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语言学-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7
语言学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涉及到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历史发展等方面。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是由一定的语言符号组成的,具有表达意义、传递信息的功能。
语言学与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语言,而语言也是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语言的各个方面。
例如,语音学研究的是语音的发音和音节的组合方式;语法学研究的是词汇和语法结构的组合方式;语义学研究的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规则和策略等。
语言学为人们深入了解和研究语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
通过语言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掌握语言的规律和特点,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的本质和变化。
语言学与语言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指导语言学习和使用,也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和变革。
而语言的实际使用也为语言学提供了研究的素材和数据。
总之,语言学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而语言的实际使用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素材。
- 1 -。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A语言的特性:一、任意性与规约性1. 任意性: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2. 规约性: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约定俗称的关系。
二、二层性:指拥有两层结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
(有限手段无限使用,人类交际最显著特征)三、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和递归性。
四、移位性: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物体、时间和观点(好处:使得我们有可能用抽象的概念来交流或思考)B与动物语言区别:由于喉部结构的差异,不适合吐字发音。
但可使用手势语言C语言的功能:信息功能人际功能施为功能感情功能寒暄交谈娱乐功能元语言功能D语言学的发展脉络:一、传统语言学:1.从哲学角度思考(名实之争):区分主语、谓、宾等逻辑成分概念、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讨论2. 语文学习角度研究(梵文):为阅读理解古代经典文献服务的3. 历史比较角度(主要比较印欧语系):试图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共同母语(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二、现代语言学(20c,结构语言学)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提出语言的线条性、任意性、“能指”(符号可感知)与“所指”(符号所代表的内容)、“组合关系”(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顺序组合的关系)与“聚合关系”(某一位置能够互相替代)(区分历时)更强调共时研究,重视排除历史干扰而对语言现状进行现实的描写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认为语言学首先要进行语言系统和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研究。
E当代语言学三个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生成语言学派:语言是人类内在化的能力,人类语言虽然差别很大但遵循的原则相同。
强调语法的天赋性、自主性,着重探索人类语言的机制、共性,同时探究各个语言的参数差异,即在探索人类语言共性的基础上探究各个语言的特点。
天赋假设:语言是天赋,儿童生下了就有普遍语法,婴儿言语获得过程是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一语言与言语(一)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那么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紧密联系。
要紧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穷的。
5.语言是稳固的,言语是多变的。
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
语言与言语又有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
二语言的性质(一)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确实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确实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确实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语言符号具有多方面的特点,要紧特点有以下几点: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语言符号的稳固性3语言符号的渐变性4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刻上依次显现,像一根线条一样。
(二).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假设干相互联系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所谓系统性,确实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三).语言的社会性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第一,从音义结合的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语言符号中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第二,从语言与社会的彼此依存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是随社会进展而进展,并随社会消亡而消亡。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不能没有语言。
(四)语言的民族性(五)语言的生成性三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要紧有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存在的客观形式1.1 什么是语言“语言”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语言存在的客观形式首先表现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说话”或者说人与人之间“口头交际行为”,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互相交替着“说”和“听”的过程,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1.2口语和书面语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
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书面语和口语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
如果书面语跟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但是应该看到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研究语言首先应该研究口语,并且当口语和书面语在某些方面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一般以口语为主。
但是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唯一对象或主要对象。
1.3语言和民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名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多数人会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的社会群体”。
所谓“民族国家”是指这些新兴国家大多数基本上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国家”的现象,这些国家大多数是以单一民族、单一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如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德国等等。
他们区分“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就是所谓“相互理解程度”【错误】:互相能理解的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方言,互相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
实际上只能按照“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再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处理。
1.4语言和种族绝大多数人早已认识到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全世界从生理的角度上能确定的种族为数不多,如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闪米特-哈密特人种,尼格罗人种等有限的几种,但是语言而言,即使只算“语系”而不算下属的具体“语言”至少也有一二十种语系。
