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装备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十大石油新装备石油勘探与开发,一般非常重视勘探开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但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去证明勘探开发的理论、验证勘探开发的方法、提升勘探开发的技术效果,这就要看勘探开发的手段是否先进。
手段是什么?手段就是石油勘探开发的装备(包括材料)。
装备的先进与否,将决定勘探开发理论、方法的是否正确,勘探开发的技术是否对路。
目前,国际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日新月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石油装备(包括材料,下同)革命奠定的基础,没有装备的革命和进步,大谈什么勘探开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都是在做“无米之炊”,误人、误事、误己。
近年来,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国产石油新装备(包括新材料),面对“跟随”和“仿制”的困境,瞄准世界石油装备制造的新水平,向著名石油装备制造公司公司(哈里伯顿、斯伦贝谢和国民油井等)看齐,突破重围,奋起直追,走出了中国石油新装备自我制造的新路,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中国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管道建设、海洋油气开发能走在世界前列,与中国石油装备技术进步是分不开的,最为突出的成果是“海洋石油981”、“9000米、10000米、12000米钻机”、“3000型压裂车”、“X70、X80 、X90 、X100级管线钢”、“CGDS-I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EILog测井系统”等10大石油新装备,堪称中国油气工业发展的新利器。
而这些“利器”是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进军深层、深海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成为可能。
1、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简称“海洋石油981”),是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的需求和设计理念,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建,中海油全额投资,造价60亿元,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该平台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长114米,宽89米,自重30670吨,承重量12.5万吨,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最大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
石油化工装备技术石油化工装备技术是指将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及其制品、煤及其制品、生物质及其制品等化工原料转化为化工产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及其相关技术。
石油化工装备技术是现代化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石油化工装备技术主要包括反应器、分离器、蒸发器、传热器、泵、压缩机、管道、阀门、仪表等设备。
反应器是化工生产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承担着将原料转化为目标产品的主要任务。
反应器的设计、选型和操作技术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前,常用的反应器有批式反应器、连续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等。
不同的反应器类型适用于不同的反应过程。
分离器主要用于将反应产物分离出目标产品。
常用的分离器主要包括蒸馏塔、萃取塔、吸收塔等。
蒸馏塔广泛应用于甲醇、乙醇、苯、甲苯、二甲苯、丙烷等分离过程中;萃取塔主要用于从不同的混合物中分离单一组分;吸收塔则主要用于气体分离和净化。
蒸发器主要用于将液体分离成固体和液体,常用的蒸发器有单效蒸发器、多效蒸发器和换热器一体化蒸发器等。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经常需要将液体中含有的杂质去除,而蒸发器可以对液体进行深度处理,提高产品的纯度。
传热器主要用于热交换,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
在石化生产中,传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精制、化工反应等过程中。
常用的传热器有管壳式传热器、板式传热器、卧式传热器等。
泵主要用于输送液体和气体,在石化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
常见的泵种类有离心泵、柱塞泵、齿轮泵、螺杆泵等。
不同的泵适用于不同的输送介质,选用合适的泵可以提高石化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
压缩机主要将气体压缩,提高气体压力。
常见的压缩机有容积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等。
在石化生产中,压缩机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加压、氢气制备等过程中。
管道和阀门主要用于连接各个设备,控制介质流量和压力。
在石化生产中,复杂的管道和阀门系统连接着各种设备,正常运转是保证生产安全和高效的前提条件。
中国石油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CPMEC)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直属的全资子公司,是在中国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经济实体,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和炼油化工行业物资采办和装备制造,属国家大型一类企业,位居中国物资流通百强企业第十五位。
C PMEC成立于1992年,是由原石油工业部物资供应局和装备局合并外事局进出口业务组建的。
有职工1015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8.5%,总资产80多亿元人民币,年贸易额达100多亿元人民币,实行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和跨国经营,具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和人才优势。
公司经原国家外贸部批准,具有进出口贸易权、国际招标采购权、钢材进口权等特殊经营的资格和工程技术咨询、监造储运能力,建立了有1000多个厂家参加的一级供应网络,在上海、天津、广州、郑州、武汉、成都、西安、沈阳、昆山、沧州等大中城市设立有10个各具专业特色的全资子公司,还设有物资调剂中心、招标中心、大型工程装备租赁中心,咨询中心,承担着CNPC所属企业的物资供应和服务业务。
C PMEC设立有4个独立的科研机构,负责石油专用管材、石油石化设备和油田化学产品的实验及研究。
在宝鸡、西安、咸阳、济南、承德拥有6个全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
其品牌产品包括各类石油钻机、钻采设备及配件、抽油机节能拖动装置、石油专用钢丝绳、石油输送螺旋焊管、直缝焊管及套管、物探设备及测井设备仪器、大型柴油机系列以及气体发动机、电机、电控装置等产品,其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
