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初期(1) 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 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 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 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 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 •反应期(1) 穿孔后I〜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 ^态。
(2) 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 •腹膜炎期(1) 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 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 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 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需紧急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穿孔修补术和胃切除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器械质量的提高,腹腔镜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我们近年来共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1例,均获得成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7岁,平均52岁。
其中有消化道症状者28例,无症状者3例。
人院前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者20例,空腹穿孔者 14例,餐后穿孔者17例。
穿孔距手术时间2~34h,平均17h。
所有病人均骤发上腹部剧痛并迅速弥漫全腹,具有明显腹膜炎体征。
术前立位腹部片检查示膈下游离气体23例。
无膈下游离气体8例。
无幽门梗阻和消化道出血症状。
术前体温37—39.5℃,伴酸中毒11例。
术前经检查无腹腔镜探查手术禁忌证,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快速补液及纠正休克、酸中毒后行腹腔镜探查。
1.2 方法术前常规放置胃管、尿管,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术中需要调整体位。
患者仰卧位,于脐下缘1.0cm弧形切口,气腹针穿刺造气腹,压力达到12mmHg,放置10mm Trocar,进3O度腹腔镜,探查腹腔内情况,初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穿孔后,腹腔镜置人后病人头高足低15°,探查腹腔,诊断明确后直视下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2.0cm置入10mm 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5.0cm置入5mm Trocar,作为副操作孔,吸尽穿孔附近的渗液及脓苔,若为胃穿孔,则先取穿孔处组织活检进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除外恶性溃疡,如为癌性溃疡则中转开腹行胃癌根治术;探查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25例,胃窦部前壁穿孔5 例,胃体小弯侧穿孔1例。
穿孔直径≤5mm17例,>5mm14例。
距穿孔0.5cm~1.0cm纵行8字全层缝合穿孔,腹腔内器械打结,提一束大网膜覆盖穿孔周围,最后用大量盐水加甲硝唑冲洗腹腔,于Winslow孔放置腹腔引流管。
消化道溃疡穿孔诊疗指南【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度发展,胃肠壁变薄,或加上胃肠腔内压突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胃和(或)肠内容物流人腹腔,称为急性穿孑L(游离穿孑L),其后果是产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发生穿孔者高3~10倍,前者平均年龄33岁,后者平均年龄46岁。
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会因腹膜炎的发展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溃疡穿孔临床表现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期(1)穿孔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疼痛为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常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迅速蔓延至脐周以至全腹。
(2)常能说清楚发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
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胃穿孔时,疼痛常向左肩部放射,十二指肠穿孔时,疼痛常向右肩部放射。
约50%患者伴发恶心、呕吐。
(4)腹痛常因翻身、咳嗽等动作而加剧,故患者常静卧不愿动,并常呈卷曲体位。
(5)体检发现腹肌高度紧张,甚至呈板状腹,中上腹与右下腹、甚至全腹压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则提示有气腹存在。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此阶段患者可出现休克。
2.反应期(1)穿孔后l~5小时,部分患者由于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的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暂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与呼吸亦稍恢复常态。
(2)但患者仍不能作牵涉腹肌的动作,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3.腹膜炎期(1)在穿孔8~12小时后,多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相似。
(2)患者呈急性重病容,发热、口干、乏力、呼吸、脉搏加快。
(3)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4)腹腔穿刺可抽出白色或黄色混浊液体。
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常因麻痹性肠梗阻、脓毒赢症或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诊断要点】1.根据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并很快转为全腹,体检有腹膜刺激征。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鉴别诊断
刘善春;姜杰
【期刊名称】《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4(4)4
【摘要】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腹症。
对过去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很快扩散到全腹,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典型病例不难诊断。
但由于个体差异,病情轻重缓急不同,约有10%~30%病例可“极不典型”,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很难把握。
