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认识计算机和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
第一节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2.认识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3.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重难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学习内容:一、读故事,找答案。
答案是经过加密处理的,怎么把它解密呢?二、加密程序的制作过程:1、分析问题加密的方法是将答案中的字符进行某种变换,使得别人不能读懂,使用时再进行逆变换,因为每个字符在计算机内都有相应的代码存储表示,即机内码,因此,可以对邮件字符的机内码值进行某种变换,原来的字符就会变成其他的字符,只要猜谜者未发现这个变换,他就无法读懂这段变换了的文字,从而达到加密的目的。
2、设计算法算法: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法与步骤,是编写程序的基础。
打开文本文件,从中逐个读出字符,并把其机内码值值减去10所得代码对应的字符作为加密文字符,并将他们逐个串起来成为密文文件保存3、编写程序有了清晰可操作的算法描述,就可以选择一种计算机语言工具来编写程序。
阅读课本74——75页,找出下列问题:◆1、计算机中的集成电路是采用()数字编码表示和控制的。
◆2、举出几种高级语言系统。
❖程序——让计算机实现某一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句。
只要算法确定,语言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根据问题的特性和编程人员对语言的熟悉程度来选定。
4、调试运行程序设计好以后,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中运行,看程序能否按预想的执行。
计算机只懂得程序设计语言中所规定的语法规则,如果编写程序时与规则不一致,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出错,也会令程序出错而中断运行,此时,可以根据计算机提示的出错信息修改程序,重新调试运行。
5、检测结果当程序能够顺利运行以后,还需要对程序功能进行分析和检查。
因为如果程序语句符合语法规则,而程序中有逻辑错误或计算方法等错误,计算机是检查不出来的。
因此,如果结果不合理,还要回头对程序进行修改。
三、小结: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四、小组探究:要把加密程序代码转换成解密程序代码,需做哪些修改?Private Sub Form_Load()FileName$ = InputBox("请输入需要加密的文件名及路径:")Open FileName$ For Input As #1Line Input #1, a$MsgBox a$, , "加密前的文本内容"Close #1mm$ = ""n = Len(a$)For i = 1 To nb$ = Mid$(a$, i, 1)c$ = Chr(Asc(b$) - 10)mm$ = mm$ & c$NextMsgBox mm$, , "加密后的文本内容"Open "d:\答案加密.txt" For Output As #2Print #2, mm$Close #2endend sub五、上机实践:动手制作解密程序,并用自己制作的程序对故事的答案(答案加密.txt)进行解密。
计算机基础知识认识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计算机基础知识:认识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计算机编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发软件应用程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学习计算机编程。
一、什么是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编程是指设计和实现计算机程序的过程,它是将人类思维和计算机语言相结合的过程。
计算机编程涉及到程序设计、算法、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编程,可以让计算机按照人类的指令完成各种任务,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二、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流程1. 需求分析:在进行计算机编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程序的需求。
这包括确定程序的功能和目标,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系统的环境和限制等。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为后续的程序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2.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编程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包括确定程序的结构和算法,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编程语言,以及设计用户界面等。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需求分析的结果,合理地组织代码和数据,实现程序的功能。
3. 编码实现:在程序设计完成后,需要将设计好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执行的代码。
编码实现是将程序设计转化为现实可行的计算机程序的过程,需要使用具体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4. 调试和测试:编码实现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调试是指排查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和问题,而测试是通过运行和输入不同的数据,检验程序的功能和性能。
5. 部署和维护:在调试和测试通过后,可以将程序部署到实际的计算机系统中运行。
部署是将程序安装和配置到合适的环境中的过程,维护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对程序进行修复和改进,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变化。
三、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方法1. 结构化编程:结构化编程是一种以模块化和层次化为基础的编程方法。
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本章概述课程内容标准1、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2、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3、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4、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5、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6、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7、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8、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本章通过介绍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以及使用智能信息工具软件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其工作过程,从而了解其基本特征或实际应用价值,使学生知道这些都是信息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大多数人除了使用现成的工具软件(如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加工软件等)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使用智能信息工具软件以及剖析计算机程序的操作,初步掌握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这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个人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没有接触过,为此只要求学生对这两种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能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对于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编制程序的基本过程有所了解,这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的衔接部分;而使用智能信息工具软件,只是要求学生检验其工作过程,对部分智能工具软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价值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对信息智能处理的相关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对学习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有所帮助和准备。
另外,本章还讲述了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有关内容,学生通过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了解信息发布的基本方式、网上信息发布的方法以及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活动的基本方式,帮助学生在信息发布和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到遵守相关的道德规范是相当有必要的。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和程序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了解计算机和程序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探索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活动,学生将逐步认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程序的作用,为后续的信息技术学习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明确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程序的概念和作用,初步了解编程思维;3.能够简单描述计算机和程序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认识。
(二)认识计算机1. 学生观察计算机图片和实物,回答以下问题:- 计算机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家里有计算机吗?一般用来做什么?-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是如何使用计算机的?2. 导入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屏幕:显示计算机中的信息;- 键盘:输入文字和指令;- 鼠标:控制屏幕上的光标;- 主机: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各种计算任务。
3. 通过小组活动巩固学生的认识:-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
- 每组代表上台模拟使用计算机,其他同学观察并描述代表的动作和计算机的响应。
- 通过观察和描述,巩固学生对计算机基本功能的理解。
(三)认识程序1. 导入程序的概念:-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学校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一系列活动,比如上课、做作业、参加活动等,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这就是一个"程序"。
- 解释程序的概念:程序是一系列指令的集合,用来告诉计算机在什么顺序下完成特定任务。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内讨论整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程序,包括吃饭、洗漱、上学等活动的步骤。
- 选取一组或两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说明这些活动的步骤和先后顺序。
(四)计算机与程序的关系1. 通过问题导入:- 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程序的概念后,你们认为计算机和程序有什么关系呢?2. 学生讨论:- 计算机是执行程序的工具,没有程序计算机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