6个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已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主要产品均获得美国API会标使用权,其产品出口到欧洲、美洲、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C PMEC为了扩大国内外交流和合作,建立有广泛稳定的贸易渠道,除在中国国内物资流通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外,在国外与4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进出口贸易伙伴关系,与100多个国内外生产厂商签订了代理协议,已成为CNPC系统20多个油气田、炼化企业和150多个石油设备生产厂家的国外采购代理机构,每年进口石油专用钢材、设备和器材6-7亿美元,出口3-5亿美元。
石油化工装备可靠性与维修技术研究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石油化工装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维修技术对于该行业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石油化工装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当下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石油化工装备可靠性研究石油化工装备的可靠性指的是在预定条件下,系统或设备在特定时段内按照规定要求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可靠性研究旨在提高石油化工装备的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延长使用寿命。
1.1 可靠性评估方法可靠性评估方法是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估石油化工装备的可靠性。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增长分析等。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对于系统或设备可能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评估风险和确定改进措施的方法。
故障树分析(FTA)则是通过对故障事件的分类与分析,确定造成故障的所有可能的故障原因,并将这些原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树状图。
可靠性增长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系统的故障发展动态过程,确定故障原因和对策。
1.2 可靠性测试与监测可靠性测试与监测是评估石油化工装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装备的可靠性参数进行测试和监测,可以获取装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性能数据。
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手段包括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故障统计分析等。
寿命试验主要用于确定装备的可靠性参数,如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故障发生率(λ)等。
加速寿命试验则通过增加装备的工作条件和负载来加速装备故障的发生,以获得更快的装备可靠性评估结果。
故障统计分析则通过对大量的故障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装备的故障特征和趋势。
二、石油化工装备维修技术研究石油化工装备的维修技术是保证装备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
精细化、智能化的维修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装备的维修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少维修成本,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
2.1 检修技术与方法检修技术与方法是石油化工装备维修的基础。
2023年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分析石油装备制造行业是指以石油为原料或以石油相关领域的设备生产为核心的制造业领域。
此行业涉及广泛,包括石油钻探设备、石油储运设备、石油化工和石油勘探设备等。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分析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前景。
一、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攀升,石油装备制造行业也日益受到重视。
截至目前,全球每天石油消耗量已经超过了9000万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同时,石油装备制造行业还直接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作为支撑石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持续较稳定。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石油装备制造行业也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中国提出“绿色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加大了对油气领域环保措施的要求,因此,对于石油装备制造行业来说,发展环保型、高效率的新型设备已成为必然趋势。
这将促使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加快技术的转型和更新,满足市场新需求,开发新的业务模式,推进产业升级。
因此,市场需求将促进这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趋势1.技术更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对制造工艺、材料、质量等有着较高的要求。
技术更新和创新是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国家石油工程装备材料试验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高端技术的企业将成为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重要壁垒。
同时,全球政策环境中,不断强化环保要求,石油设备制造行业也未来可能面对更严格的排放、消耗和损耗要求。
2.国际市场竞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将面临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
由于中国制造业正快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因此,中国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借助出口这一重要渠道,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不过,在争取国际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要了解国际市场的市场规则和标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3.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政府正在以大力推进的能源战略的方式来促进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
