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学流派
- 格式:pdf
- 大小:569.65 KB
- 文档页数:6
古代十大散文流派一、赋:赋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起初是指边塞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形式。
赋的特点是以辞章华美、修辞繁复为主,以表现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为目的。
赋可分为骈赋和比赋两大类。
其中,骈赋是指使用平仄韵律明确的文体,而比赋则是指使用平仄韵律不那么明确的文体。
二、诗:诗是古代文学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一种文体。
古代诗歌主要有五言诗、七言诗和律诗三种形式。
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根据诗句中字数的不同来划分的,而律诗是指按照平仄韵律来写的诗歌。
古代诗歌的特点是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为目的,以形象生动、意境深远为特色。
三、散文:散文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散文形式,相对于古代诗歌而言,散文更加注重写实和叙事。
古代散文的特点是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直抒胸臆、真实感人为目的。
古代散文可分为骈文和白文两类,骈文是指使用平仄韵律明确的散文,而白文则是指使用平仄韵律不那么明确的散文。
四、笔记:笔记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记录和记述作者的体验和见闻。
古代笔记的特点是以真实的细节和独特的观点来描写事物,以让读者对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目的。
古代笔记可分为游记、见闻录、杂记等多种形式。
五、叙事:叙事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叙述故事和事件。
古代叙事的特点是以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的塑造为重点,以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境为目的。
古代叙事可分为小说、传奇、志怪等多种形式。
六、议论:议论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古代议论的特点是以辩证的思维和逻辑的推理为主,以引导读者思考和探索问题为目的。
古代议论可分为议论文、骈文、辩论等多种形式。
七、杂文:杂文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表达作者的思考和观察。
古代杂文的特点是以思辨和抒发感悟为主,以启发读者思考和反思为目的。
古代杂文可分为随笔、小品、笔记等多种形式。
八、颂:颂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赞美和歌颂某人或某事。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归纳现代文学流派与作家作品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了解现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现代文学的几个主要流派和代表作进行归纳和介绍。
一、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以描写现实生活和对传统观念的反叛为特点。
其中最早被引入中国的是欧洲现代派文学。
中国的现代派文学主要有“后来派”、“早晨派”和“白话诗派”。
1. 后来派后来派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代表作家有郭沫若、周扬等。
他们的作品大多以表现社会矛盾和人民斗争为主题,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其中,郭沫若的代表作品《谷雨》描写了农民起义的壮烈场面,是一部具有强烈民族情感的作品。
2. 早晨派早晨派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又一主要流派,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代表作家有席慕蓉、郁达夫等。
他们的作品在语言和形式上追求简练和清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席慕蓉的《太阳》是他的代表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偏僻山村的故事,抒发了他对纯真、美好生活的追逐和向往。
3. 白话诗派白话诗派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又一主要流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代表作家有北岛、汪国真等。
他们使用平白的口语化文字,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怀。
北岛的《泥土》是他的代表作品,通过对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困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普通人生命的关怀和思考。
二、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的另一种重要文学流派,主张拓宽创作思路,突破传统局限。
现代主义文学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力,如西方的“失落的一代”文学。
1. 陈独秀陈独秀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为基础,追求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力量。
2.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对现实社会的剖析和批判为主题,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揭示。
现当代小说流派简介湖北安陆二中李亚洲现代小说1.鲁迅:以高度成熟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给中国现代小说奠基的重任,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主潮,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他站在时代的高峰,自觉地在小说中体现民族历史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描写的重点对准普通中国人,着重表现他们的思想与精神状态。
人们总能从鲁迅小说里的那些艺术形象身上感受到震撼心灵的对中华民族苦难的深广忧愤,对宗法制度及其伦理道德的烈火般的仇恨以及对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
他的小说中体现了一种强烈而清醒的反封建意识。
《呐喊》集(1918—1922):《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彷徨》集(1924—1926):《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离婚》、《孤独者》、《伤逝》、《弟兄》。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22—1935):《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人生派”的问题小说:以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要内容,又称五四问题小说。
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提出“为人生”口号。
