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课下能力提升五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7
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新提升·跟踪训练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语句空缺部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___。
(3)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人尽说江南好,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7)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老病有孤舟(3)凭轩涕泗流(4)游人只合江南老(5)画船听雨眠(6)垆边人似月(7)还乡须断肠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2~3题。
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
②北阙:指帝宫。
③青阳:指春天。
2.这首诗是诗人在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心情很苦闷。
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
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课后训练一起提高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人随沙岸向.江村向:奔向。
B.须.行即骑访名山须:一定。
C.虎鼓.瑟兮鸾回车鼓:弹奏。
D.游人只合.江南老合:应该。
项,须:等待。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B.我欲因.之梦吴越相如因.持璧却立C.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春水碧于.天青,取之于.蓝项,或:副词,有时。
B项,因:介词,依据/副词,于是,就。
C项,且:副词,暂且,姑且/连词,并且。
D项,于:介词,表比较,比/介词,自,从。
3.对下列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归鹿门歌》描述了诗人从岘山附近的南园家中,夜归鹿门隐居别业时一路所见的情景,表达了他远离尘世时孤独寂寞的心情。
B.《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C.《登岳阳楼》表达的是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叹。
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写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D.《菩萨蛮》(其二)表面称叹、歌颂江南美景,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反衬出游子有故乡而不能归返的苦衷。
上片就春景落笔,情味悠然,令人不饮自醉。
下片写由于景、人俱佳,让人留恋,发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感慨。
项,“表达了他远离尘世时孤独寂寞的心情”,“孤独寂寞”错。
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4~5题。
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二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一、古诗文阅读(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遣兴【注】杜甫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
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
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
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时。
【注】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时杜甫高居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说战事尚未平息,弟妹各自流散不知何处。
句中“干戈”代指战争。
B.颔联运用夸张、比喻修辞手法,极言自己思念弟妹之切以及身体衰老之甚。
C.颈联写景:地势低平,荒野阔大,天空辽远,暮江缓流。
境界开阔而悲壮。
D.诗题曰“遣兴”,即借诗以自遣;全诗也托物起兴,即景抒情,自然浑成。
解析:选D“全诗也托物起兴”不正确。
诗中无此表现手法。
2.前人评价此诗说:“结语尤为沉痛。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结语意为:我年老且病,哪能活得长久呢?应当没有机会见到你们(弟妹)了!这是诗人充满绝望的哀叹,其中包含了战乱未平、亲人离散的愁思,漂泊异乡、年老迟暮的伤感,体弱衰病、相见无期的悲伤,所以说“尤为沉痛”。
(2019·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武均州:即武巨。
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
西京:指洛阳。
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课下能力提升(五)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B .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指书信C .惟有幽人..自来去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指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D .游人只合..江南老 只合:只应老病..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山寺钟鸣昼已昏.昏.君蔽于所昵 B.⎩⎪⎨⎪⎧人随沙岸向.江村秋天漠漠向.昏黑C.⎩⎪⎨⎪⎧余亦乘.舟归鹿门乘.犊车,从吏卒D.⎩⎪⎨⎪⎧岩扉松径.长寂寥少时,一狼径.去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B.⎩⎪⎨⎪⎧陈陈相因.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沛公安.在4.名句默写。
(6分)(1)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归鹿门歌》)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_______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
(《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3)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戏为六绝句》)(4)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菩萨蛮(其二)》]________________,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二、阅读鉴赏(27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2课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物换星移,世事变迁。
历史一去不复返,时间在销蚀着一切,盛唐的遗迹渐渐地消亡了,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句。
捧一部诗集,在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依然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谷。
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夜归鹿门的清闲淡素中停留,在雄奇瑰丽的天姥山的梦游中掠过,在岳阳楼上的家国之叹中徘徊,在景色迷人的江南漫步……历史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们的中华文学就将缺失最亮丽的瑰宝。
1.《夜归鹿门歌》写作于诗人孟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漫游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隐居,绝意仕途之时。
鹿门即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
2.《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作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即李白离开长安的第二年。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奉召来到京城长安。
他本以为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唐玄宗只是把他看做词臣,并不重用他。
加以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不到两年就被赐金放还。
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3.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下瞰洞庭,视野广阔。
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
《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
