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故事《石头汤》讲课稿(有配套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29.64 KB
- 文档页数:8
《石头汤》讲课稿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绘本,让学生理解煮石头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品读故事,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3、感受愉快付出,快乐分享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石头”导入故事1、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石头可以用来搞建筑,石桥、石房子还有石子小路,都是用石头做的。
石头还可以用来搞装饰,假山就是用石块做成山的形状,非常的漂亮。
另外呢,石头还可以让我们美美的,比如红玛瑙做成的项链,用玉石做成的手镯,也是装饰用的。
2、石头的故事(1)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又热又渴,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装着水的瓶子,可是只有半瓶水,喝不到,怎么办呢?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的放进瓶子里,水一点一点的升高了,终于喝到水啦!(2)石猴出世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傲来国,傲来国上有一座花果山,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有一天仙石崩裂,从石头中跳出来一个石猴。
那猴能走、能跑,渴了就喝些山涧中的泉水,饿了就吃些山上的果子。
整天和山中的动物一起玩乐,过得十分快活。
一天,猴子们跑到山涧里洗澡。
它们看见这泉水哗哗地流,就顺着涧往前走,去寻找它的源头。
猴子们爬呀、爬呀,走到了尽头,却看见一股瀑布,像是从天而降一样。
猴子们觉得惊奇,商量说∶“哪个敢钻进瀑布,把泉水的源头找出来,又不伤身体,就拜他为王。
”连喊了三遍,那石猴呼地跳了出来,高声喊道∶“我进去,我进去!”那石猴闭眼纵身跳入瀑布,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铁板桥上,石猴走过桥,发现这真是个好地方,石椅、石床、石盆、石碗,样样都有。
石猴高兴得不得了,忙转身向外走去,嗖的一下跳出了洞。
石猴出来后笑嘻嘻地对大家说∶“里面没有水,是一个安身的好地方,刮大风我们有地方躲,下大雨我们也不怕淋。
”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高兴得又蹦又跳。
猴子们随着石猴穿过了瀑布,进入水帘洞中,看见了这么多的好东西,猴子们都遵照诺言,拜石猴为王,石猴从此登上王位,自称“美猴王”。
(3)女娲补天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
2023年大班绘本《石头汤》教案2023年大班绘本《石头汤》教案1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绘本《石头汤》这篇故事讲述了三个和尚在化缘途中,来到了一个曾经饱经苦难的小村庄,这个村庄的人们由于在艰难的岁月中煎熬过,心肠变得很硬,不愿接纳别人。
三个和尚想让村民们知道什么是幸福,于是通过在村庄里煮石头汤的方法,使人们自觉地奉献出自己的东西,让他们明白分享使人更加富足的道理。
重点:理解并表达故事内容、懂得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幼儿基础分析(能力、经验基础)能力基础:大班幼儿爱读绘本,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是对故事中的关键画面、情感主旨把握的还不够透彻,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
经验基础:幼儿已经提前阅读过该绘本,知道故事里面的大概情节。
大班幼儿知道应该要学会付出和分享,但是并不能深刻的体会到付出和分享后所获得的快乐。
活动目标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情节进行合理想象。
2、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3、懂得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活动准备(材料、环境、知识准备)PPT、绘本、自制拼图。
幼儿已经阅读过该绘本,知道故事里面的大概情节。
一、谈话导入提问:你们喜欢喝什么汤?过渡: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汤,酸的甜的等等,但有一种汤大家一定没喝过。
出示图片:石头汤。
二、回忆故事前半段,感受村民们的前后变化。
1、了解和尚煮石头汤的原因。
提问:你们还记得这个故事吗?谁来说一说?过渡:是呀,和尚们进了村之后确实很饿,但村民们是怎么接待他们的呢?出示图片。
小结:“当和尚们走到山脚下……一户又一户。
”提问:村子里住着些什么人?小结:村子里住着这么一群人,其实这个村庄曾饱经苦难,饥荒、洪水和战争让村民们身心疲惫。
村民们不相信陌生人,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邻居。
