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射线》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4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数学教案一、教学背景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门重要的科学,也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
数学应该成为一种看待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是对日常生活的探究和认识。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是数学课本中的一个部分,从幼儿园数学教育脉络出发,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程。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数轴、射线、方向、距离等数学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数轴、了解数轴上的概念、掌握让平移图形后的位置的方法,形成对平移的初步认识和处理平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数轴的概念。
•掌握数轴上的距离的测算方法。
•了解射线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听、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合作探究的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态度和互相支持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数轴、掌握数轴上的数值和点的概念。
•掌握数轴上距离的测量方式。
•理解射线的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学生初次接触距离测算,需要教师耐心讲解。
四、教学策略我们采取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互动为主线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问答互动、体验探索等形式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1)数轴的认识•数轴模型的展示•数轴的概念及重要性的介绍•数轴上的点和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数轴上的距离•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测算方法(3)射线的认识•射线的概念•射线和数轴的关系2.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数轴是什么?•数轴有什么作用?•数轴上有哪些点?•数轴上有哪些数字?(2)学习教师进行板书解说,辅以PPT或幻灯片。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射线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射线。
观察数射线排列的特点。
2、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3、会在数射线上看图编故事。
在故事的情境中,在数射线上演示数的增加与减少,看数射线上的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教学难点:
看数射线上的数,比较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结束了。
看,动物运动会有开始了。
上海动物园的动物们也参加入了各项比赛中。
瞧,小熊来练习跳远呢。
今天我们小朋友也来当当裁判员,你们愿意吗?
要求:想一想,说一说,裁判怎样知道哪个运动员跳得最远,成绩最棒?
小丁丁说他有一件法宝,有了它就能做最公正的裁判员,看,出
示数射线它的名字叫数射线(板书)今天我们也来认识它。
数射线(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射线的概念并能正确绘制数射线;2.能将数射线上的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3.练习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实际测量。
二、教学内容1.数学概念:数射线;2.数学技能: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实际测量;3.数学方法:按大小顺序排列数射线上的数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3min)老师通过口头说明和白板演示,引入了数射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射线图,了解数射线的组成和特点。
2. 实际操作练习(12min)老师讲解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实践。
通过测量线段长度、角度等进行练习和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 数字大小排列练习(15min)老师发放数射线图,并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出数列。
在练习中,老师指出一些排列的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堂回顾与总结(5min)老师进行课堂回顾与总结,复习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并对所学习的重点进行再次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
四、教学评估老师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练习成果,检查学生对数学概念、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老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学习并掌握数射线的概念,也能熟练运用尺子和直尺进行测量和应用。
但是,在排列数字大小的练习环节中,部分学生还需要进行加强和巩固。
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针对学生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进行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数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射线;2.能够画出一个射线;3.能够知道射线由起点、终点和一条方向线组成;4.能够将不同方向线组成的射线区分开来。
二.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射线;2.能够画出一个射线。
三. 教学难点1.能够知道射线由起点、终点和一条方向线组成。
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射线。
2. 新知讲解1.将射线的概念呈现给学生;2.强调射线由起点、终点和一条方向线组成;3.通过示意图解释射线的特点。
3. 基础知识练习1.教师出示多个示意图,让学生能够识别出射线所在的位置;2.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射线的练习。
4. 拓展知识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射线的多种形态,并讲解其特点。
5. 归纳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对射线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总结;2.学生进行课堂笔记。
6.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练习射线的画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应用射线的定义和特点。
五.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导入新知、讲解概念、练习、拓展知识、归纳总结和课堂练习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射线的基本概念和画法。