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涵着浩然胸怀和沉重痛苦的名篇。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需要背诵些课文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需要背诵的课文有:第一单元的《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第二单元的《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第三单元的《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第四单元的《阿房宫赋》;第五单元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篇目及建议第一单元:课文: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建议熟读屈原《湘夫人》(背诵、字词)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泄水置平地”(背诵)杜甫《蜀相》(背诵)——名篇陆游《书愤》(背诵)单元推荐作品:阮籍《咏怀二十八首》其一“夜中不能寐”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河”李白《越中览古》:建议背诵李清照《一剪梅》:建议背诵黄遵宪《今别离》习题出现:李白《行路难》:建议背诵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第二单元:课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建议熟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背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背诵)杜甫《登岳阳楼》(背诵)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背诵)推荐作品: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杜甫《旅夜书怀》:建议背诵苏轼《新城道中》: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姜夔《扬州慢》:建议背诵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建议背诵习题出现:王维《归嵩山作》李白《赠孟浩然》、杜甫《解闷》李贺《梦天》:建议背诵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建议背诵杜甫《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建议背诵第三单元:课文:李白《将进酒》(赏析、背诵)杜甫《阁夜》(背诵)李贺《李凭箜篌引》(背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背诵)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背诵)推荐作品:屈原《国殇》:建议背诵“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结尾。
高适《燕歌行》:名句要记诵。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建议背诵。
《夜归鹿门歌》《登岳阳楼》《菩萨蛮》导学案及课堂练习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诗歌注解:鹿门,鹿门是诗人归隐之处。
夜归鹿门山是说诗人晚上回鹿门山。
人随沙岸:人们沿着沙岸。
向江村:向着江村走去余:我。
乘舟;指乘鱼梁渡口的渡船开烟树:这句是说,鹿门山的树木,刚才在暮烟笼罩中一片蒙胧;现在月亮升上来了,照耀得那样清晰明朗。
岩扉:山岩洞穴的门,这是说他住处的简陋。
松径:空虚静寂。
唯有:独有,只有。
幽人:泛指隐者,这里是诗人自称。
鉴赏练习: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忽到庞公栖隐处”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这首诗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_。
(1分)4.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5.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
(4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歌翻译: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
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
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主旨意境: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
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学 习 资 料 专 题
课下能力提升(五)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 菩萨蛮
(其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B .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指书信
C .惟有幽人..自来去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指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
D .游人只合..江南老 只合:只应
老病..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寺钟鸣昼已昏.
昏.君蔽于所昵 B.⎩⎪⎨⎪⎧人随沙岸向.江村
秋天漠漠向.昏黑
C.⎩⎪⎨⎪⎧余亦乘.舟归鹿门乘.犊车,从吏卒
D.⎩⎪⎨
⎪⎧岩扉松径.长寂寥
少时,一狼径.去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云霞明灭或.可睹
一食或.尽粟一石
B.⎩⎪⎨⎪⎧陈陈相因.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且.放白鹿青崖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沛公安.
在 4.名句默写。
(6分)
(1)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归鹿门歌》)
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
(《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3)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戏为六绝句》)
(4)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菩萨蛮(其二)》]
________________,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
二、阅读鉴赏(27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①
,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①徂辉:落日的光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对应链接高考]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色?给全诗奠定了怎样的基调?(6分)
答: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
(4分) 答:
(2)请对历来受到好评的第二联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陪金陵①府相②中堂夜宴
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 ①金陵:指镇江。
唐人喜称镇江为金陵。
②府相:名周宝,握有重兵。
时黄巢起义,藩镇拥兵叛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
(1)颔联作者是怎样写夜宴场景的?(4分)
答:
(2)尾联“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中出现了愁,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作者什么愁?(4分)
答:
三、语言运用(8分)
8.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
(4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
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取得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2)指出漫画的寓意:
1.解析:选C 因:依据。
2.解析:选C 都为动词,坐。
A项,名词,黄昏;形容词,糊涂。
B项,副词,朝着;动词,靠近。
D项,名词,小路;副词,直接。
3.解析:选A 都为副词,有时。
B项,动词,因袭;副词,凭借。
C项,副词,暂且;连词,并且。
D项,代词,怎么;代词,哪里。
4.答案:(1)惟有幽人自来去涵虚混太清(2)虎鼓瑟兮鸾回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凭轩涕泗流不废江河万古流(4)垆边人似月清水出芙蓉
5.答案:(1)这四句写登临所见之秋景。
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色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
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奠定了全诗感伤、悲愤的基调。
(2)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6.答案:(1)前两联:借景抒情;后两联:直抒胸臆。
(2)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叶”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飘零的性质,表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
而“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孤舟”处于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强化了孤寂、凄凉、漂泊的情感。
7.答案:(1)衬托手法。
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
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像这样的“人间富贵家”。
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
(2)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愁国之欲坠,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伤时,怀乡,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
8.答案: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苏轼需要一座庐山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9.答案:(1)顾上不顾下
(2)漫画讽刺了社会上那些盲目做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