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信号频谱特性
- 格式:docx
- 大小:11.54 KB
- 文档页数:3
单元一一、填空题1. 我国广播电视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其主要扫描参数为:行频f H= 15625H Z;场频f V = 50 H Z;帧频f Z = 25 H Z。
2. 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和复合同步信号组成。
3. 全电视信号有脉冲性、周期性和单极性的特点。
4. 光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 。
不同波长的光射入人眼,将引起不同的彩色感觉。
5. 彩色三要素是指亮度、色调、色饱和度,其中色调与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
6. 彩色电视中采用相加混色的方法,选用红、绿、蓝作为三基色。
7. 兼容制彩色电视传送的两个色差信号是R_-Y 和B-Y 。
8. 对于PAL制彩色电视,亮度信号的带宽为6MHz ,色差信号的带宽为 1.3 MHz ,色副载波频率为 4.43 MHz 。
9. 所谓正交调幅是指将两个调制信号分别调制在频率相同、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正交载波上,然后按矢量叠加起来的调幅;所谓平衡调幅,是载波被抑制掉的调幅。
10. NTSC制色度信号采用1/2 行频间置,PAL制色度信号采用1/4 间置。
11. SECAM制是将两个色差信号对两个频率不同的副载波进行调频,然后逐行轮换插入亮度信号的高频端,形成彩色电视信号。
12. 彩色全电视信号由亮度信号、色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和复合同步信号组成。
13. 色同步信号位于行同步后肩消隐电平上,由9~11 个副载波周期构成。
14. NTSC制色同步信号的初相位是180度。
PAL制色同步信号的初相位是:N行+135度,P行-135度。
15. 在我国,采用图像信号调幅、伴音信号调频的方式形成高频电视信号。
共有68个标准电视频道和38个增补频道,每一频道高频电视信号的带宽为8MHz ,各频道伴音载频都比图像载频高 6.5 MHz。
二、单项选择题1. 我国彩色电视的扫描体制为(C )。
A.逐行扫描B.投影制C.隔行扫描D.分时扫描2. 行扫描周期为(B )。
数字电视信号指标数字电视信号指标是评估数字电视信号质量和性能的一组参数。
在数字电视广播中,通过使用这些指标来确保信号的可靠接收和高清晰度的视频和音频传输。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数字电视信号指标。
1. 信号强度信号强度是指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
它通常以dBm为单位表示。
数字电视信号的合适信号强度范围是-60 ~ -20 dBm,这取决于地理位置、天线类型和其他环境因素。
信号强度太弱可能导致图像和声音的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接收。
2. 信噪比信噪比是指信号与背景噪声之间的比率。
它以dB为单位表示。
较高的信噪比表示信号较强且噪声较小,这有助于提高图像和音频的质量。
广播电视频道通常要求至少有一定的信噪比,以确保清晰度和可靠性。
3. 谱效率谱效率是指数字电视信号在频谱带宽中所能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
它以bits/s/Hz为单位表示。
谱效率的提高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支持更多的频道和更高的分辨率。
4. 位错误率位错误率(BER)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位数与总位数之比。
它通常以10的负指数形式表示。
较低的BER表示较小的传输错误,有助于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5. 图示质量图像质量是指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图像清晰程度和准确性。
图像质量可以通过分辨率、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图像噪声等因素来评估。
高质量的图像通常具有清晰度高、细节丰富和色彩准确的特点。
6. 音频质量音频质量是指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音频的清晰度和真实性。
音频质量可以通过音频的频率响应、失真和噪声等因素来评估。
高质量的音频通常具有清晰度高、音质逼真的特点。
7. 多路径干扰多路径干扰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和绕射等原因引起的多个信号路径导致的干扰现象。
多路径干扰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和迟滞,从而影响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8. 信道容量信道容量是指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它受到信道带宽、信号干扰和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提高信道容量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多的频道。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指标的检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具有大容量、高可靠性、兼容性强、高安全性、高覆盖性等优点和特点。
