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6题;共15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颈项(jǐng)掠过(lüè)抉择(jué)美轮美奂(huàn)B . 战栗(lì)粗糙(zào)菽粟(shū)生死攸关(yōu)C . 回溯(shòu)裸露(luǒ)黯然(àn)相濡以沫(rú)D . 微蹙(cù)揿住(qìn)打搅(jué)万劫不复(jié)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大雨还没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B . 自去年末至今年初,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令众多消费者叹为观止。
C . 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的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D . 勤奋和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3. (2分) (2019高一下·中山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苏明娟实现了从农家女孩到团省委副书记的“逆袭”,这让我们看到:扶贫救助不能只顾解决眼前之困,更需要立足长远培养脱贫能力。
B . 越南人学习中文的势头近年来蓬勃发展,双方虽然因南海紧张局势而关系恶化,但是越南的“中文热”没有降温。
C .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D . 多家共享单车公司面临困境,已有单车公司退出了市场,部分仍在运营的公司也面临着人员离职、资金短缺、生存困难等诸多问题。
4. (2分)课文中,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感到吃惊,连接追问,下面是从中摘出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的发展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忽然起立)你是谁?②哦,侍萍?(低声)是你?③你——你贵姓?④谁指使你来的?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A . ③①②⑤④B . ①③⑤②④C . ③②⑤④①D . ⑤④①②③5. (5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月考) 小说的第五十五章“暴风”,重在刻画发生于亚茅斯海滨的船难。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吟哦.(é)胡诌.(zōu)鸡毛掸.(dǎn)不屑.一顾(xiè)B.矗.立(chù)着.落(zhuó)扎.辫子(zā)苍劲.有力(jìng)C.肋.骨(lèi)炽.热(chì)柏.油路(bǎi)便.宜行事(pián)D.纤.弱(qiān)媲.美(pì)酵.母菌(jiào)翩跹.起舞(x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甬道炫目佼佼者变幻无穷B.寂寥雀跃暴发力纹丝不动C.杀青纽带贴标签为人不耻D.栽脏慧眼程式化情投意合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发布平台,向社会公开赖账者的信息,将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晒一晒”,让赖账者好像如芒在背....,颜面尽失。
B.当我们被拥挤的人群裹挟着向前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有细读一篇美文,细品一杯香茗,细赏一曲那娓娓动听....的音乐了?C.人生短暂,转眼白头。
总有人在回忆过往的时候,追悔岁月蹉跎..。
其实,与其在老去时感慨一生碌碌,莫若在年少时惜时有为!D.如果这个梦想还没有实现,那就继续寻找突破口,千万不要安之若素....。
威海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出高品质的生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令参观者心情放松,对搜查人体奥秘不仅充满了兴趣,更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相辅相成熏陶水火不容精巧B . 相得益彰陶冶水火不容精美C . 相得益彰熏陶格格不入精美D . 相辅相成陶冶格格不入精巧(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技术是高品质生活的基础B . 技术不应是坚硬的存在,而应是一种艺术C . 技术和艺术二者相结合就能满足人们的需要D . 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B . 不仅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更解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
C . 解脱了不仅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搜查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D . 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搜查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威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12题;共89分)1. (2分)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渲泄不惮拷问斜门歪道B . 敷衍慰籍无遐不遗余力C . 绰号耽搁厮杀专心致志D . 鲁莽憋曲慷慨震聋发聩2.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 . 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 . 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 . 初露锋芒一日千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 .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威海市2021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和平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诗情和灵感,需要生活的体验和积累,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毛泽东在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抒发炽热的情感;曹操在乱世之中,感慨时光流逝,渴望“天下归心”;李白在奇特的梦境中寄寓着深沉的感慨;李清照在国破家亡之际,忧愁苦闷难以排遣……如果我们平时多现实,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诗情就会,也就能从中提炼出抒情的主题。
(1)填入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A . 激发波诡云谲关心不谋而合B . 引发风起云涌关照不约而至C . 激发风起云涌关注不期而至D . 引发波诡云谲关切不落窠臼(2)对文中涉及的诗人及其创作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这是一首古典诗。
