
- 大小:865.00 KB
- 文档页数:37
医院中草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1. 背景中草药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
然而,由于中草药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医院需要建立中草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以确保中草药的合理使用和临床安全。
2. 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为医院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中草药处方点评标准,规范中草药处方的开具和使用,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错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 点评标准医院制定的中草药处方点评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审核合格的中草药名录:制定中草药目录,限定可使用的中草药种类和规格,确保中草药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 中草药处方点评流程:明确中草药处方的点评流程,确保每一份中草药处方都经过点评和审核。
- 中草药处方点评人员:确定专门负责中草药处方点评的人员,并规定其资质和培训要求。
- 点评事项:规定中草药处方点评的具体事项,如中草药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等,以及是否符合中医诊断原则。
- 点评结果反馈:建立中草药处方点评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向开方医生反馈点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4. 规范要求医院的中草药处方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开方医生的责任:开方医生应具备一定的中草药临床经验和知识,确保开具中草药处方符合标准,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
- 处方书写规范:要求开方医生在处方中清晰、准确地注明中草药的名称、用量、用法、煎煮方法等信息,以便药房准确配药和患者正确使用。
- 药房的审核和发药:药房应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中草药处方进行审核和发药。
对于存在问题的处方,应及时与开方医生联系进行核对和修改。
- 患者知情告知:在患者使用中草药前,医院应向患者进行相关的中草药知情告知,包括药物的可能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了解并自愿接受中草药治疗。
5. 审核与监督医院应建立中草药处方点评的审核与监督机制,确保规范的执行和效果。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组织中草药处方点评结果评估,检查评估中草药处方点评制度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男8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西洋参50g 五味子10g 丹参30g 当归30g 川芎10g 肉苁蓉80g 白芍80g 远志10g 柏子仁10g 枸杞子30g 黄芪50g 薤白15g 生地20g 熟地20g 砂仁10g 人参20g 火麻仁20g 茯苓20g 炙甘草15g为末10g 2/日口服评价:不合理处方1、根据《中药书写规范》第八条(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因此症型应是必有的,该项应评价为不规范。
2、方解:通过所开方药体现了一高龄老人以虚为主的病证,以补气养阴活血宁心、宽胸通阳方药一对病治疗,合理的使用了肉苁蓉助阳通便,合八珍汤益气补血加减。
但不明白为何要减白术。
3、不计单位药的剂量,还不容易挑剔的方药,把本可能有效方药确:为末10g 2/日口服,成了安慰剂。
(与处方医师沟通得知,应一老离休干部要求抄方。
)原来如此,预防保健,有本色不浪费无效杂质。
22楼发表于2012-1-19 15:55:54 |只看该作者中药处方由于临床诊断多是西医诊断,且中医多讲究辨证辨病施治,而处方信息较少,所以中药的处方分析较难。
如重复用药问题:①氨酚羟考酮+三九感冒灵,两药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②功能相同、基本相同的中成药联用。
如中药饮片处方:①.具有煎煮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未注明“先煎(生牡蛎)、后下(钩藤)、烊化(阿胶)、包煎(车前子、旋复花)、冲服或另包(芒硝)”等。
▲生大黄用于泻下时宜后下,不宜久煎!②.字迹潦草,不好辨认,如桔梗~桂枝等。
③.存在十八反,如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合用有可能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处方中“半夏9g,制附子9g”。
但确有些古方也有反味药的配伍,这时须由处方医师加签!④.毒烈药物有没有超量,如确因疾病需要须由处方医师加签!23楼发表于2012-5-14 15:56:05 |只看该作者中药处方点评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中药制剂。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处方是否合理:评估处方中所选药物的种类和用量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并考虑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如果处方符合中医理论,并且药物之间的配伍合理,可以认为处方合理。
2.药物用量是否适当:评估处方中每种药物的用量是否合理。
用量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影响疗效,因此应尽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确定药物的用量。
3.药物选用是否准确:评估处方中所选的中药饮片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
中药饮片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因此,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非常重要。
4.处方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评估处方中药物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
中药的调理和配伍是中医药方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情况需要考虑处方的合理性、药物的用量是否适当、药物选用的准确性以及处方的调理和配伍是否合理等方面,以综合评价处方的质量。
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中成药的使用逐渐增多,并且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成药的组方复杂性,不合理的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制定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优质医疗服务。
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并严格执行的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医院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中成药处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因用药不当而带来的风险。
内容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处方点评委员会的设立:成立由有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生组成的处方点评委员会,负责审核和点评中成药处方。
2. 处方点评标准的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处方点评标准,明确中成药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疗程等要求,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点评流程和工具:明确处方点评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系统,提高点评效率和准确性。
4. 点评结果的反馈和纠正措施:根据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中成药处方的规范和合理性。
5. 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医生参加药物治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的药物治疗水平,减少用药错误和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结论通过建立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还可以加强医生的药物治疗意识和专业素养。
同时,医院也可以根据点评结果,不断完善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及规范的概要,详细的实施细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补充。
