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8
电工高级技师技术优秀论文电工高级技师技术论文篇一:《电工技术实验装置常见故障维修》摘要:本文总结了电工技术实验装置常见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包括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三相电源、IGBT元器件等常见故障。
同时,分析了设备维护的若干原则,对日常电工设备的日常维护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工技术实验装置,故障分析,维修方法。
1.常用的故障排除方法1.1 常见故障在电工技术实验中,常会碰到一些故障情况。
如果对这些故障形式及原因不熟悉,就无法判定故障原因顺利解决故障,从而影响实验的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对大量的电工技术实验中出现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常见的、典型的故障形式:1.电源故障。
这主要表现为电源给电工技术实验装置提供的电压不稳定,偏高或偏低,同时交流电源电流相位不符合要求。
2.线路故障。
在电工技术实验中线路故障比较常见,主要表现在导线连接错误造成的短路和线路接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断路。
此外,线路故障还有可能形成局部漏电等不良影响。
3.元器件故障。
元器件本身的故障也是造成电工技术实验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些比较敏感、对实验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的元器件,一旦其试验方式不符合要求或实验环境达不到标准,就有可能造成元器件出现故障,影响实验进程。
1.2 故障的排除步骤通过长期对实验故障形式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故障维修中的经验,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分析、判断和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中常见故障的方式和步骤:1.2.1 调查研究在电工技术实验中遇到故障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出现故障的部位、故障的形式及相应的异常现象状况。
例如,如实验装置出现发热、散发刺鼻气味、振动异常剧烈、噪音较大等异常现象时,可以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对故障现象、位置及性质做个大致的分析判定,为后续的分析处理提供参考。
1.2.2 故障分析判断在以上对实验故障的情况做了初步判断后,就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故障原因、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电工技师技术论文范文电工高级技师论文(优秀)标题:电工高级技师论文,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优化方案摘要:本文以智能电网为背景,研究了电力系统的优化方案。
首先,对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优化的需求和挑战。
接着,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优化方案,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建设。
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证明了其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系统优化、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管理系统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电力系统面临着电力供需矛盾、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电网被提出并广泛研究和应用。
智能电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电力系统转变为一种智能化、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的电力供应和利用体系。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优化方案,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和高效运行。
2.智能电网概述2.1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点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系统,它能够实现电力供应和利用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智能电网具有灵活性、互连性、可靠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2.2智能电网的需求和挑战智能电网的出现是为了应对电力系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电力供需不平衡、能源消耗增加和环境污染等。
然而,智能电网的实现面临着电力设备和系统管理、信息安全和数据处理等诸多挑战。
3.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优化方案3.1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可再生能源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无限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实现电力的可持续供应。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电力系统,可以降低电力消耗和碳排放。
3.2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的应用分布式发电和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中的关键技术,可以将电力的生产和消费从集中式的发电厂转移到用户周围。
