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6201
- 格式:ppt
- 大小:355.00 KB
- 文档页数:85
ICS 13.100D 09备案号.. :17331-2006ICS 13.100D 09备案号.. :1733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enrltcncleurmetocanaeyuprso ea-ehiarqiens folmie sftseviin 2006-02-27发布.. 2006-05-01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AQ6201-20AQ6201-26前言为规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可靠,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继平、彭霞、王涛、于励民、田子建、刘晓阳。
AQ6201-20AQ6201-2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术语和定义..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suevsossefol ieaeypriin ytmocamnsft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窗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2.2债感器.. transducer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2.3矿用甲烷传感器.. methanetransducerfor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2.4矿用风速传感器airvelocitytransducerformine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置。
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术语和定义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统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等功能,用来监测甲烷深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电状态,风门状态,几窗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2.2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2.3矿用甲烷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2.4矿用风速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内速大小的装置。
2.5矿用风压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通风压力的装置。
2.6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煤的自然发火区及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2.7矿用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高低的装置。
2.8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2.9矿用氧气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氧气浓度的装置。
2.10矿用烟雾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烟雾浓度的装置。
2.11矿用风筒开关传感器连续监测风筒是否有风的装置。
2.12矿用风门开关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风门开关的装置2.13矿用馈电传感器连续监测矿井中馈电开关或电磁启动器负荷侧有无电压的装置。
2.14执行器(含声光报警及断电器)将控制信号转换为被控特理量的装置。
2.15声光报警器推发出声光报警的装置。
2.16断电控制器控制电磁启动器和馈电开关等的装置。
2.17甲烷断电仪井下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
2.18风电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
2.19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或空气中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通用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通用版)一、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
设计依据为:《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及2011年补充条款);《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管理规范》(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AQ6203-2006)《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AQ6202-2006)《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4-2006)《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AQ6205-2006)《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07)《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07)《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06)《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381-2007)《矿用分站》(MT/T1005-2006)《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MT/T1008-2006)《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2000)《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6-2005)《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MT209);《设备可靠性试验》(GB5080.1~7);《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GB4859-84);二、技术规格及要求(一)硬件参数1、分站容量:不少于16路模拟量或开关量输入(模拟量与开关量可以随意互换,不受端口的限制)、8路控制输出;断电控制:不少于8路(可以不需外接断电器直接完成断电控制任务)输入电源:支持多种电压127/220/380/660V;本安电源:18VDC或24VDC;输入信号:200~1000Hz,1~5mA、1/5mA、触点;与中心站通讯速率2400bit/s;分站至传感器传输距离:不小于2km;分站与传输接口、分站与分站之间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设置要求依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对监测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19),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动态监控。
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19)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的产品一致。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能随时监测矿井生产过程中,主要影响安全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并能根据其变化,在其有关指标(主要是瓦斯浓度)超规定值时,能及时切断相应区域电气设备电源,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
(1)瓦斯矿井必须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h连续运行。
(3)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应符合AQ6201-2019的规定,稳定性应不小于15d。
(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应传输到地面主机。
(5)煤矿必须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规定的型号选择监控系统、断电控制器等关联设备,严禁对不同系统间的设备进行置换。
(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0.5%;○2模拟量输出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0.5%;○3累计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0.5%;○4系统巡检周期不超过20s,异地断电时间不超过40s;○5控制时间应不大于系统最大巡检周期,甲烷超限断电及甲烷风电闭锁的控制执行时间应不大于2s;○6调节执行时间应不大于系统最大巡检周期;○7每3个月对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等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数据介质保存时间应不少于2年。
图纸、技术资料的保存时间应不少于2年,录音应保存3个月以上;○8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其余画面应不大于5s;○9误码率应不大于10-9;○10系统具有双机热备自动切换功能;○11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4h,更换电池要求仅能维持2h时必须更换;○12模拟量统计值应是5min的统计值;矿井选用的KJ90X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满足以上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2006年2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术语和定义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supervision system of coal mine safety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窗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2.2传感器transducer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2.3矿用甲烷传感器methan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2.4矿用风速传感器air velocity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置。
2.5矿用风压传感器wind pressur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通风压力的装置。
2.6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carbon monoxid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中煤的自然发火区及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2.7矿用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高低的装置。
2.8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carbon dioxid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2.9矿用氧气传感器oxygen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氧气浓度的装置。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2006版、2019版新旧对照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06版、19版新旧对照AQ 6201-2019代替AQ 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与AQ 6201-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删除了甲烷断电仪、风电闭锁装置、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术语和定义(见2006年版的2.17、2.18、2.19);06版:2.17甲烷断电仪井下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
2.18风电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
2.19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或空气中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
19版:删除甲烷断电仪、风电闭锁装置、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原定义。
二、增加了风向传感器、线缆、异地控制、工作方式的术语和定义(见3.45、3. 46、3.47、3.48)06版:没有风向传感器、线缆、异地控制、工作方式的术语和定义19版:新增风向传感器、线缆、异地控制、工作方式的术语和定义3.45风向传感器连续监测风向的装置。
3.46线缆用于传输监控等信号的电缆或光缆。
3.47异地控制触发控制条件的传感器与被控设备不属同一分站。
3.48工作方式分站等传输节点对传输信道的占用方式。
主从工作方式是指由一个传输节点控制系统中其他所有传输节点收发信息。
多主是指由两个及两个以上传输节点控制系统中其他所有传输节点收发信息。
尤主是指系统中所有传输节点收发信息不受其他节点控制。
三、增加了按传输介质分类(见4.2.5)06版:没有按传输介质分类19版:新增按传输介质分类4.2.5a)电缆;b)光缆;c)无线;d)复合型(电缆、光缆、无线中两种或两种以上)。
四、增加了多网、多系统融合的系统设计要求(见5.4.4)06版:没有多网、多系统融合的系统设计要求19版:新增加多网、多系统融合的系统设计要求5.4.4多网、多系统融合系统应有机融合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宜与 GIS 技术有机融合;宜与人员位置监测、应急广播、移动通信、供电监控、视频监视、运输监控、工作面监控等系统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