所以三个和尚决定煮石头汤。
2、感受村民们前后的变化。
过渡:请自主阅读绘本,思考村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名称:?石头汤?年龄班:大班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付出、分享会令人快乐。
2.能观察出村民无形的变化,感觉他们的纯朴、大方。
活动准备:绘本?石头汤?的ppt ,水果,糖果,饼干,欢欣的音乐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活动难点:知道付出、分享会令人快乐。
活动过程:一、发言导入,引题设疑1.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你平时喜欢喝什么汤呢?2.今天婷婷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种特其他汤——“石头汤〞。
3.石头汤会是什么味道的呢谁来猜一猜。
〔播放所有人都围着汤锅的 ppt 〕4.喝过这汤的人都说,它是天下最美味的汤。
这石头汤终究有多好又是谁煮的他为什么要煮石头汤呢制作石头汤时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故事还要从这三个和尚说起 ......二、分段理解故事内容〔一〕认识要做石头汤的背景1.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村民们的表情,谁能来模拟一下从他们的表情中你感觉到了什么2.你感觉他们看起来幸福、快乐吗3.接下来三个和尚可能会遭到什么4.你们猜对了。
阿福他们确实受到到了全村人的冷漠。
就连黏人、简单和人亲近的小猫都得很冷漠,一点都不快。
5.若是你是三个和尚之一,个候,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6.我来看看阿福他是怎么做的呢〔二〕什么要煮石1.你找到答案了三个和尚怎么做的2.你想知道些什么〔孩子自主疑石是什么怎么煮里面都有什么⋯⋯〕3.是啊!些正是我想知道的。
有一个人也想知道,她是呢〔引幼儿仔察片,尔后小女孩〕,她就在那,地看。
〔三〕开始制作石:1.小女孩一开始是怎么做,怎么的那么在呢2.小女孩与的被听到了?3.他用什么表情看着母女他相信小女孩的4.村民接下来怎么做的什么他不在家呆着了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四〕察出村民无形的化,感觉他的朴、大方。
1.是最先拿出自己家的西的2.当和尚缺少胡卜的候,人是怎么的此后人是怎么做的什么会当人拿来胡卜此后村民有什么化村民拿来了什么呢3.小,村民在的做法和以前一哪里不一什么会有么大的呢4.是啊!村民从开始的不付出,不情愿,到你追我赶的甚至大方大方,是多么大的呀!看到村民这样大的大家的心情怎三、共享幸福1.在美特别的石煮好了。
大班绘本:石头汤大班绘本:石头汤教学目标:1、品读故事,通过村民的变化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知道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2、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愿意在幼活中付出和与人分享。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这几天可真冷啊,要是能喝上一碗美味的热汤该多好啊!哎,对了,你喜欢什么汤?幼:介绍自己喜欢的汤。
师: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汤,酸的甜的咸的辣的,但有一种汤大家一定没喝过,那就是石头汤。
师:你一定很奇怪,鸡蛋能做汤、丝瓜能做汤,石头怎么能做汤呢?石头汤什么味道?石头汤到底是什么?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课件:石头汤)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故事里找答案吧!二、品读故事1、感受村民之前的行为表现师:有三个和尚,名叫阿福、阿禄和阿寿,他们外出旅行时来到了长城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我们来认识村庄里的一些人。
观察他们的表情与眼神,他们是一群什么样子的人?引导幼儿挖掘人物内心,找同他们各自的特点:自私、冷漠、孤独、。
师:对,村民们长时间过着艰苦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心肠变得很坚硬,不相信任何人,不接纳任何朋友,村里的人很少来往。
师:所以和尚们进村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幼1:关上门和窗户。
幼2:他们不想招待他们。
幼3:他们不想给和尚们食物。
师:和尚是怎么做的呢?继续讲述故事。
2:感受村民的.行为变化。
师:观察画面,小女孩与妈妈的对话被谁偷听到了?幼:邻居。
师:他们用什么们的表情看着母女?幼:怀疑、冷静师:他们相信小女孩的话吗?幼:不相信。
师:你觉得他们的石头汤会好喝吗?幼:不好喝。
村里人一个接着一个走出家门,想看看石头汤到底怎么煮?继续讲述故事。
重点抓住下面二个环节:A秀才回来时除了拿着盐和胡椒粉,还有一点别的东西。
B妇人说“我家可能有!不过只有几根。
”回来时捧着许多胡萝卜,多得都快抱不住了。
师:感悟秀才的行为和妇人的语言变化,妇人为什么说“可能有”“只有几根”?(引导幼儿感受妇人语气的变化及心理变化)幼:她开始不想拿出来,后来有点不舍得,再后来她的行为却很大方。