石油化工装备配置原则与配置标准1. 引言石油化工是目前全球重要的工业领域之一。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装备配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装备配置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减少能源消耗,确保安全运行。
本文旨在讨论石油化工装备配置的原则与标准,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参考。
2. 装备配置原则2.1. 安全原则石油化工装备配置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
合理配置装备,确保设备能够承受预期工况下的压力、温度和化学介质的腐蚀等因素,防止事故发生。
此外,装备的可维修性和易操作性也是安全原则的体现。
2.2. 经济原则经济原则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并提高效益。
装备配置应考虑设备的选型、规格、数量及其布局等因素,以实现生产成本的最低化,并提高投资回报率。
2.3. 可靠性原则石油化工生产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装备配置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等。
合理的装备配置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工艺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4. 灵活性原则石油化工生产往往面临市场需求的变化,装备配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装备应具备可调节工作参数、易于更换运行状态和快速开销等特点,以适应生产工艺的调整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2.5. 环保原则石油化工装备配置应注重环境保护。
合理的装备配置可以降低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并有效利用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装备配置标准3.1. 设备选型与规格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和规格。
对于常用设备,应参考国家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选择。
3.2. 设备数量根据生产规模、产能和工艺流程的要求,确定设备的数量。
同时要考虑设备的备件和维修保养的需要,确保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
3.3. 设备布局合理布置设备的位置、通道和管线,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维修和清洁的便利性。
同时考虑安全距离和工艺流程的要求,防止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3.4. 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材质选择根据工艺要求和介质特性,选择适合的设备和配套设施的材质。
石油装备石油装备是在石油行业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和工具,用于石油的勘探、生产、加工和运输。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石油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对于保障石油产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勘探石油勘探是发现地下石油资源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装备和技术。
常见的石油勘探装备包括钻机、地震勘探仪器、地质勘探仪器等。
钻机可以用于在地下进行钻探,地震勘探仪器可以通过地质勘探进行地下成像,帮助找到潜在的石油蕴藏区。
石油生产石油生产是指将地下的石油资源开采到地表,需要使用各种装备和设备。
常见的石油生产装备包括油井钻机、油井提升设备、油气分离设备等。
油井钻机用于在地下钻探石油井,油井提升设备可以将地下的石油输送到地表,油气分离设备则将从井口提取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分离。
石油加工石油加工是将原油进行精炼和加工,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的过程。
石油加工需要使用各种加工设备和装备,如炼油炉、分馏塔、油品泵等。
炼油炉可以将原油进行加热和分解,分馏塔可以将原油进行分馏和提纯,油品泵可以将加工好的石油产品输送到目标地点。
石油运输石油运输是将生产好的石油产品从生产地点运送到市场或目的地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运输装备和设备。
常见的石油运输装备包括油轮、管道、罐车等。
油轮可以将大量的石油产品通过海运运送到各个国家,管道可以将石油产品输送到远距离的地方,罐车则可以将石油产品输送到各个小区域。
总的来说,石油装备是石油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了石油资源的勘探、生产、加工和运输,对于维持现代社会的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种石油装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将进一步推动石油产业的发展,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化工工程师石油化工装备安全管理资料汇总装备的安全管理应该贯穿于装备寿命周期的整个过程,即从设计、制造、安装、试车、运行、维修直至退役的整个过程。
1装备的设计管理1)石油化工装备设计的管理程序2)装备设计的基本要求:(1)满足生产性能要求;(2)满足可靠性要求:(3)满足维修性要求;(4)满足经济性要求;(5)满足操作安全要求(6)满足其他要求(7)应遵守国家和引进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定。
特别是锅炉、压力容器,必须遵守有关的法规,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JB4710《钢制塔式容器》等。
2装备的制造管理装备制造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技术准备、外购外协件管理、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日程计划和调度、装配和调试,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等等。
装备制造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图纸的工艺分析与审查2)制定工艺方案3)编制工艺文件4)设计和制造工艺装备5)装备的制造工艺为保证石油化工装备的质量,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和法规。
如压力容器的制造应遵守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焊接则应遵守JB407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420《锅炉焊接工艺评定》、JB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及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等有关标准。
3装备的安装工程管理1)安装工程计划的编制(1)编制安装计划的依据:(2)计划编制程序及安装费用预算:2)安装计划的实施(l)装备管理部门提出安装工程计划及安装作业进度表。
