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删减版,开可用)
- 格式:ppt
- 大小:11.50 MB
- 文档页数:86
世界十大著名悖论。
来自: 哔。
黑猫警嫂。
(Dream maker, heart breaker.) 2011-11-30 18:34:34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一)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引用:一、“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
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
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解读: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
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
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
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
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
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引用完毕。
Das曰: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承认人具有自由意识——这是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基础。
不承认自由意识存在,也就否认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合理性。
如果一个人杀人放火是由于童年的遭遇、社会的影响、政府的不公正待遇等外界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罪犯本身的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就没有权利依据任何法律对这个人进行惩罚。
他杀人放火是由于其他原因,是他本身不可改变的,惩罚这个人显然是不合理的,惩罚他也于事无补、毫无用处。
人教版教材课文开头式样举例小学语文课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文章开头式样。
梳理教材中课文的开头式样,学写文章开头,是一个简便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文章一开头就从事情的开端写起,不绕弯子,落笔直接入题。
《草原》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白鹅》开头: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如果是写事的文章,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便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记金华的双龙洞》开头: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又如《开国大典》开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二、总起引领法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总领全文,接着围绕这一总起句层层分述,具体写出人、事、景、物。
《颐和园》开头: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松鼠》开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詹天佑》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点题法文章开头直入正题,紧扣题目,进而引入与之相关的叙述。
《我爱故乡的杨梅》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圆明园的毁灭》开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牧场之国》开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呼风唤雨的世纪》开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些文章的开头,直接点题,直扑中心,能让作者一下子把握文章主旨。
四、提问设疑法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力,接着用具体的事实来展开情节,回答问题。
《走遍天下书为侣》开头: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藏戏》开头: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2023北京十一学校初三10月月考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7分)1. 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颐和园春游。
一位同学在游览后查阅资料,写了下面介绍“铜牛”的文字。
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在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大小与真牛相仿的镀金铜牛。
它安卧于雕花石座上,双耳竖立,翘.首远眺,栩栩如生。
这座铜牛是用我国古代传统拨蜡法zhù造的。
中国古代雕塑,以写意见长造型生动,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
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地,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降.伏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祥福。
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míng文(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下面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翘首”在此处是“抬起头”的意思,“翘”应读“qiáo”;“zhù造”在此处是“建造”的意思,应写成“筑造”B. “翘首”在此处是“歪着头”的意思,“翘”应读“qiào”;“míng文”在此处是指皇帝写的很有名的文章C. “降伏”在此处是指铜牛从天而降镇住洪水,“降”应读“jiàng”;“míng文”在此处是指刻在铜牛腹背上的文章D. “降伏”在此处是指铜牛能使洪水屈服顺从,“降”应读“xiáng”;“zhù造”在此处是指熔铜做成牛的形状(2)在文段中横线上填入一组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语意明确,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由于因此B. 尽管可是C. 不仅而且D. 不但反而(3)下列“牛”字中最有可能出现在铜牛腹背上的一项是()A. B. C. D.2. 诗画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了文艺作品中“牛”的形象之后写了以下文字。
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往往通过对牧牛的描摹,营造出自然、清新、恬淡的美好意境,如王绩《野望》中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李涉《牧童词》中的“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牧童遥指杏花村”……中国古画中也有不少牧牛的名作,如赵佶的《风雨牧归图》、祁序的《江山放牧图》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同步扩展-第七课,,,神州美景-人教(部编版)】》摘要: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游山玩水日记,l 智慧屋 1、什么是游山玩水日记,脱口秀——说说看小朋友,你们游玩过哪些地方第七课神州美景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游山玩水日记。