国家职业资格全省(或市)统一鉴定维修电工技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论文题目:汽车卤素灯排气机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江苏省镇江市所在单位: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2)一排机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 (3)1工作原理 (3)2 排气机的工位分布 (3)3 传动系统的设计 (4)4 真空系统的设计 (5)5 定量充卤素保护气系统 (5)6 排气夹头结构的设计 (5)7 执行机构的设计 (6)二控制系统的设计 (7)1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7)2 主要工艺过程 (7)3 PLC的程序结构设计 (8)4 PLC的外部接线 (10)5 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12)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6)汽车卤素灯排气机及控制系统设计姓名工作单位摘要:排气是汽车卤素灯生产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在排气过程中要完成灯泡真空、灯丝烧氢、保护气充填等一系列操作来确保灯泡的品质。
由于传统排气的工艺较复杂,操作过程繁琐,国内很多中小型生产企业都采用传统的长排型排气台。
它虽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的优点,但不足之处在于半手工操作,工艺执行能力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
本课题就是利用PLC对老式排气台进行技术改造,提出圆型排气机的改造方案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圆排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从而达到圆型排气机能够完成自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卤素灯排气PLC 控制系统前言卤素灯是汽车普遍使用的前照大灯的一种,泡壳通常采用石英或康宁玻璃材料制成,由于泡内充入的是卤化物气体作为灯丝保护气,所以称其为卤素灯。
排气是灯泡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是确保汽车前大灯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所谓的“排气”就是将已经封压好的毛泡,利用专用设备,通过预留的玻璃排气管将泡腔里面的空气和吸附在灯泡内壁及灯芯上面的各种杂质抽出除掉,保证泡腔内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后再充入一定量的保护气。
电工技师技术论文范文电工高级技师论文优秀摘要:电工技师是电气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具备丰富的电工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文旨在研究和探究电工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以及如何提高电工高级技师的专业素质。
通过对电工技师的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提升电工高级技师技能的方法和措施。
本研究对于推动电工技师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工技师;职业技能;专业素质;电气行业;案例分析Ⅰ.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电气行业对电工技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电工技师作为电气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需具备丰富的电工理论和实践经验。
因此,提高电工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非常重要。
Ⅱ.电工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要求1.扎实的电工理论基础电工高级技师需要具备深入的电工理论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电路分析、电机控制等专业知识。
2.良好的技术操作能力电工高级技师需要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电工工作任务,包括线路故障排除、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等。
3.准确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电工高级技师需要具备准确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和处理。
Ⅲ.提高电工高级技师的专业素质1.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电工高级技师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通过系统学习和钻研电工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多实践经验积累电工高级技师应当多参与实践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电工高级技师应当及时了解和学习电气行业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积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Ⅳ.案例分析以电力公司电工高级技师为例,分析和总结该技师在职业生涯中的成功经验和技能提升方法。
1.学历提升该电工高级技师在职业生涯初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并顺利考取了本科学历,为其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提供了基础。
2.跨行业学习该技师积极跨行业学习,参加了多个相关行业的培训和学习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范围。
论安全快速排故作者:仇洪祥2010年3月26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摘要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点,关键还是在于掌握的技术的多少,以及对技术的深层研究甚至更新换代。
作为一名维修电工,它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就非常广泛。
不仅要学会识别元器件、选用元器件、安装电路、各种仪表的测量,更加重要的是要学会排除各种电路以及元器件上的故障。