中药方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1. 引言中药方剂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调理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为了保证中药方剂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2. 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药方剂的处方过程,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健康安全。
3. 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医疗机构内进行中药方剂处方的临床医生和中药师。
4. 重要原则- 药物合理性:处方中药物的选择应符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合理性:处方中药物的选择应符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剂量准确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调配,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少。
剂量准确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调配,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少。
- 配伍合理性:各药物之间的搭配应符合中药配伍原则,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配伍合理性:各药物之间的搭配应符合中药配伍原则,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监测与调整:处方后应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优化治疗效果。
监测与调整:处方后应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优化治疗效果。
5. 处方点评流程- 医生或中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处方。
- 处方完成后,进行内部点评,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外部专家点评,获得更多专业意见。
- 在处方后,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
6. 处方点评细则- 处方的合理性:评估处方中药物的适应症和疗效是否符合。
- 药物的剂量:评估处方中药物的剂量是否合理、准确。
- 药物的配伍:评估处方中药物的配伍是否合理,是否会产生相互作用。
- 药物的禁忌和不良反应:评估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 处方的持续性和调整:评估处方对患者的持续性治疗效果和可调整性。
7. 处方点评结果记录医生或中药师应将处方点评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核。
中药处方点评符合规范、用药合理、无不良反应;不合理处方:存在问题、需干预改进;严重不合理处方:存在严重问题、需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干预和改进。
改进处方质量的思考1、加强医师用药知识培训,提高用药水平;2、建立科学的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处方审核和干预;3、加强药学服务,提供专业用药建议;4、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5、推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和降低医疗费用。
内网站上公开曝光;对医生进行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处方规范化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都是不合理处方的表现。
不规范处方包括书写不规范、药品信息不清晰、用法用量不明确等问题,而用药不适宜则指的是药品选择、剂型、用法等方面不适宜患者情况的问题。
超常处方则是指医生开具药品超过规定用量、使用高价药物或超说明书用药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临床与医生讨论用药方案、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用药会诊、推行基本用药目录、实施用药指南、进行合理用药教育等方式进行技术干预,也可以通过公示曝光、处罚医生等方式进行行政干预。
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以下是对每段话的小幅度改写:事前干预包括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并及时要求医生进行改进等。
在我院,89%的不合理处方在调剂时被发现并及时纠正。
事后干预的目的是减少用药安全隐患,防止再次发生。
该过程包括随机抽查门诊处方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评价等。
处方点评的工作流程包括:(A)分析不合理用药,(B)填写处方点评相关表格,(C)向处方者反馈意见,(D)提出合理用药建议,(E)总结并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
根据XXX的规定,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增加了味数和费用项进行评价。
具体要求包括:(1)每张处方原则控制在20味以内;(2)严格掌握贵细药材的使用指征;(3)对于医保规定病种如恶性肿瘤等,可适当放宽至25味;(4)三级医院帖均费用不超过40元(膏方除外);(5)二级医院及其他所有医疗机构帖均费用不超过30元(膏方除外);(6)原则上每帖费用不超过50元;(7)每月上报中药饮片处方总贴数、中药饮片处方总金额、中药味数超过25味的饮片处方贴数、本月饮片帖均费用、本月与上个月贴均费用增减幅度(±%)。
中药房处方点评范例
尊敬的医生,
感谢您给出这个中药处方,以下是我对该处方的点评:
1. 草药配方合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您选择了逍遥丸和桃仁蜜丸来组成该处方。
逍遥丸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和经前症状;桃仁蜜丸则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经伴有腹痛和腹部胀满感的情况。
2. 注意服用方法:您在处方中明确指出了逍遥丸和桃仁蜜丸的用法和用量,患者应该按照您的建议每天服用2次,饭前服用,每次2粒。
这样的服用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草药的疗效。
3. 注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逍遥丸和桃仁蜜丸都是中药配方,虽然副作用较小,但还是要提醒患者在使用草药之前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以及注意草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等。
总体来说,这个处方合理、简洁明了。
希望我的点评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知。
祝您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XXX。
xx镇卫生院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一、为了加强中药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中药处方点评由药剂科负责,具体工作由临床药学室组织实施。
三、处方的评价细则(一)处方书写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处方及医院中药制剂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3、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4、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5、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6、每张中成药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7、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8、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9、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10、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11、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12、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13、处方中药味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四味中药名,并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14、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15、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16、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7、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一、处方信息录入处方录入应准确无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等信息。
所有中药处方应遵循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采用规范的药物名称。
二、药物选择与搭配药物选择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指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
