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视塔设计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8.98 MB
- 文档页数:41
广州新电视塔备选13套设计方案13套设计方案各有各精彩方案1:建筑设计高度1000米(其中天线长度120米),平面以圆形为基本形状,用作为时间的象征的12根柱子支撑。
每111米设一层地板,使塔体具有多样功能。
方案4:建筑设计高度450米,中部扭转形成“纤纤细腰”的椭圆形,随着高度的盘旋升高,而直径却逐渐减小。
不同楼层的功能分布是根据其所在的气候区而命题。
方案7:建筑设计高度330米。
塔顶的观光滑车道“云霄飞车”,连接280米高“云霄吧”和“云霄餐厅”。
方案9:建筑设计高度480米。
宛如破土而出的春笋,类似中国古塔。
方案2:建筑设计整体高度为475米,主观光平台位于离地面310米的高度,总面积约1350平方米,椭圆长轴尺寸约70米。
塔基与海心沙之间设步行桥相连。
方案3:建筑设计高度588米,塔楼由四个主要元素组成:双层金属网包裹的混凝土核心和钢索悬挂平台。
它们与电视塔的整体结构相组合,完美体现现代气息。
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斜拉钢索,使高塔拥有优美的外形。
方案5:建筑设计高度728米(到天线顶部为777米)。
观光平台设置在顶部,使其看上去像一粒被一双大筷子夹着的米饭;桅杆和天线的整体造型就像一头山羊;底部和顶部有两个观光层,海心沙两条索道直达底部观光层。
方案6:建筑设计高度540米。
电视塔利用广州的“州”这个简洁的图形作为其基本几何形状的基础,从而创造出三座弯塔,在观光层这个“岛屿”的周围缓缓“流动”,颇具时代感。
方案8:建筑设计塔高598米。
塔体呈桅杆形倾斜状,但塔柱极为纤柔,其直径与高度的比例大约是1∶40。
方案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城市广场(10多万平方米),步行桥连接海心沙。
方案10:建筑设计总高600米,在混凝土核心筒外蒙上金属网,建筑设计把“观光塔”的涵义拆解成为“观光”和“塔”两个层,以生长、发展、生命、旋转、变化为设计理念。
方案11:建筑设计楼高509米(至天线顶664米)。
金色塔,南面的“创世纪公园”就像它的金色投影,以金、木、水、火、土为主题。
广州塔资料简介广州塔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之一。
它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新区,毗邻珠江河岸,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广州塔于2010年10月发布,是广州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下面将对广州塔的设计理念、建筑特色、功能以及周边景点进行详细介绍。
广州塔的设计理念是“螺旋灵感”,它启发于蚯蚓的蠕动运动。
整座塔楼设计为红色螺旋形状,象征着地球的进化和城市的发展。
此外,广州塔还有两个“非螺旋”部分,即地球脉络和彩虹草坪。
地球脉络是塔楼周围的水系,它们代表着珠江的血脉。
彩虹草坪是塔楼的底座,它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植物和花卉,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广州塔的设计师将螺旋形状、地球脉络和彩虹草坪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建筑。
广州塔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高度和结构上。
广州塔高600多米,是华南地区最高的建筑之一。
它采用了世界上首个立体弯曲结构的悬索系统,并在顶部设置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天幕。
这种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广州塔在建筑界独树一帜,成为了广州市的新地标。
广州塔不仅是一个观光塔,还具有多种功能。
塔楼内设有观光设施、餐厅、展览厅和自由落体等娱乐项目。
观光设施包括望远镜、360度旋转观景台等,游客可以从高空俯瞰广州的美景。
餐厅提供各种美食,游客可以在塔楼内品尝广州的特色菜肴。
展览厅不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广州文化的机会。
此外,广州塔还有一个名为“百米高空自由落体”的项目,勇敢的游客可以在塔楼上体验自由落体,感受刺激与快乐并存的感觉。
广州塔周边还有一些著名的景点。
其中之一是广州塔附近的小蛮腰广场,它是一个以广州塔为中心的大型广场,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广州塔还毗邻珠江,游客可以沿着江岸散步,欣赏美丽的景色。
此外,广州塔附近还有一些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购物、娱乐、品尝美食。
总的来说,广州塔是一座独特而美丽的建筑,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它不仅是一个观光塔,还提供了各种功能和娱乐项目,使得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尽情享受娱乐。
广州塔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广州塔是中国广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亚洲地区最高的电视塔。