尽管多种辅助诊断方法高度发达,关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早期诊断也未得到完全解决,误诊率仍达15%,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误诊为其它病误或其它病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现将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相鉴别的常见疾病概述如下,以帮助临床医生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
【总页数】2页(P265-266)
【作者】刘善春;姜杰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安居医院,272059;山东省济宁市安居医院,27205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1
【相关文献】
1.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体会 [J], 林楠
2.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J], 孙小林;娄善华
3.人工"气胃"方法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鉴别诊断中应用体会 [J], 杨新安
4.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比较 [J], 刘覃
5.胃大部切除术与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比较 [J], 王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与治疗体会(附165例病历分析)李其洲
【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年(卷),期】2003(003)001
【摘要】@@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及危险性都相当高.倘若在诊断和治疗上出现失误均可造成病人生命危险.笔者自1970~2001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65例,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增强今后对该病的认识,现对该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探讨和总结.【总页数】1页(P79-79)
【作者】李其洲
【作者单位】510760,广州市黄埔区红会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
【相关文献】
1.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体会(附116例分析) [J], 张志谦
2.胃平滑肌肉瘤诊断与治疗(附23例分析) [J], 桑九高;龚振厦;徐小红
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附200例临床分析) [J], 马学敏
4.胃十二指肠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一附7例分析 [J], 贾道全;罗成福;王乐平;胡强;冯志新;沈丽新;欧阳钦
5.对隐蔽性乳突炎诊断与治疗的体会-附13例病历分析 [J], 于占水; 张淑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护理常规一、目的为规范诊疗护理操作及疾病护理常规,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二、范围全科护理人员三、定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应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偏小弯侧;急性胃溃疡穿孔多见于近幽门的胃前壁,多偏小弯侧。
(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患者既往有无溃疡病史和溃疡病近期活动的病史,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职业、饮食习惯及用药情况。
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体位、腹痛、腹部体征等。
2.身体状况:(1)症状:评估腹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范围,有无恶心、呕吐。
(2)体征:①视诊:急性痛苦病容,蜷曲位、不愿变换体、腹肌强烈收缩呈舟状,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②触诊: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部最为明显。
③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④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全身情况:评估发病前后的饮食、活动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改变情况,有无全身中毒反应和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有无休克表现等以及患者精神状况。
3.心理一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患者是否出现急性穿孔,剧烈疼痛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急症手术的心理理准备以及社会支持和经济状况。
(二)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手术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而急诊手术患者受到突发疾病或创伤打击,对立即手术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其心理反应更大,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与患者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接受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
(2)体位:伴有休克者应将其上身及下肢各抬高20°;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以利漏出的消化液积聚于盆腔最低位,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也可降低腹壁张力和减轻疼痛。
ICU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诊疗救治进展一、基本概念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
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男性病人较多,胃溃疡穿孔多见于老年女性。
绝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发生在球部前壁,胃溃疡穿孔60%发生在胃小弯。
我国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可能与饮食、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
秋冬、冬春之交是高发季节。
二、常见病因过度劳累、精神过分紧张;饮食过饱、剧烈呕吐或咳嗽致腹内压骤然增高;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尤其在器官移植患者中应用激素治疗;吸烟与饮酒;其他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创伤、大面积烧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此外,洗胃、胃肠领餐检查、胃镜检查和腹部撞击等情况下也可发生。
