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13 MB
- 文档页数:8
杠杆综合练习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1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2中各力的力臂图1 图25、图3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6、如图4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图3 图4二、实验题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
(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三、计算题9、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 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0B=1米;拉力F 加在A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10、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7.5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
1.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1岁,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五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一个月五年前,因登山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
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
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不整",服药疗效不好。
一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两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
既往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170/100mmHg)未经任何治疗,八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炎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年,不饮酒。
查体:T37。
1℃, P72次/分,R20次/分,Bp 160/96mmHg,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次/分,心前区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2。
5cm,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脾未及,移动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
化验:血常规Hb129g/L, WBC6。
7×109/L,尿蛋白(++),比重1.016,镜检(-),BUN:7。
0mmol/L,Cr:113umol/L,肝功能ALT 56u/L, TBIL:19。
6umol/L.[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级2。
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3.肺部感染(二)诊断依据1.高血压性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夜间憋醒,不能平卧);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充盈,肝大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脉率2。
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二十余年血压高(170/100mmHg);现在Bp160/100mmHg;心功能IV级3。
肺部感染:咳嗽,发烧,一侧肺有细小湿罗音二、鉴别诊断(5分)1.冠心病2.扩张性心肌病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2:左侧肺炎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3岁,工人,发热、咳嗽五天患者五天前洗澡受凉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伴咳嗽、咳痰,痰量不多,为白色粘痰。
水平面的圆盘模型史上最全版模型概述:水平方向上的“圆盘”模型大多围绕着物体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中心展开的,因此最大静摩擦力的判断对物体临界状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静摩擦力通常属于被动力,应根据物体所受主动力的情况以及其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如果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已经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则应考虑物体是否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模型讲解:1.单个物体置于水平圆盘上如图所示,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为m 的物块A (可视为质点),物块A 到转轴的距离为r 。
物块A 和圆盘间最大静摩擦力f m 等于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
当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1) 若物体与圆盘无相对滑动,则物体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全部由静摩擦力提供,所以有mg f r m f m μω=≤=2,解得rgμω≤。
(2) 当rgμω>时,mg f r m F m n μω=>=2,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物体将从圆周与切线的夹角范围内飞出。
(3) 若在物体A 与转轴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一开始绳子只是拉直,没有张力。
设线对物体的拉力为T ,当rgμω≤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0=T ;当rgμω>时,必有r m T mg 2ωμ=+,所以必有0>T ,物体必受到指向圆心O 点的细线的拉力,而且当ω增大时,T 也随之增大。
若此时剪断细线,物体将从圆周与切线的夹角范围内飞出。
2.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圆盘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物体A 叠放在质量为m 2的物体B 上,A 与B 、B 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当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分别对B 和A 受力分析可知:(1)若21μμ<,当rg1μω≤时,A 与B 、B 与圆盘无相对滑动;当rg1μω>时,物体A 将从圆周与切线的夹角范围内飞出,此时B 受到圆盘的静摩擦力由()rm m f B 221ω+=突变为r m f B 22ω=;当rg2μω>时,B 也将从圆周与切线的夹角范围内飞出;若将B 与转轴用细线连接,当rg2μω>时,细线将对B 产生拉力T ,且当ω增大时,T 也增大;若将A与转轴用细线连接,当rg1μω=时,细线将对A 产生拉力T ,然后,对A 有:r m g m T 2111ωμ=+,对B 有:r m g m f B 2211ωμ=-,所以当ω增大时,T 和B f 也增大,当B f 达到最大时,A 受到B 的摩擦力A f 将逐渐减小到0,然后反向增大,当A f 再次达到最大时,B 将飞出。