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865.39 KB
- 文档页数:6
沪教版小学数学课时知识点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小数与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哪一位的具体含义。
3.知道在表示近似数的结果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知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胡老师知道你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一些求近似数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预设:“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
2.你们学得真不错,老师准备了几个题目考考你们:(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他们的近似数。
986534≈ 50047 ≈58741 ≈ 31200 ≈398010 ≈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 ≈32万47□05 ≈48万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刚才胡老师知道了一些同学的身高,那你们知道胡老师有多高吗?胡老师上次测量到的高度是1.703米,一般我们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1.7米就可以了。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许多小数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与近似数)【以身高引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减少陌生感。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小胖有1美元,他想兑换成人民币,根据2011年4月20日的人民币汇率表,可以兑换多少元?出示:6.5294元人民币就是6元5角2分……“2”后面的数怎么办呢?预设:人民币最小的单位就是分,后面的数就可以不要了。
对,我们把6.5294四舍五入到分就可以了,那么应该保留到哪一位小数呢?我们又应该看哪一位数来决定呢?预设:分在百分位上,保留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1. 加减法1.1 整数加减法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2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下学期学生将重点掌握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以及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在学习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掌握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24+19=43,35-18=17等。
1.3 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不仅要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需要理解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2. 乘法2.1 算法和口诀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乘法,重点是通过口诀和计算方法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基本乘法表,并能计算各个乘积。
2.2 乘法的应用在学习乘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能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围墙的周长等。
3. 除法3.1 算法和口诀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除法,重点是通过算法和口诀,掌握小学除法表,并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2 除法的应用在学习除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能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均数、计算人均年收入等。
4. 分数4.1 分数的概念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的意义等。
并能比较大小、化简分数、相互转换等。
4.2 分数的应用学生还需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计算体积等。
5. 几何5.1 几何图形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5.2 几何测量下学期学生将继续学习几何知识,包括长度、角度、周长等的测量,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6. 统计与概率6.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调查问卷等,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
6.2 统计的基本概念学生还需要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能用具体例子来加深记忆。
6.3 概率学生还需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用具体例子来加深记忆。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课程背景该课程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本节课主要涉及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2.掌握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3.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第一部分:概念讲解首先,我们需要讲解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在讲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引入垂线的概念,并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第二部分:计算方法练习接着,我们需要给学生讲解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在练习中,需要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要求学生计算出其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三部分:应用练习最后,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应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练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问题,并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怎么计算?活动二:概念讲解1.讲解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2.讲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3.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活动三:计算方法练习1.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2.要求学生计算出其平行线之间的距离;3.指导学生使用公式计算。
活动四:应用练习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问题;3.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
活动五: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概括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和检查学生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通过作业批改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3.通过课堂测验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几何初步知识点1.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直径。
4.经过圆心而且两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5.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6.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d=2*r),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r=d/2)。
