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医院版
- 格式:docx
- 大小:397.05 KB
- 文档页数:13
一、总则为加强我院妇幼健康信息管理,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保障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医院信息科负责全院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2. 妇幼保健科负责孕产妇、儿童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
3. 各相关科室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工作。
三、信息收集与录入1. 孕产妇、儿童健康信息收集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
2. 各科室应按照统一格式和标准,及时、准确地将孕产妇、儿童健康信息录入医院信息系统。
3. 信息录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确保信息录入质量。
四、信息管理与利用1. 妇幼保健科负责对孕产妇、儿童健康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和统计分析。
2. 医院信息系统应具备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报告等功能,方便各部门、科室及管理人员查询和利用。
3. 各科室应定期开展妇幼健康信息质量检查,确保信息准确性。
五、信息共享与协作1. 医院妇幼健康信息应实现院内共享,为临床、科研、教学等提供支持。
2. 医院应与其他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区域内妇幼健康信息互联互通。
3. 医院应加强与社区、家庭等合作,共同推进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工作。
六、信息安全管理1. 医院应建立健全妇幼健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
2. 各科室应严格遵守信息安全规定,不得泄露孕产妇、儿童个人信息。
3. 医院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防范信息安全事故。
七、信息培训与宣传1. 医院应定期对妇幼健康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 医院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信息宣传,提高全员信息意识。
八、监督与考核1. 医院信息科负责对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2. 各科室应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制度。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综合医院孕妇学校的管理,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保障母婴安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综合医院孕妇学校的各项工作和管理。
第三条孕妇学校以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目标。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孕妇学校设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五条孕妇学校领导小组下设教务处、教务科、教务组,具体负责以下工作:1. 教务处:负责制定孕妇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监督教学质量;2. 教务科:负责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分发和更新,以及教学设备的维护;3. 教务组:负责组织教学活动,协调师资力量,处理日常教学事务。
第三章教学内容与方式第六条孕妇学校教学内容包括:1. 孕期保健知识;2. 分娩知识;3. 儿童早期教育;4. 新生儿护理;5. 妇科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
第七条教学方式采用以下几种:1. 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享,提高孕产妇对孕产期保健的认识;3. 实践操作:组织孕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孕妇体操等实践操作;4. 咨询服务:为孕产妇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咨询服务。
第四章师资队伍与管理第八条孕妇学校师资队伍由以下人员组成:1. 医疗机构相关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2. 从事孕产期保健工作的护士;3. 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
第九条师资队伍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3.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教学能力。
第十条师资队伍管理:1. 定期对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考核;2. 建立师资队伍档案,记录其教学、科研、服务等情况;3. 对优秀师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活动组织与宣传第十一条孕妇学校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包括:1. 孕妇学校开学典礼;2. 孕妇体操比赛;3. 孕产期保健知识竞赛;4. 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