《石头汤》绘本阅读事例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罗州乡中心校蔡丽教课目的:1、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认识有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在品读绘本的过程中,指引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与思虑,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能力。
3、经过阅读议论,指引学生读懂故事,对故事及此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论。
教课重难点:从煮石头汤中悟出付出、分享令人幸福。
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介绍绘本1、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老师手中的书与我们的课本有什么不同样吗?(生自由说)师:是的,书中不单有动人的故事还有精巧的画面呢!我们把这样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共同叙述一个故事的书叫绘本。
2、师出示几本绘本书,让学生认识绘本知识。
师:今日老师要和大家一同读一本图画书,你们想读吗?这本书是一个对于“汤”的故事。
师同时板书:汤。
你们喝过什么汤?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生答。
但你们必定没喝过这类汤。
师接着板书:石头。
齐读题目,问:你有什么疑问?生答。
师:别急,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故事吧!二、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无题的绘本封面)1、师:先来看看这幅图,谈谈你都看见了什么?并简单描述一下。
生:(自由答)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都挺丰富的,阅读绘本,就是需要这样大胆猜想,睁开丰富的想象。
2、师:这么风趣的故事书,有谁知道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位美国人,他叫琼 . 穆特。
他创作的图画书获奖无数,深受大家喜爱。
《石头汤》是公认的世界经典图画书。
被美国纽约图书室介绍为“每一个人都应当知道的 100 本图画书之一”。
师:下边就让我们一同分享这本绘本吧!三、讲解绘本1、师:认真察看第一幅画面,这样的画面给你如何的感觉啊?生:(自由答)师:好,孩子们,你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
(师读)2、教师读文字,随文理解:布施——恩赐、赐予,出家的人,把财物恩赐给人,或帮助他人等等叫做“布施”好!此刻你接着读(生接读本段)3、师:孩子们,经过方才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谈)什么令人幸福呢?我们不急于回答,持续看故事。
《石头汤》讲课稿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绘本,让学生理解煮石头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品读故事,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3、感受愉快付出,快乐分享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石头”导入故事1、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石头可以用来搞建筑,石桥、石房子还有石子小路,都是用石头做的。
石头还可以用来搞装饰,假山就是用石块做成山的形状,非常的漂亮。
另外呢,石头还可以让我们美美的,比如红玛瑙做成的项链,用玉石做成的手镯,也是装饰用的。
2、石头的故事(1)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又热又渴,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装着水的瓶子,可是只有半瓶水,喝不到,怎么办呢?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的放进瓶子里,水一点一点的升高了,终于喝到水啦!(2)石猴出世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傲来国,傲来国上有一座花果山,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有一天仙石崩裂,从石头中跳出来一个石猴。
那猴能走、能跑,渴了就喝些山涧中的泉水,饿了就吃些山上的果子。
整天和山中的动物一起玩乐,过得十分快活。
一天,猴子们跑到山涧里洗澡。
它们看见这泉水哗哗地流,就顺着涧往前走,去寻找它的源头。
猴子们爬呀、爬呀,走到了尽头,却看见一股瀑布,像是从天而降一样。
猴子们觉得惊奇,商量说∶“哪个敢钻进瀑布,把泉水的源头找出来,又不伤身体,就拜他为王。
”连喊了三遍,那石猴呼地跳了出来,高声喊道∶“我进去,我进去!”那石猴闭眼纵身跳入瀑布,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铁板桥上,石猴走过桥,发现这真是个好地方,石椅、石床、石盆、石碗,样样都有。
