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宣传片(网安WZK-II)
- 格式:ppt
- 大小:18.27 MB
- 文档页数:17
10KV高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协议要点一、背景高压电力系统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引起了无功电能的流失,使得电力系统效率低下。
传统的无功补偿器通常采用静态方式进行无功补偿,效果不佳。
而采用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减少电能的损耗,降低系统损耗和能源消耗。
二、技术原理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基于功率电子技术,通过瞬时响应的无功电流,来实现对电压和功率因数的控制。
这种技术能够在瞬间感知到状态改变,快速响应实现调节,并能够适应不同负荷情况,使得电力系统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保持较佳的效率。
三、技术要点1.高效的响应能力:动态无功补偿器能够大幅提高响应速度,实现快速的无功补偿。
这种技术的响应速度通常在20ms以内,对于电力系统来说非常重要。
2.精准的电气参数控制:动态无功补偿器能够精确地控制电气参数,比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3.自适应控制能力:动态无功补偿器具有自适应控制能力,能够自动适应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从而实现对功率因数的自动调节。
4.可靠的保护机制:动态无功补偿器还具有完善的保护机制,可以监测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自动切断电力系统的连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四、应用范围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主要应用于中、高压电力系统中,特别是适用于电容器、感性负载等需要进行无功补偿的场合。
在电网运行、电压稳定、电力质量、室内外电气设备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同时考虑的问题在使用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时,还需要考虑配合使用电力设备的其它技术,比如中压柜、高压电机、电力电子等,以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和优化控制。
六、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作为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一种新型技术,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减少无功电能的流失,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技术原理、技术要点和应用范围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其优势,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实现更好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10kV配网中的应用【摘要】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10kV配网中的应用,对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本文主要从目前电网中最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优缺点的对比、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概况、补偿容量的选择、安装位置的选择、补偿级数的选择、GPRS远程通讯、使用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后产生的节能降损效果这七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位置;补偿容量;补偿级数;GPRS 节能降损引言功率因数和无功平衡是衡量电网质量的重要标志。
10kV户外高压无功自动补偿系列装置能够自动跟踪配电线路的无功变化状况,以最优的方式投切电容器组,实现单级或多级补偿,对提高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平衡无功、节能降损,起到良好的作用。
我国城乡电网普遍存在供电半径长、电压质量差、功率因数低的状况。
如果无功能得到有效的平衡,不仅能大大降低电网的损耗,而且对提高电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农网功率因数偏低,无功缺额很大。
因此提高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线损,是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目前常用无功补偿方式1.1 变电站集中补偿变电站集中补偿装置一般采用并联电容器,主要目的是平衡输电网的无功功率,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终端变电所的母线电压,补偿变电站主变压器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
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仅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变电站集补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但这种方式不能对10kV配电网的降损起不到作用,一般作为其他补偿方式的补充。
1.2 配电变压器低压补偿配电变压器低压补偿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补偿方法。
由于用户的日负荷变化大,通常采用微机控制、跟踪负荷波动分组投切电容器补偿,总补偿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
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功率因数,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降低配电网损耗和改善用户电压质量。
配变低压无功补偿的优点是补偿后功率因数高、降损节能效果好。
剖析10kV高压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作者:武延冲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11期【摘要】因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电网功率因数和供电效率,所以逐渐成为10KV配电网中的重要环节。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针对10KV高压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重点探究和分析,以期能够在中最大程度上保证无功补偿效果,实现电网降损节能的目的,从而为人们生活和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关键词】高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应用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人们生活还是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明显增加,这也对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对于10KV高压配电,作为城市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推动城市化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供电质量。
一、无功补偿的定义及意义无功补偿需要相关人员按照要求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相关设备,这样做不仅可提供感性电抗所消耗的无功功率,还在减少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所提供的无功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线路和变压器输送无功功率所产生的电能损耗。
通过调查可发现,有关配电网中比较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比较多,具体包括四个点:一是,变电所集中补偿;二是,配电线路分散补偿;三是,负荷侧集中补偿;四是,用户负荷的就地补偿。
针对则这四种方式在配电网中的接线情况,可由下图所示。
图一配电系统各种无功补偿方式示意图(一)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在此环节中要想对输电网的无功功率进行有效平衡,相关人员则可在变电站中是对其进行集中补偿,从图一中可了解,方式补偿装置中涉及比较多的方面,如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和静止补偿器等,而这些方式在改善输电网功率因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集中补偿装置基本在变电站10KV的母线上予以连接,其具有管理比较容易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无法对配电网的降损起到任何作用的缺点。
(二)中补偿方式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所进行的中补偿方式同样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无功补偿法,详细可见图一中的方式2。
HWTBN-□系列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合肥华威自动化有限公司HE FEI HUA WEI automation CO.,LTD目录一、装置概述 (2)二、装置主要特点 (2)三、装置结构 (2)四、型号及其含义 (3)五、正常使用条件 (3)六、主要技术参数 (3)七、运行调试 (4)八、装置接线、外形及安装示意图 (5)九、维护事项 (6)一、装置概述HWTBN-□系列变电站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装置,用于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10(6)kV母线集中自动补偿,能随负荷变化自动跟踪投切电容器组,满足母线在轻载、重载等不同负荷状况下的无功需求。