1、5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语言研究语言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语言与语言学-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已经超过2000年,但对于语言的定义和起源仍然存在争议。
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也不是新兴的事物,如何将语言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语言研究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有些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有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
因此,对于语言的认识和语言学基本知识的了解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章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对于语言、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和外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做一简要的介绍与分析,以期达到纵观全局的效果。
一、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是科学地研究语言的学问。
需要进一步的界定。
本节先简单探讨科学的问题,下节着重讨论语言的定义。
二、科学的含义说语言学是科学,可以有两层意思。
广义地说,不论研究语言的普遍规律还是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特点,都是一门学问,都是要在掌握大量语言素材和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建立某种语言理论的学问。
狭义地说,“语言学是科学”的说法特指语言学家对待语言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而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研究语言正是20世纪语言学的突出特征。
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是指运用可以公开交流和描述的方法处理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材料,并依据可以陈述的原则和可以形式化的理论进行证明。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分析,找出语言的规律和规则,从无限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语言的一般规则。
在此意义上的语言科学,应有以下三个武器作为保证:穷尽性、一致性和简洁性。
穷尽性指对有关材料要有足够的分析,一致性指结论各部分之间不能互相矛盾,简洁性指在保证上述两项要求的基础上,力求理论上达到最高度的概括。
1.According to Saussure (1916)。
language is not synonymous with human speech。
but rather a social product that ___。
I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human ___.2.Sapir (1921) defines language as a non-___ ideas。
语言学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它研究语言的结构、产生、发展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与语言学相关的还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
语言作为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表达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言学的研究对于语言的理解、应用和保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与语言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这一现象,通过对语言的结构、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语言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而语言则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存在和发展也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实践基础。
语言学的成果也为语言的教学、翻译、信息技术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总之,语言学和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语言学的研究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语言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
思路。
- 1 -。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人类对于语言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但至今对于语言的定义以及语言的起源仍时有争议。
语言教学和语言作为外语教学也不是近期才有的事, 如何将语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也是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外语教学要求的不断强烈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于语言本身的研究, 经历了语文学、对比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解释语言学、语篇和会话研究等几个大的阶段, 这些理论有些应用于外语教学,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也有些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造福于人类。
在外语教学的历史长河中, 不论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 还是本世纪变化多样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和交际法, 无一不体现了各个阶段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程度。
因此, 对于语言的认识、对于语言学基本知识的了解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章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 对于语言、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和外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做一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以期达到纵观全局的效果。
第一节语言学是科学一、什么是语言学?关于语言学的定义, 公认的、简明扼要的定义是:语言学是科学地研究语言的学问。
那么, 什么是语言?怎样地研究算是科学?需要进一步的界定。
本节先简单探讨科学的问题, 下节着重讨论语言的定义。
二、科学的含义1. 广义的科学和狭义的科学说语言学是科学, 可以有两层意思。
广义地说, 我们可以认为不论研究语言的普遍规律, 还是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特点, 都是一门学问, 都是要在掌握大量语言素材和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建立某种语言理论的学问。
狭义地说, “语言学是科学” 的说法特指语言学家对待语言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而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研究语言正是20世纪语言学的突出特征。
2. 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 是指运用可以公开交流和描述的方法处理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材料, 并依据可以陈述的原则和可以形式化的理论进行证明(Robins, 1989)。
1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习题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习题、真题集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 D )。
(P12)A.葆朴B.乔姆斯基C.洪堡D.索绪尔2.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被称为( D )。
P12A.对比语言学B.转换生成语言学C.社会语言学D.结构主义语言学3.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 B )。
P58 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萨丕尔4.“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句话出自( D )。
(P68)A.《论语?述而》B.《庄子?养生主》C.《韩非子?五蠹》D.《荀子?正名》5.“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句话出自( D )P68A.《墨子》B.《论语》C.《管子》 D.《荀子》6.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 )。
P58-59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7.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 )。
P58-59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系统性8.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A )。