代表: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去国》1921年以后,冰心的小说转向青年的苦闷心理,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五四之后的一代青年开始觉醒,但面对问题如麻的社会,陷入无路可走的悲哀,产生了内心的苦闷与焦虑,冰心开出药方──爱的哲学。
《超人》中的主人公何彬,曾经认为“爱与怜悯都是恶”,所以他要做一个“超人”,在帮助了一个贫困的孩子之后,内心深处开始萌动着爱与同情的种子。
汪敬熙《雪夜》、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俞平伯《花匠》、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缀网劳蛛》3.乡土写实小说:20年代中期,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小说兴盛起来,延续到30年代,即乡土写实小说。
上海市考研外国语言文学重点文学流派分析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与应用变得愈发重要。
上海市的考研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而在考研过程中,对于各种文学流派的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上海市考研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点文学流派进行详细剖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是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流派。
它以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节和真实的细节作为创作基础,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精细描绘反映现实生活。
在上海市考研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对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解和熟悉是非常关键的。
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追求情感的自由和个性的宣泄,以诗意和奇幻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爱情、热情和追求完美的向往。
在上海市考研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对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内涵和特征。
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是20世纪文学创作的重要流派。
它以对传统的颠覆和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为特点,追求形式的创新和对自我和现实的批判。
对于上海市考研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深入了解和分析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是对传统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延伸和发展。
它强调语言游戏和对权威性的质疑,倡导多视角、多声音的表达方式。
在上海市考研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涵和特征。
五、后殖民主义文学流派后殖民主义文学流派是对于殖民主义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后殖民状况的表达。
它关注被殖民地或被殖民地后的社会和个体命运,以及被殖民地历史和文化的重塑。
在上海市考研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对于后殖民主义文学流派的研究和分析,对于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学和文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上海市考研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点文学流派进行了解和分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专业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1. 文学流派:由思想倾向、文学见解、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作家群,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并以有影响的文学成果作为标志的创作派别。
2.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尧斯提出来的。
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3. 文学批评: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4. 原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概念。
是一种源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始意象。
文学理论所说的原型,是指对不同时代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并激发了读者情感反应的那种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
5. 俗文学 俗文学:为满足读者娱乐、消遣需要创作的文学 ,与雅文学相对。
其特征是通俗性、传奇性和娱乐性。
6. 典型化: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概括的基本方式。
即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经过艺术加工,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既是个别的,又因为体现了同类现象共有的特点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7. 母题: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
来自民俗学,原本是指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的、与叙事类型化特征相关的最小单元或成分。
母题源于传统,显示了文化传统向叙述形式的转化、浸渗和凝聚。
可以突破时代、地域、文化等限制而不断出现,从中可以见出文学和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和审美心态的深刻影响。
8. 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形态之一,既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又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填空1.现实主义是一种以_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_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2.西方的创作天才论源于柏拉图的“_诗灵神授”说。
明清两代的主要文学流派及主张。
明代文学明代文学的发展以弘治、正德年间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文坛相对寂寞,后期相对繁荣。
严酷的文化专制导致明代诗文继续衰退,围绕拟古和反拟古,涌现出众多流派。
明代通俗文学成绩斐然。
戏曲方面,北方杂剧退潮,南戏成为主导。
一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将戏曲传奇推向高峰。
小说方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标志着短篇小说的繁荣,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问世,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长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崛起。