所谓“维修电工”重点还是在维修方面。
一名合格的高级维修电工,要学会《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与机床》、《企业用电》、《PLC工业自动化控制》、《变频器使用》、《单片机开发》、《安装与调试》、《安全用电》等等,所学科目涉及到各个方面,但绝不会离开电。
维修电工是个危险系数很高的职业,像在高压配电,大功率电机,大型数控机床,家庭家用电气上的事故比比皆是。
可想而知,高级维修电工的知识不是一、两年能全部掌握的,而且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难度就会非常大。
步入21世纪以来,高级技能人才的匮乏使得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当然这其中就包括维修电工。
很多经过短时培训的维修电工,无法胜任其职务,而高级技能人才又不多,那我们就应该想一些能使他们在短期内能提高自身效率,让他们能在短期内提高技术的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做为一名高级维修电工,很有必要来对这种情况提出一些必要的东西。
一名维修电工,在工厂企业,还是以维修电气线路以及电气设备为主,那么,减短维修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时间。
怎么样来提高呢?方法很重要。
下面就以一些维修电工安全用电以及排故方法来详细说明。
目录第一章、绪论1.1 维修电工的使命第二章、排故注意事项2.1 防护安全用品2.2 工具的选择.2.3 如何安全用电第三章、方法一《节点法》(详细)3.1 节点法特点3.2 适用范围3.3 继电器线路应用举例(X62W铣床)3.4 电子线路应用举例(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部分电路”)3.5 小结第四章、方法二《排除法》(简略)4.1 排除法特点4.2 适用范围4.3 电子线路应用举例(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4.4 小结第五章、总结第一章、绪论1.1 维修电工的使命在工厂、企业中,都有维修电工的身影,他们会出现在你想的到的任何地方,比如车间、大厅、马路、下水道、宾馆等等地方。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精选7篇)维修电工技师论文(精选7篇)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维修电工技师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篇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保障电能的安全输送,就必须确保组成输电线路的各个部分都能够正常的运行。
高压试验是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的重要环节,更是整个电网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
因此若要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进行高压试验。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然后对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进行了分类,接着研究了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在进行高压试验时需注意的事项,希望能为电力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类别和试验方法1 引言一说到“电”,人们除了会联想到“清洁”﹑“方便”等词汇外,还会想到“危险”。
的确,电力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潜在安全风险。
虽然大多数时候用电都十分安全,但是高压电流可迅速致命这一点还是让很多人谈“电”色变。
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因电力设备故障而引发的触电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电力设备故障的几率,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加强了对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工作。
2 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概述高压试验是检测电力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的一种有效手段,高压试验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发电机﹑GIS﹑电力变压器﹑高压交联动力电缆和电压电流互感器等等,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中的所有电力设备。
由于当前我国很多电力设备事故是由绝缘故障所引起的,因此绝缘故障检测便是当前我国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重心。
可以说,只要涉及到电力设备的检测,就必然会进行绝缘测试,尤其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绝缘检测是法定检测环节。
2.1 高压电气设备的出厂检测高压电气设备制造厂必须对本企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原材料等进行检测,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上生产线,未经检测的产品不得出厂,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因为不合格产品导致人身财产损害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这里要注意的是产品合格的标准可以遵循企业内部规定,但是该规定不得低于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电工高级技师技术优秀论文(2)电工高级技师技术论文篇二:《浅谈电工安全技术培训教学方法》摘要:电工安全技术,是学员学习整套电工技术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本文从电工安全技术培训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了直接演示、多媒体教学、对比、提问、设置疑问和障碍、亲身体验等六种电工安全技术教学方法,旨在为电工安全技术培训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电工;安全技术;培训;教学法在目前的电工安全技术培训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对于电工的培训更侧重于技术培训,轻视安全培训,导致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能把安全技术应用到一线生产中去。