2、顺序描写,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重点突出。
3、了解事物有时是发展变化的,描写时应突出它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对于有特点景物做放大观察描写,另外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变化的全过程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教学步骤及安排开课语: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趣味日记的课堂,我们的口号是:现在我们进入快乐之旅的第一站:开心乐园第一站:开心乐园——玩玩乐乐长见识l 欣赏(颐和园)VCD 边欣赏边听轻音乐,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做伸展体操,想象自己就处在青山绿水当中。
l 情景模拟让学生分别代表颐和园中的一处景物,用表情或动作演示刚才所看到景物的直观印象,然后由另一组同学按顺序经过、游览这些表情怪异的“景物”,看看哪个同学表演得最像。
第二站——快乐学堂——轻轻松松学知识 l 智慧屋 1、什么是游山玩水日记?是指小朋友们把自己游玩的地方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记述下来,写清楚去哪里玩了,看到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的一种日记形式。
2、怎样写游山玩水日记呢?首先打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游玩的时间、地点、顺序、游玩的经过和内容。
其次重点写一写你游玩的过程,选取一两个具体的景物来写。
最后在日记中穿插一些你熟悉的诗词,这会让你的日记更出采哦! l 品文轩范文欣赏“读范文用心赏好词佳句记心上手指点大声点标点符号也不忘” 阅读范文一《深圳之行》提问:1、读了这篇文章,你们感觉深圳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2、小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眼中的深圳的呢?小结:小作者对深圳的天气、高楼一、两处景物做了详细的描写,体现了深圳的繁华,还表达了深圳的喜爱之情,记住哦!如果你们描写景物也要按顺序进行细致观察。
阅读范文二《游庐山日记》提问:1、你们觉得庐山美吗?小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把它描写得如此美丽呢? 2、小作者突出描写了哪些景物?日出是在不断变化的吗?那么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小结;小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抓住日出时霞光、太阳的变化一点一点的展开描述,写得十分生动。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案《颐和园》第二课时教案1一、品味领悟第一、三段1.齐读第一、三段2.领悟:(1)读了这两段,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
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3.师: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领悟第二段1.过度语:虽然颐和园的景色美得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但是作者还是怕我们没有时间去游览,所以还是选择几处重点作了具体介绍。
下面,我们来读第2-5自然节,看看作者重点给我们介绍了那几处景点?又是按怎样是顺序叙述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游览顺序。
)2.划分层次第一层(2):介绍长廊的景色第二层(3、4):介绍万寿山的景色第三层(5):介绍昆明湖的景色3.研读领悟第2自然段(1)指名朗读,思考介绍长廊时,先介绍什么,然后介绍什么,最后介绍什么?(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2)按照上述给第二自然段分层。
分层的结果:第一层是第1-3句: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第二层是第4句:从内部介绍长廊;第三层是第5、6句: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由此可见,长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长、美)(3)怎样讲长廊的“长”的?(“一眼望不到头”,通过游人的感觉表现长廊的长;“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运用具体数字表现长廊的长。
)(4)怎样讲长廊的“美”的?①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
读句子,提问: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说明了什么?(总共有8000多幅彩画。
第五单元测评卷(考试范围: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4分)扩.大(kuòguò)刹.那(chàshà)镶.边(rāng xiāng)浙.江(zèzhè)宽窄.(zhǎizǎi)漆.黑(xīqī)葱郁.(yǜyù)蜿蜒.(yányáng)池塘里的莲梗像负着什么重荷.(héhè)似的用力擎起朵朵荷.(héhè)花。
二、读拼音,写字词。
(8分)1.那些càn làn()的云霞的fàn wéi()越来越大。
2.这块lù()地的两duān()开满了dù juān()花。
3.双龙洞里的石钟rǔ()和石sǔn()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等,名目有四十多。
4.jiān( )部和tún()部不舒服的人做这种运动最好了。
三、写出同音字。
(8分)【luó】( )列藤( )( )筐( )鼓【dù】( )鹃( )子长( ) 过( )【yuán】( )头( )形( )旦( )来【é】( )头飞( )白( ) 巍( )四、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8分)1.选词填空。
清静清净(1)妈妈说寒假我出去游学,她总算可以耳根( )几天了。
(2)假期里,热闹的校园一下( )了许多。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云层多厚,太阳( )要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中。
(2)( )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没有值得骄傲的理由。
3.用四字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描写的情景。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 )(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太阳慢慢地上升。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水平练习1. 请认真阅读《祖父的园子》选段,然后完成小题。
花开了。
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离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这段话,作者想表达______。
(请用上文中的一个词语填空)(2)这段文字的语言有何妙处?请进行评价。
2. 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
(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
这时候是_____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_____元的门票。
(2)李萌准备10:00入园,18:00离园。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为什么?3. 仔细研读统计图作答。
图一图二(1)图一显示一年级近视比例是______,三年级是______,六年级是______。
(2)由图一可以看出近视的比例和学生年级有关系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由图二显示近视原因比例最小的项目是______,最高的项目是______;玩手机近视的比例是______;三种电器对学生视力损害的比例合起来是______,由此可以说明______。