实现电网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改善电网供电质量,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
本无功补偿装置利用HWGK无功补偿控制器,及HWCZB数字式电容器微机综合保护器,实现各电容器支路的电流两段保护和开口三角不平衡电压保护。
其中任一保护启动,都能使该支路的真空接触器跳闸,迅速隔离故障支路,不影响其它完好支路的正常工作。
该装置满足DL/T604-2009的技术标准二、装置主要特点l装置调节控制的原则是:保证供电电压在允许变动(整定值)范围内的前提下,充分调节控制装置的无功补偿功能;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补偿效果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电容器的投切次数,实现电网无功功率就地平衡,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压合格率。
l装置具有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功能,能存储100条SOE记录,掉电不丢失;记录各种操作事件、告警事件、故障事件。
l装置采用适合开断容性电流的真空接触器来投切电容器,操作寿命长达10万次以上。
l该装置通过适当选择串联电抗率,实现无功补偿和部分滤波的双重功能。
三、装置结构每组电容器安装在一面高压柜中,根据分组不同,整套装置由若干面柜体组成,安装在开关站电容器室中。
进线柜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电容器柜组在一面柜中。
柜内安装有高压隔离开关、电容器投切专用真空接触器、高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放电线圈、高压补偿控制器、电容器微机综保、二次控制保护单元、电气五防闭锁单元等。
1 绪论1.1概述无功功率补偿,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子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
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
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
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3]。
在配电网中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种,有功功率是用电设备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以保证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而无功功率也不是无用的功率,在电网中作用也很大。
接在电网中的大多数用电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
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就是通过磁场来完成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的。
以异步电动机为例,电机从电网吸收的大部分电功率转换成了机械功率从转轴上输出给了机械设备,这部分功率就是有功功率;而电动机还要从电网吸收另外一部分电功率,用来建立交变磁场,这部分功率不是被消耗,而是在电网与电动机之间不断的进行交换(吸收与释放),这就是无功功率。
在电网中没有纯阻性的设备,因而功率因数都在01之间,而大部分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在运行时因电磁感应原理为建立感应磁场都需要Q>0的无功功率,此外电网中线路线损、变压器自损(铁损、铜损等)也增加不少无功,无功补偿就是利用电容提供Q<0的无功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网输送的无功功率,也就是在电能计量表上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达到节能、降损的目的。
因此,解决无功补偿问题,对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网损耗,节约能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2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类型用电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电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配电网结构,运行变化等原因,我国配电网损耗,电压合格率等技术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由于电压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用户电器烧毁的现象仍然存在,而网损过高使得生产的宝贵电能白白浪费,并且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浅谈10kV线路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从传统10kv线路无功补偿装置面临的多项实际问题出发,综合目前配网设备中最新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了具备自动投切、自我保护、数据实时采集和记录等功能的新型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并经一系列的分析和改进,使设备能够通过简单的带电作业即完成安装,达到了规模化投运的要求。
关键词: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应用前言我市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用电负荷年年创新高,而与此同时,10kv线路中的感性无功潮流也随之增大,这就使一方面,线路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增加,影响电网的经济运行和供电质量;另一方面,在夏季高温期间,线路中感性无功的不断增加影响到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构成了威胁。
10kv线路容性无功的合理补偿已变得非常需要。
而传统10kv线路容性无功补偿设备的投撤是由人工操作的,每次将补偿设备投入运行或撤出运行均需线路运行人员到现场操作才能完成,这样,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就非常大;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的投撤与电网稳定运行的实时要求也会有一定脱节;另外,传统设备缺少自我保护,在谐波干扰、过电压等外界因素影响下,设备寿命较短,甚至会发生爆炸,严重影响人员和其他设备的安全。
在此背景下,我局结合无功补偿实际情况和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技术的可能性,开展了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科技项目研究。
1、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项目的实施自项目立项后,我局对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设备所需的相关资料、生产厂家和10kv线路无功潮流的特点进行了大范围搜查和分析,并根据前期调查编写了可行性报告。
从进网许可、企业品质、可提供的服务、设备可靠性和功能价格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最后选择了金华金凤凰电气有限公司的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器作为我局科技项目试用设备。
经过前期的准备,开始进行单台设备的挂网试验,分别在萃溪234线、开山243线和月形959线等3条10kv线路的主线上安装并投运了自动无功补偿设备,每月收录、分析现场数据。
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Ⅰ段母线:TBBZ10-1800(600*3)电容器补偿柜3台Ⅱ段母线:TBBZ10-1800(600*3)电容器补偿柜3台1、总则:所有设备的制造、测试和安装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新标准,同时满足相应的IEC标准,主要标准如下:☉ DL/T604-199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DL/T672-1999《变电所电压无功调节控制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GB 3983.2-1989《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JB 3336-83《电站设备自动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 1207-1997《电压互感器》☉ SD 325-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L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 GB50227-19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其它有关规程和标准2、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5℃~+55℃,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25℃时)☉大气压力:80~110kPa☉抗震能力:8级地震烈度☉污秽等级:Ⅲ级☉海拔高度:≤1000m3.系统条件☉系统电压:10kV☉最高运行电压:12kV☉额定频率:50Hz☉中性点连接方式:中性点不接地4.功能概述4.1.1装置调节控制是:保证供电电压在允许变动(整定值)范围内的前提下,充分调节控制装置的无功补偿功能;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补偿效果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主变分接头的调节次数和电容器的投切次数,实现电网无功功率就地平衡,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压合格率。
4.1.2根据输入的各种开关和主变的开关位置信号,可以自动识别和适应相应的运行方式,满足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方式(包括远方操作)。
4.1.3测量及显示功能a)测量信号:10kV母线电流、电容电流、电容组数、无功功率、功率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