另一方面,有的电工学员因为与生俱来对电就有恐惧心理,长时间不敢轻易动手。
一期培训过后,电工理论学习了很多,但却一次都没有实践过,导致培训效果较差,找工作时由于不掌握安全技术,无法胜任电工岗位。
因此作为劳动培训部门,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电工学员能够较好的掌握安全技术,使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于降低电气操作安全事故,帮助学员客服恐惧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直接演示法直接演示方法是电工实习教学中入门指导应用最多、最广泛的、电工学员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肢体语言,对学员的影响相当深刻,教师正确的姿式和操作方法会使学员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
电工学员来到培训场地,对培训教具都觉得新鲜好奇,并急于尝试。
教师要把握这个机会,运用正确的姿势、标准的技术,激发学员的好奇心,通过细致入微的演示,使学员了解安全操作的每个程序,每个细节。
例如:在培训操作场地,教师可为学员表演各种导线的连接方法、对于带高电压的电线的处理方法、电工高空作业的具体动作等。
使他们掌握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的措施,了解绝缘的主要指标及测定绝缘的方法,掌握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及漏电保护的措施与装置。
二、多媒体教学法电工安全技术虽然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但过硬的安全技术,也依赖于对电工理论的深入理解。
电工技师的论文(优秀3篇)对于论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接触过,那么电工技师要怎样写一篇论文呢?相关的电工技师的论文范文哪里有?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了电工技师的论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电工技师毕业论文篇一一、电工技师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1、进行信息归并和提炼论文选题为我们对信息、思想火花进行归类、提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
先确定论文选题,然后归并、提炼各种信息资料,总结、梳理自己的想法,才更有针对性。
2、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3、明确论文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追求目标论文达到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应是追求的目标。
这个目标的实现,首要任务就是正确地、恰当地选题。
这是同学们和指导教师应共同认识到和解决好的—个关键性问题。
4、找到合适的切入点5、理顺写作思路二、电工技师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1、创新原则创新是电工技师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创新性原则,就是指选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有所发明、有所发现,其学术水平应有所提高,以推动本职业(工种)的发展和提高。
遵循这一原则,选题时必须注意选择位居本职业(工种)较前沿的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选择填补空白的课题;选择补充前人学说的课题;选择突破禁区的课题;选择“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课题,即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来解决本职业(工种)中的老问题或疑难问题,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验证或论证,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2、综合能力可驾驭原则3、可行实用三、电工技师毕业论文选题的实用方法1、调查选题法2、教学启发选题法教学启发选题法,其应用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有心人,关心教师就其中一问题进行的论证、提出的观点、采用的依据、运用的方法等,将课堂所关心的问题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开拓思路,由此及彼,提炼出自己论文的选题。
3、借鉴选题法借鉴选题法是利用一种方法、制度等在地企业获得成功的经验或导致失败的教训,探讨如何解决自己关注的问题,或如何进—步完善现行的方法、措施、对策等。
电工技师技术论文范文电工高级技师论文电工高级技师论文范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工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电工高级技师作为电工技术领域的高级人才,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论文主要针对电工高级技师的专业技术和职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电工高级技师的岗位要求、工作职责以及专业技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电工高级技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希望本论文能为电工高级技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工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职业发展;专业技能培养1.引言电工技师是电工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工作。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对电工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工高级技师是电工技师中的高级岗位,对其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电工高级技师的岗位要求电工高级技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设计原理、电器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故障排除等工作。