它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卓越的技术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为您介绍广州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其对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历史背景广州塔的建设始于2005年,当时是为了迎接2010年亚洲运动会而规划建设的。
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建设,广州塔于2010年11月底正式对外开放。
广州塔的建设不仅标志着中国电视塔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为广州市的城市形象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建筑特点广州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仁和八仙。
它的整体外观呈现出华丽、流线型和线条简洁的特点,犹如一根高达600米的射向天空的巨大竹竿。
广州塔采用了轻型材料和精准的施工技术,使其成为世界顶尖的建筑工程之一。
广州塔共有92层,其中包括观光塔、电视塔和会议中心等功能。
观光塔是广州塔最受欢迎的部分之一,游客可以乘坐高速电梯前往观光塔顶层,欣赏广州市的壮丽景色。
同时,广州塔还设有多个旋转餐厅和咖啡厅,为游客提供优质的餐饮享受。
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广州塔的建成对广州市的城市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成为了广州市的新地标,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这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广州市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其次,广州塔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了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它展示了广州市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向世界传递了广州愿景与活力。
此外,广州塔还承担了重要的通讯和广播功能。
作为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为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无线通讯和电视广播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州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满足了人们对通讯技术的不断需求。
总之,广州塔作为亚洲最高的电视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广州市的骄傲和象征。
它的存在和影响力对广州市的经济、旅游业和城市形象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广州塔将继续为广州市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高层建筑广州电视塔的设计与建造摘要: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
广州塔塔身主体450米(塔顶观光平台最高处454米),天线桅杆150米,总高度600米。
一、广州塔建筑设计概述广州电视塔曲线轻盈,空间和楼层平面的尺度具有多样性,具有阴柔的感觉,简单地说就是性感和复杂兼备。
试图在结构与建筑效果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和谐关系。
1.1广州塔设计工程背景除了电视塔还包括了一个地块的总体规划,其中包含了购物中心、酒店、电视中心及电视塔基座周围的公园或广场。
广州新电视塔还将为2010年在广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提供转播服务。
1.2广州塔设计理念及灵感日前,被命名为“海心塔”、有“小蛮腰”之称的世界最高电视观光塔——广州新电视塔设计师、荷兰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克?赫梅尔(Mark Hemel)在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设计灵感源于人体髋关节骨的形态,想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理念。
1.3.广州塔的建筑造型建筑造型上,广州塔的平滑、曲线轻盈、亲近,空间和楼层平面尺度具有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性感和复杂性兼备由外筒钢立柱、斜撑、圆环所交织产生的肌理美。
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
格子式结构底部比较疏松向上到腰部则比较密集,腰收紧了,像编织的绳索,因而透度降低,向外的视野受限。