我国自主研发的DTMB/TDS-OFDM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其支持高清、标清电视的不同制式,支持室内、移动、便携接收等三种接收方式,支持单频网和多频网两种组网模式,支持多业务的混合模式。
随着国家正式启动地面数字电视项目,地面数字电视开始迅猛发展,而为了保证好的覆盖效果主要还是依赖发射机真实的技术指标。
下面所讨论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属于其发射部分。
发射部分主要由传输网络适配器、发射机和天馈线系统等组成,在单频网中还应该有GPS接收机。
为了保证发射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些必须的测试设备,主要有场强仪、功率计、频谱仪、网络分析仪、标准接收天线、50欧假负载等一、发射功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发射功率决定了地面字电视信号的电场强度,直接关系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覆盖区域服务质量和信号传输可靠性。
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发射功率为平均功率,与以前模拟发射机的标称功率概念不同,不同的调制标准,其峰均比也不同。
通常1KW(rms)的数字发射机想当于3KW模拟电视发射机的功率容量,功放模块配置、电源配置等基本相同。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的输出功率应该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覆盖效果。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量发射系统的发射功率。
选择周围场地空旷平坦,无建筑物、大片树林等障碍物,无反射波到达的地点作为测量点,测量点与发射天线之间为直视路径,且远离机场、主要交通运输公路、高压输电线、变电所、工厂等,保证没有来自上述设施的明显干扰或背景噪声电平较欲接收信号电平低20dB.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与发射天线极化方式一致,记录测量点的信号场强Ec(dBμV/m),由下式计算发射天线的有效辐射功率P t(KW)Pt=10(Ec-106.92+20lg)/10式中:d为到发射天线的距离(Km)二、频谱特性1.带肩比带肩是用来考核数字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线性指标,是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频谱整体搬移实验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对相位噪声指标要求很苛刻,以至于地面上的数字电视广播需要扩大覆盖范围的时候,往往采用同频转发的方式,在比较低的频段,同频转发难度还是不小的,去年到今年作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深有体会。
这里将要进行的是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频谱整体搬移试验。
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卫星电视高频头输出的第一中频信号所选定的频段输入下变频器,使其迁移至预定的频段,然后用滤波器取出,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看,整个系统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系统对相位噪声指标要求较高,变频不能以常用的锁相环电路构成本振,因为大家都说用锁相环本振变频以后由于相位噪声太大不能解出信号,所以我们也就不在这方面下功夫了。
锁相环振荡器的相位噪声较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数字传输器材中都不用它。
要变频,就必须得有本振信号,而简单的锁相环本振又不能用,选择适用的本振就成了这一实验的关键环节。
LC振荡器的相位噪声较小,但是频率稳定度很差,没有实用价值;晶体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也比较小,但是振荡频率受晶振频点的限制。
为此我们选用过去安由电子研制的一种本振信号源取得了成功,该振源结构如下图所示。
上图的振源采用两个频率合成,一个是频率可调的LC振荡器,频率很低,通常选取所需振源工作频率的1/10-1/20。
例如,当需要一个760MHz的信号源时,可以选用722MHz的晶体振荡器(此频点的选取要看手中的存货情况)和760-722=48MHz的LC振荡器,相加获得760MHz(当然也可以相减获得722-48=674MHz)。
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是不容置疑的,而48MHz的LC振荡器的频率漂移绝对值也是很有限的,顶多零点几MHz,在760MHz的时候频率漂移零点几MHz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可以允许的,起码在这里是允许的。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获取本振信号源也是可行的。