第十二条活动宣传:1. 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信息;2. 利用户外广告、宣传栏等宣传渠道;3. 邀请媒体报道活动盛况。
浅谈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作者:陶轶群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5期摘要:以温州市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对接为模板,介绍项目对接后实现的功能及实现方式,表明两个系统之间的对接将有效提高产前检查信息录入的完整性,同时有效提高妇幼卫生信息资源利用率,落实信息共享工作,加快妇幼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随着网络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以温州市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妇幼保健信息化工作也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逐步推进与医疗体系中的其他相关信息系统间对接和数据共享。
通过不断完善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内的个人健康档案的完整性,提高系统在各医疗机构的使用率,进一步研究探索利用其他信息平台拓展妇幼保健服务,提高妇幼工作信息化水平,让医务人员和群众都能从中得到便利。
一、系统对接前的状况。
针对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医院的门诊电子病历系统连接检验和化验等其他系统,但并没有和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导致当前的执行方式为:医生将检查结果手工填入孕产妇保健册中,再由专人登录区域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将保健册中的检查结果录入。
如果医院门诊电子病历中也存在产检信息的录入要求,则医护人员在门诊电子病历中进行录入后,往往不愿再另外登陆区域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做重复录入操作。
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立,导致其难以在各医疗机构内推广应用,造成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内数据的不完整、不准确。
二、系统介绍。
《温州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是为满足妇幼保健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贯彻浙江省政府、温州市政府对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由温州市卫生局和浙江联众卫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一套电子化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
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对全市妇幼卫生信息进行了统一,实行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使妇幼保健工作全面进入信息化进程。
三、系统对接功能介绍及实现方式。
(一)对接功能。
1.产前首次随访记录查看。
北京龙腾信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综合管理系统介绍基于健康档案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龙腾信扬妇幼保健综合管理系统集业务、管理、服务、科研四位一体,涵盖了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部分和妇幼卫生重大专项。
系统建立后,将打破业务界限,建立以孕产妇、婴幼儿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全程贯穿的妇幼保健信息,将打破单位界限,建立全地区的集中、共享的妇幼保健信息,实现业务透明化、规范化,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实现由报表上报转向个案管理,通过个案信息,自动形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
系统的运行将有助于规范全地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妇幼保健工作体制。
妇幼系统作为全民健康档案的一部分,还可以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无缝整合。
一、系统建设背景1.现有系统已经制约了业务的开展(1)业务模块独立,造成数据冗余并且无法共享;(2)以独立医院为主运行,上下级之间无法实现业务协作;(3)以独立妇幼保健业务为主,无法满足横跨领域的业务协作。
2.新医改对妇幼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1)妇幼保健公益化后急待建立规范管理流程和绩效评价机制;(2)妇幼重大项目急待建立高效、透明化运作机制;(3)妇幼保健信息要融入到全民健康信息体系中。
