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哲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2008-2017)
- 格式:docx
- 大小:17.84 KB
- 文档页数:5
中外建筑史一名称解释:四阿顶:(04) 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举折: (04) 为取得凹曲屋面,需要相应地确定步架的高度。
这种方法,宋《营造法式》中称为“举折”步架: (04) 檩与檩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宋代梁以步架数命名。
草架: (04)收分:(04)院落: (06)模数: (06)补间铺作: (07)宋代建筑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上的外檐斗栱称补间铺作,即清代的平身科。
补间铺作的数量,通常当心间用2朵。
其他次、稍各间用1朵。
各补间铺作的分布尽量使之间隔大体匀称。
藻井: (07) 是平棊向上凹入的部分,通常位于天花板的核心位置。
常见的是八角形的“斗八藻井”,也有圆藻井,藻井的设置起到了烘托空间和强化空间重点的作用。
减柱造: (07)叠涩: (08) 以砖石层层向外出跳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
普拍枋: (08)宋代建筑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
移住造: (08)柱式: (04) 古希腊柱式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所谓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典型反映。
帕拉提奥母题: (0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帕拉帝奥大胆创造的一种券柱式。
具体做法是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开间里有3个小间。
构图特点:虚实互生、有无相成;方的、圆的对比丰富;小柱子与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雄伟。
后常常被引用,不过适应性较小。
代表:圣马可图书馆二楼立面、巴齐礼拜堂内部侧墙。
帆拱: (04) 拜占庭时期为解决在平面上盖穹顶的几何形状承接过渡问题的做法。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答案】D【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由此可见,选项D正确。
因为唯心主义也可以坚持人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夸大了人的主体地位,所以这个观点不仅仅是马哲的特点,因此选项A错误。
唯心主义也可以有辩证法,故排除选项B。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的,所以它只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故选项C排除。
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
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
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答案】C【解析】客观性、有限性、相对性、一维性都是时间的特性。
客观性指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限性指具体事物在时间上都是暂时的;相对性指时间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一维性指时间一去不复返。
题干含义是:粒子在高速运动时发现时间变慢了,这体现了时空的相对性。
故排除选项A、B、D。
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3.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哲学系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而感官世界是不真实的。
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经验主义D. 怀疑主义答案:B2.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的概念,这表明他主张:A. 知识的来源是经验B. 知识的来源是理性C. 知识的来源是先验的D. 知识的来源是上帝答案:C3. 庄子认为“万物皆齐”,这体现了他的思想是:A. 相对主义B. 绝对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4. 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的是:A. 事物的静止不变B. 事物的孤立存在C.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发展D. 事物的矛盾统一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机械唯物主义答案:B6. 尼采宣称“上帝已死”,这主要反映了他的思想是:A. 无神论B. 虚无主义C. 存在主义D. 唯物主义答案:B7. 斯宾诺莎认为“一切事物都在神中”,这表明他主张:A. 泛神论B. 无神论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8.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体现了他的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人本主义答案:A9.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和“质料”共同构成了事物的本质,这表明他主张: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A10.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设定的D. 无法确定的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思想。
答案: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意指通过怀疑一切,包括自己的存在,最终发现怀疑本身是不可怀疑的,因为怀疑需要一个怀疑者,而这个怀疑者就是“我”。
因此,“我”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
2. 解释康德的“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别。
答案:康德区分了“物自体”和“现象”。
华侨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招生专业国际政治
科目名称政治学基础(海丝院)科目代码706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政治权力
2、政治权利
3、利益
4、政治参与
5、政治民主
6、政治体系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含义的理解。
2、简述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
3、什么是政治管理,政治管理有何职能?
4、什么是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有何方式和作用?
5、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简述单一制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简要论述政治思想的特性与作用。
2、简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共1页第1页。
华侨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含原著、原理))试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招生专业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含原著、原理)
科目代码801
一、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质量互变规律
2、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
4、从人的发展角度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三形态论
二、辨析题(辨析正误并陈述理由,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
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
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
的实践。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指出其作者和出处,并阐述你的理解。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
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人工智能的实质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华侨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代码707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30分)
1.物质
2.真理
3.社会存在
4.阶级分析方法
5资本有机构成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简述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平均利润率规律。
3.简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4.试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计60分)
1.试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共1页第1页。
2021年福建华侨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阴阳?春秋繁露?
