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二模作文评讲(2013用)
- 格式:ppt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17
名师点评: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析(你作文跑题了没?)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析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吴丰强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
”人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时代。
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多样,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挑战和变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今年广二模试题肯定会给人们带来不小冲击,别的就暂且不说,但说这作文题,就让一些学生够受的。
为什么呢?自从模式作文受了打击之后,“材料作文”悄然兴起。
作文备考,似乎可以一言以蔽之,材料,材料,材料!材料新,材料多,材料典型,独家材料,等等等等。
一篇考查学生思想的作文,演变成材料比拼,材料堆砌。
也许人们觉得奇怪,为什么不管我们怎么改,总要走一条应试之路?其实,只要方法大于思想、形式胜过内容成为真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永远行进在形式主义的轨道上。
但这次广二模作文题,似乎很不配合,因为你可以推想,这样的作文题如何宿构材料。
从这一点上,我为这样的作文题鼓与呼。
广二模作文承继去年高考作文样式,有话题,有角度。
在话题上,不让考生蒙头转向,以反复的形式让考生迅速抓住作文的范围(即人人喜欢说的“关键词”):数据。
从角度看,材料给出两个:1、数据是科学的度量;2、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挑战和变革。
虽然作文试题角度很清晰,但是在学生那里就不一定清晰了,很可能就是一个公式,一个口号。
要想清晰,必须想清楚。
为什么数据不能漠视?因为有人漠视数据,不搞调查,不获取数据,或者对数据不做分析,不做研究,不从中发掘、发现社会、生活真实面貌,决策、评估、结论凭感觉,凭经验,凭臆测,凭热情,所谓拍拍脑袋就做出决定,转转眼睛就有了思想,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方式。
2013广州二模学生考场作文范文让数据来说话——数据自述安铺中学高三(6)班刘楚君本人姓数名据,字事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科学的度量。
对于我的应用,应该是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而随着多领域要用到我来讲事实时,我发展成扯谎这的助手,这让我倍感羞耻和痛心。
有时候,我的身高达不到某些官员的预期时,他们盯着我,恨不得把我扯高投长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可他们那宛如无底深渊的虚荣黑洞,我一个小小的数据又能如何满足?君不见,他们鼠标一点,数字一变,我立马从一个真实反映者变成了万恶的扯谎人。
我有心改正却无力回天,我实在难以在以真以善著名的家族中立足。
只因政府工作人员们为了面子,而丢失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我期望有一天,他们能醒悟,正视我的存在意图,是为民为国,而非为他们谋求一己私利。
有时候,我有因长得太高而让某些大老板脊背发凉,双脚打颤。
当我冷脸盯着他那肥胖臃肿的身材肥肉乱颤,而想着早知今日而何必当初,等着他被法律责罚,等着他认识到自己不该因一己私利而置矿工们人身安全置之不顾时,他却以惊人的速度,将末位两个数字硬生生地从我身上扯下来,食指一动,我立刻变矮。
看着再一次成为助纣为虐者的自己时,我恨不得拥有人强健的四肢,充满智慧的大脑,能言善辩的嘴,去为那些被人剥削正当利益的人说话,而非在冷硬的电脑中任自己被迫变矮、闭嘴,在惨白的沉默的纸张中,窥见那可恶的得意的笑脸而无能为力,变成替毒胶囊生产者、毒奶粉制造商圆谎的傀儡,我不要当毫无反抗力的傀儡。
美国有句谚语说:“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
”是的,我要开口,我要言明真相,即使你们这些自欺自人者有再高的圆谎技术与手段,事实也不会因此而被历史掩埋。
总有一天,事实会替我申诉你们的罪行,会让你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的叩问中,我们的人民公仆是否应该放下身段,真真切切地倾听广大民众的心声,而非对着被改过的我满意点头。
那句“你幸福了吗”叩问的不仅是大众自己,更是叩问这社会的良心。
广东卷【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能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点评】这个题目很有时效性,能够反映当下人们的价值观。
在这个作文的题目里面反映了两个方面的考察:第一是关于慈善的意义,第二是关于慈善的价值。
首先,慈善是最近两年中国一直在热议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现代慈善真正意义呢?你看看三户人家的态度,就是对于慈善的三种不同理解:第一户人家接受,就是把慈善当做一种无偿的捐助,一种扶危济困,就理所应当地接受。
第二户人家是把慈善当做一种借贷,它是有偿的,借来了以后再偿还,是缓解一时燃眉之急的周转。
但是这不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接受,以后会再偿还。
第三户人家拒绝,认为这样给钱只是一种施舍,这是以尊严作为代价,所以会选择拒绝。
这个题目也提出了问题:今天的慈善应该怎么帮助别人,慈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现在中国的慈善绝大多数都停留在要求公益、透明,要求扶贫济困,解救燃眉之急就可以了。
这其中受助人的长期效应,周转起来以后的发展,包括对受助人的尊严、自理能力的扶持,到底有多么深刻的关系?其实这是对于慈善的一种思考和考评,在今天是有现实意义的。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关于财富的价值的思考。
财富到底能够做什么?首先题目里声明捐助人是自己白手起家挣钱,这是很干净的钱,社会需要这样的热心人。
但是这笔钱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真正实现它最大的效益?每个人对待财富都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人使用财富都能换来不同的效益,究竟这样一种手到擒来、无偿接受的财富,后续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决心以后偿还,这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完全拒绝这种施舍,则是把尊严看的高于一切。