二、系统建设目标1.从管理层(1)通过地图展示妇幼工作动态和统计分析指标(2)考核基层工作绩效(3)重大卫生专项动态进展分析以及专项工作效果评价2.从业务层(1)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全过程贯穿,妇保、儿保的紧密整合(2)妇幼保健的辅助智能处理(高危孕产妇自动评价/体弱儿自动评价/视力自动评价等)(3)基于流程管理,实现上下级单位之间业务协同(新筛/听筛/产筛等)(4)妇幼保健的专家支持(危重指导意见、孕育温馨提示、儿童保健指导、健康宣教)(5)通过便捷的提示,实现信息找人、主动服务3.从服务层(1)政府亲民资讯、政策法规、服务资讯的快速传递(2)健康保健专业知识、健康教育视频讲座,提高家庭的保健意识和水平(3)医患互动交流,解决百姓身边的常见问题(4)个人健康档案查询、新筛结果查询、产筛结果查询、检查结果查询等(5)个性化短信服务(6)收集百姓建议意见三、系统设计思想1.打破业务界限,建立以孕产妇、婴幼儿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全程贯穿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2.打破单位界限,建立全地区的集中、共享的妇幼保健信息;3.建立同时满足业务、管理、服务、科研的四位一体智能信息系统。
doi:l0.3969/j.issn.1672-5166.2021.02.017孕产期保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张娣①武明辉①彳摘要目的系统论述孕产期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实践,为建设类似信息系统提供参考。
方法基于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孕产期保健管理子系统开发建设与升级改造进行案例研究。
结果在需求分析基础上,明确系统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采用适宜的技术架构和网络架构进行开发设计,实现对孕产期保健管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he Maternal 9alt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formation system.Method Cas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and [grading of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ubsystem of Beij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stem.Result On the basis of demand analysis,it clarified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s and main functions le system,adopted appropriate technical architecture and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development andign,and achieved information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ternal health care,iclusion The system has achieved real-time data sharing amo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birth-■0引言妇幼保健工作以妇女和儿童的生命周期来划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⑴,其中孕产期保健管理是通过记录孕产妇从妊娠到产后42天的各项信息,建立完整的管理档案,实现对孕产妇的动态连续追踪管理[畫通过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市,100026作者简介:张娣(1985—),女,本科,科员,工程师;研究方向:妇幼□生信息管S;E-mail:********************通信作者:武明辉(1969—),女,硕士,主任,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幼卫生信息管g;E-mail:******************△通信作者235©@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湍》|觥J OURNiU OF HEAITH INFORWIimCS AND imAGEIMNT系统的产前保健及早发现高危妊娠,及早进行转诊治疗,是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和安全分娩的必要措施。
孕产妇系统管理就是从怀孕三个月到产后一个月这段时间内,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由专业的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定期检查管理,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凡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接受过婚前健康检查的妇女,在怀孕满三个月时,及时到当地国家医疗保健机构妇幼保健科或妇产科登记,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册,将免费享受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在建卡的同时,进行第一次检查;怀孕第4至7月,每月检查一次;怀孕第7至9月,每两周检查一次;怀孕第9至10月,每周检查一次。