(2)装备的入库、出库、移装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3)工艺技术部门负责提供安装平面位置图;装备管理部门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负责提供基础图及施工技术要求;动力管理部门负责动力配套线和水、气等管网路图及施工技术要求;修建部门负责基础施工;装备管理部门安装技术人员及基础设计人员负责安装技术指导,并有责任对现场施工质量提出意见。
石油装备发展历史
石油装备的发展历史与石油工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工到机械自动化的大转变。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历史概述:
1. 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在这个阶段,石油开采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和简单的机械设备,如钻探用的旋转钻机和挖掘用的铲子。
油井的钻探速度慢,效率低,产量有限。
2. 电气化时代(20世纪初至中叶):
20世纪初,电力开始被应用于石油开采,电力驱动的钻机取代了人力和畜力,大幅提高了钻探效率。
此外,泵送技术的发明使得油井的采油过程更加自动化。
3. 现代石油装备的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
随着科技的进步,石油装备也越来越先进。
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钻机,包括陆地钻机和水下钻机,它们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和环境条件。
同时,石油勘探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包括三维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
4. 数字化和自动化(20世纪末至今):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石油装备行业进入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新时代。
出现了智能钻机、远程监控系统、数据分析平台等,使得石油开采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
5.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21世纪初至今):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石油装备的发展也开始注重节能
减排和环保。
例如,出现了更为高效的节能钻机和减少废弃物产生的设备。
整个石油装备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过程,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装备的技术进步仍将持续下去。
2023年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石油装备制造行业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内石油行业快速发展,石油装备制造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国内能源工业结构调整,石油行业逐步向深海、极端环境等领域拓展。
这对石油装备制造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研发更多的高端、高质量装备。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也需要不断开发绿色环保型装备,逐步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
二、市场规模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总产值达到3899亿元,同比增长4.4%。
其中,石油机械设备产值达到1755亿元,同比增长4.9%。
石油钻采设备产值达到2053亿元,同比增长4.0%。
石油化工装备产值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6.7%。
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三、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但是,近年来,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应用等方面不断加强,逐步取得了一些突破。
例如,中石化自主研发的6750m海洋钻机在南海成功完成3口深水井的钻探,打破了中国海洋钻探深度纪录。
这为中国的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政策环境国家对于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
例如,《国务院关于促进石油机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技术改造,实现石油机械设备从低端向高端升级,从传统向先进转换。
同时,政府积极推动油气勘探开发政策,加大对深海、极端环境石油装备制造的扶持力度。
总体来看,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在市场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转型的情况下,正在不断推进技术研发和企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国内石油行业不断向深海、极端环境等领域发展,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石油化工装备的战略意义
石油化工装备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安全保障:石油化工装备是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装备,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
石油化工装备的发展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掌握自主研发和制造石油化工装备的能力,可以减轻对进口装备的依赖,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2. 经济发展支撑:石油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石油化工装备的先进性和高效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3. 技术创新引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其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对国家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提高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4.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石油化工装备的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料排放,实现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还能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促进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石油化工装备的战略意义不仅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还涉及到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4年石油装备制造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石油装备制造是石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石油勘探、开采和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本文将对石油装备制造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以协助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2. 