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安全教育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24
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本培训旨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明确安全责任。
2. 增强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营造安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培训内容1. 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1)我国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概述。
(2)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2. 学校安全防范知识(1)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2)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
(3)校园消防安全管理。
(4)校园交通安全管理。
(5)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3.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1)自然灾害应对。
(2)火灾、爆炸事故应对。
(3)意外伤害事故应对。
(4)恐怖袭击事件应对。
4. 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1)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2)安全教育课程内容。
(3)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方法。
5. 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2)教师心理压力应对。
(3)学生心理辅导技巧。
四、培训方法1. 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教师了解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
3. 角色扮演:模拟安全事件,让教师亲身体验应对过程,提高实战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教师参观安全设施,了解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
5. 互动交流:鼓励教师分享安全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五、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书面考试,检验教师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考核:组织教师进行安全技能操作,如消防器材使用、急救技能等。
3. 课后作业:布置安全知识相关作业,巩固培训成果。
六、培训总结1. 分析培训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推出了新版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交通安全1. 行走安全(1)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靠右侧行走。
(2)横穿马路时,要左右观察,确保安全后再通过。
(3)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追逐车辆。
2. 骑行安全(1)骑行自行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
(2)遵守交通信号,不逆行、不闯红灯。
(3)不在道路上骑行滑板、滑轮等。
3. 乘车安全(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候车,有序上下车。
(2)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3)乘坐校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随意站立。
二、消防安全1. 火灾逃生(1)发现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报警。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迅速逃离火场。
(3)不乘坐电梯,使用楼梯逃生。
2. 防火知识(1)不玩火,不携带火种。
(2)不乱扔烟头,不乱放烟花爆竹。
(3)了解家中电器、燃气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防溺水1. 游泳安全(1)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遵守游泳规则。
(3)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抽筋。
2. 溺水自救(1)保持冷静,迅速呼救。
(2)寻找救生圈、浮板等救生工具。
(3)如果被困水中,尽量保持呼吸,等待救援。
四、食品安全1. 购买食品(1)购买正规渠道的食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不购买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
2. 食品储存(1)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储存食品要密封,防止变质。
(3)定期清理冰箱,保持清洁。
3. 食品烹饪(1)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食源性疾病。
(2)烹饪过程中,注意食材的卫生。
(3)不食用野生动植物,不食用有毒植物。
五、网络安全1. 个人信息保护(1)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等。
(2)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小学生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一、交通安全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这样容易发生车祸。
乘车时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抓好扶手,头、手不得伸出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撞到。
不要在马路上横穿、猛跑,这样容易发生车祸。
教育学生认识交通标识,如:红绿灯认识人行道和车行道等。
认识道路标识和道路交叉标识。
二、日常生活安全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居室空间比较狭小,又放置了许多家具等生活用品,所以不应在居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防滑、防摔。
居室地板比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或调整家具位置时,要远离床铺等,防止不慎跌落。
防坠落。
住楼房,特别是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防火灾。
居室内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制家具、被褥窗帘、书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
不要在室内玩火,更不能在室内燃烧鞭炮。
防意外防害。
改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床上、椅子上等容易被入坐倒的地方,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三、校园安全禁止携带水果刀、剪刀、弹弓等危险物品进校园。
在教室里和在路上不能跑和跳。
不要爬树或追赶建筑物上的小鸟。
在操场或室外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
在教室内不要乱摆弄楼梯道内电器插头。
在校园内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不携带管制刀具进校园。
在宿舍内不要乱拉电线插座;不能乱动电气设备。
禁止在上下楼梯时并排行走。
不能随意给不熟悉的人开门或者让他进入校园内逗留。
不在学校内随意外出玩耍,出行应该向老师或者家长报告。
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不与同学发生口角或者冲突;禁止拉帮结派;不参与打架斗殴。
不携带危险物品进校园,不随意乱扔垃圾和吐痰。
不私自下河游泳或到建筑工地等危险地带玩耍。
不在校园内大声喧哗和相互追逐。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或不良诱惑,但不可以偷偷地接受。