孕妇临近产期,应尽快到当地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产后,将由系统管理的医疗保健机构派人或这些机构委托就近的妇幼保健员,分别于产后第3天、7天、14天、28天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如发现产妇或婴儿有什么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处理和治疗.通过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使其安全渡过妊娠、分娩、产褥期,早期预防孕产妇并发症和危害胎婴儿的各种疾病,以保证母子孕产期的安全。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是妇幼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儿童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009年起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列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一、项目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实施孕产妇保健项目,提高社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减少妊娠期危险因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2010年城市达到85%、农村达到60%。
2011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70%。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内容2010年项目在全市开始实施,项目实施主要内容如下:(一)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保健服务规范。
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吉林省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规范》,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二)建立和完善社区妇幼卫生保健网络。
建立以市妇幼保健院为枢纽,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社区计生、派出所、民政等部门为辅助的妇幼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探索适应新时期妇幼保健工作的新方法。
孕产妇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一、系统简介:1、功能涵盖妇女保健服务、儿童保健服务、医嘱诊疗服务等,支持读取身份证、健康卡等挂号、预约挂号并直接建立保健手册,针对高危孕妇及重点儿童提供专项管理。
医疗及各项保健数据能实时、自动更新归集至健康档案中,实现医疗、保健服务终身管理,实现医疗与保健工作的一体化操作。
1)基本信息管理1.自动建立保健手册,通过数据关联自动提取配偶或子女信息2.妇女初检支持自动填充病史记录3.基本信息能够自动和其他模块共享,减少重复录入2)医嘱管理1.支持快速医嘱下达,包括药品、检验、检查等申请2.支持成套方案、处方职级、处方限量等3.能自动对孕期妇女及儿童用药进行监测4.支持快速记录各种保健及检查,实现保健医疗一体化3)高危孕产妇与重点儿童管理1.支持对在保健诊疗过程中发现的高危孕产妇、重点儿童纳入统一管理2.支持高危评分、登记、预约、追踪和转归工作3.支持根据指标值自动确认该项指标是否高危因素4)孕期保健指导、儿童膳食与早教指导1.系统内置健康教育模板,对儿童、孕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
2.支持模板新增、修改、打印5)妇女保健服务1.支持各科室检查结果汇集到保健记录2.支持为孕妇提供各阶段保健业务指导3.支持对个别性、群体性情况自定义保健指导6)儿童健康体检管理:提供儿童健康体检管理功能7)5岁以下儿童死亡管理:提供5岁以下儿童死亡管理功能8)历史保健服务(EHR)查看:提供历史保健服务(EHR)查看功能9)孕期视图、儿童健康视图:根据孕周展现孕妇在怀孕期间所有医疗记录,包括检验、检查、诊断、其他交互记录。
二、孕产妇保健管理子系统2.1系统介绍孕产妇保健管理系统是为医院产科量身打造的信息系统。
主要管理从妇女怀孕开始到分娩结束42天以内的一系列医疗保健服务信息。
产妇作为医院的重点和特殊关注人群,她们的诊疗过程信息对婴儿健康出生有着密切关系。
产妇的就诊具有连续性、时间长的特点,且绝大部分信息在门诊阶段,而以往的门诊记录多采用纸质化、手工录入方式,存在时间慢、非共享、缺失信息等问题,同时也增加门诊护士工作量,此外,产妇生育时因住院信息和门诊信息的非连贯性,导致医生不能全面了解产妇基本资料,不利于医生、护士医疗工作的开展。
根据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孕妇保健信息系统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着重强调以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健康决策为目的的信息资源规划和充分整合利用,以卫计委《中国妇幼卫生检测工作手册(2013)》和妇幼保健上报要求,提出“标准化健康档案”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
通过构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旨在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实现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和重复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孕妇保健信息系统主要由门诊系统、住院系统、数据统计分析三部分组成,与医院HIS\LIS\PACS等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完成数据自动提取、集成,打通患者门诊、住院信息,从而形成一套完成的孕妇保健信息化管理平台。