市场规模与趋势石油装备制造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新兴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装备制造市场有望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3. 市场驱动因素石油装备制造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驱动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石油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了石油装备制造市场的发展。
其次,新兴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为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技术创新和自动化的引入也为石油装备制造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4. 市场竞争格局石油装备制造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大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新进入市场的创新型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它们通过灵活的业务模式和高效的产能提供了新的竞争力。
5. 市场机遇与挑战石油装备制造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新兴市场的开放为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企业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需要持续改进技术和提高环保性能。
6. 市场发展策略在竞争激烈的石油装备制造市场中,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市场发展策略来获取竞争优势。
首先,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与客户的合作,进行市场定位和精确需求分析,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此外,企业还应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7. 总结石油装备制造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企业应该抓住市场机遇,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环保性能,不断满足客户需求。
石油装备的可靠性指标及考核评定1石油装备的可靠性指标石油装备的可靠性是石油生产中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石油开采和加工的节拍和成本,也是影响石油生产及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重要因素。
因此,石油装备的可靠性指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石油装备可靠性统计规范》,石油装备可靠性指标主要为运行台数、可靠性指数(MTBF)、失效率(MTTR)、维修率(MTTR)、故障时间比率(FTR)等。
1.1运行台数运行台数是反映装备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衡量标准为运行天数/计划运行天数,数值越大表明装备运行状态越可靠。
1.2可靠性指数(MTBF)可靠性指数是指在确定条件下,装备总计大事故到出现第一个故障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单位一般为小时或天数。
MTBF越大,可靠性越高。
1.3失效率(MTTR)失效率指机器从产生故障到恢复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一般用MTTR来衡量装备的可靠性,它的单位为小时或者天数。
MTTR越小,可靠性越高。
1.4维修率(MTTR)维修率是衡量装备的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应用于维修装备的次数与该装备使用次数的比率,一般单位为百分比。
维修率越低,可靠性越高。
1.5故障时间比率(FTR)故障时间比率也称为可靠性损失率,是反映石油装备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应用于装备整机停机时间与该装备投入使用时间的比率,一般单位为百分比。
FTR越低,可靠性越高。
2石油装备可靠性考核评定由于石油装备可靠性指标的重要性,考核和评定石油装备可靠性指标也逐渐受到重视。
通常采用自查自报的形式,结合行业的管理条例,采取检查、在线报警、故障分析和故障处理等措施来进行考核,以确保石油装备的可靠性指标的准确性。
一般而言,考核的做法包括检查、评估和审核:检查是查看石油装备,根据原始资料进行考核,如果发现可靠性指标有问题,及时纠正;评估是通过调查实际情况,进行可靠性指标的定期评估,比如失效率、MTBF、使用年限等;审核是对考核结果的细致的复核,比如对技术参数的精确比对,确保石油装备可靠性指标的准确性。
石油装备集团副董事长简历
(实用版)
目录
1.石油装备集团副董事长的个人简介
2.石油装备集团的简介
3.石油装备集团副董事长的成就
正文
石油装备集团副董事长的个人简介:
副董事长姓名:(请填写姓名)
出生日期:(请填写出生日期)
出生地:(请填写出生地)
教育背景:(请填写教育背景)
职业经历:
- (请填写职业经历)
石油装备集团的简介:
石油装备集团是一家以石油、天然气装备及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
公司成立于(请填写成立时间),总部位于(请填写总部地点)。
集团业务涵盖石油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石油、天然气行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石油装备集团副董事长的成就:
在担任石油装备集团副董事长期间,(请填写姓名)取得了以下成就:
1.(请填写成就 1)
2.(请填写成就 2)
3.(请填写成就 3)
总结:
石油装备集团副董事长(请填写姓名)凭借丰富的职业经历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石油装备销售同比下降的原因近几年,石油装备销售一跌再跌,大家心里都清楚,原因可不简单。
咱们都知道,石油行业这玩意儿,看似稳稳的,其实变化无常,风云变幻。
你说这销售下降,咋就这么突然?背后有着很多让人头疼的小秘密。
像什么全球经济不景气啊,油价波动啊,甚至是调整啥的,稍微一捏,就把这市场弄得乱七八糟的。
咱们今天不妨来好好琢磨琢磨,这石油装备销售下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石油装备这东西可不便宜。
谁买得起?就连大企业,买上一套装备,也得掂量掂量。
所以呢,经济一有风吹草动,这些大客户的采购预算就得打个大折扣。
你想,石油行业这几年一直不太景气,价格波动频繁,原本那些大手笔投资的计划,顿时都得暂停,甚至缩减了不少。
那生产和采购需求下降,石油装备的销售自然就受到了很大影响。
你说,不降才怪呢!企业的钱包缩水了,谁还敢大手大脚地买设备?更别说什么扩产了,升级了。
反正一看到经济下行,所有人都捂紧了口袋,买什么设备都得三思而后行。
再来说说,油价波动这个事。
大家都知道,油价上下浮动,像过山车一样,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心情起伏不定。