此外,电工高级技师还需要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另外,电工高级技师还需要保持学习和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3.电工高级技师的工作职责电工高级技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参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组织电器设备的安装调试、解决电力系统的故障和问题、编制电工工程的施工方案等。
在工作过程中,电工高级技师需要与项目团队成员进行紧密配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电工高级技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为了提高电工高级技师的专业技能,需要加强实践学习和培训。
首先,通过参与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专业课程,了解电力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工艺,并进行学习和实践。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与行业协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电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
电工技师论文写作范例(最新精选6篇)论文范文一题目:维修电工技师研修时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电工技师(预备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师)毕业设计的指导是技师学院电专业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能使学员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综合能力训练。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电工技师论文,希望你阅读后有收获。
摘要:为了确保技工院校批量培养维修电工技师的质量,必须加强技师研修的教学管理,配备高水平教师和实训设备;理论研修要学习新技术、澄清模糊不清的概念、补充原有知识中的不足,技能研修要运用新设备、新工艺,提升产品开发、技术革新能力。
关键词:维修电工技师;教学管理;理论研修;技能研修技师作为技术工人中的精英,在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企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等都需要大量的技师。
技师学院能批量培养技师,必须确保技师培养的质量,这里以维修电工技师研修为例,介绍在研修教学管理、理论研修、技能研修中应该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技师研修教学管理。
我国的职业技术资格有五个等级,分别是一级高级技师、二级技师、三级高级工、四级中级工、五级初级工,目前技工院校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二级技师。
初中毕业生进入技工院校,经过2.5年学习考取中级工技能等级,再经过2.5年学习考取高级工技能等级,最后经过1年的研修考取技师技能等级,技师研修阶段是技工院校教学及管理要求最高的时期。
合理控制技师研修学生人数。
为了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建立适当的淘汰机制。
学生在升入高级工/技师段前进行分流,只有同时达到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升入高级工/技师段学习:总学分达到规定学分;相应中级/高级技能鉴定等级考试一次性通过;操行考核符合有关规定,且无重大违纪处分(记过以上)。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中级工的班额数宜在45名以内,高级工的班额数在35名以内,技师研修学生数控制在20名之内,一名教师指导3~8名学生研修,三名教师承担一个技师的研修任务。
职业技能鉴定高级技师论文论文题目:电流自适应与平波电抗器在KPSF-35传动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组合应用电流自适应与平波电抗器在KPSF-35传动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组合应用[关键词] 传动系统 平波电抗器 电流自适应 [摘要]:传动用自控系统设计,传统的设计是采用平波电抗器维持电流连续来维持电流连续和限制电流脉动,以此来确保控制对象的工作,但此种设计造成系统铜耗较多、系统体积庞大笨重。
电流自适应也可解决问题但效果欠佳,本设计采用“电流自适应与平波电抗器组合应用”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了各自的优点,既降低了铜耗又最大限度满足了系统的动态和稳态要求,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一、概述在要求较高的传动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被控制对象通常是他励直流电动机,控制上采用电流、转速双闭环满足系统的动态要求和静态要求。
可控电源作为执行部件,为使控制对象直流电动机运行特性满足要求,必须保证其电流连续,传统的设计采用平波电抗器来维持电流连续和限制电流脉动。
设计平波电抗器时,一般系统理论上电流连续的临界点在5%额定电流,5%额定电流以下电流仍为断续区,若系统要求更高,平波电抗器电感量还要加大。
因为电抗器电感量较大,造成系统体积庞大笨重,又因铜耗较多,使性能价格比下降,同时在轻微负载时仍不能保证电流连续。
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和经典控制论的看,电流连续与断续仅仅是电流环数学模型的不同,系统其他环节模型均没有改变。
为此,只需要在电流断续时将电流环数学模型与电流连续时数学模型保持一致即可解决电流断续的问题,即引入电流自适应环节,采用电流自适应环节,理论上可达到使用平波电抗器时的数学模型,从而达到原设计要求满足动态指标。
但实际上只是近似,实验证明,电流断续检测器LDJ 的投入不可能达到理想化,整流输出平均电压—整流输出平均电流之间的数学模型,也只能近似与电流连续时相等,调节器小参数的改变和忽略对系统还是有一定影响。
