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与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255.50 KB
- 文档页数:8
论语言学中的翻译理论研究一、翻译理论概述翻译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核心任务是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障碍,实现意义传递的过程。
由于翻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自20世纪以来,翻译理论成为了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并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观点。
翻译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翻译对象、翻译方法和翻译目的。
翻译对象是指源语言(SL)和目标语言(TL)之间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包括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等方面。
翻译方法是指翻译工作者使用的操作方法、技巧和策略,包括了语言转换、目标语文化适应等内容。
翻译目的是指翻译的最终目的,它可以是广泛的意义传递,也可以是针对特定受众的文本再现等。
不同的翻译理论流派对翻译的本质、目的和方法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将对其中的几种流派进行介绍。
二、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意义传递和社会交际的目的,认为翻译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的等效性。
其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翻译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交流和社会交际过程。
功能翻译理论区分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两个概念。
翻译过程分为原文分析和目的文本生成两个阶段,翻译策略则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基于目标受众和目的文本属性的具体操作方法。
三、文化翻译理论文化翻译理论(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它认为翻译的核心任务是跨越文化差异和语言鸿沟,创造性地再现文化和语言信息,使源语言受众和目标语言受众能够互相理解。
文化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与语言的相互转换过程,翻译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目标文化中再现源语言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
四、对比翻译理论对比翻译理论(Comparative Translation Theory)以语言对比和对比翻译为基本特征。
它认为语言是一种系统和结构,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翻译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跨越和转换。
语言学与翻译学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一环。
语言的研究和掌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的传承。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语言规律、语言演变等的学科。
而翻译学则是研究语言的转换和交互的学科。
这两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两门学科。
语言学语言是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功能等问题。
它是跨学科的,涵盖了哲学、语言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神经学等多个学科。
它从各种角度和层面探究语言的现象,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
通过对不同方面的研究,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也能更好地管窥人类思维的本质。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语言和词汇的描述、对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语言教育和翻译的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它就像普通话、英语、法语等这些大家平常说的语言。
这些自然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
语言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和音素的学科。
我们每天说话的时候,发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音素。
音素不是声音,而是语音学上的抽象概念,它是指语音中最小的、能够区分意义的单位。
语音学就是研究这些音素的形式和使用规律,其中主要涉及到的问题包括音素和音位、语音变化、语音调节等等。
2. 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形式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语言的词法和句法规则。
在词法方面,语法学研究的是单词的词性、屈折和构词规则;在句法方面,它研究的是句子结构和句型、句子成分、句法中心和句法关系等问题。
语法学对人学习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
它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词的定义、类别、形态、用法和意义等。
词汇学家研究词汇的好处是了解一个语言丰富多样的词汇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字根、前缀、后缀等等变化规则。
语言学与翻译在全球化时代,语言和翻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与翻译密不可分。
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语言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主要探讨语言学和翻译的关系,以及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
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而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含义和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文化,历史和人类的许多领域。
语言学为翻译提供了一些基础,比如研究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语义,使翻译者更好地理解翻译中的语言现象。
同时,语言学还可以启发翻译者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翻译。
不同语言的语言结构也会对翻译造成影响。
例如,有些语言可能没有特定的单词来表示某些概念或物体,这会对翻译造成挑战。
此外,汉语的字母表是不同于其他诸如英语等欧洲语言的,这会影响到汉语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可行性。
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作用有许多方面。
比如,通过研究语言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结构和语气,使翻译更加准确和流畅。
此外,翻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
语言学研究也可以帮助翻译者研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以更好地传达原始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和情感。
语言学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也是人类的主要交流方式。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起源,结构和演变,研究语言如何影响和反映文化和社会。
语言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了解语言,还是为了了解人类本身。
语言学除了在翻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还有多种应用。
例如,在教育、文学、技术和商业等领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文学领域,语言学家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和叙事方式,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在商业领域,语言学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市场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此外,语言学在语言治疗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语言学家可以通过研究语言障碍,帮助患者恢复他们的语言能力。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最悠久的活动之一,有翻译实践就必然有对翻译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这些探索逐渐形成系统、科学的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历史中,不同学者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对翻译有或深或浅的认识。