(一)流派纷纭的明代诗文。
著名流派有:台阁体。
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的诗派,以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文渊阁大学士杨荣、武英殿大学士杨溥为代表。
“三杨”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时逢明代的“太平盛世”,皆为台阁重臣、太平宰相,位极人臣,倍受宠幸。
他们的创作雍容典雅,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神气,内容上极尽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被称为“台阁体”。
茶陵派。
成化至弘治年间的流派,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
李继“三杨”之后,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地位主持诗坛。
他不满“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流弊,主张宗法唐诗。
不过,他要学的只是唐诗音韵格律,而非唐诗精神。
因此,茶陵派仍未脱净台阁体气息,但启发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
前七子。
弘治至正德年间的流派,以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为骨干,针对八股文和“台阁体”造成的虚饰、委顿的文坛风气,掀起了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号召的复古运动,同时在政治上勇敢地跟残暴贪婪的权贵进行斗争。
他们以关注现实的诗文创作和挑战强权的战斗精神形成巨大影响。
但也有盲目尊古的不良倾向。
后七子。
嘉靖至隆庆年间的流派,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七人为骨干,李、王为首领。
后七子复古拟古的文学主张与前七子相同,但言论更激进,声势更浩大。
王世贞认为文章一代不如一代,东汉文弱,六朝文浮,唐文庸,宋文陋,再往后便无文章可言了。
名词解释1.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把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连成一个有机整体采用的方法之一,即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每一部小说只反映人物性格发展的某一阶段,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
“人物再现法”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加强了《人间喜剧》的内部联系,深化了其主题。
2.唯美主义(福楼拜):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运动。
主张为了艺术而艺术,突出艺术的无功利性。
注重形式美,强调艺术超越市侩气和污浊的现世,认为艺术并不源于生活,艺术不模仿生活,而是艺术为生活提供典范。
代表作品有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剧作《莎乐美》等。
3.自然主义(福楼拜):自然主义是19世纪下半夜兴起于法国,进而延展到欧美各国的重要文艺思潮。
其思想受达尔文进化论、哲学家孔德实证主义及当时遗传学、病理学的影响。
理论上的旗手是左拉,文学上以左拉、莫泊桑为代表。
自然主义重视外在自然真是,着重对现世生活中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作照相机式的记录和描写。
4.包法利主义: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行被称为包法利主义。
与爱玛形象结成一体,成为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
是平庸卑鄙的现实和渴望理想爱情、超越实际可能的幻想冲突的产物。
平庸恶浊的社会风气,包法利就是代表。
其他代表还有郝麦,一个没有开业执照的药剂师,为孩子取名为拿破仑和富兰克林,写信还假惺惺的洒上几滴水表示流过眼泪。
“包法利主义”是平庸卑污的现实和渴望理想爱情、超越实际可能的幻想相冲突的产物。
5.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许多小说,都以故乡多赛特郡及其附近地区为背景。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侵入使得这个地区的宗法制农村经济关系崩溃瓦解,引起了该地区的社会秩序、道德风尚和人们心理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哈代的作品描写了这一历史性彼岸花及其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由于多赛特郡以及附近地区在古代又叫做“威塞克斯”,所以他的这类作品通常又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一、填空1、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帷幕,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
2、《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
在结构上选取了“狂人”整个生涯中的一些片段,用日记格式连缀成篇。
3、《阿Q正传》是鲁迅解剖国民痼疾的最典型的作品,是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集中体现。
4、郁达夫的《沉沦》是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5、《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而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6、在“左联“的大会上,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高屋建瓴地对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期的经验与教训作了科学总结。
7、30年代的文学作品: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边城》,艾芜的《南行记》,曹禺的《家》和《原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日趋成熟。
8、矛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三个连续性的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
9、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中篇《雾》《雨》《电》和短篇插曲《雷》。
10、沈从文被称为“文体作家“,他的小说往往体式独特。
《边城》就是别具一格的诗化抒情小说。
11、艾青是吟唱着一首中国劳动人民的赞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登上中国现代诗坛的。
12、《雨巷》是戴望舒的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诗作采用整体象征的写法。
13、曹禺于1933年完成了处女作《雷雨》,1940年创作了五幕剧《北京人》,它是继《雷雨》《日出》《原野》之后的又一杰作,是曹禺戏剧创作的高峰。
其中《北京人》是曹禺根据巴金的小说《家》改编而成的。
14、钱钟书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在讽刺小说的创作上自成一体,代表作《围城》。
15、“老百姓喜欢看“是赵树理的审美目标,创造了”评书体“的小说样式(代表作《小二黑结婚》)16、孙犁是解放区除赵树理以外最重要的小说家,他最有名的小说都是以抗战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创作的“抗战小说“。