再向上格子式结构放开,由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柱支撑。
一开始进入宽敞明亮的壳体,而后向上进入逐渐收细的网中。
在塔腰高度上的体验和开始时完全相反,最终到达宽敞明亮的塔顶。
配合色彩上,广州塔由24根锥形钢柱组成的外筒钢结构将采用浅灰色,46个圆环采用中灰色,而最里面的混凝土核心筒采用深灰色;色彩由浅入深,具有比较强的层次感,白日的自然光线可令塔身产生挺拔高耸和晶莹剔透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与建筑效果之间形成一个极其的和谐关系。
45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1 建筑学报1 概况广州塔是一座以观光旅游为主,并具有广播电视发射、科普教育、文化娱乐和城市窗口功能的大型地标式城市基础设施,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文化带(横轴)与新城市中轴线(纵轴)交汇处的珠江南岸,是城市景观最重要的制高点。
它与亚运会开闭幕式主会场—海心沙市民广场和珠江新城核心区隔江相望,与北岸双塔建筑“三足鼎立”,和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新图书馆、广州第二少年宫四大文化建筑遥相呼应(图1、2)。
2 设计理念广州塔作为目前世界第一高电视塔,设计目标是在广州建立一个崭新的城市焦点—融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结构美学、城市景观、高新技术为一体。
广州塔的独特造型来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综合考虑了雕塑造型、结构能力和规划要求等多项因素。
它以偏心的核心筒作为竖向交通联系,由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椭圆体扭转而成。
“扭腰”的造型意念来自滚滚东流的珠江水:寓意水流的能量“运转”塔腰,使坐标扭转, 并将新中轴线上的珠江新城双塔也拥进环形的景观范围内,形成了珠江南北两岸富有活力的景观意象。
扭腰、偏心的造型在不同的方向看,都会呈现有不同的形态,宛如站在珠江南岸扭身回望的少女,极富动感;镂空、开放的结构形式,可减少塔身的体量感和承受的风荷载,使得塔体更纤秀、挺拔,也创造出更加丰富、有趣的空间体验和光影效果。
收山水胜景 揽天地入怀—广州塔设计吴树甜 梁隽 陈卫群广州塔简洁而多元化的设计手法把复杂的建筑形态转化成为既富有诗意又简洁实用的现实作品,它与其周边地区的设计理念相协调成为了广州新城市中心的象征—收山水胜景,揽天地入怀。
3 总体布局广州塔北临40m 宽的滨江路和珠江,并与珠江新城核心区隔江相望;东西两侧分别为30m 宽的艺苑东、西路;南端有40m 宽的双塔路和东西向横穿而过的赤岗涌;场地西侧有地铁3号线及珠江新城区域轨道交通南北向贯穿;中南部有地铁6号线延长线东西向贯穿;西南角与赤岗塔毗邻。
广州塔方案介绍广州塔,全名广州市新电视塔,是中国广州市的一座景观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珠江南岸。
广州塔是世界第四高的电视塔,也是世界第二高摩天大楼。
本文将介绍广州塔的建设方案和设计特点。
建设方案广州塔的建设方案由设计团队经过多轮商讨和优化而确定。
以下是具体的建设方案:1. 塔的高度广州塔的高度为610米,包括天线塔在内,可供游客参观的高度为450米。
设计团队通过精确测量和计算,确定了塔的最佳高度,以便让游客可以欣赏到广州市区的壮丽景色。
2. 结构设计广州塔的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设计,以确保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塔身由多层螺旋脚手架构成,外表使用不锈钢覆盖,使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
在结构设计中,还考虑了抗风能力,以应对频繁的风暴天气。
3. 观景平台广州塔的观景平台位于塔身顶部,提供360度无遮挡的全景视野。
观景平台采用玻璃幕墙设计,使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广州市区的美景。
平台还设有观景休息区和咖啡厅,供游客休息和放松。
4. 功能设施广州塔内设有多个功能设施,包括餐厅、商店、会议室和娱乐设施。
餐厅提供各种美食,满足游客的不同口味需求。
商店出售纪念品和特色商品,供游客购买纪念品或礼物。
会议室可供商务会议和活动使用,娱乐设施则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设计特点广州塔的设计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保设计广州塔的设计注重环保,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
塔身外表的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不仅美观耐用,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塔顶还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供塔内部使用。
此外,塔身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以减少能源消耗。
2. 独特外观广州塔的外观设计独特,采用了螺旋形状的塔身,给人一种动感和流畅感。
塔身外表的不锈钢覆盖反射着阳光,使塔看起来闪闪发光,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 高科技体验广州塔的设计注重提供高科技体验。