B . 曹操的《短歌行》是四言诗,沿用了《诗经》的旧题,结尾还运用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 .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
D . 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通过描写残秋中的所见、所闻引发所思、所感,抒发自己因南宋破败家庭消亡、自己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山东威海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之一,()。
1946年,程开甲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M.玻恩。
四年后,他婉拒了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了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了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漫长征程。
1960年,为了国家需要,程开甲奔赴罗布泊,在条件艰苦的西北大漠开启了中国核武器研究,自此程开甲在学术界20多年。
20年中,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程开甲带领团队研制的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
有关资料记载,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一部分数据,而中国首次核试验中97%的测试仪器记录数据完整、准确。
这其中,程开甲。
程开甲院士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
斯人已逝,但其爱国奉献的精神依然会感召后辈。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程开甲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核司令”B.程开甲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人们因此称他为中国“核司令” C.程开甲的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因此人们称他为中国“核司令”D.程开甲的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因此他也被人称为中国“核司令”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清二白义无反顾隐姓埋名功德无量B.一穷二白义不容辞隐名埋名功不可没C.一清二白义不容辞销声匿迹功德无量D.一穷二白义无反顾销声匿迹功不可没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带领团队解决了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B.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C.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D.他带领团队解决了一系列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难题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1年威海市城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什么今天仍然要提倡阅读鲁迅著作?根本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不但已成为时代文学经典,而且在同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读物中又占据了一个制高点。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语言大师。
在中国语文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鲁迅的文学语言起到了桥梁和示范作用,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意义与文体创新意义。
他字斟句酌,炉火纯青,把文字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还是文体创造的先锋:不仅创造了杂文这种新型的散文体裁,而且他的小说几乎每篇都有新的形式和格局,从不重复自己。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史诗性的叙事文学作品,以及作为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杂文,对于社会历史生活都会有广泛的反映。
鲁迅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幅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卷,从中可以领悟到中国革命的合理性、正义性和迫切性,对于当代读者无疑是--种生动而形象的教科书。
经典作品的审美意义和认识意义是恒定的,而其现实意义却是流动的。
重读鲁迅文本,应该回应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使其在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不断彰显出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鲁迅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鲁迅在广泛剖析中国国民性负面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最需要灌输的道德观念是“诚与爱”。
这不仅具有普适意义,而且同样切中当今时弊。
因为如果缺少了“诚”与“爱”,市场经济就必须导致信用污染,而这种污染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对于塑造新型的民族性格,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三点:一、耐劳作的体力;二、纯洁高尚的道德;三、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
这其实就指明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没有健全的体魄就无法承受工作的重负。
这就是所谓“健康第一”。
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的社会。
2021届威海市城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每天,都有穿着不同平台各色工装的“骑手”们飞快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司空见惯的这一街景是新业态高速发展的直观展现。
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国庆、春节,配送行业的工作者们始终在路上奔波,保证点餐者可以“饭来伸手”。
