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情景默写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8
必修上名句名篇情景默写《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一、情景默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7.《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0.《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必修情景式默写〔一〕《赤壁赋》1、概括了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2、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___ , ____ , ____ ,。
3、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____ ,。
4、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____ ,,____ ,。
5、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____ ,。
6、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表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____ ,。
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____ ,。
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____ ,。
9、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____ ,。
10、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____ ,。
11、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____ ,。
12、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____ ,。
〔二〕《诗经》1、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 ,。
2、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____ ,,____ ,。
3、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____ ,,____ ,。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 ,。
4、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____ ,。
5、女子明确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____ ,。
〔三〕《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阔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 ,。
2、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3、《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____ ,。
4、《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____ ,。
5、《离骚》中屈原用荷花明确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 ,。
6、《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明确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____ ,。
《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一幅“同学少年”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青年志士搏击时代风雨、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再别康桥》1、《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1.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两句是:,。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3.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
”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论语》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论语·为政》中““,。
情景默写答案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7.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8.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9.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0.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1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15.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6.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7.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8.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9.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0.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8.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9.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30.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3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33.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34.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3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36.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37.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3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高一情境默写训练1.《劝学》(1)(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3)(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2014·大纲卷)《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6)荀子的《劝学》中,写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7)《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8)荀子《劝学》中的“,”两句以行路为喻,说明了学习重在积累的道理。
(9)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0)荀子在《劝学》中用劣马的事例强调人生贵在坚持的两句是“,”。
(11)《荀子·劝学》中为了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12)荀子在《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13)《荀子·劝学》中以站在高处招手为喻,阐明学习能借助外物提升自己道理的名句是“,,”。
(14)《荀子·劝学》中,“,”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5)《荀子·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试题必修一XXX《沁园春长沙》情景默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近观:“。
”仰视:“,”俯瞰:“。
”总结:“。
”2、《沁园春长沙》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
3、《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
XXX《记念刘和珍君》情景默写1.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来洗涤旧迹。
2.沉默呵,沉默呵。
XXX《荆轲刺秦王》情景默写1、《荆轲刺秦王》XXX诀别中,XXX悲壮的唱词是。
2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
必修二XXX《采薇》情景默写1.《采薇》中以XXX写哀情的诗句是。
XXX《短歌行》情景默写1《短歌行》中运用化用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XXX对贤才渴求之情的诗句是。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2、《短歌行》中描绘贤才汇集,欢饮畅谈的诗句是。
3、《短歌行》XXX用典故表达XXX渴望贤才不再犹豫未定,投靠本人的诗句是。
XXX《归园田居》情景默写1.《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景象的诗句。
XXX十余亩。
暧暧远人村。
虚室有余闲。
1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XXX和自由的向往。
这两句诗是。
3.所思在远道。
长路漫浩浩。
XXX《诗经•氓》情景默写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方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外一说,用桑叶富强比方男子情绪兴旺之时的句子是。
3.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6、写女子不肯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8.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9.《氓》中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语文必修一情境默写(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XXX《沁园春·长沙》(XXX)1.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独立XXX,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问题的诗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7.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8.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9.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0.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1.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的句子是:看XXX红遍。
12.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3.写江上景物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4.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XXX《雨巷》(XXX)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久,悠久又寂寥的雨巷。
2.行走在悠久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诗人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是: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芳香,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4.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XXX走来的诗句是: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5.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是: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渺茫。
必修一情景式默写一、《赤壁赋》1.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9.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10.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11.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
12.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13.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14.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
15.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16.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17.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18.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19.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2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21.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22.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二、《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高一普通班期中备考之名句默写《劝学》理解性默写1.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3.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4.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部编教材必修上册情景式默写《短歌行》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 感叹人生短促, 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 , 。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 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 , 。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 , 。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 。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 , 。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 ,。
, ”, 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 即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 那种悠长, 那种亦喜亦忧, 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8.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 作者将奏瑟吹笙, 宴请宾客, 不甚欣喜(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 “ , 。
, 。
”9.《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 将贤才喻为明月, 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 。
10.《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 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 , 。
11.《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 谈心宴饮, 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 。
12.《短歌行》中以乌鹊南飞、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 有些人才犹豫不决, 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作者以设问的方式, 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的诗句是: “ ,。
, 。
”1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 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 。
必修一情景默写背诵资料情景默写是一种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方法,它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准确、流畅地默写出相关文段或诗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景默写背诵资料,供学生参考和练习。
一、古诗文默写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滕王阁序》 -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现代文默写1. 《再别康桥》 -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2. 《荷塘月色》 - 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三、文言文默写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出师表》 - 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四、外国文学默写1. 《哈姆雷特》 - 莎士比亚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2. 《简·爱》 - 夏洛蒂·勃朗特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 obscure, plain, andlittle,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五、情景默写练习1. 当我们描述秋天的景色时,可以引用杜甫的《登高》中的哪句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 当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时,可以引用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哪句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在描述一个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决心,可以引用《出师表》中的哪句话?-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情景默写不仅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更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背诵和默写,学生可以更深刻地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一普通班期中备考之名句默写《劝学》理解性默写1.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4.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1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
1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1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_________________ (作品)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15、“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 ”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_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8、“_________________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2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2、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2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_____ ”。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2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7.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8.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9.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31.“_________________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2.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4.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6.荀子《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8.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 ”的君子,就要“ _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劝学》理解性默写答案1. 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 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1、学不可以已12、学不可以已13、《劝学》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6、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1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