P60-61A.离散性 B.强制性 C.可变性 D.任意性9.语言是一种( C )。
P49A.自然现象B.生理现象C.社会现象D.个人现象9.“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指的是( A )p49A.语言B.言语C.言语行为D.言语作品10.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 )p59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系统性1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B )p59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B.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12.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p60-61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13.语言教学理论属于( B )。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一识记内容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2书面语:文字出现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11应用语言学: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码”即所谓的言语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答: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答:语言客观存在形式是极其多样化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要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那样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如果研究对象长期不确定不明确,或者研究对象太杂,范围太宽,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6语言和言语的区别?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语言”就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语言=言语活动-言语,言语带着个人性,语言带着社会性7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答:无法把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分开:声音离开了意义就不再是语音的声音,意义离开了声音也就不再是语言的意义,而且声音和所表示的意义一旦分开,语言符号也就不存在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语言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答: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柴交际工具的作用9语言符号的可变性?一方面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细微的偏离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时间的推移,细微的偏离积累成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人口的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变,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出现,书面语的产生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内部的阶层和行业等等的分化,都必然会引起语言在功能上的分化和发展10语言是一个系统?语言是一个人和人之间表达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而人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系统也必然是非常复杂的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是各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根据严密的组织规律分层次组织起来的,不同单位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系统11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答: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有明显差异的,其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几乎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语法子系统的系统性也很强,但比语音系统稍差一些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进行语言的发音时态的变换等等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均有这样的规律12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答:系统性还表现为相对的封闭性,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对的封闭性也就不成其为一个系统13语言系统的层次性?答:语言的出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语言的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都是分层次的,不是单一层次的,而且有上位层次下位层次之分大小依次为:语速—词—短语—句子,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句子和句子可以组合成语篇,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14组合关系的含义?答: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部分和部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上15聚合关系的含义?答: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16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聚合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又体现为聚合关系的线性序列17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研究领域包括的内容有:语言的定义,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本体的语音语法语汇语义和文字的一般规律,不同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性和特性等等18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任何一门应用语言学都有自己的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是主要性质主要研究领域:1最早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2实验语音学,是现代通讯领域应用语音学的理论和成果改进通讯质量和效能的体现3计算机的广泛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等结合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形成的新的应用语言学4也可用来侦破刑事案件19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不论中外,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辩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印度人希腊人已经对语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后世语法研究的基础中国人则对语义文字音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都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即使今天看来也是真正的语言学研究20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几个阶段:1从16世纪到18世纪,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一些学者懂得的语言和了解的语言大大增多217世纪和18世纪不少人纷纷搜集和编纂多语种的对照词表,有人发现欧亚两洲语言有明显相似之处,并开始加以比较研究,后来语言学吸收近代生理学和声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科学的语音学,并运用其的理论和方法发现语言之间严格的语音对应规律3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学科终于建立起来了21普通语言学的产生?答:由于语言学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对更多的语言的认识,就有可能产生关于“语言”的一般理论或者说普遍理论,这就是现在的“普通语言学”22索绪尔的主要贡献?