观景平台上设有全景投影技术,通过投影将广州市的不同景点呈现在游客面前。
此外,观景平台还提供虚拟现实游戏和交互式展览,使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广州市的历史和文化。
回复:广州新电视塔广场公园七方案,大家来评评,哪个方案最好!发表于2009-4-23 方案一:“仙女散花,玉盆聚宝”设计简介:通过两条互动的流线与新电视塔交相辉映。
广场公园以轻柔起伏的曲线呼应新电塔动态扭转的气常又以负空间的形态避让和烘托新电视塔的壮观。
作为主要负空间的水晶盘,造型以偏心圆旋转而下的形式,与电视塔偏心椭圆旋转而上具有相同的结构逻辑和相反的动势,从而形成协调的对话关系和有趣的空间对比。
方案二:“珠江碧波”设计简介:景观整体化。
新电视塔广场公园通过均衡非对称设计手法,有利于营造休闲氛围。
广场公园地表设计空间上塑造起伏的波状形态。
交通立体化。
通过立体化的交通组织有利于解决规划区域与周边交通多种停车相互影响的问题。
方案三:“风生水起——发掘场地历史文化意义,开启珠江南岸城市中轴线新起点”。
设计简介:电视塔广场公园规划设计承接了珠江北岸现有的空间轴线,并与赤岗塔形成良好的呼应。
在观光码头、滨江绿带、新电视塔及赤岗塔古塔之间建立了一条如行云流水般的景观及步行廊道。
方案四:“信息阡陌,活力市井,立体花城”设计简介:以开放街区的组织方式实现“活力市井”的概念,突破传统,将整个地下空间有机地融入城市的脉搏。
商业空间由零售商业、集中商业餐饮、娱乐组成。
方案五:“倩影维纳斯——透明对话、传播纽带动感花城、开放广州”设计简介:通过对周边环境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将广场公园设计成为新电视塔及周边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设计在功能上既满足旅游休闲文化活动的要求也形成了完整的景观序列空间。
自南向北采用梯田式升高地台,北部与新电视塔平台结合,形成逐渐抬升的缓坡式空间形态,并与新电视塔主体建筑范围内的景观设计紧密结合,保证地面景观的整体性。
广场公园平面设计简洁大方,登塔俯瞰宛如彩蝶纷飞。
方案六:“珠江边上的一片云”设计简介:设计方案突显城市广场特色,围绕“珠江边上的一片云”的主题,把陆地、广尝天空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设计。
独特的建筑风格广州塔独特的建筑风格——广州塔广州塔,全名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塔,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是一座标志性的摩天大楼和旅游景点。
作为世界第四高塔和中国最高电视塔,广州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广州塔的独特之处并探讨其建筑风格。
一、建筑设计广州塔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纸扇和莲花。
塔身仿佛是一根根薄纸状的钢柱,自下而上逐渐变细。
而顶部则呈现出优美的莲花造型,使整座塔具有了典雅的韵味。
这一设计概念不仅突显了广州的地域特色,也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契合。
二、外观特点广州塔以其流线型的外观而著称。
整座塔高约600米,塔身表面被涂上了银白色的特殊涂料,使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塔身周围的钢柱以华丽的红色点缀,使塔体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和现代感。
这种独特的外观使广州塔成为了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三、内部空间广州塔不仅外观独特,其内部空间设计同样令人惊叹。
大堂以现代简约风格装饰,利用了大量的玻璃材料和金属元素,给人一种尊贵与高贵的感觉。
塔内还设有旋转餐厅、电梯工程展示馆、观景厅等各种功能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塔顶的360度观景台,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四、创新技术应用广州塔不仅在建筑设计上有着独特之处,还在技术应用方面追求创新。
塔身采用了钢结构,使其更加稳固耐用。
此外,广州塔还整合了各类现代科技元素,如高清摄像头、全景投影、智能触摸屏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互动的观赏体验。
总结:广州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创新技术应用而成为广州的地标之一。
其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外观流线型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广州塔不仅外形美观,内部空间设计也精细考究。
游客们可以在塔内欣赏广州的美景,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
广州塔的建成不仅是广州城市形象的一次提升,也是中国建筑设计的一次突破。
未来,广州塔将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广州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