近年来,媒体曝出的配送行业的心酸新闻让人唏嘘。
送餐员们台风天也疾行在马路上只为不被给差评,因为超时在电梯里号啕大哭……这样的故事,似乎在这个配送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屡见不鲜。
这份工作的苦涩一面,是送餐者常常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外卖晚了、凉了被投诉,客户一言不合就开骂……送餐员在外卖配送过程中所受到的误解与辛酸,外人恐怕难以体会。
缺乏理解与尊重,是配送行业服务人员面临的普遍问题。
许多配送人员没有交通意外险、医疗保险,他们缺少话语权,工作起来也缺乏安全感。
近乎严苛的时间评价体系,冲淡了配送员们在公共交通上的风险意识。
配送员们慢不下的车速,成了如今城市交通乱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在权益保护上,配送员们又处于“半透明”的状态。
比如:部分外卖平台采用众包方式,第三方公司不提供“五险一金”,劳动权益保障处于灰色地带。
外卖、快递行业都属于新经济业态,这些在法治与市场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行业,不应当呈现粗糙、非规范化的管理环境。
交通部门、劳动部门也应从源头上发力,规范和监督外卖服务平台和快递企业依法合规与快送工签订用工合同等。
(摘编自常莹《配送员权益“半透明”状态要改变》)材料二:(摘编自“新华社”)材料三:作为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快递外卖配送近年来正逐渐走向规范。
2018年3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快递、即时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的倡议书》,倡议完善配送考核制度,科学发单派单,加强内部教育管理等。
这几个方面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
2021年威海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2021届威海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
2021年威海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汉曹乃谦我把钱给了内勤,打发他到饭店买馅饼。
屋里只剩下我跟那个人犯。
我坐在办公桌前,对面有把椅子,空着,是我给人犯搬的。
可他说圪蹴惯了,便靠墙蹲下。
他的头上戴着个旧黄帽,帽顶上有个洞,一撮花白头发从洞口探出。
他那双枯瘦得如猿猴爪似的脏手,十指弓曲着捂在满是皱纹的脸上。
这脸让我想起耕过的土地。
他的下巴抵住前胸。
不时地狠狠吸一口气,然后就“唉”——地呼叹出来。
“兄弟,”他把手从脸上松开,“是不是真的就不叫我回家啦?”他那土黄色的眼珠凝视着我。
我点点头。
“兄弟呀兄弟,可做不得呀兄弟!”他连声急急地说,说完,那惊恐悲戚的老脸又一下子显出笑意。
“兄弟你哄我呢……你……你看,我就知道兄弟你哄我呢。
”他说。
望着他那可怜巴巴又带着乞求和期盼的神色,我摇摇头。
他“唉”一声,又将原先也没离开脸有多大距离的十指,重新捂在脸上。
屋里极静,远远地传进外面街市上热闹又嘈杂的声音。
“多会儿才叫我回村?”他又抬起头把脸露出来,问。
我又摇摇头,没回答,他是内蒙古农村的,前些时搭顺脚车来大同卖葵花籽,有几个小孩问他要不要废铜,他说要。
先后共收了四次,最后一回在废品收购站出卖时,被我们给逮住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些被孩子们烧得焦黑烂污的铜丝,原来的价值竟有5000元。
工厂库房的损失由孩子们家长赔偿,他,我们决定逮捕法办。
根据案情,估计最少也得判他两年。
我看着他那愁苦的样子,没忍心说实话。
“三五个月内,都甭想回去了。
”我说。
“啥?!”他惊叫一声,想要站起来。
大概是由于蹲得过久,反倒一屁股跌坐在墙根,破帽子掉到地下也没去拾。
“兄弟兄弟,行行好吧,这可是要我老汉的命呢兄弟!”他一下跪起,膝盖当脚蹭蹭向前挪了几步又趴在地上,冲着我连连地磕头。
我先是一愣,后来赶忙过去一把将他揪起,又把他按在椅子上。
我又弯腰检起破黄帽,在桌腿上拍打两下后搁在他的头顶。
2021年威海市高区一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智库答问·关注网络时代的表达匮乏系列访谈之一本期嘉宾: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刘运峰: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访谈内容:光明智库: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我们的语言到底是越来越贫乏,还是越来越多样?从个人语言运用情况来看呢?刘运峰:语言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我们现在的很多语言是时代产物,几乎每天都在产生新词语。
个人语言运用是存在贫乏、单调甚至生硬的问题。
我经常想,同古人相比,我们的科技进步太快了,但我们的表达能力,对人和事物的观察、感知能力,文学艺术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却没有同步提高。
古人可以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描写早春景象,我们大多只能用“春天来了,大地吐绿”或“春风吹来,感到暖融融的”来表达。
王灿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系统。
评价一个时代的话语,标准很关键,自从白话文成为书面语言形式以来,从政论文章到文学作品,再到法律文件、科研报告等,都能很好地满足表达的需要。
古代的诗词歌赋的确语言优美、韵味悠长,但我们不能仅仅以此为参照来判断说今天语言贫乏。
光明智库:有网友表示,由于互联网时代有着同质化表达的网络氛围,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造成了语言贫乏。
您觉得社交软件、网络的应用有没有导致语言贫乏,社会环境和时代发展是否加剧了这种现象?李宇明:过去,书面表达是很慎重的事,比如给远方家人寄信,还要专门请教书先生帮忙。
现在除了给报纸投稿、撰写论文,其他情况下,很多人都是通过手机即时表达,这种频率和过去明显不同,也就显得不那么郑重了。
2021年威海经技区崮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创作的引导是文学批评的功能之一,同时还要确立关于文学的常识意识,而这些都会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设造成影响。
因此,批评对于网络文学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网络文学的精品化、经典化也要在批评过程中实现。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即专业或职业读者的批评,其成果和意见以文章的形式刊布在期刊和专业媒体上。
到了网络文学,专业批评往往存在众多问题。
从外部来看,批评意见很难对大众读者起效。
首先,传播载体限制了批评意见的传播空间。
在一部网络小说的主页上除了读者跟帖评论和指标式信息,看不到专业评论意见;而发表在纸质报刊上的评论又与作品有着“物理隔绝”。
其次,批评风格限制了接受群体。
批评家只面向专业群体,文学批评变成了专门的知识生产和交流活动;大部分网络文学批评运用学术理论和观点,只满足同行间的交流,很难被大众读懂。
从批评的内部来看,最大的问题是批评意见、理论观点难以同频共振。
放眼当下的网络文学现场,就像一座尚未完工的大厦,还没有各安其位的秩序——因为没有与现场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评论过程中所依据的理论资源极为驳杂,致使对网络文学的批评成了理论家“杂货铺”里的橱窗,批评家“自说自话”的现象很普遍,难以形成同频共振的对话。