手里各个电视频道和各频道本振的晶体在300MHz以下分布得很均匀,有几十个频点,可用其各次谐波用作变频的本振,相位噪声指标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基本上能实现变频的需要。
.数字电视的主要测量技术指标1.1.1引言我们要准确把握数字电视传输网络质量的好坏,应该分三步。
第一步:对平均功率,MER,BER这三个指标进行测量。
MER、BER测量门限(实际经验总结)第二步:当这些指标恶化的时候,应该对其它指标进行详细的测量,判断造成网络质量恶化的原因。
因为MER的恶化是最主要的因素,它将直接导致BER的下降并最终影响用户接收机的接收效果。
所以因主要测试调制质量参数,找出问题原因。
调制质量参数主要有:调制误差率、载波抑制、幅度不平衡、正交误差、相位抖动,RS解码前误码率等。
其中调制误差率反映了调制的总体质量;载波抑制、幅度不平衡等反映调制中可能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RS解码前误码率则反映了整个信道的可靠性的性能。
对数字调制的直接测量是找到信号失真源头的有用工具。
调制质量的估价是放在数字解调之后,自适应均衡器附近.第三步:利用星座图进行逐级排查。
当然我们一般的测试工作只需要做第一步就可以,当网络有问题的时候做第二,三步;而且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第二,三步是同时进行的。
建议即使网络正常也因该定时在网络前端执行第二,三步操作便于防范问题于未然。
1.1.1.平均功率1.1.1.1.数字信号电平和模拟信号电平的区别因为模拟电视图像内容是通过幅度调制来传送的,图像的内容是随时变化的,所以模拟电视的信道的功率取决于图像内容,根据图像的内容的不同,信道功率不断的变化。
由于模拟电视行/场同步脉冲电平相对稳定,故我们把测量峰值电平作为判别模拟电视信号强弱的测量标准。
所有的数字调制信号都有类似噪声的特性,信号在调制到射频载波之前被进行了随机化处理,所以当发送一个数字信号时,无论它是否传送数据,在频域中观察一般都是相同的。
而且在频域中观察这样的信号通常也说明不了有关的调制方式,例如是QPSK,16QAM,还是64QAM,它只能说明信号的幅度、频率、平坦度、频谱再生等等。
噪声信号的最大响应与噪声信号的功率没有关系。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技术参数与测试作者:林清叶来源:《活力》2012年第06期[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技术参数;测试一、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技术参数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的频谱结构及能量分布完全不同。
由于数字电视信号中的调幅是平衡调幅,抑制了载波,因而从频谱分析仪上看,一个数字频道的已调信号,像一个抬高了的噪声平台,均匀地平铺于整个限定带宽内。
伴音信号在MPEG-2编码时,已经与图像信号以包的形式复用到了一起。
数字电视系统的测试相对于模拟电视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必须按数字电视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新的测试仪器,去探讨它的测试方法以及数字电视的参数指标。
1.地面数字电视的载噪比。
数字信号信噪比(S/N)指传输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数字信号载噪比(C/N)指已调制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载噪比中的已调制信号的功率包括了传输信号的功率和调制载波的功率。
数字调制信号对网络参数的要求主要反映在载噪比上,载噪比越大,信号质量越好,反之信号质量就差,模拟电视会出现“雪花干扰”,数字电视会出现马赛克,严重时会造成图像不连续甚至不能对图像解码。
2.地面数字电视的比特误码率。
比特误码率BER的定义是误码的比特数与传输的总比特数之比。
误码的实质与信号的信噪比有关,是信号受到噪声、脉冲抖动、工业干扰及突发信号如雷电等所至,因此我们可以由测量信噪比算出BER。
数字电视信号是离散的信号,接收到的数字电视信号要么是稳定、清晰的图像,要么就是中断(包括马赛克、静帧),具有“断崖效应”的特点。
信号的这种变化,与传输的误码率有关,BER测量侦测并统计每个误码,问题可能是由瞬间干扰或突发噪声引起,并不完全表征网络设备状况,这时BER指标只具有参考价值。
3.地面数字电视的调制误差率。
调制误差率MER是信号理想的矢量幅度的平方和与信号误差矢量幅度平方和之比,以dB表示。
在数字电视中,MER是表征数字信号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它精确表明数字信号在调制和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损伤,也一定程度上说明该信号是否能被解调还原,以及解调还原后信号质量状况。
电视原理(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11级图像信号系统原理思考题及答案本⽂档由黄纲、张鉴、黄鑫、李跃虎整理制作其中,有⼀些错误或不合理的地⽅,请⼤家批评指正。
第⼀章电视基础知识1、什么是像素?答:将⼀幅图分解为许多细⼩的局部单元,将这种⼩单元称为像素。
2、像素有多⼤?答:⼀幅图像的像素为有限⼤,有限多。