校园内的电器开关千万不要乱动,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2024小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培训目标: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发生安全事件的风险。
2. 培训内容:
- 火灾安全: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学习正确的逃生方法和使用灭火器的技能。
- 交通安全:学习如何正确过马路,理解交通规则,掌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知识。
- 食品安全:了解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的原因,学习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饮食知识。
- 个人安全:学习如何防范校园欺凌、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等问题,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
- 自然灾害安全:了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学习遇到自然灾害时的逃生方法。
3. 培训形式:
- 班级集体培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班级集体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由学校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演示。
- 个别指导:学校设立安全教育导师,定期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答疑惑、明确安全知识。
- 家长会课程:邀请专家进行家长会讲座,向家长传授安全知识,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4. 培训评估:
- 学校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效果的评估,针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 根据评估结果,优化培训方案,不断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
通过制定和实施小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从而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
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共同参与和推动安全教育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一、培训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校园内外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我国设立了每年的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本次培训旨在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确保学生在校内外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认识,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事故类型。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安全自救和互救技能。
3. 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安全责任感,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培训内容1. 校园安全知识(1)消防安全:讲解火灾的危害、预防措施、逃生技巧等,提高学生对火灾事故的认识。
(2)交通安全:介绍交通安全法规,讲解如何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
(3)食品安全: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如何选择健康食品,预防食物中毒。
(4)防溺水安全:普及溺水事故的危害,讲解预防溺水的方法和溺水时的自救、互救技巧。
(5)防欺凌安全:教育学生识别欺凌行为,学会保护自己,提高防范意识。
2. 校外安全知识(1)防拐骗安全:讲解拐骗手段,提高学生识别和防范拐骗的能力。
(2)防自然灾害安全:介绍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和逃生技巧。
(3)防网络安全: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诈骗。
3. 心理健康教育(1)情绪管理: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人际交往:教育学生如何与同学、老师、家长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四、培训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家、教师等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3. 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地震、防溺水等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中小学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19篇)中小学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中小学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9篇)中小学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篇1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安全国家级远程教育专题培训,在本次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中小学安全工作三要素》报告,观看了《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政策与实践》的讲座,研读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解读,学习完这些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一篇篇安全事故的视频,使我深刻感受到加强中小学学生安全工作刻不容缓。
也给我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让我再一次审视了自己的工作性质,也让我明白了让血的教训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让我再一次理解了安全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意义。
人们常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生命的美丽,可是灾难却在时时危及着人们的生命,一个生命的孕育要经过漫长的里程,而它的毁灭却是在瞬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平安是每个善良人心中的那一份最最美好的衷心祝愿。
可是种种人们无法预料的被人们忽视的安全隐患却在威胁着孩子的生命。
中小学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是初升的太阳,在他们身心相对没有成熟的时候,往往很多悲剧就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作为一位普通的班主任,我通过本次培训,聆听了三位专家关于安全工作的见解,观看了一些发生的真实的视频资料,我的收获颇多,经过悉心整理,我将自己学习本模块的心得总结如下一、加强安全管理,从严管理、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学校安全问题己成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中的首位,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日常工作的重点是要通过广播、班报、上好开学初安全教育第一课等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增强安全意识,经常学习安全知识,逐步提高自护应急的能力在开学初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定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