名词解释题1. 易安体答案:易安体: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所谓“易安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风格。
第三, 倜傥的丈夫气。
李清照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女子缺乏的俊爽和开朗。
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2. 西昆体答案: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后人称帝王藏书的秘阁为玉山、册府,西昆指玉山。
?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3. 稼轩体答案: (1)辛弃疾的词风。
(2)稼轩体的基调,以抒发英雄失志的悲愤为主,形成了豪放悲壮的主导风格。
(3)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
4. 苏州派答案: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它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等。
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作戏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身份上,都是出身社会中下层,大多与科名和仕宦无缘;大多是以毕生精力从事戏剧创作的作家;在作品的题材内容上,他们一反传奇创作领域“十部传奇九相思〞的窠臼俗套,而是关注现实,写了许多政治剧和时事剧,因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作品形式上,由于他们既精通音律,又熟悉演艺优人,所以一反案头剧脱离场上演出的弊端,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排场、工巧和谐的宫调曲牌而形成适合场上搬演的作品,所以一直流行于当时和后来的戏剧舞台上。
中国当现代文学主要流派1.荷花淀派:指以孙犁为首的文学流派。
因以孙犁的《荷花淀》代表的一批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里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的小说而得名。
主持《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发现并培养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作家群,,孙犁《山地回忆》、刘绍棠《蒲柳人家》。
2.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批山西作家,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文学主张、创作风格(新短通)、创作方法(革命现实主义)相似,创作成就较高。
生活内容与传统叙事手法相结合,情节典型、细节生动,讲究艺术构思、语言通俗,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三里湾》、《锻炼锻炼》、《三年早知道》.3.伤痕文学:以文革造成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为主要内容。
昭示了“恢复”和“复归”现实主义的新鲜内涵。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郑义《枫》。
、特点彻底否定文革的思想倾向/善良人受损害的情节模式/宣泄义愤的情感模式局限:止于“问题小说”模式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观念浅直,艺术粗糙伤痕是反思的源头,反思是伤痕的深化.4.反思文学:继伤痕文学的情感宣泄与政治批判进入到历史深层的理性思考,以中篇小说为重点。
社会动乱的世相图,历史反思,民族创伤和国家苦难反思,启蒙式地突出了极左政治路线与封建思想如何二合一地造成社会和人的深刻异化。
王蒙《蝴蝶》、高晓声《陈奂生上城》、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特点:艺术表现方式更加灵活,主题深度比伤痕文学进了一大步。
局限:艺术形式单一,反思不彻底,缺乏自省与忏悔。
5.改革文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描写新时期出现的社会改革以及改革引起的人物命运人际关系心灵纠葛为主要内容与现实生活十分贴近,明显地具有与历史同步,回答时代问题的特点。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龙种》6.寻根文学:在八十年代“文化热”的背景下产生的。
作家们试图汲取本土的生活内容,借助西方的文学技法,表现中国的文化特色。
【重点复习题目及类型】一.名词解释1.花间词派2.沉郁顿挫3. 新乐府运动4. 唐传奇5. 晚唐小品文6. 话本7. 大历十才子8、张王乐府9、郊寒岛瘦10、三吏三别11、古文运动12、变文13、俗讲14、三十六体15、韩孟诗派16、元白诗派花间词派:“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而得名。
赵崇祚编选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十八位词人中温庭筠、皇甫松生活于晚唐,未入五代。
孙光宪仕于荆南,和凝仕于后晋,其余皆仕于西蜀。
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此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词派”。
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
词的内容主要写闺阁情事、男女离别相思之情,歌舞宴乐之事。
其风格浓艳香软,词藻华丽。
沉郁顿挫:“沉郁顿挫”见于杜甫的《进雕赋表》,后人用它来形容杜甫的主要艺术风格。
沉郁,是就思想内容而言,指意境的开阔壮大,感情的深沉苍凉;顿挫,是就表达方式而言,指语言、韵律的曲折有力,即起伏跌宕。
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所提出的,是指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贞元、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这场运动是在作家群体的共同理论追求和创作实践下所发起的,以批判现实为宗旨,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旨归。
晚唐小品文:在古文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晚唐小品却异军突起,大放光彩。
这是韩、柳杂说、寓言小品等类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晚唐日趋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下的产物。
晚唐小品有三个基本特点:篇幅短小精悍,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情感炽烈,生气贯注。
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唐传奇: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传奇”之名,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
发展到后来,传奇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
古文运动:古文的概念是韩愈首先提出来的,主要是针对骈文而言,指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文学批评中的不同文学流派分析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性评析和研究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意义和价值。
在文学批评中,不同的文学流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分析几种主要的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流派强调对真实生活的描写和表达。
