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星河大厦结构消能减震
- 格式:pdf
- 大小:146.86 KB
- 文档页数:2
减隔震设计案例集隔震设计作为建筑结构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降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程度,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成功的减震设计案例,以供参考。
1. 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楼是世界著名的超高层建筑,该大楼采用了多种减隔震措施,其中包括液压减震器和摩擦阻尼器。
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使得台北101大楼成为台北地区的重要地标之一,也为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日本东京Skytree塔东京Skytree塔是一座高度达634米的塔楼,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设计师采用了多层减震系统,包括液压减震器、钢制减震框架和TMD(质量调节器)等。
这些减震措施使得东京Skytree塔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地减少摇动幅度,确保了塔楼的安全稳定。
3. 美国旧金山湾区大桥旧金山湾区大桥是一座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价值的跨海大桥,设计师在其结构设计中采用了多项减震技术,包括隔震支座、摩擦阻尼器和形状记忆合金等。
这些技术的成功运用,使得在大地震发生时,大桥可以灵活地减少震动,减小破坏程度,保护了大桥的完整性和使用安全。
4. 中国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师在其结构设计中采用了多种减震技术,包括阻尼器和阻尼橡胶支座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了大厦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稳定。
在这些成功的减隔震设计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减隔震技术上的创新与应用,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也为未来的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希望不断有更多的建筑和结构工程师能够在抗震设计中发挥创造力,创新更多高效可靠的减隔震技术,为建筑物的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中信大厦抗震设计理念
中信大厦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的摩天大楼,坐落在CBD核心
地带,是北京市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
作为一座高层建筑,中信大厦的抗震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地震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大厦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首先,中信大厦的抗震设计采用了合理的结构布局和优质的材料使用。
建筑主体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大厦采用了多柱式结构,通过合理的柱网布置和梁柱节点设计,使结构承载力均匀分布,能够有效地承受地震荷载。
其次,中信大厦的抗震设计还考虑了地震波传递和吸能的问题。
大厦内设置了多层减震系统,包括摇摆墙和减震装置,用于分散和吸收地震能量。
摇摆墙是一种新型的减震结构,可以通过在地震中摇摆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减震装置采用了特殊橡胶材料和钢制材料,可以吸收和分散地震荷载,从而减少了建筑结构的受力。
此外,中信大厦的抗震设计还注重了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大厦的地基采用了混凝土开挖桩基础,通过深入地下的桩基,可以提供更好的地震抗震性能。
建筑外墙采用了高强度玻璃幕墙,具有优异的抗风抗震能力。
大厦的水电设备和通风系统也进行了严格的抗震设计,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中信大厦的抗震设计理念包括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
料使用、减震系统的设置以及注重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些设计措施的采用,使得中信大厦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稳定和安全。
同时,中信大厦的抗震设计理念也为其他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与案例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以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影响。
下面列举了10个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设计案例:1. 摩天大楼的消能减震设计:摩天大楼在地震中所受到的地震力较大,因此需要采用消能减震技术来减轻地震力对大楼的影响。
例如,可以在大楼的底部设置消能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大楼的破坏。
2. 桥梁的消能减震设计:桥梁是地震中易受损的结构之一,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消能减震措施。
例如,可以在桥梁的支座处设置消能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3. 地下建筑的消能减震设计:地下建筑在地震中容易受到地震力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消能减震技术来减轻地震力对地下建筑的影响。
例如,可以在地下建筑的结构中设置消能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地下建筑的破坏。
4. 钢结构建筑的消能减震设计:钢结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在地震中仍然可能受到较大的地震力。
因此,钢结构建筑需要采用消能减震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其抗震性能。
例如,可以在钢结构建筑的柱子和梁上安装消能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钢结构建筑的破坏。
5. 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消能减震设计:混凝土结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在地震中仍然可能受到一定的地震力。