在文学与批评的大范畴下,这些问题又与文络文学现场之间的错位不无关系。
首先,批评没有随着评价对象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打法”。
传统文学是以静态方式呈现的,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和批评是单向度的;但网络文学主要以连载更帖的动态方式上线,作品在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呈现在受众面前,这为“粉丝共创”预留了空间和机会。
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和传播链条拉长了批评的长度,不仅批评的时间发生了明显前移,也表现出了创作的“长尾效应”——批评可以一直延伸到衍生品开发中。
这样一来,创作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活动现象就超越了文本本身,成为批评家需要直面的问题。
2021届威海市城里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一下天呢,二十天呢。
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
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事情多着呢。
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
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
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
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
不觉感慨起来:“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试卷说明: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页。
满分150分。
考试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本身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答案标号不能答在上。
3. 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区域内,不能写在试卷上;不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Ⅱ卷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吟哦(é胡诌(zōu)鸡毛掸(dǎn)不屑一顾(xiè)B.矗立(chù着落(zhuó)扎辫子(zā)苍劲有力(jìng)C.肋骨(lèi)(hì)柏油路(bǎi)()D.纤弱(qiān媲美(pì)酵母菌(jiào)翩跹起舞(x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甬道炫目佼佼者变幻无穷B.寂寥暴发力纹丝不动C.杀青纽带贴标签为人不耻D.栽脏慧眼情投意合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发布平台,向社会公开赖账者的信息,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晒一晒”,让赖账者好像如芒在背,颜面尽失。
B.当我们被拥挤的人群裹挟着向前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有细读一篇美文,细品一杯香茗,细赏一那娓娓动听的音乐?C.人生短暂,转眼白头。
总有人在回忆过往的时候,追悔岁月蹉跎。
其实,与其在老去时感慨一生碌碌,莫若在年少时惜时有为!D.如果这个梦想还没有实现,那就继续寻找突破口,千万不要安之若素。
正如乔布斯所说,“跟随本身的心”,总有一天可以梦想成真!4.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B.在学校,体育课被严重“边缘化”,回到家里,父母包揽一切家务,孩子“一心读圣贤书”,如此一来,运动从何谈起?C.“冰心墓碑涂字案”开庭。
原告方说提起诉讼的初衷是找到对墓碑有比力好的处理办法。
如果被告方能找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清洗,那也很好。
D.不是承诺顾客就是上帝吗?只是说说罢了吗?银行机构高姿态与差办事的巨大反差,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青岛降下大雾,胶州湾大桥为此封闭三个多小时,青岛机场边检站、民航等机场多部门启动了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预案。
B.马拉松组委会通过网络、纸媒、电视、广播等多种途径,不竭地向市民宣传长跑健身注意事项,提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C.这个酝酿多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并非一个能够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具体方案,而更有可能是一个原则性、框架式的方案。
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traduttore)和“背叛者”(traditore)的发音接近,因此“译者”常被误指为“背叛者”。
这个诙谐的说法恰好指明了翻译的本质:既不是断然拒绝,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关于“创造性背叛”这个术语,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教授在《文学的社会学》中解释道:“为什么是‘背叛’的呢?因为翻译使作品进入设想以外的语言学组织。
为什么是‘创造性’的呢?因为翻译使作品产生了与更为广泛的读者进行新的文学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之中。
再者,翻译不仅使作品永存,并且使作品获得了第二生命。
”我们说,作品从一种语言组织进入另一种语言组织,必然要产生不同于原作的某些因素;而另一方面,原作中的某些因素是无法全部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因此,在翻译中往往要失去一些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译作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忠于原作而成为原作的复制品,因而它是一宗“背叛”;但它由于进入了一种新的语言组织而增加了新的因素,同时也不成避免地加上了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因而在必然意义上具有“创造性”。
所以说,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如果说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背叛”的过程,那么,读者阅读译作,又经历了一个“创造性背叛”的过程,可谓双重的“创造性背叛”。
换言之,不管多么准确的译文,它们都会以译者和作者想象不到的方式被读者阅读、理解和接受着。
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前者原为一部哲理讽刺小说,现在却已成为世界各国少年儿童所喜爱的读物;后者本是对友人子女讲的儿童读物,现在却吸引了许多成年读者和批评家。