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怔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放伏枕)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照探伸)了进来。
吉林省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问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心灵装得饱饱的,是一件更大的乐事。
一个人在学问上____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造诣,他会发现万事万物各有一个妙理在内,他会发现自己的心涵蕴万象,澄.____明通达,时时有jì____托,时时在生展,这种人的生活决不会干枯,他也决不会做出卑污下贱的事。
《论语》记“颜子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赞他“贤”,并不仅因为他能安贫,尤其因为他能乐道,换句话说,他有极丰富的精神生活。
(节选自《朱光潜人生九论》)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澄.明jì托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B.尽管C.如果D.虽然3.“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颜子”;也用以尊称对方。
下列词语同样可以用来尊称对方的一项是()A.君B.仆C.愚D.汝4.“学问是精神的食粮”,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
5.名篇名句默写。
毕业在即,骊歌响起,我们将各奔前程。
亲爱的同学,距离不能阻隔我们的情谊,因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何况我们在同一个城市。
未来的人生之路,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无论如何,一定要相信:“,。
”(李白《行路难》)让我们互相激励,积极进取,就像杜甫在《望岳》中写的那样:“,。
”祝福你!亲爱的同学!最后,我们一起向老师告别,他们“,”(李商隐《无题》)的奉献精神会时刻提醒我们度过永不怠惰的青春时光。
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学校组织同学们阅读《中国文化知识丛书》,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某同学阅读《神奇的汉字》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 )(2分)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奇(qí)迹、奇(jī)数。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拮(jí) 据、疫(yù)情。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决窍” 应为“诀窍”,“嘻闹” 应为“嬉闹”。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鸠占鹊巢"不要写成“鸠占雀巢”。
2.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内容_①_,丰富多彩。
无论是对历史的广泛采撷,还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都让人_②。
穿过风云变幻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_③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赞叹它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千姿百态。
A.①包罗万象②眼花缭乱③不期而至B.①包罗万象②叹为观止③不期而遇C.①轻描淡写②叹为观止③不期而至D.①轻描淡写②眼花缭乱③不期而遇3.读完《中国古代园林》后,某班同学写了读后感,下面是从部分同学作文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中国古代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圈”,至今大约2000余年的历史。
B.中国园林南北风格不一,南方多为清秀婉约,北方多为宏伟壮丽。
C.中国园林中,颐和园成为布局完整、建筑完好的造园特色。
D.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园林》,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4.“更为重要的是”这句话是从下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 )(2分)数学在中国古代称为算术,[甲]算术又称为算学、算法,宋元开始使用“数学”一词。
第十册期末复习系列之一:课内阅读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1.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比作;把比作。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3分)2.文中哪个词语是表示人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至少写出2个)3.你认为儿童还会是什么?仿写句子。
(2分)例:儿童是花朵,在春天的感召下会欢畅活泼地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儿童是,。
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
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1、“对,就是开得旺!”这句话中指什么开得旺?从哪儿看出开得旺?(2%)2、“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自己”指谁?“别人”指谁?(1%)3、花儿同儿童什么地方一样?(2%)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
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1、“寒风凛冽”是表示天气寒冷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
2、“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3、“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4、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1.从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
(2分)2.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壮观景象的词语?;(1分)3.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飞船载着航天员首次飞行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
读到课文中“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时,我心里;读到“飞行正常”、“发射成功”时,我。
202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2021泰安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山东省泰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雕(diāo)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juàn)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nèi)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hè)着。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ī)斜。