2、?春秋繁露?
3、“三表法〞
4、“致良知〞
5、熊十力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作为道德的根本意识大致包括了那些内容?
2、春秋战国的"百家之学"主要有那些学派?它们的"争鸣"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什么意义?
3、试析王弼所谓"得意而忘象"的含义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
4、张载的"民胞物与"主张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文献释读题〔给下面的古文标点并加以简单述评,20分〕∶
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谓是与非各异皆自是而非人由此观之事有合于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于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于已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于心者也忤于我未必不合于人也合于我未必不非于俗也至是之是无非至非之非无是此真是非也
三、论述题〔此题30分〕;
1、试析老子"道常无为"、"道法自然"的天道观与其"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的内在联系并加以评论。
华侨大学哲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2008-2017)
2017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80分)
1.实事求是
2.意识形态
3.解放生产力4.《尼各马可伦理学》5.奥康的剃刀6.实践哲学(康德)7.道德(老子)8.禅宗
9.颜元
10.自然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简析宋明理学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学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
2. 为什么说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
二、论述题(共30分)
1.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人的全面发展。
2016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1.天人合一
12.人为自然立法
13.美在自由
14.人是环境的产物
15.美德即知识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如何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 如何理解“话语即权利”?
3. 简述基督教博爱和儒家仁爱的不同?
4. 如何理解“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论述“感性具体”和“思维具体”的异同点?
2. 谈谈“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发展的决定力量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万法唯识
2.存在先于本质(萨特)
3.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4.否定之否定
5.道法自然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如何解释“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2.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人体解剖对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3.为什么同是儒家学派,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主张“性恶”?
4.如何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2.谈谈你心目中的“实证主义”。
2014 年
一、范畴解释(每题14分,共70分)
1. 思维具体
2. 商品拜物教
3. 物各自胜(郭象)
4. 德性感知(张载)
5. 印象与观念(休谟)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 为什么说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 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试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4. 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并举例说明。
一、名词解释(每题20分,共60分)
1. 心即理
2. 数本原说
3. 社会存在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老子“反者道之动”思想的基本内涵。
2. 简述泰勒斯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的缘由。
3. 简述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以及坚持这一关的方法论
的意义
三、论述题(共30分)
1.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之论断?
2012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20分,共60分)
1. 气一元论
2. 存在就是被感知
3. 对立统一规律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先秦道家思想的精髓,并列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2. 简述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发展过程,并列举主要代表人物。
3. 简述唯物史观的“历史合力论”思想。
三、论述题(共30分)
1. 如何理解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名词解释(每题20分,共60分)
1. 我思故我在
2. 朱熹
3. 异化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并列举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
2. 简述近代西方唯理论的发展过程,并列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
3. 简述认识论的两条路线,并谈谈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三、论述题(共30分)
1. 请你谈谈马克思对宗教的分析与批判。
2010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社会存在
2. 实体
3. 隐蔽的质
4. 格物穷理
5. 家族相似性
二、辨析题(每题7分,共35分)
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
的否定。
3. 真理是具体的
4. 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
三、论述题(共90分,分三题)
1.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精神的人”、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和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30分)
2.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呢?它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哪些内在的契合之处呢?(25分)
3. 谈谈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本质区别,以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意义(3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四因说
2. 人道主义
3. “民贵、君轻”
4. 假象说
5. 朱熹
6. 奥古斯丁
7. 真理
8. 《理想国》
9. 矛盾10. 主体性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
2.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
3. 如何理解“我思故我在”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共40分)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08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本体与本体论
2. 形而上学
3. 人本主义
4. 理想
5. 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请举出中国哲学史上“人性论”的几种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2. 请列举中西哲学史上20位主要哲学家及其代表作
3. 你认为理解“价值”应有几个角度
4. 如何理解“我思故我在”?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简析“生活”与“生存”的区别,并谈谈你对“人类存在的意义”的理解。
2. 简述“真理观”的几种类型,并加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