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上颌窦根治术35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上颌窦底水囊冲压内提升同期种植修复单牙缺失36例临床观察宁晔;康林;陆钰;胡芳芳;吴海珍【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dental implantation using water sac stamping technique in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ing in the repair of single-tooth loss. Methods:Thirty-six teeth were implanted in 36 patients with single-tooth loss complicated with 3. 0 to 7.0 mm of height of alveolar crest in edentulous area using the flapless dental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water sac stamping technique. All patients were regularly followed up after the surgery. The stability of the implant and condition of peri-implant tissues were observed.Results:During the 1-year period of following up,all implants were stable,no inflammation of the sinus were found. The soft tissue around the implants were healthy,the combination of dental implant and bone is good,and the height of maxillary sinus lifting bone is stabile. Conclusions:The short-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dental implantation using water sac stamping technique in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ing is ideal.%目的::评价水囊冲压技术在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修复单牙缺失的临床应用疗效。
手术记录:上颌窦根治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上颌窦炎术后诊断:上颌窦根治术,上颌窦炎手术方式:本次手术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根治术。
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麻醉方式: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手术经过:1.准备工作: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医生佩戴无菌手套,确保手术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2.鼻孔扩张:使用扩鼻器扩张鼻孔,以便插入鼻内镜和手术器械。
3.插入鼻内镜:将鼻内镜从鼻腔插入,并通过监视系统观察上颌窦内部情况。
4.打开上颌窦:通过特殊器械,将上颌窦入口扩大,以便进入窦内进行清理。
5.清理上颌窦:通过吸引器和切割器,清除上颌窦内的炎症组织和病变骨质。
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变组织的范围和程度,并进行彻底清理。
6.止血及修复:对上颌窦内的出血点进行止血,并使用可吸收材料进行创面修复。
7.结束手术:取出鼻内镜和手术器械,关闭手术切口,再次消毒和铺巾。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护理:术后需进行鼻腔填塞,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取出鼻腔填塞物。
同时,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感染。
2.用药指导:术后需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直至医生建议停药。
3.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指导后续治疗。
一般建议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复查。
4.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和促进伤口愈合。
5.避免挖鼻孔:术后应尽量避免挖鼻孔,以免破坏鼻腔黏膜和导致感染。
6.注意饮食:术后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7.戒烟限酒:术后应戒烟限酒,以免对鼻腔黏膜产生刺激,影响伤口愈合和身体健康。
改良上颌窦根治术35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上颌窦分析
上颌窦根治术作为耳鼻喉科传统手术之一,因其存在手术损伤大、术后上颌引流不充分、术后反应重等缺点,且近年来随着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运用范围越来越小,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上颌窦病变患者,仍需行上颌窦根治术。
我院在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的同时,结合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优点,实行改良上颌窦根治术,采用小切口、小骨窗、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引流的方法,自2002~2007年共开展本手术3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2~68岁,其中上颌窦息肉23例,合并鼻息肉20例;上颌窦囊肿8例,含牙囊肿3例,干酪性、真菌性上颌窦炎2例,齿根囊肿3例;以前有鼻腔手术者4例,均为鼻息肉摘除术。
1.2 手术方法
1.2.1 麻醉做传统上颌窦根治术的三叉神经上颌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及唇龈切口浸润麻醉,鼻腔中鼻道置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球表面
麻醉,并于钩突、中鼻甲、鼻近注射少量利多卡因表面麻醉。
儿童多用全麻。
1.2.2 手术步骤按上颌窦根治术作以尖牙窝为中心的唇切口,长约1.5 cm,骨膜下剥离暴露尖牙窝,用骨凿凿直径约1 cm的骨窗。
在鼻内镜下处理窦腔内病变,清除窦内不可逆病变,保留可逆转的组织。
然后在鼻内镜下行口鼻道上颌窦开中扩大,不做下鼻道开窗,同时处理鼻腔内病变。
术后用凡士林纱条行中鼻道填塞止血,上颌窦内一般不用填塞。
1.2.3 术后处理按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处理,注意保持上颌窦窦口通畅。
2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经治疗后,术后反应(面部水肿、疼痛、面部及牙根麻木)均较传统上颌窦根治术轻,唇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瘘管形成,原有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失,随访1~2年均无复发。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和广泛开展,因此存在创伤小的特点,需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的患者有所减少。
但因上颌窦窦腔深而隐蔽,在内镜下亦难将窦腔前壁完全显示清楚,而且自上颌窦开口处理窦腔内病变途径较曲折,有时很难将窦腔内病变清理干净,故术后有复发的可能。
对于一些巨大囊肿引起的面部变形,内镜下无法处理。
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清除窦腔内病变彻底,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
为了能清楚显示上颌窦内病变,常需作长约3 cm左右的唇龈切口。
上颌窦前壁开窗也较大,直径约 2 cm,故术后面部肿胀、面部麻木等反应较重。
(2)传统上颌窦根治术需做下鼻道开窗引流,但鼻窦内黏膜的纤毛运动的方向是朝向窦口,故引流效果差,常在3个月内闭合,使窦腔术后的通气引流不能改善,故术后鼻窦炎的发生率较大。
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是结合以上两种手术的优点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它具有切口小、术后反应轻、鼻窦引流通畅、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可同时处理鼻腔病变等优点,经临床应用以来,并随访1~2年,手术效果满意。
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比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及传统上颌窦根治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