这是作品命运转变的典型例证,主要归因于社会、历史和文化情况不同。
对这些创造性背叛,作者应予以尊重,甚至应致以谢意,因为它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力,扩大了读者的范围。
(节选自刘献彪《简明比力文学教程》,有改动)6.关于翻译的媒介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B.离开翻译,各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差异问题就难以解决,就不能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C.翻译不仅促进了各国文学的交流,并且促成了世界范围的文学运动,如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等。
D.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国外文化思想文艺作品创造中国现代新文化。
7.对“翻译被看作是‘创造性背叛’”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译者”被误指为“背叛者”,是以一种比力诙谐的说法指明了翻译的本质,即不拒绝,不照搬,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
B.“背叛”是指翻译使作品从一种语言组织进入另一种语言组织,产生了不同于原作的某些因素。
C.“创造性”指翻译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中,与更为广泛的读者进行新的交流,使作品获得第二生命。
D.译作做不到百分之百忠于原作,加上了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因此译作往往就成为译者。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世界范围的文学交流、文学运动都离不开翻译的媒介作用,翻译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不成忽视的价值。
B.从原作到译作到读者理解的作品,会经历双重的“创造性背叛”,对此,作者应,因为它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力。
C.阅读中之所以会出现二度“创造性背叛”,是因为读者会因所处的社会、文化等情况不同而产生对作品的新的理解。
D.《格列佛游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两个例子说明,阅读者所理解的作品有时会背离了创作者的初衷,这与译者的翻译方式有很大关系。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wěi)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人也。
少仕州郡。
王莽国师刘歆引嚣为士。
歆死,嚣归乡里。
季父崔,素豪侠,能得众。
闻更始立而莽兵连败,乃与兄义及上?人杨广、冀人周宗谋起兵应汉。
嚣止之曰:“夫兵,凶事也。
宗族何辜!”崔不听,遂聚众数千人,攻平襄,杀莽镇戎大尹,崔、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众心,咸谓嚣素有名,好经书,遂共推为上将军。
嚣辞让不得已,曰:“诸父众贤不量小子。
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
”众皆曰:“诺。
”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
望至,说嚣曰:“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阳,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何以见信于众乎?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
”嚣从其言,遂立庙邑东,祀高祖、太宗、世宗。
嚣等皆称臣执事,史奉璧而告。
事毕,移檄告郡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
有不从命,武军平之。
驰命四夷,复其爵号。
然后还师振旅,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嚣乃勒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
将攻安靖。
安靖大尹王向,莽从弟平阿侯谭之子也,威风独能行其邦内,属县皆无叛者。
嚣乃移书于向,喻以天命,反复诲示,终不从。
于是进兵虏之,以徇百姓,然后行戮,安靖悉降。
而长安中亦起兵诛王莽。
嚣遂分遣诸将徇陇西、武都等七县,皆下之。
更始二年,遣使征嚣及崔、义等。
嚣将行,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固止之,不听。
望以书辞谢而去。
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
明年夏,赤眉入关,三辅扰乱。
流闻光武即位河北,嚣即说更始归政于光武叔父良,更始不听。
诸将欲劫更始东归,嚣亦与通谋。
事发觉,更始使使者召嚣,嚣称疾不入,因会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
更始使执金吾邓晔将兵围嚣,嚣闭门拒守;至昏时,遂溃围,与数十骑夜斩平城门关,亡归天水。
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
及更始败,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归嚣。
(节选自《后汉书?隗嚣列传》, 有删改)【注】更始:汉朝时期汉更始帝刘玄的年号(公元23年到25年)。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众心一:统一B.嚣辞让不得已让:谦让C.以徇百姓徇:示众D.遣使征嚣及崔、义等征:征伐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史奉璧而告②(哙)起,立而饮之B.①嚣乃勒兵十万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C.①嚣乃移书于向②赵尝五战于秦D.①因会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11.下面六句话别离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隗嚣的一组是①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②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③驰命四夷,复其爵号④安靖悉降⑤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⑥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B.隗嚣聘请平陵人方望做他的军师,并听从方望的建议建立高祖庙,以臣子礼祭祀先祖,以此顺应民心。
C.隗嚣起事后发出檄文告知郡国,表示要遵循高祖时的旧制度,学习孝文的传统德政。
如有不听从命令的,就用武力平定。
D.第Ⅱ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夫兵,凶事也。
宗族何辜!(3分)(2)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山东省威海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