3、像素⼤的图像清楚,还是像素⼩的图像清楚?答:图像的像素越⼩,像素密度越⼤,图像清晰度越⾼,包含的信息量越多。
4、什么是⼀帧图像?答:⼀幅平⾯图像上所有像素的集合。
5、图像的清晰度与像素有什么关系?答:图像的像素越⼩,像素密度越⼤,图像清晰度越⾼,包含的信息量越多。
6、对图像进⾏扫描的作⽤是什么?答:传送图像。
7、⽤什么⽅法传送⼀幅图像?答:扫描、抽样。
8、什么是⼈眼的视觉惰性?答:⼈眼对亮度感觉的出现和消失有⼀个滞后时间(暂留时间),约0.05s ~ 0.2s,只要两幅间断图像的间隔时间⼩于这个时间,⼈眼就会感到画⾯是连续的,变化的也是连续的,不会有间断的感觉。
9、图像为什么会活动?答:只要按扫描的顺序还原每个像素,只要抽样速度⾜够快,⼈眼就能感觉到正常的活动图像。
10、怎样⽤静⽌图像产⽣出活动的图像?答:只要两幅间断图像的间隔时间⼩于0.05s ~ 0.2s,⼈眼就会感到画⾯是连续的,变化的也是连续的,不会有间断的感觉。
11、怎样传送活动图像?答:采⽤扫描抽样的⽅式获得图像信息,可以只⽤⼀个信号通道。
12、怎样将图像光信号变成图像电信号?答:摄像管: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13、怎样从图像电信号还原出可见的图像?答:显像管:是将电信号还原成图像信号的器件,显像管因电⼦束打击荧光粉⽽发光。
14、扫描电⼦束的偏转是怎样被控制的?答:电⼦束偏转控制器:偏转线圈。
15、什么是扫描光栅?答:当⾏、场偏转线圈分别加有扫描电波时,电⼦束便在⽔平和垂直偏转⼒的共同作⽤下进⾏有规律的扫描,屏幕上变出现⼀条条有规律的亮线,这些亮线常被称为光栅。
C波段卫星接收电视信号干扰案例分析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是由“DVB Project”维护的一系列国际公认的数字电视公开标准。
DVB标准当前被广泛应用于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
DVB系统按信号传播的顺序可以分成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
其中前端系统一般位于节目生产[摘要]本文描述了工作中遇到的一次C波段卫星接收受到数字卫星电视信号干扰案例的现象及频谱特征,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探讨了邻频情况下,数字卫星电视信号下行频段干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C波段干扰;数字卫星电视信号下行频段;C波段卫星地球站部门(例如电视台等部门),而终端系统一般位于用户终端中(例如机顶盒)。
DVB系统中的传输系统,主要是指数字电视的信道部分。
最常见的三种传输系统是DVB-C、DVB-S和DVB-T。
DVB-C用于数字有线电视系统,DVB-S用于数字卫星电视系统,DVB-T用于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
+ 任政 刘超(外交部通信总台)其中,DVB-C使用的频率范围为51-858MHz。
DVB-T使用的频率范围为470-860MHz。
DVB-S使用的C波段频率范围为3G-4.2GHz,Ku波段频率范围为10.95G-12.15GHz。
数字卫星电视已经证明了其相对于其他信息、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源的优越性,因此在远程信息处理图1 干扰情况示意图字卫星电视下行信号干扰的问题,对A、B两款调制解调器性能进行了比较。
在使用A款调制解调器时,接收情况很好,接收电平和接收信噪比非常稳定。
而在使用B款卫星调制解调器时,发现接收电平和接收信噪比频繁跳动。
两款调制解调器接收的载波信号采用8PSK调制,占用带宽4MHz,频点位于3.8GHz附近,射频接收设备LNB(低噪声变频放大器)本振频率为5150MHz。
用频谱仪仔细观察接收到的信号,发现接收载波附近存在大功率宽频信号,带宽大约在40MHz左右,且位置稳定,结合实际工作地点的周边使用卫星电视较多的实际情况,猜测这些宽频信号为数字卫星电视信号,B款调制解调器的接收跳动异常应该就是这些数字电视信号所引起的。
电视信号频谱特性
电视信号频谱特性
电视系统是通过行、场扫描来完成图像的分解与合成的,尽管图像内容是随机的,但电视信号仍具有行、场或帧的准周期特性。
通过对静止图像电视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知:它是由行频、场频的基波及其各次谐波组成的,其能量以帧频为间隔对称地分布在行频各次谐波的两侧。
而对活动图像的电视信号,其频谱分布为以行频及其各次谐波为中心的一簇簇连续的梳状谱,如图07-03-3 所示。
图07-03-3 活动图像电视信号频谱
对于实际的电视信号,谐波的次数越高,其相对于基波振幅的衰减越大。
在整个电视信号的频带中,没有能量的区域远大于有能量的区域。
根据这一性质,彩色电视系统利用频谱交错原理将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进行半行频或1/4 行频间置,完成彩色电视中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同频带传输。
我国采用的PAL-D 制彩色电视信号,亮度信号带宽为6MHz;在美、日等国采用的NTSC 制电视系统中亮度信号带宽为4.2MHz。
由于人眼对于色度信号的分辨率远低于对亮
度信号的分辨率,因此在彩色电视系统中色度信号的带宽一般均低于
1.3MHz,且调制在彩色副载频上置于亮度信号频谱的高端,以减少亮色信号之间的串扰。
视频图像信号的能量主要分布在行扫描频率fh 及其各次谐波nfh 上,见图07- 03-4。
而在两相邻频率之间能量则很微弱,以至于可以将其看成是空白的。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