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7
- 格式:ppt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74
食品分析1.食品具有三项功能:(1)、营养功能:即用来提供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2)、感官功能: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3)、生理调节功能。
2、常见的食品分类9种方法:(1)、按原料划分:可分为稻米及制品,麦、面及制品,淀粉及其制品,植物油脂及其制品,豆类制品,果蔬制品,糖及其糖果,乳制品,肉制品,蛋制品,水产制品。
(2)、按加工方法划分:可分为天然食品、油炸食品、焙烤食品、膨化食品、烟熏食品、挤出食品、微波食品、微生物发酵食品等。
(3)、按包装划分:可分为罐头食品、袋装食品、散装食品等。
(4)、按保存方法划分:可分为冷藏食品、冷冻食品、腌制食品、糖渍食品等。
(5)、按方便性划分:可分为方便食品和一般食品等。
(6)、按消费方式划分:可分为休闲食品、主食食品、饮料食品等。
(7)、按消费对象划分:可分为儿童食品、老年食品、军用食品、旅游食品、一般食品。
(8)、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功能食品、强化食品、一般食品等。
(9)、按受污染程度划分:可分为一般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3、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CAC(“食品法典”联合委员会),AOAC(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
4、食品分析: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
5、食品分析任务: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6、食品分析的内容: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分析(有害元素,农药,细菌、霉菌及其毒素,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食品的感官检验。
7、食品检验的发展趋势:新的测定项目和方法不断出现,食品分析的仪器化,食品分析的自动化。
8、感官检验的原理:食品的感官检验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即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对食品的色泽、风味、气味、组织状态、硬度等外部特征进行评价的方法。
名词解释1.食品分析2.食品总酸度3.食品防腐剂4.水分活度5.牛乳外表酸度6.食品分析7.感官评价8.光学活性物质9.水分活度10.样品11.食品添加剂12.相对密度13.水分活度14.总酸度15.水分活度16.总酸度17.灰分18.菲林试剂19.紫外分光光度法1.水活度2.总灰分3.膳食纤维4.非蛋白氮选择1.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1)代表性(2)典型性(3)随意性(4)适时性2.选择萃取的试剂时,萃取剂与原溶剂()。
(1)以任意比混溶(2)必须互不相溶(3)能发生有效的络合反应(4) 不能反应3.在对食品进行分析检测时,采用的行业标准应该比国家标准的要求()(1)高(2)低(3)一致(4)随意4. 通常把食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因为()。
(1)残留物的颗粒比较大(2)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3)灰分可准确地表示食品中原有无机成分的总量5.总灰分测定的一般步骤为()。
(1)称坩埚重、加入样品后称重、灰化、冷却、称重(2)称坩埚重、加入样品后称重、炭化、灰化、冷却、称重(3)样品后称重、炭化、灰化、冷却、称重6. 30.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1)95~105℃(2)120~130℃(4)500~600℃(4)300~400℃7. 测定食品样品水分活度值的方法是()(1)常压干燥法(2)卡尔.费休滴定法(3)溶剂萃取+卡尔费休滴定法(4)减压干燥法8. 用乙醚提取脂肪时,所用的加热方法是()。
(1)电炉加热(2)水浴加热(3)油浴加热(4)电热套加热9. 凯氏定氮法碱化蒸馏后,用( )作吸收液.(1)硼酸溶液 (2)NaoH液 (3)萘氏试纸 D蒸馏水10.费林氏(1)液.(2)液()。
(1)分别贮存,临用时混合(2)可混合贮存,临用时稀释(3)分别贮存,临用时稀释乒混合使用。
1.以波美度表示液体浓度单位如何表示:__________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以符号,_________表示,高于20℃时,糖液相对密度减小,即锤度_____________。
食品分析课后习题答案食品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食品分析是一门研究食品中成分、结构和性质的学科,通过对食品的分析和检测,可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食品分析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食品分析?食品分析是一门研究食品中成分、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它通过对食品的分析和检测,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添加剂、污染物等信息,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食品分析的重要性是什么?食品分析的重要性在于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食品分析,可以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还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保证食品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食品分析还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 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食品分析的方法包括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
物理分析主要通过测定食品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来进行;化学分析则通过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对食品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生物分析主要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或生物活性物质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如何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
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定量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5. 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有哪些,如何检测?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
检测添加剂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
例如,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的色素,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甜味剂等。
6. 食品中的污染物有哪些,如何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
检测污染物可以使用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使用微生物培养和PCR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
食品分析1~7章复习资料第一章1、食品分析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任务:内容:①食品安全性检测②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③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第二章1、样品采集、分类、采样注意事项有哪些?①采样容器应根据检验项目选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容器壁不能吸附待检测组分或与之反应②液体、半流体或其他饮料应先混合均匀再采样③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3层中的不同部位采样,混合后按四分法得到有代表性的杨样品④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⑤罐瓶装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250g以上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一下包装不得少于10个⑥掺伪食品和食品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⑦采样必须注意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⑧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1个月以备复检,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⑨感官不合格食品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2、样品预处理原则、处理方法及应用原则: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处理方法:①粉碎法②灭菌法③有机物破坏法④蒸馏法⑤溶剂抽提法⑥色层分离法⑦化学分离法⑧浓缩法Ps:应用方面请同学们自己总结~第四章1、食品物理检测的意义及几种方法;各个方法的原理、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意义:食品的相对密度、折射率、旋光度、色度和粘度以及质构是评价食品质量的几项主要的物理指标,常作为食品生产加工的控制指标和防止掺假食品进入市场的监控手段。
检测方法:①相对密度法②折光法③旋光法原理、注意事项:第五章1、水分、3种水分测定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2、水分活度定义及其测定的定义 ①定义:溶液中睡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
②测定的意义:测定食品水分活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水分活度值对食品的色、香、味组织结构一级食品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利用食品的水分活度原理,从而控制其水分活度,就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藏期。
③扩散法原理及其操作方法第六章1、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意义。
食品安全分析研判报告•相关推荐食品安全分析研判报告(精选7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分析研判报告(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食品安全分析研判报告1这周,本校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研。
作为本校学生的我和三名同学在一天时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
调研对象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研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20xx年11月15日调研的结果与分析本次参与调研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
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
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
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
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
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结论与建议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
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1、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2、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3、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4、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5、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名词解释:1、四分法: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后堆积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平厚度在3cm以下圆形料堆,在上划“十”字线,将样品分成4份,取对角线的2份混合,在如上分成为4份,再去对角4分,再取对角2份。
如此操作下去直至取得所需数量为止。
2、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3、自由水(游离水):是靠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吸附水。
如润湿水分、渗透水分、毛细管水分等,此类水分和组织结合松散,容易用干燥法从食品中分离出去。
4、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包括在测定前已离解成H+的酸的浓度(游离态),也包括未解离的酸的浓度(结合态、酸式盐)。
其大小借助标准碱液滴定来求取,故又称可滴定酸度。
5、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6、空白实验:指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
用于扣除样品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出限。
7、有机食品:指来自于有机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8、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丁酸等低碳来链的直链脂肪酸,其大小可以通过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液来滴定。
挥发酸包括游离的和结合的两部分。
9、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含N物。
集中存在于谷类的麸、糠、秸秆、果蔬的表皮等处。
对稀酸、稀碱难溶,人体不能消化利用的部分。
10、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11、无公害产品:指场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