它主张艺术作品应该以客观真实、生活本真的方式呈现。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对社会现象深入观察和揭示,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和对社会问题的呈现。
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写实的手法,力图将人类命运和社会现实展现给读者。
例如,《红楼梦》是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对贾府内外事务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和家族衰落的真实景象。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流派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幻想世界的追求。
它将人的感情和想象力置于艺术创作的核心。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感悟,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追求自由、平等、人道主义的渴望。
浪漫主义作品往往富有激情和想象力,反映了人类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奇异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悲壮的世界,充分表达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三、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流派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塑造作用,并试图以科学的方式描绘社会现实。
它认为人的行为和个性是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结果。
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对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对人物形象的全面展示。
自然主义作品具有严谨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力图还原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的《戈尔戈·曼库尔》以农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悲剧和命运的世界,突出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科学性和冷酷现实。
四、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流派强调意象、象征和隐喻的运用。
它主张通过对象征的运用来传达抽象而晦涩的思想和情感。
象征主义文学的特点包括对超越现实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象征主义作品通常给人以含蓄和复杂的感受,有时需要读者通过解读来理解其中的意义。
外国文学史(第三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考点】一:世纪末出现的三个文学流派: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
1.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19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在法国兴起,。
在70—80年代达到盛期。
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
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
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2.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
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3.象征主义: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出现于1886年。
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在西欧的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
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
一、填空1、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和“俄国诗歌的太阳”。
《驿站长》开俄国文学抒写小人物命运之先河。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体小说。
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石。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2、批判现实主义是高尔基最早提出、使用这个名词。
3、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福楼拜是西方现代小说的远祖。
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4、英国的三位女作家是:盖斯凯尔夫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代表作《玛丽·巴顿》;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爱米莉·勃朗特,代表作《呼啸山庄》。
5、斯丹达尔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
6、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
他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长篇小说《舒昂党人》是他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
《人间喜剧》分3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7、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家。
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近似自传体的小说。
《艰难时世》反映了40-50年代英国尖锐的劳资矛盾。
《双城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8、果戈理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自然派”的创始者。
《钦差大臣》是果戈理的讽刺喜剧,代表作之一。
主人公赫列斯达科夫。
《死魂灵》是果戈理的代表作。
主人公泼留希金,四大吝啬鬼之一。
“含泪的微笑”是果戈理创作的特色。
9、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写城市下层平民和罪犯心理的能手,如《穷人》《罪与罚》。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一生创作的总结。
10、19世纪后期的主流仍是批判现实主义。