搭配应考虑药物的协同和制约关系,避免或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三、药物剂量与用法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用法应明确、具体,包括用药时间、频次、方式等,以便患者正确使用。
四、药物禁忌与互动处方中应避免使用患者过敏或禁用的药物。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五、用药疗效评价定期对处方疗效进行评价,了解药物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如有需要,应根据疗效评价结果调整药物选择、剂量或用法。
六、君、臣、佐、使原则在处方中应遵循“君、臣、佐、使”原则,即主药、辅药、协药、导药的合理搭配。
主药应针对主要病情,辅药应协助主药,协药应调和药性,导药应引导药物归经。
七、处方书写规范处方书写应清晰、规范,字迹工整。
采用专业术语,避免使用缩写或非规范用语。
八、调剂、煎煮要求调剂人员应熟悉中药知识,准确调配药物。
煎煮设备应齐全、清洁,按照规定的煎煮方法和时间进行。
九、产地、炮制要求处方中应注明药物的产地,确保药物来源的可靠性。
对于需要炮制的药物,应明确炮制方法,保证药效。
十、用药方法指导药师或医师应向患者详细解释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
提供用药咨询,解答患者关于药物使用的问题。
本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旨在为医师和药师提供一个标准的中药处方参考,以提高中药处方质量和用药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各医疗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中药处方点评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为中医师提供一份中药处方点评指南,以帮助他们评估和调整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中药处方点评是中医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点评指南1. 处方合理性评估中医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病情分析: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包括症状、体征、病史等方面的考虑。
- 中药选择: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组方,确保各种中药药性相互协调,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 药物搭配:合理搭配中药,避免相互干扰、相互抵消或产生不良反应。
- 用量调整: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适当调整中药的用量,避免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
2. 药物安全性评估中医师应对处方的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估:- 中药质量:确保所使用的中药符合相关标准,无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质。
- 药物副作用:了解所使用中药的常见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 药物禁忌: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避免使用对其存在禁忌的中药。
- 药物相互作用:考虑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中药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3. 患者需求和舒适度评估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舒适度对处方进行评估:- 患者期望:了解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期望和态度,尊重患者的意见。
- 服药便利性:考虑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选择便于服用的中药剂型。
- 药物口感:根据患者的喜好和口感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和配伍方式。
总结中药处方点评是中医诊疗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病情、药物安全性和患者需求等因素进行评估。
中医师应具备全面的中药知识和丰富经验,以提供有效、安全且符合患者需求的中药治疗方案。
通过正确的中药处方点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文档 5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文档5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文档(5)中药处方评测制度一、为了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医务科应当非政府医学、药学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出席处方的评价工作。
三、处方的评价细则一处方书写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3、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4、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5、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6、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7、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8、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9、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10、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11、调剂、蒸煮的特殊要求标明在药品右上方并提括号例如击碎、先煎、后下等12、对饮片的产地、炮制存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品名称之前载明13、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挑选每行排序的药味数并原则上建议纵排及上下排序整齐14、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15、中药饮片剂数应以“剂”为单位16、处方用法用量紧跟剂数之后包含每日剂量、使用剂型(水蒸煮、酒泡、打粉、制丸、上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建议(温服、凉服、顿服、快服、饭前衣、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比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后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7、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采用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中药处方点评中药处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通过合理的搭配和运用中药,可以有效地调理身体,恢复健康。
然而,有时候一些中药处方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更加细致的点评和改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中药处方做出一些评价和建议。
希望对读者了解中药处方有所帮助。
首先,中药处方在搭配上需要注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有些中药在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反应,甚至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医师在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清晰的认识,避免不当的搭配。
此外,对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中药处方中应当考虑到药物的积累效应,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中毒。
其次,中药处方在药物的用量上也需要谨慎。
有些药物在用量过大时可能会引起药物中毒,而用量过小则难以发挥治疗作用。
因此,医师在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用量,避免出现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过敏史来调整处方,避免产生过敏反应。
另外,中药处方中药材的品质也至关重要。
有些中药材存在着劣质伪劣产品,使用这些药材可能会影响疗效甚至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医师在配药时应当选择正规的药材供应商,确保药材的品质符合标准。
此外,医师也应当对药材的来源和生产过程有清晰的了解,杜绝使用有问题的药材。
综上所述,中药处方在搭配、用量和药材品质等方面都需要医师有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点评和调整,才能确保中药处方的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医师们在开具中药处方时能够谨慎用药,加强对中药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