油价一低,那些大公司可能就开始减少投资了,觉得没必要继续扩张,搞什么设备更新换代,根本就不划算。
油价一高,又怕涨价把消费者推得远远的,市场需求又会减少。
你说这么一来,石油装备市场咋可能不受影响?那些生产商、油企也就开始紧缩了腰包,石油装备的销量自然也就没了起色。
此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就是技术的革新。
现在技术更新太快了,什么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设备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老旧的石油设备没办法满足这些新技术的需求,很多企业就开始不再投资传统的设备,宁愿选择更先进、更高效的替代品。
所以说,石油装备的市场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新书,老的设备基本上都被遗弃了,而新设备的研发成本又特别高,这让很多生产商都得勒紧裤腰带,忍痛割爱,不再大批量生产那些传统的石油装备。
谁让科技进步那么快呢?人家都说,跟不上潮流就会被淘汰。
对我国石油装备的认识摘要:描述了我国石油装备的现状: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并结合我国和世界油藏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我国的石油装备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石油勘探开发以及关键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1.陆地钻井方面(1)在油井钻探方面,已经有了系列化的钻深为1 500—12 000 m的多种规格钻机,形成了基本满足高压喷射钻井、定向钻井和水平钻井需要的电驱动钻机、丛式井钻机、斜井钻机和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同时也研制成功了顶驱、大El径高钢级钢管、快速测井平台、中大功率内燃机、大功率烟气轮机等一系列产品。
兰州石油化工机器总厂承包研制的ZJ60DS型6 000 m电驱动沙漠石油钻机的先进技术可移植到3 200、4 500 m钻机。
继美国、加拿大、挪威、法国之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生产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国家;继我国首台9 000 m超深井石油钻机之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又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 000m特深井陆地石油钻机,打破了国外高端装备技术对我国的长期封锁,树立了我国石油钻井装备开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在钻头制造方面,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钻头已迈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从而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钻头生产企业。
(3)我国在采油和集输设备的制造方面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除常规采油装备外,还开发了稠油热采设备、强采设备以及三次采油注聚合物和注氮装置等。
我国生产的电动潜油泵堪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
油气集输用地面设备和焊接钢管已能立足于国内,油气输送用大I:1径螺旋焊钢管已大量出口。
制管企业加强与钢铁企业技术合作,成功开发出X70大口径、大壁厚焊接钢管,确保西气东输、陕京二线等重点工程需求;与此同时,批量试制了X80焊管,为产品升级换代奠定了基础。
(3) 内燃机方面“十五”期间, 内燃机产品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 内燃机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新产品产值率达65%以上, 形成了不同燃烧介质的2000、3000、600等3大系列产品, 使功率覆盖范围扩大, 应用领域增多, 部分产品性能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制成功H12V190Z型高增压换代柴油机, 在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排放指标等方面均取得突破, 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机型的领先水平。
3000系列柴油机作为新型钻井换代动力已批量进入油田, 部分替代了进口柴油机; 研制成功双燃料发动机, 采用先进的多执行器、自动化控制技术, 在额定转速、额定载荷下柴油替代率达80%~85% , 纯柴油和双燃料均可实现自动调节、自动转换,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另外, 还研制出不同燃烧介质的气体发动机, 燃气种类由天然气延伸至焦炉煤气、沼气、瓦斯气、秸杆气、炼化尾气等多种气体介质, 并成功应用于油田、煤矿、垃圾处理场、炼厂等各种有气源的场合。
(4) 钢丝绳方面“十五”期间, 石油用钢丝绳强度等级实现了从IPS级向E IPS级的升级,实物质量大幅度提升, 产品形成几大系列。
钢丝绳制造企业不断跟踪世界钢丝绳制造先进技术, 加强产品的研究和技术的储备。
在引进加拿大钢丝绳设计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创新, 掌握了重要用途钢丝绳的设计制造技术, 提升了设计技术和工艺控制技术。
研制出高韧性高强度钢丝绳、多丝多股钢丝绳、锻打钢丝绳、吊索等新产品, 满足了石油市场需求, 在港口、矿山和工程机械3个市场上(4)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和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石油机械厂生产的14个品种的修井机,实现了系列化,其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海洋、陆地、沙漠钻修机远销欧亚美等地区,并向数字化超深井方向发展。
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石油机械厂研制成功与生产的沙漠油田用SNQ80--20固井压裂机组,结束了我国严冬、酷暑和沙漠地区固井压裂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采用微电脑控制全自动混浆系统技术的SNC40--17Z型自动混浆固井车,能够自动采集计算水泥浆密度,分析并自动调整至最佳状态,使固井质量和效率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4.存在的不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石油装备企业已取得了一定进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石油装备制造体系,培养出了一批骨干制造厂家。
不少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还有相当数量产品出口。
尤其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自2003年以来持续上涨,屡屡创出新高,巨额收益刺激石油开采行业投资增加,这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石油装备产品出口猛增。
尽管如此,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石油装备制造技术仍落后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石油钻机尽管产量较大,但品种相对单一,特种钻机的设计和生产能力落后,顶驱、发动机组、液压、电气控制装置等配套的关键件仍需依赖进口;此外物探、测井设备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产品差距很大。