将安全工作抓实,抓牢在开学初、放假前,新生入校后,我们学校都有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本学期我进一步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要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学校安全工作。
有关中小学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10篇有关中小学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10篇工作心得需要注重对学习和知识储备的加强和积累,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需要时刻保持平和、乐观和自信的心态,维护积极的工作心态。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中小学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希望你喜欢。
中小学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篇1)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十分重要却又容易令人忽视,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安全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要爱护和保护好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从其他角度上来讲,安全不仅仅是牵扯到自己也牵扯到别人。
而且还会危及到其他人,自己出了事会抱憾终身。
由于自己的失误而导致其他人的生命受到伤害或者死亡,说严重点这就是犯罪,要追究法律职责的。
从道德上来讲的话,你自己的心理也会感到不安,感到愧疚的。
透过学习,现体会如下:一是,所有的安全事故是能够防止的。
安全事故是能够防止和避免的,每次事故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我们从事故的根源入手,釜底抽薪,切断事故发生的条件,这样我们就能够防止事故的发生。
这样就需要企业建立安全事故数据库,对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举一反三,将他人的事故作为我们的事故,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事故发生。
二是,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
安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务必建立一把手的负责制度,奖罚分明,他务必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这样就会给他们足够的压力和动力。
三是,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能够控制的。
每种设备都有其操作规程,违反了其操作规程就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也就是发生了违章行为。
因此,在操作中务必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规程不能是一纸空文,务必有监督机制使其贯彻实施。
四是,员工务必理解严格的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首先你要让你的员工明白怎样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这样他们才会明白就应做什么,不就应做什么,我怎样做企业才会对我认可,怎样做会危害企业的安全生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下列举了中小学十大安全教育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一、交通安全教育1.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乱穿马路。
2. 行走时靠右行走,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
3. 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排队上下车,不拥挤、不推搡。
4. 穿越马路时,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和过往车辆,确保安全。
二、消防安全教育1. 了解火灾的危害,学会预防火灾的发生。
2. 熟悉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3. 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玩火、不私自拆装电器设备。
4. 发现火灾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迅速撤离火场。
三、食品安全教育1. 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 避免食用过期、变质、有毒的食品。
3. 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
4. 饮用清洁卫生的水,不喝生水。
四、防溺水安全教育1.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 在游泳时,要选择安全的水域,并做好安全措施。
3. 遇到同伴溺水时,要大声呼救,不擅自下水救人。
4. 学会基本的自救和救人方法。
五、网络安全教育1. 不沉迷网络游戏,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2. 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3. 不浏览不良网站,抵制网络低俗、暴力等有害信息。
4. 学会识别网络诈骗,不轻信网络谣言。
六、心理健康教育1. 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整情绪,正确面对压力。
2. 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3. 学会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遇到心理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或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七、自然灾害安全教育1. 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 学习应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基本技能。
3. 遵守学校安全规定,不在危险地带活动。
4. 遇到自然灾害时,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安全教育讲座,旨在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用三十分钟的时间,为大家讲解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校园安全1. 防火安全(1)了解学校消防设施的位置和用途,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2)不玩火,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3)在教室、宿舍等场所,不乱拉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
(4)遇到火灾,保持冷静,迅速报警,有序逃生。
2. 用电安全(1)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违规电器。
(2)离开教室、宿舍前,确保电器已经关闭。
(3)遇到电线短路、漏电等情况,及时报告老师。
3. 交通安全(1)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
(2)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3)乘坐校车时,不嬉戏打闹,不随意站立。
4. 防溺水安全(1)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防校园欺凌(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参与校园欺凌。
(2)遇到欺凌,及时向老师、家长或有关部门报告。
二、校外安全1. 防拐骗安全(1)不轻信陌生人的搭讪,不透露个人信息。
(2)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3)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2. 防性侵安全(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与陌生人接触。
(2)不单独与异性在封闭空间内相处。
(3)遇到性侵,勇敢地说“不”,并及时报告家长、老师。
