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盐的妙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0课盐的妙用(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特性,知道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盐的特性2. 盐的用途3. 盐的艺术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盐的特性,知道盐的用途。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盐进行艺术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盐的特性、用途等知识。
2. 演示法:展示盐的艺术创作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盐的艺术创作。
五、教学准备1. 盐2. 纸张3. 颜料4. 其他辅助材料(如刷子、滴管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盐吗?它有什么用途呢?2. 讲解盐的特性2.1 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
2.2 盐具有溶解性,能溶于水。
2.3 盐具有防腐作用,可以用来腌制食物。
3. 讲解盐的用途3.1 食用:作为调味品,使食物更加美味。
3.2 医疗:用于口腔溃疡、咽喉炎等疾病的治疗。
3.3 农业: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
3.4 工业:用于生产盐酸、氯气等化学品。
4. 盐的艺术创作4.1 展示盐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4.2 讲解盐的艺术创作方法,如盐画、盐雕等。
4.3 分组讨论:如何利用盐进行艺术创作?4.4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盐的艺术创作。
5. 课堂小结5.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盐的特性、用途等知识。
5.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盐的艺术创作成果。
6. 布置作业6.1 收集关于盐的资料,了解盐的其他用途。
6.2 尝试用盐进行其他艺术创作,如盐画、盐雕等。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盐的特性、用途以及盐的艺术创作。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动手操作。
3. 盐的艺术创作环节,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第10课盐的妙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盐作水墨画的方法;(2)初步明白盐能作画的基本科学原理;2、过程与方法:(1)在比较中体验盐的妙用;(2)在比较中感知偶尔肌理效果的美;(3)在“玩”中学习科学小常识;(4)在试一试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我喜欢用盐画的水墨画;(2)感受盐的妙用的乐趣。
教学要点:1、重点:用盐作画的方法、步骤。
2、难点:用盐作画的创意变化。
3、兴趣点:(1)看用盐作画的图例;(2)变一变游戏;(3)科学小实验。
4、观察点:盐制作出的奇妙水墨肌理。
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用盐作一幅水墨画。
2、较高要求:用盐制作奇妙的肌理。
3、个性探究:能创作出一幅有趣的水墨画。
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一:我的发现。
(评价目标:我发现了什么?)比一比:有用盐画的水墨画和没用盐画的水墨画。
想一想:盐为什么能使画面不一样了呢?(小组探究讨论)做一做:科学小实验。
(小组合作研究)说一说:我的发现:盐的可溶性很强,撒到未干的画面上会向四周迅速溶化,推开原有的水墨,就形成点状的肌理。
2、活动二:在不同的纸上用盐作画。
(图画纸、生宣纸)想一想:设疑怎样的纸材用盐才会有肌理效果?试一试:在实践中找答案。
比一比:在有渗化作用的生宣纸上效果好。
3、 活动三:用盐制作奇妙的水墨肌理,利用你制作的水墨肌理效果,创作一幅有趣的水墨画。
(评价目标:能画出有变化的肌理)4、活动五:评价。
比一比:看谁的水墨画最有趣。
教学板书:教学后记:学生已经掌握用盐作水墨画的方法;初步明白盐能作画的基本科学原理;盐的妙用基本要求:用盐作一幅水墨画。
较高要求:用盐制作奇妙的肌理。
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盐的妙用-岭南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盐在生活中的妙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盐的特性和用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盐的基本特性、生活中的常见用途以及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首先,向学生介绍盐的来源、种类和基本特性,如易溶于水、有咸味等。
其次,讲述盐在生活中的常见用途,如调味、腌制、除冰等。
最后,引导学生探索盐在美术创作中的独特作用,如盐画、盐雕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盐的基本特性和生活中的常见用途,以及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盐进行美术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学具:盐、水、颜料、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2. 讲解:介绍盐的基本特性和生活中的常见用途,让学生对盐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演示:播放教学视频,展示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如盐画、盐雕等。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盐的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盐的妙用和美术创作的乐趣。
板书设计1. 盐的基本特性:易溶于水、有咸味等。
2. 盐的常见用途:调味、腌制、除冰等。
3. 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盐画、盐雕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盐进行一项美术创作,如盐画、盐雕等。
2. 写一篇关于盐的妙用的短文,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盐的基本特性和生活中的常见用途,以及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
28盐的妙用
活动目标:
1、收集盐在生活中的各种妙用方法。
2、学会在生活中妙用盐。
3、探求知识的欲望、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趣、热情: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制定方案,人员分组,选定组长。
2、活动前,培养小班干,在活动中帮助教师组织活动。
3教师准备实验材料,联系实验场地。
学生制定方案:
(1)人员及分工:每10人一组。
(2)制定计划
(3)研究内容: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四、活动方法及过程:
(一)、让学生收集盐的相关资料或图片。
1、小组分工,利用实地考察、上网、访问、上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收集盐的相关资料或图片。
2、小组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图片,互相学习和补充。
(二)、找出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调查。
把成员分成两组:
①第一组人员去社会上调查访问。
②第二组人员上网查阅资料。
2、小组交流调查结果:
3、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妙用盐的感受。
(三)活动小结。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盐的妙用-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2. 通过观察、实验、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盐的来源与种类2. 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3. 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盐的用途,学会用盐进行美术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盐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吗?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盐的妙用。
2. 讲解盐的来源与种类(1)盐的来源:自然界中的盐主要来源于海水、盐湖水和地下盐矿。
(2)盐的种类:食用盐、工业盐、特殊用途盐(如医药用盐、融雪盐等)。
3. 讲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1)食用:烹饪调味、腌制食品、制作饮料等。
(2)生活用品:融雪剂、防滑剂、清洁剂等。
(3)医疗:消毒、消炎、美容等。
4. 讲解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1)盐画:利用盐的颗粒状特点,创作出具有独特纹理的画作。
(2)盐雕:利用盐的易溶性,创作出立体盐雕作品。
(3)盐拓:将盐撒在湿润的纸张上,形成独特的图案。
5.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盐画创作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盐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与交流。
6. 总结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盐的来源、种类以及在日常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盐的妙用,同时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五、作业布置1. 结合本节课所学,尝试用盐进行美术创作,如盐画、盐雕等。