主要贡献在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3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也就越来越显露出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就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24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长期以来是语言学的研究素材诗律学修辞学文章学更跟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分不开的在基础科段,语言和文学是不分家的25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答:中国甲骨文和金文的辨认全靠汉代语言学家许慎给我们留下了一部《说文解字》,而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则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古埃及的文字没人能认读,后来语言学家解读了在一块石碑上刻下的这种文字和古希腊文对照的铭文,才解开了古埃及文字之谜,美洲玛雅文字的解读则揭开了欧洲人来美洲以前印第安人历史的神秘面纱26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答:确定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民族语言规范化,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补课27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信息处理是对语言文字资料的处理一方面是现有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三思考内容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答: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客观形式,客观存在形式有两种:一利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一种是以文字作为载体的书面语一言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答: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有口语和书面语2)不同的人说同一个句子时各有不同,有个人特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说同一句话也不能完全相同3)书面语也有个人特点4)语言学家研究的是经过主观的在不同程度上已经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5)所以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不同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语言的第一种客观存在形式,而书面语是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的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大多语言只有口语,并不存在书面语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因此语言就成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民族又突破了语言作为标志的现象,这样看来,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相互理解程度”是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所采用的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即他们认为: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同时主张: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其实,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单凭“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依据语言结构差异的程度,来确定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即可能会把本属于同一民族但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所使用的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当作不同的“语言”,从而认为这些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2客观上,在有些地区,分属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居民使用的语言差别很小,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话”,按照“相互理解程度”的理论,这些居民说的“话”应为一种语言,因而他们也应属于一个民族这样推论与客观事实是不相符的3实际上,按照“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并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区分“语言”和“方言”才是正确和可行的处理方式6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答:区别语言和言语是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所必须的,区别语言和言语可以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并把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一致的出均植系统的范围内,而使语言学回到本体研究部分,从而提高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7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有一个根本特性,那就是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8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形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形特征使语言系统的组合单位的成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个部分之间就都有可能形成各种关系,产生各种相互影响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9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答:1对语言的观察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目的不同依据的理论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素材不同等因素会造成语言学存在着不同的理论2即使以上都相同,但由于时代的不同,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态度等等主观因素不同,结论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3客观语言是浑然一体的,并和参与交际的各方周围的社会环境等等是分不开的语言学家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现有的研究手段对研究现象加以切割分析,然后再进行综合4作为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永远处于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10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1)着眼于语言的“本体”,也就是重点研究语音语法语汇语义等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规律:2)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重点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3)着眼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4)还可以是别的角度,如哲学角度或其他角度(5)多角度研究可以促进语言学繁荣第二章语音一识记内容1语音: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栽体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3振幅: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的偏移4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5音高:声音的高低,由频率有大小决定6音强: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7音长: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8音质: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又叫音色,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9响度: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10基音:在复合声波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音叫“基音”11陪音:复合波中除去基音外,由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陪音12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13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就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就是噪音14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15声门: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音声门,两块杓状软骨之间的空隙叫气声门,合称为声门16齿龈:紧靠上齿的凸起的部分17硬腭:上腭前面凹进去的部分18软腭:上腭后面比较柔软的部分19舌叶:舌头自然平伸时,与齿龈相对的部分20舌面:舌叶后面的部分21舌根:与软腭相对的部分是舌面后,叫舌根22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23鼻音:气流完全从鼻腔呼出时发出的音24鼻化音:气流同时从口鼻腔呼出时发出的音25主动的发音器官:能够活动的发音器官,如唇舌头软腭等26被动的发音器官:不能活动的发音器官,如上齿齿龈硬腭等二领会:1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