三、发病机制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程是一动态过程,是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和损伤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溃疡的反复发作与缓解破坏了胃、十二指肠壁的组织结构,并被纤维瘢痕、肉芽组织和坏死组织所代替,最终穿透肌层、浆膜层形成穿孔。
穿孔分为游离性穿孔(前壁)和包裹性穿孔(后壁),后者亦称慢性穿透性溃疡。
急性穿孔后,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和食物溢入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导致激烈的腹痛和大量腹腔渗出液。
由于细菌的繁殖,数小时后转变为化脓性腹膜炎。
病原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为多见。
化学刺激、细胞外液丢失和细菌毒素的吸收等因素可引起患者休克。
四、临床特征既往有溃疡病史、穿孔前数日溃疡病症状加剧。
有情绪波动、过度疲劳、刺激性饮食或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等诱发因素。
多在夜间空腹或饱食后突然发作,表现为骤起上腹部刀割样剧痛,疼痛难忍,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常伴恶心呕吐,疼痛快速波及全腹。
当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向下流注时,可出现右下腹疼痛,疼痛也可向右肩部放射。
当腹腔有大量渗出液而稀释漏出的消化液时,疼痛可略有减轻。
由于继发细菌感染会出现化脓性腹膜炎,腹痛可再次加重。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患者有无溃疡病史。
2、相关因素:近期是否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疲劳、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诱因。
3、症状和体征:有无呕血和黑便情况;有无休克情况;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疼痛的部位程度和范围;肝浊音界是否缩小或消失;腹部有无移动性浊音;肠蠕动是否减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包括胃镜、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5、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1、禁食、禁水,行胃肠减压,减少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
2、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渗出液的局限,减轻腹痛,改善呼吸。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感染,抑酸补液等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热量的供给。
(二)手术治疗经非手术治疗后,若患者腹痛减轻,腹肌紧张缓解,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说明治疗有效。
非手术治疗 6-8 小时症状无缓解,呈进行性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转外科手术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1、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
2、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少吃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进食后如有呕吐等不适,及时就诊。
4、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皮质激素等。
四、注意事项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有无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并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2、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解除思想顾虑,以取得配合。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护理常规一、护理诊断:1、急性疼痛与胃十二指肠黏膜受侵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消化液对腹膜的强烈刺激以及手术创伤有关。
2、体液不足与溃疡急性穿孔后腹腔内大量渗出及呕吐等致体液大量丢失、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致血容量降低、幽门梗阻致大量呕吐以及围术期禁食、禁饮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禁食和手术创伤有关。
4、焦虑/恐惧与突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大出血有关。
5、潜在并发症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术后梗阻、倾倒综合征等。
二、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有呕血者,头偏向一侧,伴有休克者取休克体位。
2、暂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4、建立多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周围循环情况及腹部情况。
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尿量、切口渗血、渗液和引流液情况等。
2、体位:术后取平卧位,待病人血压平稳后取低半卧位。
3、饮食护理:拔除胃管前禁食,拔除胃管后当日可饮少量水、米汤;如无不适,第2日进半量流质饮食,每次50~80ml/次;第3日进全量流质,每次100~180ml/次,进食后无不适,第4日可进半流质饮食。
食物宜温、软、易于消化,忌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
开始时每日5~6餐,逐渐减少进餐次数并增加每次进餐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4、鼓励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术后肠粘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5、引流管护理:①妥善固定并准确标记各引流管,避免脱出,一旦脱出后不可自行插回。
②保持引流防止受压、扭曲、折叠等。
③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等。
6、输液护理:保持静脉输液管路通畅,避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7、营养支持:(1)肠外营养支持:必要时输人血白蛋白或全血,促进切口愈合。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摘要:目的: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对1991~2001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4例急诊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通过1~5年的随访,患者一般在术后3~4个月生活、体质恢复到正常水平,能胜任日常工作。
1例(1.2%)在2年后出现吻合口溃疡。
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且手术安全性高。
因此,在基层医院,在患者条件许可时,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应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穿孔/外科学;胃溃疡/外科学;十二指肠溃疡/外科学;胃切除术;术前均断为胃十二指肠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019-01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72例,女12例。