考虑被控制对象对电流连续及电流脉动的要求,充分利用平波电抗器的优点、电流自适应环节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平波电抗器+电流自适应”方案。
本次设计在20%额定电流以上采用平波电抗器维持电流连续,20%额定电流以下采用电流自适应,平波电抗器电感量由原来的8.974mH 降到0.834mH ,经实践检验满足KPSF-35系统的动态响应指标(σi ≤5%,σn ≤10%)要求。
二、电流断续对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以及传动系统的影响 1.电流连续时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电动势公式n C E e a Φ=E a ——直流电动机电枢端电动势 C e ——直流电动机的电势常数 Ф——直流电动机每极下磁通n ——直流电动机轴上转速转矩势公式d T I C T Φ=T ——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C T ——直流电动机的转矩常数 I d —— 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流 电压方程a d a d R I E U +=R a ——直流电动机电枢电阻 机械特性Φ-Φ=e a d e d C RI C U n 将可控整流输出的一般形式 )cos 0∑-∆-=R I U N U U d d d α 代入上式电流连续时机械特性为n n C R I U N C U n e d e d ∆-=Φ-∆-Φ=00cos αR —电枢回路总电阻 曲线 n (r/min )n 0d (A )2.电流断续时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电流断续时可控整流电路不存在换相,所以可用单回路进行等效分析。
如三相全控桥电路,假设VT1、VT2在ωt1~ωt2导通,等效电路如图所示d回路电压方程dtdi L E t U u dda uw +==Φωsin 62 解微分方程得回路电流初始条件:061=+=d i t 时,απω)6()]6cos([cos 62απωαπωω++-+--=Φd a d a d d L E L t E t L U i 电枢电流平均值)2sin 22cos )(26cos(623321266Θ-ΘΘΘ++==ΦΘ+++⎰απωππαπαπd d d L U i I机械特性 当062=Θ++=d i t 时,απω 代入回路电流方程2sin )26sin(622ΘΘ++ΦΘ=Φαπe C U n根据I d 、n 表达式,在某一α值时,给出不同的Θ,可求得对应的n 和Id ,绘制出电流断续时机械特性曲线。
n 0n 0d (A )3.对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传动系统的影响 (1) 理想空载转速升高。
(2) 电流断续时电动机机械特性显著变软。
(3) 导致电动机轴上负载有很小的扰动会引起电动机转速很大变化,使原设 计系统不能达到动态及稳态指标。
(4) 整流装置外特性变陡,等效内阻大大增加,使电流环调节对象总放大倍数大大降低。
三、常规解决办法通常的解决方法是按5%额定电流连续时设置平波电抗器L d设计课题:KPSF-35 中,要求 5%直流电动机额定电流时维持电流连续。
电抗器计算如下: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感mHPnI U K L dDD 57.115214502210230621033=⨯⨯⨯⨯⨯=⨯=Z —82数据: P N =35KW , U N =230V ,I N =152A , P=2,n=1450r/min , 有补偿绕组K D —计算系数,有补偿电动机K D =5~6, 取6变压器电感mHI U U K L ddl BB 153.015211905.09.32=⨯⨯==ΦK D —整流变压器漏感计算系数,查表3.9U dl —变压器短路电压比,100KV A 以下取U dl =0.05,容量越大,U dl 越大(最大为0.1)U 2Ф—变压器副边相电压I d —电动机额定电流 回路临界电感mHI U K L d 85.10152%5119693.0min 211=⨯⨯==ΦK 1—临界电感计算系数,查表I dmin —电动机最小电流,一般取I dmin =5%I N因三相桥式电路变压器两相绕组串联导电,为此,取2L B平波电抗器电感mHL L L L D B d 974.8)57.1153.02(85.10)2(1=+⨯-=+-= 由于平波电抗器电感量大时铜耗过高,体积大,导致设备造价高、体积庞大、性能价格比下降。
四、“平波电抗器+电流自适应” 解决方案采用“平波电抗器+电流自适应”方案,在I dmin =20%额定电流时由平波电抗器维持电流连续及限制电流脉动,在I dmin =20%额定电流以下由电流自适应环节保证电流连续时的数学模型,从而在大负载时电抗器工作,在轻载时电流自适应环节介入,既满足了高控制要求,又节省大部分铜耗开支。
具体如下 1.平波电抗器计算mHL L L L D B d 834.0876.171.2)57.1153.02(485.10)2(1=-=+⨯-=+-=2.电流自适应环节(1)电流连续时的电枢回路电流连续时由于时间常数T i 的存在,从U d0的突变到I d 响应不能瞬时完成 模型是惯性环节。
电流连续时 U d0dR(2)电流断续时的电枢回路电流断续时由于电感对电流的延缓作用已在一个波头内结束,U d0突变后,下一个波头的I d 也随电压变化,相当T i =0,模型是比例环节。
电流连续时 U d0I dR'(3)电流断续时模型=电流断续时模型11()(sK s G i i LT τ+=——连续时设计的电流调节器 1/1)11(1/1)(1)(+⨯+=+⨯='⨯'s Rs K s T R s G R s G i i i i LT LTττ 设计时取 τi =T isR RK R Rs K s G i i i i LT )(11)('='='ττ 电流断续时要求LT 是小时间常数积分调节器 (4)实用电路usC R R sC R R R R R R R s C R R R R R s U s U s G gi k LT12012121221121210)(1(1)()()(++=+++=='选R 2《R 1,则11()11()(1201sK s C R R R s G i i LTτ'+=+≅'1R R K i =——按电流连续设计的PI 的比例常数 τi ’=R 2C 1——电流断续时积分常数τi =R 1C 1——按电流连续设计的PI 的积分时间常数因积分时间常数很小,所以电流断续时调节器近似为小时间常数的积分调节器。
即: s K s G ii LTτ'≅'1)( R R ii '='ττ R R R R '=12[结束语]通过KPSF-35设计的实践证明,采用“平波电抗器+电流自适应环节”后可达到:(1)大负载情况下由电抗器保障电流脉动的限制满足系统的动态要求(2)轻载时电流自适应调节器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3)满足系统较高的技术指标要求,又大大减少铜耗,从而提高了技术性能比。
[参考文献](1)孔凡才《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2)陈伯时《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