因此,混凝土结构建筑需要采用消能减震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其抗震性能。
例如,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柱子和梁上设置消能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破坏。
6. 地震防护结构的消能减震设计:地震防护结构是一种专门用于抵御地震力的结构,它采用了多种消能减震技术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例如,可以在地震防护结构的支撑系统中设置消能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地震防护结构的影响。
7. 防震设备的消能减震设计:防震设备是一种用于减轻地震力对建筑物影响的设备,它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现代商贸工业ANSYS 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李健(张家口金鸿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 要:本文阐述了 ANSYS 软件的特点和功能 应用前景。
关键词:ANSYS ;工程;应用;有限元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0引言有限单元法和边界元法及有限差分法等为在工程 方面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应用和影响最广为有限单元 法。
随着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使有限元数值模拟 技术逐渐成熟起来,有限元软件的代表之一,ANSYS 软件。
ANSYS 软件可与许多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 Pro/Engineer , CATIA , AutoCAD 等)相兼容,从而达到 交换和共享数据的目的。
依托于ANSYS 软件的有限 元分析,可以使发生在结构内部在试验中无法观察到 的一些物理现象被观察到,例如弹体在不均匀介质侵 彻过程中的偏转与受力等。
1 ANSYS 软件的主要特征及功能1.1 ANSYS 软件的主要特征与相关有限元软件类比,ANSYS 主要特征为:(1) 使用时很方便,因ANSYS 就是Windows 程序;(2)可 应用在各种工程中,因ANSYS 的软件框架的由各个完 整的模块合成;(3)不仅可对结构进行线性求解,还可 分析许多种非线性的实例;(4)不仅可以对结构和电磁 及流体等方向分别进行独立研究,还可以对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1.2 ANSYS 软件的主要功能ANSYS 软件可分析大部分工程以及科研中的相 关项目。
通过ANSYS 使用流程可把有限元分析总结 为三个步骤:第一,先进行前处理,主要包含定义类型, 设置属性,画出模型,分网络等工作;第二是求解,主要 包含增约束,增荷载,观察错解,求出结果等工作;第三 是后处理,主要包含列出结果,绘制图形,显示动画,得 出结论等工作。
ANSYS 的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实体建模网格划分结构分析(塑性、非线性) 热分析(渗流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 电磁场分析 声场分析压电分析多物理场耦合分析通用后处理模块时间历程后处理模块图1 ANSYS 的主要功能ANSYS 软件的以下几种分析常在结构分析时被 用到:(1) 通过ANSYS 软件对对结构的静力分析,即对 结构在静力荷载的作用下,分别对应力和位移来计算, 包含线性及非线性两种类型。
摩天大厦左右摇晃为何能屹立不倒都是因为有这
样的定海神针
摩天大厦左右摇晃为何能屹立不倒,都是因为有这样的定海神针,风阻尼器。
风阻尼器
阻尼器,也被称为减震器。
这是一种能抵消高层建筑受到的外力,让建筑物保持稳定的装置,简单地说,阻尼器就是在摩天大楼上悬挂一个重达数百吨配重大球,当高楼晃动时,这个球体因惯性或保持不动,或向相反方向移动,产生的反作用力就减缓了大楼的晃动。
世界排名前十的最高建筑中,有30%都安装了风阻尼器。
风阻尼器,全称叫调谐质量阻尼器,为了方便,我们叫它的简称TMD,TMD由质快、弹簧与阻尼系统组成,主要是在高楼遭遇台风时,减小楼体的摇晃,以此来达到稳定楼体的作用。
风阻尼器的设计和安装需要与大楼本身的参数高度匹配才行,它的重量一般在大楼重量的1%左右,就算设计出来了,也不是想装就能装的。
文献综述耗能减震技术在结构减震中的应用研究1. 前言传统的抗震设计是利用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抵御地震作用,以达到抗震的目的,这是“硬碰硬”式的抗震, 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抗震方法。
耗能减震技术[1]原理是通过附加的子结构或者耗能装置,以消耗地震传递给结构的能量为目的,以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或减轻其破坏, 达到抗震的目的。
1972 年新西兰的Kelly等人[2]首先提出金属屈服耗能器,并进行了软钢耗能器的研究和试验。
为了改善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工作性能,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发出了各种耗能阻尼器。
目前, 已开发出多种耗能减震装置, 它们可归纳为以下三类:(1) 金属阻尼器;(2) 摩擦耗能减震装置;(3)粘弹性阻尼器。
因其减震效果好、构造简单、造价低廉、适用范围广、维护方便等特点,受到各国研究者和工程师的重视。
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新西兰和美国等国家已将耗能减震装置应用到建筑中以减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 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减轻建筑物中设备振动损害的危险性。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耗能减震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
2. 耗能能减震的概念及原理消能减震技术属于结构减震控制中的被动控制,它是指在结构某些部位设置阻尼装置,通过阻尼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滞回变形消能来消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
装有阻尼(消能)装置的结构称为耗能减震结构。
耗能减震的原理[8]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描述,如图1所示,结构在地震中任意时刻的能量方程为:(a )地震输入; (b )传统抗震结构; (c )消能减震结构图1 结构能量转换途径对比传统抗震结构:in v c k h E E E E E =+++ (1)耗能减震结构:''''in v c k h d E E E E E E =++++ (2)式中:E in 、E in ′——地震过程中输人结构体系的能量;E v 、E v ′——结构体系的动能;E c 、E c ′——结构体系的粘滞阻尼消能;E k 、E k ′——结构体系的弹性应变能;E h 、E h ′——结构体系的滞回消能;E d ——消能(阻尼)装置或消能元件消散或吸收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