年龄18~67岁,其院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临床方面的研中18~30岁24例,31~50岁者52例,51~67岁者8例。
发病后6h以内入院37例,6~12h47例。
空腹穿孔54例,餐后穿孔30例。
1.2 症状与体征:本组病例均为急性发病,突发全腹痛、恶心,部分患者伴有呕吐。
体温36.5~38.5e,血压150~110/85~60mmhg。
均有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
腹腔穿刺均有淡黄色混浊液体抽出。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及诊断:白细胞计数8.7×10 9/l~15×10 9/l,中性0.78~0.91。
腹部x线检查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心电图检查未发现明显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情况。
术前均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
2 治疗及结果2.1 治疗方法及术中所见:术前快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的将2008年4月~2011年12月收治于笔者所在医院的6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腹部穿刺及x线检查进行诊断,确诊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腹腔镜组(实验组),30例,开腹组(对照组)33例,回顾性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感染以及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等。
结果腹腔镜组在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感染以及术后使用镇痛剂比例数中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于术前行胃肠减压。
腹腔镜治疗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于脐作10 mm弧形切口,建立压力为15 mm hg co2气腹后插入trocar 进腹腔。
采用10 mmtrocar、5 mmtrocar直视下分别建立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分别位于左锁骨中线肋缘2 cm和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 cm。
探查腹腔,将腹腔渗液、脓液用吸引器吸尽方实施手术,手术中行常规穿孔部位活体组织检查。
于腹腔送入可吸收线的雪橇形针,穿孔较大或估计不易愈合者,可行全层缝合,穿孔处填塞部分游离大网膜后再结扎关闭穿孔,并涂抹生物蛋白胶。
对于穿孔较小周围瘢痕组织少,可给予直接8字全层缝合,穿孔处固定大网膜。
缝合穿孔后用生理盐水对腹腔、盆腔特别是肝下和膈下进行充分冲
洗。
引流管置小网膜孔于腋前线套管引出体外,固定。
将co2排净,套管拔除,缝合皮肤切口。
开腹手术治疗组,右上腹直肌切口常规手术修补,放置引流管。
两组手术引流管均在切口无感染无液体排出的情况的方可拔除,一般情况下术后1~2 d即可拔除。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感染以及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均获得成功。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p<0.05),其他指标如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比例以及术后使用镇定剂例数均小于开腹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对典型的急性穿孔做出诊断较为容易。
大多数穿孔患者具有溃疡病史,患者发病时均出现上腹部刀割样的疼痛,全腹的压痛以及腹肌紧张,常伴随有恶心呕吐。
腹部x线和腹部穿刺是胃肠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的常用诊断方法,长期以来临床都以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作为依据[3]。
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达到较高的诊断率。
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应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积极给予治疗,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方法还是手术[4]。
手术方法包括了胃大部切除和单纯修补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给予手术修补后再给以药物治疗,疗效显著,溃疡均可愈合,因而溃疡穿孔胃大部切除使用降低,修补术适应症扩宽[5]。
单纯修补术可行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行修补术不仅确切性和开腹修补术类同,且其还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疼痛轻等优点。
腹腔镜由于其视野较为开阔,对肠间、盆腔等隐蔽区域的冲洗较为充分,因而术后排气恢复较快,且由于手术戳孔小套管隔离了脓液和戳孔的直接接触所以不易发生感染。
有研究表明,腹腔镜对溃疡穿孔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2%[6],有效的预防了漏诊和误诊,因此腹腔镜下行修补术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目前对于很多基层医院尚不可开展腹腔镜下溃疡穿孔手术[7],因此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还是应该充分根据各比例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海龙,于海文,曹利杰.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14-2015.
[2] 肖衍泉,吴嘉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0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83-184.
[3] chang-chien cs,li hh,yen cl,et al.sonongraphie demonstration of free air in perforated peptic ulcers:comparisian of sonographywith ra—diography[j]. j clin ultrasound,1989,17:95-100.
[4] 林长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不同手术术式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26.
[5] 郑民华.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消化道修复和重建[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9):525-527.
[6] 李彦林,张海军,贾喜龙.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1例体会[j].中国普外科杂志,2003,12(12):937.
[7] 张电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与治疗[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76.
(收稿日期: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