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图1图2图3图5 图6 图7图9图11图10 图12图8图4图1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图13v图15v图16图14物体处于静止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1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8图22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图23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A B C图32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匀速下滑 A B F图36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图38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9)(8)(16)(17)(18)(19)(20)(21)(28)(29)(30)三球静止 (25)(26)(27)小球A 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22)(23)(24)OPQBAO 表面粗糙,OB 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31)(32)(33)(34) (35)(36)(37) (38) (39)(40)(41) (42)(43)(44) (45)A 、B 匀速运动A 、B 匀速运动(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
高三历史评析题专项训练(飞凡中学高中历史调研组大整理)1.(12分)运州历史思维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历史素养。
阅读示例,完成下列要求。
示例:“工农武装割据”(1)背景: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位一体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
首先,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其次,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再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战略阵地。
(3)影响: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是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理论武器。
(4)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有着本质不同。
军阀割据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建立的反动武装集团,它既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代表了工农大众的利益。
仿照示例,从经济史方面任选一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解析。
(要求:概念的选择须从经济史方面人手;要素分解全面、科学;对要素的解析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些先进国家占统治地位,并且少数资本主义强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列宁语)。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根本前提的,其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其内容包含三方面:(1)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组成的政治体系;(2)以资本主义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第一节力,重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质性)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二.力的三要素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3.重力的大小:①计算公式:G = mg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
(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例3:铁环,篮球等③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
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
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主谓宾: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二.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挤压例6:物体A沿墙壁自由下滑,它和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V(接触但不挤压,所以无弹力。
《振动力学》习题集(含答案)1.1 质量为m 的质点由长度为l 、质量为m 1的均质细杆约束在铅锤平面内作微幅摆动,如图E1.1所示。
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图E1.1解: 系统的动能为:()222121x I l x m T +=其中I 为杆关于铰点的转动惯量:2102120131l m dx x l m x dx l m I l l ⎰⎰==⎪⎭⎫⎝⎛=则有:()221221223616121x l m m x l m x ml T +=+=系统的势能为:()()()2121212414121 cos 12cos 1glx m m glx m mglx x lg m x mgl U +=+=-⋅+-=利用x xn ω= 和U T =可得: ()()lm m gm m n 113223++=ω1.2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质柱体在水平面上作无滑动的微幅滚动,在CA=a 的A 点系有两根弹性刚度系数为k 的水平弹簧,如图E1.2所示。
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图E1.2解:如图,令θ为柱体的转角,则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分别为:22222243212121θθθ mR mR mR I T B =⎪⎭⎫ ⎝⎛+==()[]()222212θθa R k a R k U +=+⋅=利用θωθn= 和U T =可得: ()mkR a R mR a R k n 343422+=+=ω1.3 转动惯量为J 的圆盘由三段抗扭刚度分别为1k ,2k 和3k 的轴约束,如图E1.3所示。
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图E1.3解: 系统的动能为:221θ J T =2k 和3k 相当于串联,则有:332232 , θθθθθk k =+=以上两式联立可得:θθθθ32233232 , k k k k k k +=+=系统的势能为:()232323212332222*********θθθθ⎥⎦⎤⎢⎣⎡+++=++=k k k k k k k k k k U利用θωθn= 和U T =可得: ()()3232132k k J k k k k k n +++=ω1.4 在图E1.4所示的系统中,已知()b a m i k i , ,3,2,1 和=,横杆质量不计。