特别是二战以后,翻译理论工作者将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文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20世纪后期,特别是最后20年间,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是西方,各种新理论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翻译理论家开始打破学科壁垒,纷纷以其他学科的各种理论为依托,建立了各种翻译理论模式,形成了各种翻译研究流派。
但是,由于翻译活动自身的复杂性,理论与理论之间的互相渗透性,而且各种模式之间常常互相借鉴,彼此参照,因此,翻译研究流派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存在。
国外的翻译研究,在西方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贺拉斯等人的相关著述。
然而在这漫长的两千余年的时间里,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除个别学者如德国的洪堡、本雅明外,翻译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始终没有跳出“怎么译”这三个字。
也就是说,在这两千余年的时间里,西方的翻译研究者所关注的一直就是“直译”还是“意译”、“可译”还是“不可译”、“以散文译诗”还是“以诗译诗”这样一些与翻译行为直接有关的具体问题,他们的理论则多出自论者自身翻译实践的经验体会。
20世纪是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得到巨大发展的时期。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翻译学者开始从科学的、现代语言学的视角来讨论翻译问题,他们运用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翻译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开拓出翻译研究的崭新领域。
翻译研究的这一语言学转向是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次质的突破和飞跃,以至于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翻译甚至被纳入语言学范畴,被当作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义学的一个分支。
民国时期的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育民国时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育成果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翻译教育和语言学研究,也为今天的语言学研究和翻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民国时期的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育的发展和成果。
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1. 词汇研究在民国时期,语言学研究主要以词汇研究为主,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收集本地方言的词汇:这是当时一些语言学家进行的主要工作,他们收集了大量的本地方言的词汇,并对这些词汇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
(2)研究“同根同音异义词”: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发现了许多“同根同音异义词”,这些词汇具有相同的音形,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他们对这些词汇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2. 方言研究民国时期,方言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方言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收集本地方言材料: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除了广泛收集本地方言的词汇外,还收集了各地的方言语音、语法、句法等材料,对方言进行了比较研究。
(2)研究方言的分类和规律: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通过对各地方言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方言分类的方法和规律,如郭沫若提出的“三音系统”,即将汉语方言划分为平声、上声、去声三种音系。
3. 汉语语法研究民国时期的语法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上,主要有以下成果:(1)探讨汉语语法的特点: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汉语语法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如缺乏形态变化,依赖词序表达语义等。
(2)研究汉语的句法结构:民国时期的语言学家对汉语句法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汉语句法结构的语义和语用特点,并提出了“主体-谓语-宾语”句型的观点。
二、翻译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的翻译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成果:1. 现代化翻译教育的形成民国时期的翻译教育主要以西方现代化翻译教育为参照,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教育体系。
浅谈语言学对翻译学科的影响语言学对翻译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翻译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翻译管理的影响1、通过理解细节来提高翻译质量。
通过调研语言变化,有助于翻译实践。
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而翻译就是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的桥梁。
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找到精准的词语,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风格,从而有效改善翻译质量。
2、加强多种语言的理性比较以及理解。
语言学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规则,从而更好地实现多语言之间的有效沟通。
翻译实践过程中,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协助我们依据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异同之处,选择合适的表达,达到最高翻译质量。
二、对翻译教学的影响1、科学化的翻译方法。
语言学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科学性手段,包括 translationese、bilingual corpora、term 学习等,这些手段可以帮助翻译者快速准确地进行翻译实践。
2、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学也可以为翻译课程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提高语言能力,如熟练运用句法、词汇和修辞,切忌形式主义,紧抓实质,突出文意。
三、对研究领域的影响1、源语与目的语的研究。
语言学的理论能够从结构性、形式性、功能性和语用性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源语样式和目的语样式的形成及其互动过程,为探究翻译性话语的分析和比较提供有力的研究依据。
2、多语翻分析。
多语翻译则是就原作进行多个版本的翻译,为研究多种语言之间在不同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比较原作与多译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模式提供了有效标杆。
而语言学理论也可以为这一语用性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总而言之,语言学与翻译学对对方都有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翻译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特征,更仔细地把握翻译规则,形成正确的翻译理论,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作者:张美芳提要:翻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自已学科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一向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密切,当代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因为当代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
