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画直角) (1)
- 格式:ppt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11
第三单元:三、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4、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5、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
教具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助学师:(挂图)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到了,校园里热闹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里真热闹啊!仔细看看,图中还有我们学过的图形,你们看见了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等)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角。
(教师出示三角板的实物,具体指出其中一个就是“角”),图中球门上有一个角。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1、找图中的角师:操场上还有很多角,快来找找看。
(老师拿的三角板、老爷爷修剪花木用的剪刀、小朋友做操时伸的直直的双臂…)2、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角,请大家观察我们周围,都有哪些角?(黑板上、桌子上、数学书上、窗户上……)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广泛了,还有我们例1中的剪刀、吸管还有水管,这些都是角。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然后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实物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熟悉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形成继续探索数学的信心。
第1课时认识角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三角板等。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我们的校园”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师:这是什么图形呀?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
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玩猜一猜游戏。
)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角呢?(学生各抒己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请你们摸一摸你找的角,有什么感觉呀?(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角的顶点。
(课件出示角的顶点。
)师:那请你摸摸顶点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呢?(直直的。
)师:从顶点出来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物体,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顶点、边、角的度数。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画法:用量角器画角。
4. 角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角的画法,角的度数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剪刀、钟表、墙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角(1)让学生观察一些角,说出角的组成,引导学生发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角,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物体。
3. 角的分类(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大小不同,引出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
(2)让学生举例说明锐角、直角、钝角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4. 角的画法(1)教师示范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角。
(2)让学生练习画角,巩固角的画法。
5. 角的大小比较(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大小不同,引出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让学生练习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角的认识。
(2)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交流能力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三单元_第02课时_初步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直角的概念。
–能够辨别直角和非直角。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直角的存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的概念。
2.辨别直角和非直角的方法。
3.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直角的存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直角的概念。
2.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辨别直角和非直角。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确保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实物、图片等。
–充分了解直角的概念及其特点。
2.学生准备:–带好文具,做好课堂笔记。
–保持专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直角图形,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图形。
2. 概念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其中是否存在直角。
•教师解释直角的概念,包括两条边相互垂直且相等长。
3. 案例分析(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几个案例,判断其中是否存在直角,并给出理由。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进行讨论。
4. 游戏互动(20分钟)•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快速辨别其中的直角。
•学生可以分组比赛,提高学习兴趣。
5. 拓展应用(10分钟)•带领学生思考直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并找出几个实际例子。
•学生自己尝试绘制直角,并标记。
6.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直角的重要性。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事物中是否存在直角,并用文字描述几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