3. 防食物中毒(1)不吃过期、变质、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生产许可证的食品。
(2)不购买“三无”食品。
(3)在餐馆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
4. 防自然灾害(1)了解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2)遇到自然灾害,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逃生。
三、网络安全1. 网络安全意识(1)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
中小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与目标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安全教育的日益重视,中小学安全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校园内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及教职工。
三、培训内容学生安全教育(1)交通安全:学习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的含义,掌握过马路、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等交通安全常识。
(2)消防安全: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3)校园安全:了解校园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习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性侵等安全问题,掌握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4)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网络安全问题,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5)防溺水、防雷电等自然灾害安全:了解防溺水、防雷电等自然灾害安全知识,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职工安全教育(1)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安全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的氛围。
(2)安全管理知识:学习校园安全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了解校园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
(3)应急处理能力: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培训方式课堂教学: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生和教职工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和教职工参与消防演练、安全疏散演练等实践活动,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宣传教育: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定期发布安全知识和安全提示,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学生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集中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2-3课时,培训地点为学校教室或多功能厅。
第一章不同季节安全防范重点一、春季防范重点(一)预防传染病,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二)预防火灾。
(三)注意交通安全。
二、夏季防范重点(一)预防洪水、暴雨、雷击等灾害天气。
(二)不私自下河塘洗澡,预防溺水。
(三)不吃发霉变质,预防食物中毒。
(四)注意交通安全。
(五)预防性侵害。
(六)注意用电安全。
(七)注意森林防火等消防安全。
三、秋季防范重点(一)预防运动受伤。
(二)防范建筑物倒塌。
(三)注意饮食卫生安全,预防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四、冬季防范重点(一)冬季气候寒冷,在户外活动中、上下学路上很容易冻伤,并引发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疾病。
(二)冬季气候比较干燥,要预防火灾。
(三)冬季常有积雪和霜冻,导致路面较滑,有时还有大雾,交通条件比较差。
同时,冬季天黑得早,很多学生放学回家时天色已经渐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要注意雪雾天气下的交通安全。
第二章预防交通事故一、交通安全防范措施(一)采用不同交通方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步行。
(l)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时靠道路右边行走。
(2)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人行天桥或地道。
(3)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4)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时,应当在确认安全后迅速直行通过,同时先左看再右看观察是否有车辆。
(5)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道路或中途倒退、折返。
(6)不要在公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7)不要进入高速公路以及其他禁止行人进入的道路。
2.乘车。
(l)不在机动车道上拦截机动车。
(2)在车站候车时应自觉排队。
(3)车门打开后要按先下后上(或前门上后门下)顺序上下车,自觉礼让老人、儿童与残障人员。
(4)上车后要扶好或坐好,乘车的过程中不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到车窗外。
(5)所乘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听从司机或售票人员的指挥。
(6)不要从机动车道一侧上下车。
(7)所乘座位有安全带时,要系好安全带。
(8)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客车、出租车。
(9)不要妨碍驾驶员正常操作。
3.骑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骑车上路。
(l)骑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无非机动车道时,要靠右行驶。
(2)骑车过程中,不得多人并行或在行驶过程中交谈。
(3)行驶途中左拐弯时,要打手势向后面行驶车辆示意,禁止强行猛拐。
(4)设有左拐指示灯的路口,左拐指示灯(绿灯)亮时,才能左拐。
(5)无人行横道的路段,横穿道路时,要主动避让机动车,禁止与机动车抢行。
(6)通过无人看守的铁道路口时,要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7)不逆行,不闯红灯;当不得不逆行时,可靠边行驶;车辆较多时,应推车行走。
(8)禁止骑车走机动车道,不在人行道上骑车。
(9)不骑车闸、车铃失灵的车辆出行,途中车闸失灵时,要推车行走。
(10)骑车时不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手中持物或使用手机。
(11)超车时在不妨碍被超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从左侧超越,不能S 型行驶。
(12)骑车时,如遇到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警车、救火车、救护车、抢险车),应主动避让。
(13)骑车途中,不双耳插耳机及带耳麦听音乐或广播。
(14)遇暴雨、雷电、风雪等恶劣天气,不选择骑车方式出行。
(二)不坐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
1.不乘坐司机酒后驾驶的车辆。
2.不乘坐非法运营或没有牌照的车辆。
3.不乘坐严重超载或超员的车辆。
4.不乘坐没有驾驶执照者驾驶的车辆。
5.不乘坐两轮摩托车、农用车、小货车等。
(三)农村学校学生还应注意:1.崎岖不平的山路、陡峭的山崖存在因下雨而发生道路坍塌、滚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危险。
2.道路位于深山峡谷、河道边时,要提防上游暴雨引发山洪暴发。
3.冬季下雪时崎岖的山路要特别注意行走安全。
4.雨季要关注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在恶劣天气出行。
5.行走的路上遇暴雨时,要选择地势较高处躲避,同时注意防止雷击。