本文概述了语篇语言学概念,比较它与传统语言学的异同,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翻译研究;语篇语言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needs to draw on findings and theorie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formalize its own methods.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linguistics has a great deal to offer to the budd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t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language both in its own right and as a tool for generating meaning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modern linguistics, which no longer restrict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structures, but rather relates to the world around and to other disciplines as well as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ext linguistics is review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and text linguistics are briefly examined, and research areas and theories relevant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are then discussed.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ext-linguistics research scopes research methods引言美籍荷兰学者James Holmes在“翻译学的名与实”(1987)一文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部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见张美芳2000a);我们认同Holmes的观点:翻译学实质上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学科,其目标有二:(1)描写客观翻译现象(翻译过程、翻译作品及其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2)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
浅谈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1.引言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是涉及两种不同语言表达法转化的过程。
翻译内容庞大,必须做到将翻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在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对翻译起指导作用。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所涉及的就是对两种语言的对比与研究,这无疑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指导。
2.对比语言学与翻译许余龙先生在他的著作《对比语言学》中给对比语言学作如下定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许余龙,2002)。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语言学分支的对比语言学,着重强调两者不同语言的相异之处。
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有着太多的共性,首先,二者都涉及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其次,翻译研究与对比语言学研究都基于共同的对等基础;最后,两者都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中寻求共通之处。
3.对比语言学在翻译中的应用对比语言学在展开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时通常会从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层面来论述,这同样适用于翻译研究。
因此,本文试从这几个层面解读翻译中的相关现象。
3.1词汇层面词汇层面的对比包括词汇形态对比和词汇语义对比两大类(许余龙,2000)。
在翻译中,要明确区分英语词汇形态丰富。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义上也存在着不同,因此译者必须正确区分词义的褒贬,词义的概括范围等,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正确的表达。
比如汉语中人们常说车来了中车的表达是比较笼统的,它可以指面包车minibus,可以指出租车taxi,可见英语中描述车辆的词汇相比汉语来说是较为丰富的。
3.2语法层面语法对比可以分为屈折形态学对比和句法对比(许余龙,2002)。
英语的屈折形态变化要比汉语丰富,例如名词的数与格,而汉语中则缺少相对的变化。
从句法对比上来看,翻译中译者必须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各成分之间的排序上的异同。
试看下面的例子:原文. The spiritual thirst of mankind has for ages been quenched at Hebrew fountains.译文.多少世纪以来,希伯来人的甘泉解决了人类精神上的干渴。
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翻译作为一门具有复杂性的学科,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理论知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语言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和规律,对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和语义传递起到指导作用。
例如,通过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的研究,翻译者可以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其次,语言学理论帮助翻译者理解语言的含义与文化背景。
翻译不仅是对句子层面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传递出来。
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的语境、语用和语感,使得翻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源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准确地表达出来。
此外,语言学理论还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
翻译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翻译问题和挑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语言学理论中的翻译理论和模型为翻译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翻译研究中著名的翻译理论,如功能对等理论、文化转换理论和重述理论等,都为翻译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此外,语言学理论对翻译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翻译是一门专业的学科,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
语言学理论作为翻译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翻译素质和专业能力。
翻译教育中的语用学、对等理论、翻译评估等课程,都是基于语言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和技巧。
最后,语言学理论还对翻译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翻译的结合,机器翻译和计算语言学逐渐兴起。