(2)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不高。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区域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与合作,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缺乏强有力的竞争水平。
(3)市场不规范。
从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到市场运作,存在着行政干预较多,操作不规范,恶意竞争,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等诸多现象,这些都严重阻碍着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
2.海洋石油钻井方面近年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消耗的递增和陆地原油开采速度的加快, 海洋领域内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新的焦点。
未来的15~20年, 将是我国海洋钻井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由于我国对油气资源的巨大需求, 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均制定出各自的深水钻井装备计划。
在未来5年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投资1 200亿元用于海上油气勘探和开发, 海洋工程装备投资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需新建各种固定和移动式生产钻井平台70多座, 其中新建多座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
另外, 我国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均已开始了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的研究工作.1.1 固定式钻井平台我国在用的固定式平台共有25座,其中中海油拥有24座,2006年后新建的12座名义钻井深度在4 000~7 000 m,配套设备大部分为国产钻井装备,最深工作水深为65 m。
1.2 坐底式钻井平台目前国内共有坐底式平台8座,其中中石油5座(3座采油平台、2座钻井平台),中石化有3座。
2006年后新建的CPOE3及COPE33坐底式钻井平台适合10 m 以内水深的海上作业环境,配套钻机为7 000 m交流变频钻机,主要钻井设备均为国产设备。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石机械)为韩国大宇造船海工株式会社提供的坐底式7 000 m交流海洋钻井系统是我国第1次将海洋平台钻井系统打入国际市场。
1.3 自升式钻井平台我国现有自升式钻井平台46座,作业水深>90m 的18座。
中海油有3O座(包括从挪威AwO公司收购的5座BMC375及3座KFELS MOD BCLASS 400FT,钻井深度为9 150 m(30 000 ft),主要钻井装备均为NOV 提供)。
海洋石油921~924平台作业水深为61 m(200 ft),配套宝石机械提供的7 000 m直流钻机。
海洋石油931平台作业水深为91.5 m(300 ft),配套钻机为9 000 m,在2008年改造时宝石机械提供了井架、泥浆泵及游动系统等钻井设备。
COSI 941~942的平台设计为F&G公司,船型为JU2000E,在大连船厂建造,工作水深122 m(400 ft),钻机能力为9 000 m,主要钻井设备均为国民油井公司提供。
COSL936~937平台的设计为F&G公司,船型为CJ46,在深圳招商重工造船厂建造,工作水深为91.5 m(300 ft),配套钻机为9 000 m,主要钻井设备均为国民油井公司提供。
中石油海洋公司拥有8座,CPOE5~8号在青岛北海船厂建造,工作水深为40 m,CPOE9~10号在大连船厂建造,最大工作水深为91.4 m,上述平台均配套宝石机械提供的7 000 m钻井设备。
1.4 半潜式钻井平台我国拥有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共有7座,其中中石化有2座,即勘探3号及勘探4号。
勘探3号1983年在上海船厂建造,作业水深为45~180 m,配套钻机为7 000 m,宝石机械提供了7 000 m动态井架,其余主要钻井设备均为国外生产。
勘探4号1994年购人,作业水深为46~610 m,配套钻机为7 000 m,在新加坡远东船厂建造,主要钻井设备为进口。
中海油拥有半潜式钻井平台共5座,即南2、南5、南6、海洋石油981及COSLP10NEER。
南海2号作业水深为305 m,南海5号及6号作业水深为457 m,这3个平台设计及建造均为国外公司,配套钻机为7 000 m,主要钻井设备由NOV及MH公司生产。
海洋石油98l号平台的基本设计为F&G公司,上海第708研究所承担详细设计,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属于当今最先进的第6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海洋石油981平台已于2011-05—23在上海建成交付。
平台主要设计参数为:工作水第4O卷第9期苗玉坤,等: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现状及市场前景深 3 050 m (10 000 ft),钻井深度10 000 m (32 830ft)。
COSLPIONEER是在中集烟台莱佛士船厂建造的第5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水深750 1TI、钻井深度7 500 m。
COSI PIONEER 是第1艘进驻挪威海域的由中国制造的钻井平台,对中国海洋装备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我国海洋石油装备与国外技术的主要差距近40年来, 尤其进入21世纪后, 我国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石油钻采装备发展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就海洋石油钻采装备技术发展而言,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多个方面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海洋石油装备专业化程度偏低2.2 海洋石油装备数量少、类型单一2.3 海洋石油装备适应水深、钻深能力较差2.4 海洋石油装备配套基础差、配套能力不足2.5 海洋石油装备研究机构少, 投入不够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现状海洋石油水下装备主要包括钻井隔水管系统、井口井控设备、采油树、水下管汇系统、水下基盘、控制系统、增压系统及水下处理系统等。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能力由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先进性所决定,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是推动技术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我国石油钻采装备制造企业在几十年的陆地装备研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海洋石油水上装备设计制造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已实现了大部分设备的国产化;而作为海洋石油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海洋石油水下装备由于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发达国家所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油气的自主勘探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