在无遮蔽(bì)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娇,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B.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C.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频临绝望的边缘。
D.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半斤八两,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B.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C.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B.《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20部优秀的韩国18禁电影合集(上)大家新年好!结合大家的留言(虽然没有回复,但是每条留言都有看),今天就准备送出大家喜闻乐见的韩国18禁电影,这些电影之前也有推送过,资源也被和谐过很多次,但是求的人还是很多,于是整理了一下重新发出来,希望之前错过的同学赶紧收藏起来。
这个合集一共有20部,打算分两次推送给大家,大家不要急,今天先给你们10部,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怕举报图片已删除】时间非常短。
因此,女主开始了一个挑战性游戏,各种勾引陌生男人并和他们上床。
3.善良的小姨子[中文字幕]【怕举报图片已删除】女主如愿和自己心爱的男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是,本以为会迎来美满生活的女人却发现,婚后的种种,竟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十分之一美好。
失望和绝望混合在一起,压在女人的心上,令她感到无法呼吸,精神和婚姻都走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4.俄罗斯妈妈【怕举报图片已删除】男主角有女朋友,但是老爸垂涎自己的女朋友,并和自己女朋友有一腿。
然后老爸带回来一个俄罗斯妈妈,年轻漂亮。
有一天,老爸带着男主的女朋友玩去了,然后男主和俄罗斯妈妈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
5.妈妈的朋友[中文字幕]6.妈妈的朋友2【怕举报图片已删除】性早熟。
他试图避免看到她去一个不同的学院,当他妈妈介绍给她的朋友,一个复杂的和智能的女人。
7.聚会的目的[中文字幕]【怕举报图片已删除】东哲经营着一家小酒吧,再一次偶然的聚会上结识了玉晶,相比其他已婚妇女,充满活力且有着娃娃脸的玉晶深深的吸引了东哲,东哲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渐渐的开展了一顿婚外情.8.寄宿公寓[中文字幕]【怕举报图片已删除】恩吉在寄宿公寓中的麻烦事随着三个女人的到来渐渐多了起来。
首先是寄宿公寓性感的女主人,其次是她的女儿,甚至比她妈妈还要性感,最后是他初恋的对象。
恩吉,一个大一新生,在韩国学习的时候找到了一个新的公寓,住着公寓的女主人和她女儿。
而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跟这对母女一起玩耍。
一天,他的初恋突然到公寓去看他,性感的房东女儿和曲线优美的感的美女,和达尔莱城,护士,俊赫开始每天晚上研究女性不是他的书。
颐和园荷花开了的现代诗词七律1.炎夏常思颐园景,昆明湖畔带乐行。
碧波荡漾扁舟至,荷芰薰飘游客倾,圆叶暖风吹绿浪,芳洲树盛荫幽亭。
白云绕绕映湖影,山水相依心尽情。
——七律.炎夏游赏颐和园荷景2.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
3.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4.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
5.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6.若耶溪边天气秋。
采莲女儿溪岸头。
7.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
8.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9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10.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11.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
12.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13.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14.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
15.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16.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17.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18.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19.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
20.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21.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22.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
2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24.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25.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26.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
27.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28.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29.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30.菱叶萦波荷毡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31.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
32.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33.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34.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35.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
3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7.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38.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
39.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40.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1教学目标:教养方面: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
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育方面: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发展方面: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__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
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