丹东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物理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刘丽华、孙学东校对、审核:迟晓、李正鹤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1.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是使物体运动的根本原因B. 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出位移与时间成正比D. 爱因斯坦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效果互相抵消3.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D.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4.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 、BC 段运动最快B. 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 4h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0D. CD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5. 某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 内的位移比第1s 内的位移大4m ,第4s 内的位移为16m ,则( )A. 物体的初速度为2m/sB. 物体的加速度为22m/sC. 前3s 的位移为18mD. 4s 末的速度为14m/s6.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半圆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挡板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现让挡板缓慢向左移动,B 缓慢下移(此过程中始终B 未接触地面,A 处于静止状态),设挡板对B 的作用力为1F ,B 对A 的作用力为2F ,在此过程中( )A. 地面对A 的作用力逐渐缓慢减小B. 地面对A 的作用力保持不变C. 1F 缓慢减小,2F 缓慢增大D. 1F 缓慢增大,2F 缓慢增大7.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传送带上有一长L=1.0m ,质量M=0.5kg 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质量为m=0.3kg 的小木块.对木板施加一沿传送带向上的恒力F ,同时让传送带逆时针转动,运行速度v=1.0m/s 。
已知木板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μ1=3,木板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4,取g=10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在恒力F 作用下,薄木板保持静止不动,通过计算判定小木块所处的状态;(2)若小木块和薄木板相对静止,一起沿传送带向上滑动,求所施恒力的最大值F m ;(3)若F=10N ,木板与物块经过多长时间分离?分离前的这段时间内,木板、木块、传送带组成系统产生的热量Q 。
【答案】(1)木块处于静止状态;(2)9.0N (3)1s 12J 【解析】【详解】(1)对小木块受力分析如图甲:木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1sin 2mg mg α= 斜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13cos 4m f mg mg μα==由于:sin m f mg α>所以,小木块处于静止状态;(2)设小木块恰好不相对木板滑动的加速度为a ,小木块受力如图乙所示,则 1cos sin mg mg ma μαα-=木板受力如图丙所示,则:()21sin cos cos m F Mg M m g mg Ma αμαμα--+-= 解得:()99.0N 8m F M m g =+=(3)因为F=10N>9N ,所以两者发生相对滑动对小木块有:21cos sin 2.5m/s a g g μαα=-=对长木棒受力如图丙所示()21sin cos cos F Mg M m g mg Ma αμαμα--+-'=解得24.5m/s a ='由几何关系有:221122L a t at =-' 解得1t s =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两处,则 ()2121231cos cos 2Q Q Q mgL M m g vt a t μαμα⎛⎫=+=+++ ⎪⎝⎭解得:12J Q =。
史上最全股票K线图基础知识(图解)本文为您介绍的是新手必学的知识点,股票k线图是炒股过程最为基础的图形,大多数股票分析这都是通过k线图来研究股票的,甚至99%的股民都是依靠k线图炒股。
当然了学好没那么容易,但是学习这篇文章势在必行:K线:发明于日本米市故又称为日本线,起源于日本。
K线是一条柱状的线条,由影线和实体组成。
影线在实体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线,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线,如图1-1所示。
实体分阳线和阴线两种,又称红阳线和黑阴线。
一条K线记录的就是某一种股票一天的价格变动范围。
图1-1 K线图形K线图技术分析方法:K线图是进行各种技术分析最基础的图表,K线类的研究是侧重若干天的K线组合情况,如二根、三根或者更多的K线组合来推测证券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而判断证券市场多空力量谁占优势,是暂时的,还是阶段性的。
上影线:在K线图中,从实体向上延伸的细线叫上影线。
在阳线中,它是当日最高价与收盘价之差;在阴线中,它是当日最高价与开盘价之差。
由此,带有上影线的K线形态,可分为带上影线的阳线、带上影线的阴线和十字星。
形态不同,多空力量的判断就不同。
下影线:在K线图中,从实体向下延伸的细线叫下影线。
在阳线中,它是当日开盘价与最低价之差;在阴线中,它是当日收盘价与最低价之差。
光头光脚的阳线和阴线:既没有上影线也没有下影线的阳线和阴线,如图1-2所示。
图1-2 光头光脚的阳线和阴线光头阳线和光头阴线:没有上影线的阳线和阴线,如图1-3所示。
图1-3 光头阳线和光头阴线T字型K线:没有上影线的十字型K线,如图1-4所示。
图1-4 T字型K线倒T字型K线:没有下影线的十字型K线,如图1-5所示。
图1-5 倒T字型K线十字型K线:当收盘价与开盘价相同时,就会出现这种K线。
股票K线图基础知识它的特点是没有实体,如图1-6所示。
图1-6 十字型K线日K线图:将每天的K线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起,反映该股票自上市以来每天价格变动情况的K线图,如图1-7所示。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
管道受力分析管道受力分析目录:一、管道发展历史1、发展2、著名管道系统二、提出问题三、管道受力研究1、管道2、弯头3、三通四、小组分工五、总结六、参考文献管道受力分析关键字:管道受力一、管道发展历史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
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管道作为物料输送的一种特殊设备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人体中的血管一样,没有它,人的生命就不复存在。
1、“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
早在我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
最早的一条原油输送管道,是美国于1865年10月在宾夕法尼亚州修建的一条管径50毫米长9756米从油田输送原油到火车站的管道,从此开始了管道输油工业。
但油气管道运输是从1928年电弧焊技术问世,以及无缝钢管的应用而得到发展和初具规模的。
管道输送技术的第一次飞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道运输有了较大的发展。
2、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大型输油管道系统有:(1)前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
它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的原油管道,其北、南线长度分别为4412千米和5500千米,管径为426~1220毫米,年输原油量超过1亿吨,管道工作压力4.9~6.28兆帕。
(2)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
其全长1287千米,管径1220毫米,工作压力8.23兆帕,设计输油能力1 亿吨/年。
(3)沙特阿拉伯的东-西原油管道。
其管径1220毫米,全长1202千米,工作压力5.88兆帕,输油能力1.37亿立方米/年。
(4)美国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系统。
该管道系统干线管径为750~1020毫米,总长4613千米,干线与支线总长8413千米,有10个供油点和281个出油点,主要输送汽油、柴油、燃料油等100多个品级和牌号的油品。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
(9)
(8)
(16) (17) (18)
(19)
(20) (21)
(28) (29) (30)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2) (23) (24)
O
P
Q
B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B匀速运动A、B匀速运动
(37)(38)(39)(40)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