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为机器翻译和计算语言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学支持,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总之,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还帮助翻译者理解语言的含义与文化背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翻译教育和技术的发展。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张美芳黄国文A Text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提要:翻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自已学科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一向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密切,当代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因为当代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
本文概述了语篇语言学概念,比较它与传统语言学的异同,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翻译研究语篇语言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needs to draw on findings and theorie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formaliz e its own methods.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linguistics has a great deal to offer to the budd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t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language both in its own rightand as a tool for generating meanings.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modern linguistics, which no longer restrict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structures,but rather relates to the world around and to other disciplines as well as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In this paper,the concept of text linguistics is reviewed,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and textlinguistics are briefly examined,and research areas and theories relevant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are then discussed.Key words:translation studies text-linguistics research scopes research methods1.引言美籍荷兰学者James Holmes在"翻译学的名与实"(1987)一文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部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见张美芳2000a);我们认同Holmes的观点:翻译学实质上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学科,其目标有二:(1)描写客观翻译现象(翻译过程、翻译作品及其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2)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
语言学与翻译翻译有助于本国文化的发展。
这一点,老一辈的翻译家们已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许多新字眼、新的句法就是通过翻译外文而产生的。
在古代的中国文字中,哪有“沙文主义”(chauvinism)、“罗曼蒂克”(romantic)、“俱乐部”(club)、“盘尼西林”(penicillin)等词语?由于很多新的词语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某些事情,所以我们接受并运用了,有时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从外语中翻译过来的。
►同样地,英语中有很多词语(尤其是习语)也是源于外国语言,特别是西方语言,如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
汉语中有部分词语也被译成英文,受到广泛的应有,并且很多已被列为正式的英语。
例如英语中的“茶”(tea)就是由福建话音译为英语的。
近年流行于外国的kung fu(功夫)和势将流行的wu shu(武术)也会逐渐被吸收进英语中去。
►有些词语和习语由于用途广或意义佳,所以更可能从一种语言翻译成为另一种语言之后,再被子译为第三或第四种语言。
如英语中的sour grape来自希腊的《伊索寓言》,汉语又从英语中直译过来,成为“酸葡萄”,同样用来表示“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1.1 理论语言学与翻译►从全球的角度看,当代语言学的分支很多,带有“语言学”字样的学科或专业名称就有: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
还有一些不带“语言学”字样的,如语音学、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会话分析、语篇分析等。
一般把这些不带的称为理论语言学,那些带的称为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跟应用语言学的区分是不能反映当代语言学的特色的。
这是因为所谓的应用语言学本身也有很多理论问题,同样理论语言学也有许多应用成分。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当代语言学比成一盏发光的灯:核心是语言学的传统研究领域如语音学、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和语义学,核心的外围是一些新兴分支如语用学、会话分析、语篇分析等。
MING RI FENG SHANG113人 文 科 学文|唐珠卓玛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这学期学了语言学理论这门课程,因为之前没有学过,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知识难理解更难消化。
但是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我发现这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尤其老师讲的关于语系的划分和内容的分类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为藏汉翻译专业的我,在这里想要谈谈通过学习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一些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一些关系。
在课余学习和翻阅其他书籍时,我了解到语言学领域中的认知语言学这个概念。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脱胎自认知心理学或认知科学,总而言之就是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它针对生成语言学,从而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从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翻译,可以为我们展现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如果想要翻译好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一本有价值的书籍,首先就必须要理解好,然后就是要很好地表达出来。
这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在翻译时,要对源语语言和文化进行感知,而且要进行语义、句法的分析。
在表达阶段,要对目的语所处的语言与文化环境进行充分的认知和理解。
在认知的过程中,其实也要形成自身的风格,因为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翻译者最重要的也是要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认知的多样性就决定了翻译风格的多样性。
因此从认知的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翻译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翻译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然结果。
人类认知的过程就是心理现象和意识结构产生的过程,而语言学是学习人类语言的研究和内容的具体分类,用一种严谨的态度,并结合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来对语言研究和学习,是翻译最重要的内容。
语法方面;由语法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四种语法:传统语法、结构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和普遍语法。
一方面语法是生硬的,是人类可以总结和归类的,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遵照一定的语法规则,但是生搬硬套的通过语法来翻译一段文字,会显得单调和生硬许多,让读者读起来会有些不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