外国⽂学整理《外国⽂学》重点列举(3个,10分)名词(4个,20分)简答(4个,40分)主观(1个,30分)第⼀章:概论⼀、欧美⽂学史思潮与流派线索:希腊精神——古罗马⽂学——中世纪⽂学——⽂艺复习⽂学——古典主义——启蒙⽂学希伯来精神后现代派——现代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欧美⽂学史思潮与流派线索:两⼤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艺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学及⽂化理论七⼤思潮:⽂艺复兴时期的⼈⽂主义⽂学思潮17世纪新古典主义⽂学思潮法国⼤⾰命前后的启蒙主义⽂学思潮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学思潮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学思潮20世纪⽆产阶级⽂学思潮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三、两⼤源头:⼆希(⼀)古希腊-罗马⽂学:世俗⼈本意识1.古希腊的⽂化精神:民主、法制和政治公开全⾯的⼈的观念崇尚⽐例和均衡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个体本位的⽂化价值崇尚⾝体的健美(奥林匹克运动会、雕塑)格⾔:“认识你⾃⼰”2.古罗马:秩序、⼒量、理性(“反哺”)(⼆)希伯来-基督教⽂学:宗教⼈本意识《旧约圣经》最好的意义:教义神圣、守护⼼灵最坏的意义:狂热四、艺术的——智慧古希腊——罗马⽂学实⽤的——⼒量“三位⼀体”⼆希希伯来——基督教⽂学⼼灵的——仁爱第⼆章希腊神话⼀、什么是神话?1、社会学⾓度:神话是加⼯的⾃然和社会形态本⾝。
“任何神话都是⽤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然⼒,⽀配⾃然⼒,把⾃然⼒加以形象化;因⽽,随着这些⾃然⼒之实际上被⽀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2、⽂化学⾓度:神话起源巫术宗教礼仪。
3、哲学⾓度:泛灵论4、⼼理学:神话是想象⼒的结晶⼆、希腊神话1、产⽣时间及地理位置(1)远古- 公元前12世纪左右(2)地理位置:爱琴海周围地区(克⾥特-迈锡尼⽂化)2、⼝头创作,经长期流传,⽀系庞杂,并不完全⼀致,但主⼲线索明晰,不容置疑。
3、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新辈神谱(看课件)4、希腊神话的特质(1)神⼈同形同性(2)“酒神”与“爱神”的重要地位,表明古希腊⼈对⾷⾊两⼤情欲的崇拜。
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包括专题流派整理)第一章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根本特点一、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十年(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文学发展识记:(1)第一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
(2)“五四”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3)“五四”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4)1921年以后涌现出的文学刊物和新文学社团。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的文学发展识记:(1)第二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及其理论主张。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的主要参与者及其论争的焦点。
(4)左翼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5)30年代出现的主要文学流派。
(三)第三个十年(1938—1949)的文学发展识记:(1)第三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这一时期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抗战初期的文学与解放战争时期文学。
(2)抗战初期以街头诗、独幕剧等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实践。
(3)解放区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4)国统区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5)现代文学阶段结束和当代文学阶段开始的标志。
二、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识记: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重要特色一、当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一)十七年文学识记:(1)“十七年文学”是指从1949年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这段时期的文学。
(2)“十七年文学”的基本特征。
(3)“十七年文学”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二)“文革”时期的文学识记:(1)“文革”期间的文学,有不同的两个部分:一是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作品;二是秘密或半秘密状态写作和传播的作品,通常称为“地下文学”。
(2)公开发表的小说的代表作。
(3)《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个“样板戏”。
(三)新时期的文学识记:(1)新时期文学是指从“文革”结束后到80年代中期十年左右时间里的文学。
古代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在古代,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各种文学流派陆续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主要的古代文学流派及其发展历程。
一、诗歌流派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古代诗歌流派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乐府诗,这是一种以民间歌谣为基础的诗体形式,具有明快活泼的特点。
到了唐代,以《诗经》为代表的雅乐体诗歌成为了主流,强调音韵和骈律的运用。
而到了宋代,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形式崭露头角,展现了豪放明快的风格。
可以说,古代诗歌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令人叹为观止,不仅丰富了文化内涵,也表达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追求。
二、散文流派古代散文流派通常以文章的体裁、内容、文体等因素为划分依据。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文,它以丰富的联想、形象化的表达以及华美的辞藻,塑造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
而到了唐代,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骈文则非常盛行,骈文注重字句的韵律和平仄、长短的对偶,并且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而宋代则兴起了一种重视个人感受和抒情的笔记体散文,以苏轼、欧阳修等人为代表,以其自由的写作形式和独特的情感表露,深受当时文人士子的喜爱。
三、戏剧流派古代戏剧作为一种集戏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表演形式,也是文学的一种体现。
最早的戏剧流派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祭祀雅乐,之后逐渐演变为唐代的盛行歌舞和宋代的元曲。
南宋时期,禁止歌舞的政策使得元曲成为了主流戏剧形式,它以曲调明快、歌词婉转、表演形式多样等特点,深受民众的喜爱。
除了元曲之外,古代中国还有一系列的地方戏曲流派,如京剧、越剧、粤剧等,它们各自独具特色,代表了不同地域和历史阶段的戏曲发展。
四、小说流派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最早的小说流派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志怪小说,以神话、传说及怪诞的故事情节为特点。
唐代到宋代,以玉台新咏、陈情表等为代表的语言小说逐渐兴盛,以其浅白的文学性表达和真实的情感描绘,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