言借助声音这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无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收辨别和理解3)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说话人则听觉器官接收到的这些声音来辨别和理解对方的意思,语言借助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大脑联结起来4)离开语音这个物质外壳,语言就无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2语音和一般声音的本质区别?:1)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所以风声雨声等不是语音2语音必然负载一定的意义咳嗽打喃喃的声音是人的,不是语音3)语音负载的意义应属于语言符号系统即使几个人把咳嗽的声音约定为“有人来了”,仍不是语音,因为它没有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而成为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要素3音高与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的关系?1音高与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有关相对而言,大的长的粗的厚的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低:小的短的细的薄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也高2)语音的高低和人类声带的长短松紧有关一般而言,妇女和儿童的声带较短较薄,声音就高一些:成年男子声带较长较厚,声音就低一些同一个人的声音的高低变化,靠控制声带的松紧调节4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答:音高变化在语言中有重要作用在汉语等声调语言中,音节内的音高变化可以构成区别意义的声调句子的语调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而任何语言的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都是音高变化5音强与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关系?答: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振幅的大小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使发音体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和气流量的大小,说话时比较用力,呼出的气流量比较大,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强,反之,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弱6音强响度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答:指人们听觉上感到的声音强弱,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不一定一致实验证明,一个强度大的声音听起来不一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除了音强外,音高等因素也会对响度产生影响7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答: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英语俄语等西方语言的词重音,汉语的轻声都与音强的变化有关比如英语中的content是名词,意思是内容Content是形容词,意思是满意的利用音强位置的变化来区别不同的词汉语中精神第二个字读轻声,是形容词,是活跃,有生气的意思如果第二个字不读轻声,是名词,指人的思想品德宗旨的意思8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答: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英语中的feel感觉,与fill填充汉语广州话中的三与心都是利用音长变化来区别意义的9对语言说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这是因为,以音高为例,在读诗这个字时,妇女和儿童的绝对音高比成年男子高,但只要相对是高而平的调子,就不会使人听成‘实史式“,读同一个字时,同一个人提高噪门或压低嗓门绝对音高不同但相对音高没变别人也不会听错音强音长也是如此10音质的性质?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是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声波形式决定于基音和陪音的配比关系由于陪音的数量频率和振幅的不同,以及它们和基音在频率振幅等方面配比关系的不同,就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声波形式,,从而产生千差万别的音质11乐音和噪音的区别?1)发音体不同乐音的发音体是声带,噪音的发音体是参与发音的有关部位2)声波形式不同乐音的基音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成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声波形式有规则,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噪音的基音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声波形式没有规则,杂乱无章3)听感不同乐音听起来和谐悦耳,噪音听起来嘈杂刺耳12音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以及共鸣器的形状之间的关系?答: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如敲打木板和敲打金属,发出的声音音质就不同发音方法不同,音质就不同,如小提琴上的同一要弦,用弓拉和用手弹,发出的声音音质就不同:共鸣器的形。
语言学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的结构、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
语言学家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了解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演变、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语言学与语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语言,而语言的存在也是语言学研究的前提。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语言的存在使得人类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可以传递知识、文化和价值观念。
语言的多样性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演变。
语言学家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律,可以发现语言的演变和变化。
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语言学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语言学的研究需要语言的存在,而语言的存在也需要语言学的研究。
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演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而语言的存在也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
语言学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学的研究需要语言的存在,而语言的存在也需要语言学的研究。
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演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语言的存在也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材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初步了解语言的性质和语言的类型,了解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语言的符号特性和结构特性;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1、只有人类才有的语言:(1)俗话说“鸟有鸟语,人有人言”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语言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2)人类语言的显著特点:①内容更多;②用处更大(交际、标志、记录、思维、认识);③能够创造;④其他的辅助形式和转换形式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划分语言涉及的因素较多,但首先涉及的就是和民族以及国家的关系,语言不但是最直观和最易识别的民族标志,而且是国家的标志。
3、语言特点和语言类型:(1)语言的特点:错综复杂(2)语言的类型: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①语言的谱系分类: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是两个最大的语系②从语言“共时”状态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语言包括形态语和孤立语,形态语包括屈折语和黏着语,屈折语指类似俄语,德语;黏着指类似日语和维吾尔语(3)汉语的特点:①没有词形变化表示“时、体、态”但有时和语气助词;②汉语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的“性、数、格”语法意义,特别突出语序和虚词作用;③汉语的实词没有词尾。