6.夏季走在山路上要防止被蛇咬伤,可手持木棍边走边敲打。
7.天快黑时尽可能不走山路,以防因视线不好而摔伤。
8.在偏僻的道路上行走时最好结伴而行,以防发生意外。
9.在行走的过程中不要到小河中戏水或游泳,以防溺水。
10.通过河道时最好快速通过,防止突然猛涨的河水将人冲走。
11.不图抄近路而从冰面上通行,以防掉入冰窟。
二、交通事故中自救互救(一)车辆遇险时应双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或扶杆、把手,低下头,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两手臂保护头面部。
(二)车辆侧翻被困车内时,应采取措施逃至车外;无法从车门逃出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出。
(三)车辆着火时,应设法迅速逃离所乘车辆;当车内已有大量烟气时,应用衣物捂住口鼻后,再设法逃出,以防吸入大量有毒、有害烟气而窒息;从车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对自己造成伤害。
第三章预防溺水事故一、重点预防时间段初夏与暑假前是防溺水的重点时间段。
雨季重点是预防被洪水冲走。
二、禁止行为(一)不得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私自游泳。
更不许在上下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非游泳水域(如水库、池塘、湖泊、河流、水坑等)游泳。
要全面掌握水域情况,探清水底是否有水草、垃圾、淤泥或漩涡。
(二)有心脏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红眼病、高血压、化脓性皮肤病、疥疮、晕病、女生例假期、发高烧等疾病患者不能游泳。
三、学会游泳和自救互救(一)学习游泳。
1.要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游泳。
2.最好在正规游泳池学游泳。
3.在游泳课上,不得打闹,不得在水下拽腿,以防呛水。
在不了解水域深浅的地方不练习跳水,以免造成危险和伤害。
4.注意下水时不能太饿、太饱。
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满头大汗时不急于下水(二)学会突发情况(如被水草缠住或腿抽筋)下如何自救。
1.在水中发现有危险时,要沉着冷静,不要紧张,因紧张会使身体的密度加大,更容易迅速沉入水中;也不要乱扑腾,尽可能使鼻子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密度减小,可浮出水面。
2.抽筋急救办法。
(1)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大腿抽筋,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
(三)突发情况下救助他人。
1.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贸然救助,要向四周大声呼救,请周围的成年人救助溺水者。
如周围无人,一方面可用投木板、救生圈、长杆、绳子等方式,让落水者攀扶上岸,另一方面拨打110或120等急救电话。
2.当把溺水者打捞上岸后,应先清除其口腔、鼻孔里的淤泥,清空肚子里的积水,再进行抢救。
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尽快使其恢复正常的心跳与呼吸。
进行初步的现场救助后,应快速将溺水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第四章预防食物中毒一、学校常见食物中毒事故原因食品未烧熟、煮透;生熟食物没分开,导致交叉感染;食物过期变质;食堂从业人员因带菌污染食品;食用有毒、有害物质;食堂卫生管理不符合要求;饮用水被污染等。
二、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事项(一)不吃腐败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二)不买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
(三)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四)严禁食品和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在一起。
(五)尽量不在校外游动摊贩处购买食品。
(六)注意饮用水安全。
(七)在家做饭时注意:1.蔬菜加工前要用食品清洗剂(洗洁精)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
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
2.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3.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
熟制品、半成品、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4.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4天,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5.四季豆要炒熟。
6.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
这种马铃薯不宜炒吃,应煮、炖、红烧吃,烹调时加醋。
7.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煮沸5分钟左右。
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三、食物中毒后的处理在学校食堂就餐时发现有2人或2人以上在进食相同食物后短时间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未进食的同学没有发病症状时,应立即报告老师,并停止进食。
第五章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一、预防常识(一)不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淘汰产品;不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热水器;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热水器等燃具;不得把燃气热水器安装于浴室内。
(二)经常检查燃气与热水器连接管和排气管的完好;用肥皂水涂抹检查是否漏气。
(三)要掌握正确使用煤气的方法。
当自动点火的灶具连续打火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散发后再点火,以防引起火灾。
二、发现燃气泄漏处置办法(一)迅速关掉燃气总阀门。
(二)迅速打开门窗,加强通风。
(三)杜绝一切火种,禁止开、关电气用具和电源开关。
(四)离开现场,打电话给燃气公司服务部报修。
(五)待修理妥当、气味散尽后才可回屋。
(六)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设备,自动报警。
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处置办法(一)迅速将受害人移出一氧化碳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同时,室内开窗通风,并拨打120电话呼救,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
(二)救助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匍匐行动更安全。
不在煤气浓度过高的现场使用手机、开关电器,防止明火引发煤气爆炸。
(三)救助中毒者时,首先要松解中毒者的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吸氧。
对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人中穴,同时呼救。
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第六章预防拥挤踩踏事故一、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二、易发生事故地点: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
三、易发生事故的原因(一)设施设备因素:一是通道狭窄,楼梯、特别是楼梯拐角处狭窄,不能满足学生集中上下的需要;二是建筑不符合标准,一栋楼只有一个楼梯,不易疏散;三是照明不足,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
(二)人为因素: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
四、如何预防(一)学习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应急演练。
(二)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禁止追逐打闹。
发现同学行为有危险性时,应及时告诫、制止,或者报告老师。
(三)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