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它是现代外语教 学史上理论基础最雄厚的一种教学法。结构主义语言 学(又称描写语言学)是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行为主 义心理学是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
听说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n ⑴听说领先。⑵反复实践,养成习惯。⑶以句型为中 心教学操练。⑷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允许教师极少 量使用学生的母语)。⑸大量使用录音、语音实验室 和视听设备。⑹注重语言结构的对比(学生母语和目 的语的结构对比、目的语结构内部的对比),找出学 习的难点,确定学习的重点。⑺尽力防止学生出现错 误,一旦出现要及时纠正,避免错误习惯的养成;正 确回答则应予以肯定强化,以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n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缺点:⑴重视语言知识,忽视言语交际技能, 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几乎放弃了口语教学。⑵过分依赖学生 的母语和翻译手段,无法培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⑶过 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和“过时”例句,教学 内容枯燥乏味或深奥难解。
直接法(Direct Method)
n (12)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强调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通过 身体动作教授语言的教学法。创立于60年代美 国,盛行于70年代,创始人是美实验心理学家阿 舍尔(James T.Asher),主要用于移民儿童 英语教育。理论基础:儿童习得母语理论 。
n (13)暗示法(Suggestopedia):强调通 过暗示,开发身心潜力,激发学习动机并创造最 佳学习条件,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相结合,让学 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 有效学习的教学法。由保加利亚精神病医学家、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罗扎诺夫创立于60年代中期。
Method)
又称“传统法”,它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外语,并以 系统的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法。 它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 (H.G.Ollendorff)。语法—翻译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 联想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