二、语言的表现形式1、“语言”和“言语”:(1)言语动作:实际说话的过程(2)语言作品:说出来或者写下来的话(3)语言:说话时使用的符号工具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语言: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社会现象,可规律可循抽象的言语:是说话者个人的行为和创作,具有个人特色,是较为具体的(2)语言是更重要的,是决定言语的(3)言语是更现实的,是比语言更容易直接观察到(4)语言是通过言语来探究式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3、“本体”和“外围”★(1)“本体”: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如语言,语汇(2)外围:是跟语言联系的系统外部的各种现象,如语言与思维(3)对同一种语言现象,如果只是语言本身,就是本体知识,如涉及其他学科领域。
语言和语言学概述摘要:语言学一直作为汉语语言文学和英语专业本科期间的必修课,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更是作为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足以看出其重要性。
本文旨在简要梳理语言和语言学的定义和特征等,希望对相关专业学生以及语言学爱好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言、语言学、概述1:绪论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
本文将简要概述语言的定义、区别性特征、起源和功能,以及语言学的定义、分支和区别性概念。
2:语言概述2.1语言的定义和区别性特征语言是人类用以口头交流的任意的符号系统。
从语言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构成有五个要素,分别是人类的、口头的、任意的、符号的、系统的。
人类的指语言不同于其他生命所有的交流系统,例如:鸟儿的歌唱,蜜蜂的舞蹈,动物的叫声。
口头的指对所有语言而言,声音是最主要的媒介;书写系统晚于口头形式出现。
任意的指单词与其所指事物没有内在联系,例:“钢笔”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是指我们书写用的笔。
符号的指单词与其所指物体、行为以及想法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攻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一莎土比亚。
系统的指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语言要素根据某种规则排列,不可随意组合,例:bki,I?apple?eat.是错误的。
语言的区别性特征是指人类语言区别于任何其他动物交流系统的特点。
主要包括任意性、双重性、创造性、移位性、文化传递性和互换性。
任意性是语言的核心特征,指语素的音和意之间没有逻辑关系。
索绪尔最先讨论了这个特征。
任意性存在于不同的层面:语素的声音和意义之间的任意性;句子层面的任意性;任意性和规约性。
双重性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底层结构是上层结构的组成成分,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
底层结构由一些本身没有意义的语音组成,但是它们可以各自组合成有意义的单位,从而形成具有独特、确定意义的上层单位。
上层单位能够被组合或重新组合成无限数量的句子。
说到双重性,我们必须注意语言的等级性。
英语语言学知识点整理一、语言与语言学1、语言是什么?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规则等构成。
2、语言学是什么?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3、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语言学可以分为语音学、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分支学科。
二、语音学与音系学1、语音学是什么?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主要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发音机制和语音的变化规律。
2、音系学是什么?音系学是研究语言的音系系统的学科,它的是语言的音位、音素、音节、语素等基本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变化规律。
3、语音和音系的关系是什么?语音是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而音系则是语音的基础和框架。
语音受到个人的发音和语境的影响,而音系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是语言社团所共同遵守的规则。
三、句法学1、句法学是什么?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的结构和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的是词类、句子成分的构成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2、句法学的核心概念有哪些?句法学的核心概念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句法关系、句型等。
3、常见的句法结构有哪些?常见的句法结构包括: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复合并列句等。
四、语义学1、语义学是什么?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主要研究词义、短语意义、句子意义和语篇意义等。
2、语义的分类有哪些?语义可以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
词汇意义是指词汇的基本意义,语法意义是指词汇在句子中的组合关系和变化规律,语用意义是指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特殊意义。
3、语义关系有哪些?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等。
同义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词义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反义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词义相反的词语之间的关系,上下义关系是指一个词所表达的概念是另一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一部分。
语言学知识点整理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涉及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的结构、使用、习得和进化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学知识点:1、语言与言语:语言是指一种符号系统,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意愿的工具。
语言和语言学一、导读1.1 什么是语言?我们在醒着的大多数时间里运用语言(在梦里也会用到)。
人们经常把语言看成是理所当然。
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少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可以谈论宇宙和我们心灵世界的一切。
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你是否对语言的本质进行过思考?作为一名职业英语教师,你是否对你所教授学科的本质有过探索?深入这个问题,去理解语言的多面性。
语言包括很多作用:语言是交流手段,是符号系统,是文化载体,是思维工具。
正是由于语言的多面性,解释了语言的的定义不能被普遍接受的原因。
语言学家们必须要直面这个问题,在他们课题中,语言作为他们的研究对象。
过去,数以百计的这类定义被提出。
在这里,我们要引用一些来做讨论。
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的要素可以并且一定能被考虑到它们的共时等同中。
(de Saussure,1916)语言是语句的一种心向(限定词或者非限定词),每一个限定词在词长以及构建出自限定词的要素的心向。
(Chomsky,1957)语言仅仅是人类非本能的通过自主产生的符号,来交流思想,情绪,要求的一种手段。
(Sapir,1921)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语言进行了定义,反映了语言本质的不同侧面,但与此同时,也遗漏了一些问题。
在语言学界,“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任意有声符号系统”的定义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这一定义是建立在理论的假设上的。
就其本身而言,语言是被看做是人类所特有的。
换而言之,就是假定语言只有人类才有。
动物的交流系统(比如鸟的吱吱叫,蜜蜂的舞蹈,狗的叫声等等)都被排除在外。
交流系统是否也被被定义为不同于人类的其他生物所掌握了?1.2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许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相信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因此,语言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
他们将一些在动物的交流系统里无法找到的语言的特点分出来。
(1)创造性(creativity/productivity)创造性是人类语言首要的本质特征。
它使人类可以传递从未传递过的信息和理解从未听到过的信息。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人类对于语言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但至今对于语言的定义以及语言的起源仍时有争议。
语言教学和语言作为外语教学也不是近期才有的事, 如何将语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也是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外语教学要求的不断强烈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于语言本身的研究, 经历了语文学、对比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解释语言学、语篇和会话研究等几个大的阶段, 这些理论有些应用于外语教学,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也有些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造福于人类。