2. 家长协助,了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用途,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总结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盐的妙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盐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岭南版四年级上册美术《3.10 盐的妙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10 盐的妙用》是岭南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盐的特性,以及如何运用盐来进行美术创作。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盐的妙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盐的特性和运用可能还不够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盐的特性,知道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妙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盐的特性及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2.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盐、水、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2.准备与盐相关的图片和案例,用于教学展示。
3.准备教案和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性的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盐,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盐相关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盐的妙用,引导学生思考盐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运用盐的美术创作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教师继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妙用,以及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用盐完成一个美术创作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盐的妙用》∣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盐的基本特性,掌握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盐的基本特性2. 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3. 盐画作品的创作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创作出具有美感的盐画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盐的特性创作出独特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老师出示一幅盐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吗?1.2 学生回答,老师揭晓答案:盐。
2. 讲解盐的基本特性2.1 老师简要介绍盐的来源、种类及用途。
2.2 引导学生了解盐在美术创作中的特殊效果。
3. 示范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3.1 老师示范如何用盐在纸上创作出不同效果的图案。
3.2 引导学生观察盐的结晶形状及变化,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学生实践4.1 老师发放盐、纸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盐画作品。
4.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1 学生将完成的盐画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互相欣赏、评价。
5.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6.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6.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其他应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盐的基本特性,掌握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运用盐的特性创作出了独特的美术作品。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盐的特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示范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因为这是学生能否成功创作出盐画作品的关键。
盐的妙用教案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料,除了用来烹饪美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妙用。
下面是一个关于盐的妙用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成分和特点。
2.学习盐的妙用,并能灵活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学习盐的妙用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盐、水、醋、清洁剂、各种蔬果、鸡蛋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教师出示盐,并问学生盐是用来做什么的。
2.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盐是否还有其他的妙用。
步骤二:了解盐的成分和特点1.教师简单介绍盐的成分是氯化钠。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盐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味道等。
步骤三:学习盐的妙用1.教师列举一些盐的妙用,如:(1)用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口腔溃疡。
(2)用盐水洗脸可以收缩毛孔。
(3)用盐水烫脚可以消除脚臭等。
2.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盐的其他妙用,如:(1)用盐水熏蚊子可以缓解被蚊子叮咬的痒痛感。
(2)用盐水清洗切割的水果可以延长其保鲜时间。
(3)在煮鸡蛋时加一些盐,可以使蛋壳很容易剥离等。
步骤四:实践应用盐的妙用1.教师和学生一起实践应用盐的妙用。
(1)实践一:用盐清洁水槽。
教师和学生用盐和清洁剂混合,然后用刷子清洁水槽,展示使用盐清洁的效果。
(2)实践二:用盐水腌制食材。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盐水腌制蔬菜、鱼肉等,展示用盐水腌制食材的效果。
(3)实践三:用盐治疗口腔溃疡。
教师和学生用盐水漱口,体验盐水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
2.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应用盐的妙用,遵循规定的步骤进行实践。
(1)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盐的妙用,如用盐水漱口治疗口腔溃疡、用盐水烫脚消除脚臭等。
(2)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其应用盐的妙用的经验和效果。
步骤五:总结和展示1.学生总结盐的妙用,并将其记录在学习笔记中。
2.学生展示自己应用盐的妙用的实践成果,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盐的妙用,并扩展到其他调料和食品。
《盐的妙用》教案
教学目标:
感知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在尝试探索中,自主掌握“撒盐排遣法”,在观察想象中,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在欣赏中,体会画家对“特殊技法”的探索与创意运用,激发尝试、表现的兴趣。
对“撒盐排遣法”产生的肌理效果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能对点、线、面状的肌理效果进行联想和创造、重新设计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宣纸、白乳胶、盐、鸡蛋清、墨汁、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给你的感觉怎样。
生:像下雨、像海底等等。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肌理效果。
师:你们看这色彩和平时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肌理效果的?是使用怎样方法画出来的呢?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欣赏画家梁培龙的作品《欢乐的小溪》感受“特殊技法”创作的一种节奏美。
师:《欢乐的小溪》使用撒盐的方法,你们看他达到的效果比一般的方法是否更好呢?(2)尝试探索“撒盐排遣法”,体验画面产生异变而制造的特殊的点、线、面状的肌理。
师:你们知道,撒盐为什么可以使画面出现这样的效果吗?
(3)明确作业要求,即运用点、线、面状的肌理进行联想,再创造有趣的画面。
(二)讲授新课
1、观看各种图片。
师:在这些作品里面,你喜欢哪些,为什么?
生:自由表达,与同学分享。
2、讨论: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师:下面老师请些小组的同学上来发表他们的想法,看看谁的想法最有新颖,最独到。
3、讨论:你觉得这样的效果适合画什么样的题材。
师:你们看,这样的效果是用撒盐的方式做出来的,效果的确与众不同,想想这样的效果会适合做什么样的题材呢?
4、讨论:你觉得撒盐的步骤是怎样的,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觉得这样的步骤行不行,为什么?
(三)作业布置
能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师:大家都已经蠢蠢欲试了吧,下面拿出我们的工具,让我们一起试试我们掌握的方法能否准确的做出像画家一样的效果。
学生自己尝试、探索正确的步骤和方法。
(四)作业评述
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