2.2系统架构2.3 功能模块(1)、基本资料及早孕检查◆基本资料●通过“HIS”调用孕产妇和丈夫的信息;●记录孕妇的一般情况;●记录孕妇丈夫情况;●记录孕妇月经史;●记录孕妇现病史;●记录孕妇家族史;●记录孕妇既往史;●记录孕妇孕史;◆早孕检查●记录早孕的一般症状;●记录早孕体格检查;●记录早孕妇科检查;●记录早孕产科检查;●记录早孕的产科并发症;●记录早孕的产科合并症;●自动推自动精确计算预产期;●记录早孕诊断结论;(2)、产前检查●管理产检基本情况;(如孕周、体重、宫高、腹围、先露等);●管理产检化验检查情况;●管理产检特殊检查情况;(如B超、胎儿监护、脐血流等);●记录产检妊娠疾病;●记录产检高危因素及评分;●记录产检医生诊断结论;●显示历次产检数据,便于医生对比;●自动生成宫高/孕周、腹围/孕周曲线图。
●提供保健知识、孕期知识与饮食卫生方面的参考意见供医生和孕妇参考;●打印产检报告与保健指导;●查询一段时期内预约产检情况;●查询一定时期内临产孕妇情况;(3)、产时记录◆分娩记录;记录分娩日期及时间、接生方法、分娩方式、出血量、羊水量、产后血压、会阴情况等;◆新生儿出生记录;记录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评分、体重、身长等。
◆分娩信息上报;根据接生登记本信息自动完成分娩信息的国家网上报,支持直接上报及PDF导出上报。
◆产房专科病历文书;系统可整合门诊记录数据与住院记录数据集,形成统一完整的孕妇档案记录。
系统直接显示在院病人列表,且可分病区展现,另外有全科室所有病区整体床位情况,如,先住院人数,已分娩人数,空床位数,自然分娩3天人数,剖宫产7天人数等等;分顺产/破宫产记录。
系统支持对孕妇的整个产程(产程用时,分娩用药等)的数据录入,编辑,打印,要求录入界面为结构化录入界面,并打印生成孕妇分娩记录单。
系统支持孕妇分娩记录单共享新生儿评分。
系统支持对分娩的新生儿进行观察记录,录入、编辑数据,打印生成新生儿记录单;对新生儿体温等进行采集后,自动绘制成体温单曲线图,并支持预览,打印。
孕妇分娩后病房产房对孕妇信息进行交接支持记录的录入,编辑,打印,录入界面为结构化录入界面,并打印生成病房产房交接记录单(4)、产后访视管理;◆记录产妇历次访视情况;◆记录婴儿历次访视情况;◆查询访视医生工作量;◆结案管理;(5)、备注:◆访视医院的确定:●产妇访视医院的确定由其户口所在地确定;●平台具有“转手册”功能;●流动人口按常住地址来确定访视医院;●各访视单位领取手册后,自行安排访视医生。
◆访视数据的录入:●访视医生访视后,将访视情况填到围产手册上;●访视工作,按详细的访视数据录入平台;●当访视结束后,手册交由访视单位保管。
同时,访视单位在平台中对该手册注上结案标志,整个过程结束。
2、孕产妇高危管理(1)、管理高危档案:●通过孕妇基本资料和产检数据、产时记录等数据,平台自动判断高危因素,生成高危专案,进入高危管理流程;●支持通过医生判断,新增高危档案;●管理孕妇高危转归;●管理孕妇高危结案;(2)、管理高危复诊:●统计、查询高危孕妇;●支持自动判断或人工加入高危因素及评分;●记录高危复诊情况;●进行高危追访与登记;(3)、备注:●高危孕妇的管理不区分详细资料和简单资料,都统一用专案管理方式。
●产检时直接将高危孕妇情况及时登记到平台里。
3、孕产妇死亡登记管理●登记孕产妇死亡信息。
4、孕产妇保健报表管理●孕产妇工作量报表●孕产妇工作量明显报表●孕产妇工作量台账报表●孕产妇工作量季度报表●孕产妇年度报表●孕产妇自定义报表等5、孕产妇保健短信平台管理●平台根据孕产妇每次体检的日期定期的发送短信到孕产妇手机中,通知定期来做体检;系统根据孕产妇的建档时间,在建档当天自动提醒建档首次需要检查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根据门诊医生预约的产检时间,自动读取提醒孕妇下次产检时间快要到了,提醒孕妇及时到医院进行产检。
●短信内容自定义,可定期发送健康指导及饮食建议。
三、儿童保健管理子系统3.1系统介绍儿童健康体检管理分系统是记录和管理七岁以下儿童的健康信息,对儿童各期生长发育进行动态评价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主要任务记录儿童从零到七岁健康体检、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眼保健、口腔保健、听力保健、心理保健等信息,建立完整的儿童系统管理档案,实现对七岁以下儿童的动态连续追踪管理。
3.2系统流程图3.3功能模块1、建档信息(1)、基本资料●通过“HIS”系统调用小孩的出生基本信息;●通过“孕产妇保健管理平台”调用小孩的基本信息;●平台也可以支持人工手工登记儿童的基本信息。
(2)、体检资料●详细记录历次体检资料;●自动评价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为儿童提供科学的保健指导和喂养建议;●自动生成儿童生长发育比值(身高/年龄、体重/年龄、体重/身高)。
2、体弱儿管理(1)、体弱儿档案●根据儿童出生信息和体检资料自动判断是否是体弱儿;●自动生成体弱儿基本档案,并可提供修改;●提供医生判断体弱儿,管理体弱儿档案;(2)、体弱儿复诊、追踪●对医生进行体弱儿提醒;●记录体弱儿复诊记录;●为体弱儿恢复提供治疗及保健指导●对康复的体弱儿进行结案与转归管理(3)、生成体弱儿管理报表3、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分系统(1)、记录与管理儿童死亡信息;(2)、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信息通过接口程序直接向省妇幼保健信息平台报送。
4、新生儿出生缺陷分系统●记录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生成相关报表上报主管机构。
5、儿童保健报表系统●儿童保健工作报表;●儿童保健工作明细报表;●儿童保健季度报表;●儿童保健年度报表;●儿童保健专案数据统计;●儿童保健自定义报表等。
6、儿童保健短信平台管理系统●平台根据儿童每次体检的日期定期的发送短信到家长手机中,通知定期来做体检;●短信内容自定义,可定期发送写健康指导及饮食建议。
7、儿童保健其他管理系统●儿童保健口腔管理系统●儿童保健视力检查系统●儿童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系统●儿童保健听力筛查管理系统四、母子健康APP及微信公众号4.1系统介绍手机APP、微信可以远程预约建档,节省现场建档等待时间。
个人档案(基本信息)、孕妇胎儿动态发育变化、孕育百科、健康检测、产检结果、检查提醒、孕妇学校、营养食谱、孕产日记、政策法规,涵盖妇幼保健知识和服务管理资讯,并与孕产妇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