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以人物为线索,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 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 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译: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 得发出飒飒声响。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 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 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思考:“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互文
译: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 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 辞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 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时间地点 故事人物
写作缘由 名字由来
奠定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正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内容?尝试自己概括一下。 ① 江头送客秋瑟瑟 ② 江上聆听琵琶曲 ③ 歌女倾诉身世苦 ④ 同病相怜伤迁谪 ⑤ 重闻琵琶青衫湿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必
沦
曾
落
年老色衰
人
贬谪放逐
相
识
沉沦憔悴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 急声。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 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 泪水浸湿!
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 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 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 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