石猴高兴得不得了,忙转身向外走去,嗖的一下跳出了洞。
石猴出来后笑嘻嘻地对大家说∶“里面没有水,是一个安身的好地方,刮大风我们有地方躲,下大雨我们也不怕淋。
”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高兴得又蹦又跳。
猴子们随着石猴穿过了瀑布,进入水帘洞中,看见了这么多的好东西,猴子们都遵照诺言,拜石猴为王,石猴从此登上王位,自称“美猴王”。
(3)女娲补天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
女娲是个什么样的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
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
最令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
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
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很难过,于是她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
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一点点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
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也不敢再出来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4)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的小女儿,有一天她到东海游玩,淹死在水中。
精卫失去了生命,心中充满了怨恨,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她变成了一只鸟,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要想把大海填平。
同学们说,单靠一只小鸟的力量它能够把大海填平吗?不会的,你们是不是觉得精卫有点儿傻?但是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虽然精卫的力量是微小的,它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把大海填平,但这是它身为鸟类而唯一能表达仇恨的力一式,它那种顽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却在感动和激励着后人。
(5)推石上山还有一个西方的故事叫做“推石上山”,跟精卫填海的故事很像。
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同学们,在我们看来,精卫和西西福斯,他们好像在做一件永远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完不成,或者重复的失败而觉得灰心,他们还是很有热情的日复一日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这种精神需要我们学习。
3、石头可以煮汤吗?今天我们一起读的这本书叫做《石头汤》。
同学们一定会很疑惑,鸡蛋能煮汤,青菜能煮汤,石头怎么能煮汤呢?我可以告诉大家,答案是“能”,石头不仅能做出一锅汤,而且还能开一场宴席呢!不信的话,就和我一起进入这个故事吧。
(二)分享故事内容1、请大家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上画了什么?——三个和尚和一个小女孩正围着一个大锅看煮石头汤2、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呢?——老和尚笑呵呵的,小和尚好像很惊奇、小女孩和另一个和尚专心地看。
看他们的表情,我觉得这锅汤也许很好喝呢!翻开书封的内衬页,是一片灰蓝色的万里江山图。
逶迤的远山,雄伟的长城,劲拔的松树,这是讲的哪个国家的故事啊?我们继续往下看,这是这本书的扉页,通常来说,扉页是故事将要开始的标志,它会再次显示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情况,一般扉页的设计非常简练,但是会为我们提供重要的信息。
这幅图画上有一只碗,三块石头。
这个青花瓷的碗,满满的中国元素,能够让我们确认这本书讲的是古老中国的故事。
下面我们开始讲故事——从前,有三个和尚,一个叫阿福,一个叫阿禄,一个叫阿寿,他们走在一条路上边走边聊,聊着胡须、太阳的颜色,还有布施。
(布施——施舍、给予,出家的人,把财物施舍给人,或帮助别人等等叫做“布施”)。
“什么使人幸福,阿寿?”最年轻的阿福问。
阿寿年纪最大,也最有智慧。
他说:“我们去找找看。
”(同学们看图片,哪个是阿福?哪个是阿寿?福禄寿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三位神仙,象征幸福、吉利、长寿。
福,怀抱婴儿表示五福临门;禄,手持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寿,手捧寿桃意为长命百岁。
)于是,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庄,他们不知道这个村庄曾饱经苦难,饥荒、洪水和战争让村民们身心疲惫。