2013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语文调研考试作文示范(2013年4月21日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任时曾经被媒体问到:“中国的电视机已经出口到英国了,你是否感到危机?”撒切尔夫人一笑,回答说:“等到中国的节目也输出到的时候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一个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不能说它是一个强国。
她们说的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有稳定性、持久性的思想。
在撒切尔夫人和希拉里看来,中国在没有输出电视节目或者是背后的价值观之前,中国是不足以为惧的。
如果推而广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人,在没有能力输出价值观以前,不能算是真正的“强国”“强市”和“强人”。
请仔细阅读材料,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她们的观点。
写议论文的话,你可以就国家或城市立论,也可以就个人立论;也可以写记叙文。
只要把你的想法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少于800字。
用思想的天空,托起有力的翅膀海是龙世界,天是鹤家乡。
价值观是鲲鹏雄鹰展翅飞翔的天空,是龙鱼畅游的乐土,是一种国家、民族和个人行动的内驱力,是智慧、人才、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施展才华的无形舞台。
强大的民族和国家,必先以价值观立民族百姓之心,而后才能经世致用、富国强兵。
《庄子》说:春秋时代的鲁国,举国儒服但儒者只有一人。
儒服虽然是鲁国最时尚最畅销的服装产品,但全社会并未推行儒家价值观。
所以,鲁国尽管拥有孔子而不能任用,流行儒服而不能强国。
鲁国只配生产和畅销儒服产品,却未能真正成为富强的国家。
与之相反,商鞅在秦推行法家,举国信奉,人人争立功受赏,秦虽居于中华边陲,生产力落后,但最终“大出于天下”。
儒家、法家,正是那个时代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任何产品、任何生活方式,都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物化,都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物化。
江南人善绣,是因为江南是温柔旖旎的水乡;德国制造业领先世界,是因为德国人崇尚严谨的哲学和思想。
2013广东各地地模作文2013佛山二模作文 2012年6月9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
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
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
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不允许考生进场。
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规则”,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人情”,人的感情;人之常情(通常的心情或情理)。
材料是一个新闻事件,先点出事件引发了一场争论,然后简单叙述事件。
写作要求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即可从工作人员、妈妈、考生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和做法;对人物观点和做法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但在立意判断时应该研究本则材料的特殊性,本则材料由概括句和事例组成,而且关系紧密。
概括句暗示了(其实也指明了)出题人的意图,本次作文的基本立意范围——规则与人情,事例中也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考生违规,考场工作人员坚守规则,不为人情所动”。
切题:(依据是既符合范围,又切合材料)1.规则至上,人情不能动摇规则2.人情可以完善或改变不合理的规则3.规则中应该蕴含人情味4.不违规则,不失人情5.严守规则,彰显公平是最大的人情合题:(依据是切合材料内涵即可,可以脱离概括句的范围)1.为人处事应未雨绸缪或早作准备(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只迟到两分钟)2.遭遇意外应理性处理(考生想翻墙进入考场)3.做人不能没有自尊(妈妈下跪)4.母爱是伟大的(妈妈为孩子进考场求情下跪)5.忠于职守,认真尽责(考场工作人员不准迟到考生进场)6.固守规则,不知变通(考场工作人员不准迟到考生进场,导致该考生缺考)【标杆作文】无规矩不成方圆上海一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导致迟到,而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拒之门外。
淡抹了年华(记叙文)17岁以前的我,想哭就大声地哭,想笑就大声地笑,真是不知愁滋味。
那时的我,敢这么说,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忧伤。
周围有很多好同学,可以让我不开心的时候随意“打骂”以消心头之气,可她们的脸上却依然绽放着最美丽的微笑,无论我怎么任性、怎么胡闹,她们都会最大限度地包容我,也许她们会因为我过分的蛮横而生气,没关系,她们第二天照样会和我继续疯玩打闹,然后再继续忍受我的“无理取闹”。
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远去之后才想转身再重复一遍来路。
在一家杂货的遇到小学时的同桌,其实,我一眼便认出了她,只是名字记不得,模样不如从前,路边疾驰的卡车掀起满地灰尘,我低头绕开,转身装作不曾认识。
远隔人海我回望,发现她望了我一眼,两人默默地背道而驰。
原来她也当我是个陌生人。
时间是最无情的刻刀雕刻着我们岁月的流逝,却不允许你做任何的缅怀。
无聊时,经常翻着手机通讯录里滚动的同学的名字。
内心总会有一瞬间的冲动,想按下绿色的电话图标键,但最终还是迟疑地把手僵持在半空。
手机却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又惊又喜。
你说:“我想打耳洞已经很久了,你到底什么时候陪我去啊!不知道要和最好的同学一起打吗?我等你很久了!”“白痴啊!你着什么急?马上放暑假了啊!到时候一起去。
”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默契,我相信它还在,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当过尽了千帆,你还在我身边。
还有什么好奢望的美好呢?”我又想,有些东西是没那么容易就被时间打败。
比如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部电视剧,当看见女主角离开男主角时,你发短信跟我说:“有些人我们不能拥有,却终究要学着放手,但有一些人,你打也好骂也好,他永远不会离开”。
我知道你是在告诉我你一直都在。
我们心里都很青春,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
我们不得不接受生活带给我们一切伤害,然后我们才能无所畏惧的长大。
淡抹的年华,清新怡人。
让我们的美好年华刻进这永久的同学关系中,走在岁月的光影里,照亮我们彼此的前程吧!高考作文满分作文点评:1、新颖的角度。
2013年广二模李中上课语文2013.4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谒见(yâ)抚恤(xù)造福桑梓(xīn)审时度势(duó)B.修葺(qì)拂晓(fó)瞠目结舌(chēnɡ)潸然泪下(shān)C.契机(qiâ)莅临(lì)矫枉过正(jiǎo)一曝十寒(pù)D.混淆(xiáo)喟叹(kuì)拐弯抹角(mò)数见不鲜(shuò)【参考答案】D,A.“造福桑梓”的“梓”读“zǐ”。