在外语教学的历史长河中, 不论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 还是本世纪变化多样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和交际法, 无一不体现了各个阶段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程度。
因此, 对于语言的认识、对于语言学基本知识的了解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章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 对于语言、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和外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做一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以期达到纵观全局的效果。
第一节语言学是科学一、什么是语言学?关于语言学的定义, 公认的、简明扼要的定义是:语言学是科学地研究语言的学问。
那么, 什么是语言?怎样地研究算是科学?需要进一步的界定。
本节先简单探讨科学的问题, 下节着重讨论语言的定义。
二、科学的含义1. 广义的科学和狭义的科学说语言学是科学, 可以有两层意思。
广义地说, 我们可以认为不论研究语言的普遍规律, 还是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特点, 都是一门学问, 都是要在掌握大量语言素材和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建立某种语言理论的学问。
狭义地说, “语言学是科学” 的说法特指语言学家对待语言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而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研究语言正是20世纪语言学的突出特征。
2. 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 是指运用可以公开交流和描述的方法处理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材料, 并依据可以陈述的原则和可以形式化的理论进行证明(Robins, 1989)。
这样做的目的是, 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分析, 找出语言的规律和规则, 从无限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语言的一般规则。
在此意义上的语言科学, 应有以下3个武器作为保证:1) 穷尽性(exhaustiveness)。
指对有关材料要有足够的分析。
2) 一致性(consistency)。
指结论各部分之间不能互相矛盾。
3) 简洁性(economy)。
指在保证上述两项要求的基础上, 力求理论上达到最高度的概括。
做到这三点并非易事。
如何处理好穷尽和简洁?似乎我们从来没有能达到过对语言进行穷尽的研究, 所以人们对于语言的概括还在不断向更加简洁的概括发展。
那么, 怎样的概括算是简洁?是少用术语多做解释, 还是多用术语少解释?这些, 目前还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
第二节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问什么是语言?这是一个许多人都感兴趣的问题。
文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也都试图回答过这个问题。
本节试图讨论这个问题。
一、早期学问家对语言的看法18世纪英国文豪约翰逊博士(Dr Samuel Johnson, 1709-84) 在他的Lives of the Poets (1779-81)一书中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Language is the dress of thought)。
同期的法国文豪伏尔泰(Francois-Marie Arouet Voltaire, 1694-1778)对语言采取了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说“人们使用语言来遮掩他们的思维”(Les peuple n'emploient les paroles que pour de guiser leurs pense es)。
有趣的是约翰逊博士的朋友、爱尔兰籍英国诗人葛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 1730-74)说了与伏尔泰类似的话:“言语的真正用意与其说是表达我们的想法, 倒不如说是隐藏这些想法”(The true use of speech is not so much to express our wants as to conceal them)。
19世纪丹麦哲学家科克加德(S ren Kierkegaard, 1813-55)说得更妙:“人们使用语言不单是隐藏他们的想法, 而是隐藏他们根本没有想法这样一个事实”(People use language not merely to conceal their thoughts, but to conceal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no thoughts)。
二、语言学家对语言的定义进入20世纪以来, 现代语言学逐渐形成并发展, 语言学家又如何看待语言呢?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语言学定义:nguage “i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human spe ech, of which it is only a definite part,though certainly an essential one. It is both a social product of the faculty of speech and acollection of necessary conventions that have been adopted by a social body to permitindividuals to exercise that facul ty”. (Saussure, 1916)2.“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deas, emotions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Sapir, 1921)3.“A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by means of which a social groupco-operates.” (Bloch & Trager, 1942)4.“A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by means of which the members of asociety interact in terms of their total culture.” (Trager, 1949)5.“From now on I will consider language to be a set (finite o r infinite)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Chomsky, 1957)nguage is “the institution whereby human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ymeans of habitually used oral-auditory arbitrary symbo ls.” (Hall, 1964)7.“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Wardhaugh, 1977)8.“The question ‘What is language?’ is comparable with—and, some would say, hardly lessprofound than—‘What is life?’, the presuppositions of which circumscribe and unify thebiological sciences... it is not so much the question itself as the particular interpretation thatthe biologist puts upon it and the unravelling of its more detailed implications within somecurrently accept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nourish the biologist's day-to-day speculations and research. So it is for the linguist in relation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language?’ ” (Lyons, 1981)9.“... in a sense all definitions [of language] are, by themselves, inadequate, since, if they are tobe more than trivial and uninformative, they must presuppose ... some general theory oflanguage and of linguistic analysis.” (Robins, 1989)不难看出, 与前面的定义不同, 这些语言学的定义是趋向科学化的。
它们表现了各个时期不同语言学家对于语言的认识。
Saussure (1916)所提出的一个语言研究的重大问题是区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 “语言”是说话的规则, 是语言的共核部分, “言语”是实际说出的话。
“语言”是“言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二者不可等同。
“语言”是言语功能的社会产物, 也是社团成员所能够接受的允许个人使用言语功能的必要规则的集合。
这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对于语言的研究, 必须集中在语言的共同规则部分, 否则研究无法进行。
Sapir (1921) 着重语言的文化属性, 强调思想、感情、愿望的传递, 但思想、感情、愿望具体指什么?语言是否还传递其他信息?与Sapir不同的是, Bloch & Trager (1942)只字不提语言的交际功能, 独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 使得他们对于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陷于狭隘境地。
此外这一定义提出了语言的任意性, 并且明确地把自己局限于口头语言。
这些在Trager (1949)后来的定义当中并没有很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