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81 KB
- 文档页数:2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A.模型1.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3.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4.水的状态模型:由右侧模型可直接地得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的水分子也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B.符号1.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2.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A.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1)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篮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棕球表示氮原子,黄球表示硫原子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分子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的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等B.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
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27图示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A.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1)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3)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B.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的构成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2)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夸克1)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2)夸克还可以再分C.带电的原子——离子1.离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总复习第一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主题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教学内容1、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2、能查阅相对原子质量 3、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 5、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上次课后作业习题讲评。
2、复习:说出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规律;说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对应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1、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 千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 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 千克m实m相=1 12mc单位:1把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分为 12 等份,则一份质量为 1.661 ×10-27 千克(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 1.661×10-27 千克(标准)相比后得出一定的比值,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 10 -26千克 =12 1.661 10-27 千克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2.657 10-26千克 =16 1.661 10-27千克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1.674 10-27 千克 =1 1.661 10 -27千克微粒 碳原子质量/千克1.993×10-26相对质量 12注释 6 个质子 6 个中子质子1.6726×10-271质子质量=中子质量中子1.6748×10-271质子质量=中子质量电子9.1176×10-311/1834 电子质量是质子质量的 1/1834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已知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计算其相对原子质量时可相加)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注意】1、含有原子团的化学式,先求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质量,再乘以其个数 2、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中的“· ”表示结合的含义,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直接相加例: 计算如下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H2____O2____H2O____SO3____CuOH2SO4____H2CO3HNO3CuSO4____CO____ Cu(OH)2HClCO2____SO2____NO2CaCO3____ NaCl____ H2SO4Fe2O3CuSO4·5H2O3、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1> 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间的比例 1. 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H2O 中 H:O=2:16=1:8小试牛刀:求铁锈 Fe2O3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2> 元素的质量分数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例 2: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 NH4NO3 中 N%= 2 14 100% =35% 80小试牛刀:求下列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CO(NH2)2NH4Cl(NH4)2SO4NH4HCO3例 3.计算 36 克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答案】 m 元素 = m 物 × 元素%=36 克× 2 ×100%=4 克 18小试牛刀:多少克 NH4NO3 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70 克? 【答案】 200g 【题型突破】 题型一:计算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质量 例 1、求碳酸氢铵(NH4HCO3)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解:(1)查出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确定各个元素的原子个数 (3)碳酸氢铵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C ∶H∶N∶O==12∶(1×5)∶14∶(16×3)==12∶5∶14∶48答:碳酸氢铵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5∶14∶48 变式训练 求 CuSO4· 5H2O 中铜、硫、氧、氢元素的质量比 【答案】Cu:S:O:H=64:32:144:10=32:16:72:5例 2:计算尿素 CO(NH2)2 中 N 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46.7%变式训练 计算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57.6%例 3:求 79 克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 解:先根据化学式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M=14+1×4+1+12+16×3=79 再算出氮肥元素的质量分数:14/79 最后计算出氮元素的质量=氮的相对原子质量/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79 克=14/79×79 克=14 克变式训练 含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为 70%的赤铁矿 600kg 与多少 kg 含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为 70%的 磁铁矿中所含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解:赤铁矿中所含铁元素质量=600kg×70%× 112 =294kg 112 48磁铁矿中 m= 294 /70%=580kg 168 16864题型二:比较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混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例 1:①FeO、②Fe3O4、③Fe2O3、④FeS 化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B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②③①④解:本题可将 Fe 元素的系数定为 1,则化学式变为 FeO、FeO 4 、FeO 3 、FeS,由于每个分子中铁元素的质量相32同,则其他元素的质量越少,则铁的质量分数越大。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种类(金属和非金属),理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以及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
2.了解元素在地壳、海水、人体、有机物中的分布。
夯实基础巩固1.从教材附录4的“元素周期表”中可知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2种。
下列关于元素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元素种类取决于其原子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相等的原子的统称为元素C.元素既论种数,也可计个数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2.氯化钠俗名食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按1∶1的离子个数比构成的。
氯和钠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A.氯离子有18个中子而钠离子有12个中子B.氯离子有17个质子而钠离子有11个质子C.氯的元素符号为Cl而钠的元素符号为NaD.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而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3.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两种及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铁粉、硫黄粉B.水银、氧化汞C.二氧化碳、氧气D.水蒸气、冰4.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5.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金属元素是。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海洋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6.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原子②分子③元素(1)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
(2)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3)多吃海带可预防“大脖子病”,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4)碳元素是所有质子数为6的碳的总称。
7.在横线上填写“构成”或“组成”。
(1)金属铜由铜元素的,铜由铜原子直接的。
(2)氢气由氢元素的,氢气由氢分子的,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的。
(3)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的,水由水分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以水为例说明)
1. 分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在化学反应
....中可分裂为原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既可以构成水分子,也可以构成过氧化氢分子。
)
(3)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相同。
2. 原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由碳原子构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 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碳、硅、稀有气体)。
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 化学反应实质:
(三)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原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
原子的体积一般在10-10 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约为10-26~10-27数量级。
浙基教育个性化教学授课教案教师:居建忠学生:时间:
4
A B C D
例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例2-6】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气组成的B.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
C.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例2-7】市售的“脑黄金”是从深海的鱼油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脂肪酸,化学式是
该不饱和脂肪酸属(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它由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例2-8】(2010济宁)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现实生活中因饮用劣质酒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原因是劣质酒中的甲醇(化学式为CH3OH)含量严重超标.甲醇易引起视神经萎缩、甚至导致双目失明.下面关于甲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3-4】(2011株洲)如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铁的元素符号为FE
世纪中叶开始,硅成了信息
技术的关键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
e”
】夏天一场雷雨后,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大气中的少量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了臭氧,转变过程于物理变化
)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氟离子,钠离子与氟离子结合成氟化钠.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2.建立模型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对客观对象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试验和对所获得的科学事实进行初步的概括后,常常要利用想象、抽象、类比等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五、作业1.制作二氧化碳分子模型2.课后练习【教学反思】充分运用初中科学教材资源“阅读”材料,广泛开展学生体验活动,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有以下成功之处:第一、深化了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所学知识。
第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很好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展示出学生很多的创新能力。
如学生自己绘制常见符号以及学生自主设计G20符号:第三、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如: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建立水分子的模型,学生尽管模型各异,但用于简单研究事物的模型已经可以运用了。
第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对水分子扩散的不同模型的研究,促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图:第五、注重学生体验,从体验中获取知识,体会到符号、模型等的作用和意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有以下不足之处: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水的汽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微观模型:本质: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水电解变化过程模型:【问】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后回答生:……【归纳】: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小结】分子、原子及其主要区别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A、地球仪;B、 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 O2★读图:书本P37图2-3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得:(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利用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2)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电解水最终变成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质量比为,这是个变化。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注: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大类)3、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等,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