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2
胆脂瘤型中耳炎【概述】胆脂瘤是指鼓室或乳突腔内存在角化鳞状上皮,并呈囊袋样结构,囊内角化物和脱落上皮积聚或含胆固醇结晶,并逐渐扩大形成胆脂瘤,有破坏骨壁的趋势。
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胆脂瘤、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和后天继发性胆脂瘤。
先天性胆脂瘤是外胚层的胚胎细胞遗留在颅骨内发展而成的胆脂瘤,多发生在上鼓室或乳突腔或颞骨岩椎。
后天原发性胆脂瘤多由于鼓室负压引起鼓膜松弛部或后上部袋状内陷所致。
后天继发的胆脂瘤则继发于中耳炎鼓膜穿孔。
【病因与发病机制】胆脂瘤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有关胆脂形成的机制有各种不同的学说,目前仍有争论。
主要学说如下:1.袋状内陷学说一般认为鼓膜袋状内陷是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的原因。
咽鼓管功能障碍或阻塞,产生鼓室负压,引起鼓室隔的鼓前峡和鼓后峡因分泌性中耳炎的分泌物或为肿胀粘膜所阻塞,使上鼓室、鼓窦、乳突腔与中、下鼓室、咽鼓管之间不能沟通,上鼓室负压进一步加重,造成鼓膜松弛部局限内陷。
若鼓室或上鼓室负压不能得到解决,内陷呈袋状向上鼓室深部扩大,甚至深入鼓窦、乳突腔,其囊袋内的鳞状上皮不能外移自洁,上皮细胞和角化物不断脱落,积聚成团,由于袋的颈部较狭小或阻塞,囊内压力增加,压迫骨壁或听骨。
在继发感染和异物刺激下,囊壁基质下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分泌胶原酶、溶酶体酶、前列腺素E等,加上细菌毒素的作用,引起骨壁破坏。
此外,感染将加剧胆脂瘤的发展过程,甚至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2.上皮移行学说鳞状上皮由外耳道或鼓膜表面移行至鼓室是后天继发性胆脂瘤的原因。
透射电镜观察提示胆脂瘤母组织包含Langerhan细胞、黑素细胞和弹力纤维。
前者是上皮的成分,而后者则来源于鼓膜松弛部,因此也支持鼓室胆脂瘤的上皮移行学说。
此外,影响上皮移行的因素很多,如细胞间钙浓度、白介素-1,热休克蛋白等因素,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关移行机制的假说如下:(1)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边缘性穿孔后,鼓膜或外耳道的鳞状上皮沿穿孔边缘移行长入鼓室、鼓窦、乳突腔。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查房课件一、内容综述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护理。
这是一个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病症,它关乎着患者的听力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那么关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护理查房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基本情况,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它的特点是中耳腔内形成了胆脂瘤。
这种病不仅仅影响听力,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并发症,比如面瘫、脑膜炎等。
所以对这类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的第一步,是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每位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我们要针对性地为他们制定护理方案。
与患者沟通时,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要向患者普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接下来是具体的护理措施,我们要保持患者耳部的清洁,避免感染。
对于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更是关键。
我们要定期为患者清理伤口,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在饮食方面,要建议患者多摄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听力,甚至外观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
我们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同时我们还要与患者的家属沟通,让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要点,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1. 胆脂瘤型中耳炎概述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胆脂瘤型中耳炎。
可能大家听到“胆脂瘤”这个词会觉得有点陌生,但说到中耳炎,很多人就熟悉了。
胆脂瘤型中耳炎其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中耳炎,其严重程度相对更高,需要我们的特别注意。
什么是胆脂瘤型中耳炎呢?简单来说胆脂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不断增长的囊状物。
这个囊状物里面包裹着死皮细胞和其他物质,它会不断地在耳朵内部生长,挤压周围的组织。
胆脂瘤型中耳炎知识宣教胆脂瘤型中耳炎在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
所谓胆脂瘤,就是脱落上皮的堆集,越聚越大,不断地向四周扩张,从而造成邻近的骨质破坏,有可能造成周围器官的并发症。
因此本病的治疗是一经诊断应建议手术,且手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出高听力及不流脓,而是预防并发症。
一、术前指导1、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促进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
2、鼓膜穿孔未治愈以前,不宜游泳、淋浴或洗头时用干棉球塞入双耳内,防止污水进入耳内,引起或加重中耳的感染。
3、不要捏住双鼻翼用力擤鼻,而应该捏住一侧鼻翼后慢慢擤。
以避免擤鼻时用力出气,压力过大通过咽鼓管使耳内气压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鼓膜凹陷、穿孔。
4、耳部滴药应注意:如果耳内流脓要先用棉签蘸3%双氧水将外耳道及耳内的脓液清洗干净后,再滴消炎药。
滴药时,用手将耳廓的上方向上提,拉直外耳道再将药液滴入耳内,有利于药液充分进入耳内,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二、术后指导1、饮食:伤口未拆线前进软食,不吃带骨刺、硬性食物和刺激性辛辣食物,避免引起咳嗽、打喷嚏及咀嚼时牵拉耳部伤口,引起疼痛和出血。
2、体位:术后当天取健侧卧位,伤口不要朝下,避免局部受压引起伤口出血。
手术后第1天,病人无其它不适,可起床活动或下床活动。
3、手术后如出现眼脸闭合不全、鼻唇沟消失、嘴角歪向一侧、流涎等,面神经瘫痪症状,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迷路症状,多因手术后伤口出血、肿胀压迫面神经、听神经所致,应告诉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三、出院指导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
2、1周后来门诊复查1次,以后每2周复查一次,连续1—2个月,有耳痛、耳内流脓要随时就诊。
3、耳内的痂垢不要强行挖去,应由医生处理,以避免损伤已修补好的鼓膜。
4、未得到医生允许,不要游泳,防止污水进入耳内再次引起感染。
5、淋浴或洗头后要及时擦干流入耳内的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