B.“拂晓”的“拂”读“fú”。
C.“契机”的“契”读“q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人大代表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使义务教育涵盖学前阶段,保证每一位儿童都能平等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B.一些编剧在改编名著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理解原著的精髓,胡编乱造了许多情节,这样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原有的思想性。
C.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不忍卒读的作品,内容低俗,文字粗劣。
D.国内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今天这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参考答案】A,涵盖:包括,包容。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想相反或出乎意料。
此处应为“就”。
C.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此处应为“不堪卒读”或“难以卒读”。
D.长此以往:老是这样子下去。
用于对将来不好情况的假设,不可以用于陈述已有的事实。
此处应为“久而久之”。
备注:通常指未来的结果,不好的情况。
例句:长此以往,我的成绩会下降的。
错句:长此以往,我的成绩退步了,从班里的前几名下滑到了倒数几名。
20XX年广东卷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20XX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继续了去年的命题思路仍为新材料作文,总体衔接平稳。
从所给材料的形式看为多则观点型,这点与去年的形式也基本相同,这与考前老师学生的备考基本符合。
多则观点材料的作文在审题提炼观点时,可以采取“求同追异”的思路进行,先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观点),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后综合找出共同点,比如本次广东高考材料从富翁的行动和三家的不同态度看,他们共同的话题是关于“捐助”,富翁要捐助,其他三家受捐助,因此我们的审题立意中重点要谈“捐助”(或帮助),这是“求同”。
另外我们还要“追异”,因为有三家对捐助不同的态度:有肯定、有提醒、有拒绝,考生可以针对任意一家的态度来写,还可以选取其中两家的对比思考。
比如:帮助与面对帮助,捐助与面对捐助,理性面对捐助,捐助与施舍,爱心与信任,爱心与感激,获得与回报,热心的价值,不受嗟来之食等,但防止写成“富裕与贫穷”“如何致富”“关于慈善事业”“贫困家庭的梦想”“同情困难家庭处境”等这样大而空或有离题嫌疑的文章。
总之选择提炼出自己认同好写的观点,但千万不要只抓材料中的一个词去写或另起炉灶。
从所选材料内容看,今年广东作文更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是一次“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陈少华),通过现实去的关注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从陈光标的高调捐款到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更多的是开放考察一个社会人格在当下的价值观念”(于丹),内容非常具体,直面现实,可以说如果平时学生不注意关注社会和生活是很难有作为的。
推荐(湛江市第21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卷总结【推荐语】湛江市第21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撰写的《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卷总结》凝聚了该校备课组老师的智慧与心血,对广州二模讲评很有帮助,转此与老师们分享。
执笔人符春盈老师是广东省骨干教师,去年在我校省名师工作室陈庆雯教师工作室跟岗,表现非常突出,从此总结可以对符春盈老师教学管中窥豹。
二排左四为符春盈老师左一为符春盈老师右一为符春盈老师【推荐】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卷总结(2013/4/24)湛江市第21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评卷分工:文科——梁子芹(1、2、5、6、9室)符春盈(3、4、7、8、10、11室)理科——李文丽(12、13、16、17、21室)谢小玲(14、15、18、19、20室)一、审题立意(一)提取关键词:数据(二)理解关键词内涵:1、数据——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所获得的和用于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查证、决策等的数值。
数据(Data)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
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
对信息的接收始于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的解读。
区分近义词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
依据:1.把某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
2.作为根据或依托的事物。
数字:1.表示数目的文字。
2.表示数目的符号。
如苏州码子、阿拉伯数字。
3.数量;数目。
网络:一般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狭义的含义即因特网。
网络四要素——1、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2、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3、网络软件支持;4、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
2、大数据进入2012年,大数据(big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大数据的四个特征——数据量大类型繁多(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价值密度低(如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信息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如何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更迅速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