8.圆规画圆的方法:1.定圆心2.定半径3.画圆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有2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长,可以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2.射线:有1个端点,能向一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3.直线:没有端点,能向两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
4.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5.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6.过2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角1.一个点和从这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角的计量单位叫做“度”,用“。
”表示。
4.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6.1周角=2平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4直角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程度有关。
8.量角的方法:(1)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点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叫的一条边重合。
(边边重合)(3)读出角的另一端在量角器上的刻度。
(看另一条边,读出度数)9.1平角=1/2周角1直角=1/2平角=1/4周角。
1.能过直线外一点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能利用有关平行线的经验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2.能用直尺量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并通过量两条平行线之间不同地方的距离,知道“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也就是它们之间的宽是一样的”.(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案例1:下图中,两条平行线a ,b 之间有很多与a ,b 都相交的线段,你知道哪条最短吗?教法说明:让学生一起来量,并填入右边的表格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 归纳总结:两条平行线a ,b 之间,垂直于这两条平行线的线段CE 最短,我们把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线段 长度 AB CD CEFGabA B C E FGD案例2:问题:我们一起来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我们量出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ab归纳总结: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60分钟)例题1: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教法说明:第一步:先任意画一条直线l;第二步:画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a;第三步:将三角尺沿着直线l平移,再画一条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b;所画的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l垂直的直线a、b即为一组平行线,记作a∥b参考答案:如下a ab试一试:如何过直线l外一点P画直线l的平行线?并用符号表示.lP教法说明:第一步:先过P点画一条与已知直线l垂直的直线m;第二步:再过P点画一条与已知直线m垂直的直线n;所画的直线n与已知直线l平行,记作n∥l(如图1)参考答案:如下图建议让学生按如图2方式再画一下(2)分别过点A和点B画出与直线d垂直的直线e和直线f,则e∥f∥q参考答案:如右上图此环节设计时间在30分钟左右(20分钟练习+10分钟互动讲解)。
1.有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2.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画()条.A.1条B.2条C.无数条3.量一量,画一画。
姓名:__________
4B 数学 知识点
一、 复习与提高 1.1 四则运算
1、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四舍五入法
a) 四舍五入法到万位 b) 四舍五入法到亿位 3、大数的读和写 4、递等式计算
1、42×169-78+32
2、42×169-(78+32)
3、42×(169-78+32)
4、42×[169-(78+32)]
5、简便计算
1、575+635+125+265
2、27×55-27×45
3、98×25
4、101×72-72
5、125×64
5、68×14+14×32 7、(32+32+32+32)×25 1.2 整数的运算性质
1、减法运算性质:()a b c a b c --=-+
2、除法运算性质:()()0,0a b c a b c b c ÷÷=÷⨯≠≠
3、商不变性质:××÷(00)÷÷a b a c b c b c ⎛⎫⎛⎫
÷= ⎪ ⎪⎝⎭⎝⎭≠,≠
1.3 看谁算得巧 商不变性质 除法运算性质
1100÷25
1100÷25
= (1100×4)÷(25×4) = 1100÷(5×5) = 4400÷100 = 1100÷5÷5 = 44 = 220÷5
= 44
个数字。
0.132读作零点一三二。
b)先写整数部分,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五百零二点零写作502.0。
9、算盘定位点标出了个位,个位的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只要在算盘上标
出定位点,就可以表示小数,就可以在算盘上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了。
2.3小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
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4小数的性质
1、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5小数点移动
1、10个0.001是0.01,10个0.01是0.1,10个0.1是1。
2、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3、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就是这个小数乘10。
4、把一个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
填上“万”字。
2.6小数加减法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在计算中,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可把“0”去掉。
2.7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1、整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a)带符号搬家;
b)加法交换律;
c)加法结合律。
2、整数减法的运算法则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a)带符号搬家;
b)减法运算性质;
五、问题解决
5.1解决问题(2)
1、增加2倍就是增加到3倍,就是原数的3倍。
2、增加2倍就是增加了2倍,就是原数的3倍。
3、树状算图。
4、线段图。
5、“鸡兔同笼”问题。
5.2小数与近似数
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应该看小数部分第三位(千分位)
上的数。
2、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要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否小于5,小于
5(<5)的舍去尾数,大于或者等于5(≥5)的就向前一位进1。
“四舍五入”
法求近似数对整数和小数都适用。
3、“去尾法”和“进一法”求近似数都可以在小数中使用。
4、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用“精确到十分位”来表示。
5、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5.3垂直与平行
5.4数学广场——用多功能三角尺画垂线与平行线
多功能三角尺可以画直线、线段,量角度。
5.5数学广场——五舍六入
1、在数学计算中,我们常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有时还会用到“去尾法”
和“进一法”,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还用“五舍六入”的方法来求近似数。
2、“五舍六入”法:尾数小于或等于5的舍去,尾数大于或等于6的就向前一位进
1。
5.6数学广场——计算比赛场次
1、连线法
2、列表法
3、B组参赛队有6支球队,每两支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共要比赛的场次是:
6×5÷2=15(场)。
5.7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
1、在坐标图中标记(4,5),(12,13),(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