村民们不相信陌生人,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邻居。
这里的村民很勤劳,但他们从来只顾自己。
村里有一个农夫、一个茶商、一个秀才。
一个女裁缝、一个郎中、一个木匠……还有其他很多人,可他们间相互很少来往。
①了解村民的职业:你知道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吗?农夫——种庄稼的茶商——卖茶叶的秀才——古代的读书人女裁缝——做衣服的郎中——医生,大夫木匠——做木工活的……②你们想想看,如果阿福、阿禄、阿寿三个人来到这个村庄,可能会遭遇什么?(生猜测想象)生:村民们可能会不理会他们。
可能会把家里的门关得紧紧的,不理会他们。
可能会赶他们走……师: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当和尚们走到山脚下时,村民们早已躲进家中。
没有人到门前来迎接他们,并且一看到和尚们走进村庄,村民们又紧紧地关上了窗。
和尚们去敲第一家的门。
没有人回答。
接着,房里的灯灭了。
他们又去敲第二家的门,结果还是一样。
就这样,一家挨一家,一户又一户。
他们几乎都敲过了,没有一户人家愿意让他们进屋。
①如果你们去别人家,别人不让你们进去,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生:难过,失望②如果你们是那三个和尚,你们会怎么做呢?生1:我可能会立刻离开这个地方,他们一点都没有礼貌;生2:我会充满疑问,他们为什么都这样呢?那我们看看和尚的想法是不是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呢?他们到底有没有离开呢?“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
”和尚们说。
“可是今天,”阿寿说道,他的脸庞像月亮一样皎洁,“我们要让他们看看我们怎么煮石头汤。
”和尚没有离开,而是想用煮汤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幸福。
煮石头汤和幸福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他们捡来些树枝,点起一堆火。
他们拿出一口小铁锅,盛满井水,架到火上。
一个小女孩一直在看着他们,她勇敢地走上前,问道:“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捡柴火。
”阿禄说。
“我们在生火。
”阿福说。
“我们在煮石头汤。
我们需要三块又圆又滑的石头。
”阿寿说。
小女孩帮和尚们在院子里找石头。
他们找到三个正好合适的石头,然后把它们放进水里去煮。
“这些石头可以煮出极其美味的汤,”阿寿说,“可是这么小的锅,恐怕煮不出很多。
”“我妈妈有一口更大的锅。
”小女孩说。
于是,小女孩跑回家。
当她要拿锅的时候,妈妈问她要做什么。
“那三个陌生人要用石头煮汤,”她说,“他们需要我们家的大锅。
”“嗯,”小女孩的妈妈说,“石头满地都是,我倒想学学怎么用石头来煮汤。
”于是跟着小女孩去了。
和尚们把小锅换成了大锅,拨了拨柴火,一时炊烟袅袅。
左邻右舍纷纷探出头来。
那堆火,那口大锅,支在村里的正当中,真是稀奇古怪!村里人一个接一个走出家门,想看看石头汤到底怎么煮。
(观察图)“当然啦,煮传统风味的石头汤,加点儿盐和胡椒粉,味道会更香。
”阿福说。
“不错,”阿禄一边在巨大的锅里搅着水和石头,一边说,“可是我们没带……”“我家有盐和胡椒粉!”秀才说,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
一转眼他就不见了,回来时拿着盐和胡椒粉,还有一点别的调料。
阿寿尝了尝。
“上次我们煮这么大、这种颜色的石头时,还放了些胡萝卜,那汤可真甜。
”“胡萝卜?”站在后排的一个妇人说,“我家可能有!不过只有几根。
”她转身就跑,回来时捧着许多胡萝卜,多得都快抱不住了。
她把胡萝卜倒进大锅。
“再放几个洋葱,你们觉得味道会不会更香?”阿福问道。
“哦,对啊!放个洋葱进去味道也许不错。
”农夫说着,快步离开。
过了一会儿,他拿来五个大洋葱,把它们放进沸腾的汤中。
“呵!真是一锅好汤!”他说。
村民们都点头称是,因为那汤闻起来真的很香。
“不过,要是我们有蘑菇的话……”阿寿说着,摸了摸下巴。
几个村民舔了舔嘴唇。
还有几个一溜烟地跑开,回来时拿着新鲜的蘑菇、面条、豌豆荚和卷心菜。
“我想要是皇帝在这儿,他会建议我们再放些饺子!”一个村民说。
“还有豆腐!”另一个说。
“再配些云耳、绿豆和山药,怎么样?”又有几个喊道。
“还有芋头、冬瓜和玉米尖!”另一些村民说。
“大蒜!”“生姜!”“酱油!”“百合!”“我家有!我家有!”人们大声喊着,然后飞奔而去,不一会又都满载而归。
他们能拿什么就拿什么,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和尚们搅啊搅啊,汤咕噜咕噜冒着泡。
闻起来可真香!喝起来一定更香!村民们一个个都变得那么慷慨好施!汤终于煮好了。
村民们聚在一起。
他们拿着米饭和馒头,拿来桂圆和甜饼;他们端来了香茶,点亮了灯笼。
大家坐下来一起吃。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欢宴了,甚至没人记得,以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欢宴。
宴会结束后,他们又说故事、又唱歌,一直闹到深夜。
然后,他们敞开家门,争着把和尚请到自己家,给他们住非常舒适的房间。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和风送暖,杨柳依依,村民们聚到河边给和尚们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