具体来说,通过图片、视频和示意图等多种形式来引入学生的认知,并向学生阐述射线的定义和特点;在练习阶段,通过独立或者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尝试画出射线,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射线的属性和构成。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注重向学生强调射线的构成和特点,并在教学中时刻调整讲解的语言,保证学生理解得到。
最后,通过课堂练习、总结归纳等环节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
数射线的方法和技巧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数射线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它,这里头的学问大着呢!射线这玩意儿,就像是一条有方向的直直的线,从一个端点无限延伸出去。
那怎么数它们呢?咱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在走一条特别的路。
比如说,你站在一个路口,面前有好几条路可以走,那这些路就像是射线呀。
你得一条一条地去分辨,去数清楚。
这就跟我们数射线一个道理。
先看看射线的端点,就好比是你出发的那个地方。
从这个端点出发,看看有几条不同方向的线延伸出去。
这时候就得瞪大眼睛,仔细瞅瞅,可别数漏了哟!咱可以打个比方,就好像你在数天上的星星。
有的星星亮一些,有的暗一些,但都得一个个去数呀。
数射线也是这样,不能马虎。
要是遇到一些复杂的图形,里面有好多条射线交织在一起,那可咋办呢?别急别急,咱可以慢慢来呀。
就像你整理一团乱麻,得一根一根地理清楚。
可以先从最明显的开始数起,一条一条地标记出来,这样就不容易乱啦。
就好比你在整理书架,把书一本本地摆整齐,心里就有底了。
再给大家分享个小技巧,数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这样就不会数重复或者数漏啦。
这就好像你走路,总得有个方向,不能瞎转悠吧。
而且哦,数射线的时候可别心不在焉的,得全神贯注呀。
不然一不小心就数错啦,那可就闹笑话了哟。
还有啊,数射线虽然看似简单,但也需要耐心呢。
就像你拼拼图,得一块一块慢慢地拼,才能拼成一幅完整的画呀。
大家想想,要是连射线都数不好,那以后遇到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咋办呢?所以呀,咱们得把这个基础打好。
总之呢,数射线虽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但也得认真对待。
掌握好方法和技巧,多练习练习,咱就能把射线数得又快又准啦!大家都加油哦,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数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射线》数学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数射线的理解和实践,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数射线的概念和特点。
2.学会用数射线表示数字大小和序数关系。
3.发展观察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数射线的概念和特点。
2.用数射线表示数字大小和序数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份课件或黑板、白板。
2.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教材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数射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数射线的特点和形状。
2.教师提问:“你们平时见过哪些和数射线类似的东西?”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射线的用途和作用。
概念讲解(10分钟)1.教师以示例的方式,讲解数射线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数射线是由原点出发,往两个相反的方向延伸。
2.教师通过数射线表示温度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射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字大小的表示(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具体数字,如3、7、5,并要求学生用数射线表示出来。
2.学生用数射线表示完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的表示方式,并解释正确的表示方法。
序数关系的表示(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带有序数关系的数字,如1st、2nd、3rd等,要求学生用数射线表示出来。
2.学生用数射线表示完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的表示方式,并解释正确的表示方法。
同步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或序数关系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数射线表示出来。
2.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拓展应用(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如体温计、高楼等,并要求学生用数射线进行表示。
2.学生进行拓展应用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射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并订正。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射线和它的结构特性。
2.能够通过实物、图片等形象的方式理解射线的基本概念。
3.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射线的基本概念并准确画出标准的射线图形。
二、教学内容1. 射线的基本概念射线,在数学上是指一个有一个端点,但另一个端点却没有确定的直线段。
也就是说,一条射线可以看成是从起点开始无限延伸的直线段。
通常情况下,射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箭头所在的一端是起点,另一端则表示无限延伸的方向。
2. 基本特性•射线只有一个起点,但有一个方向,并且可以无限延伸。
•射线可以延伸出无限长的线段,但线段只有两个端点。
•两条射线可以有相同的起点,但是它们的延伸方向必须是相反的。
•射线的长度和方向都是无限的。
3. 标准射线图形在绘制射线时,有一些常见的标准射线图形,如下所示:射线图形在这些标准图形中,射线可以看成是从较长的直线段中划出来的,起点和所划出的方向是确定的。
4. 练习现在请同学们画以下射线图形:(1)一条以A为起点,且延伸到点D的射线;(2)一条以B为起点,且向左延伸的射线;(3)一条以O为起点,并与直线AB重合的射线。
5. 拓展练习现在请同学们再画以下射线图形:(1)一条以P为起点,且延伸到点Q的射线;(2)一条以X为起点,并且延伸到点Y的射线,其中X点在AB直线上,且在点B的左侧;(3)一条以C为起点,并且与直线AB垂直的射线。
1. 教师引进在老师引进时,要向学生简单介绍射线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性,并展示一些射线的实际应用场景,如此看似简单的数学知识实际上和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现象息息相关。
2. 实地展示老师可通过线段或木棒等物品来展示射线,以形象化地帮助学生理解射线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3. 练习演练老师可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对射线的理解和掌握,可为学生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题目,并在课堂上进行教示和解答。
4. 课后作业老师可留下一些课后作业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射线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继续画一些射线图形或做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单元看数射线做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看数射线做加、减法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射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射线的认识2. 看数射线做加法3. 看数射线做减法4. 加减法混合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数射线做加、减法的方法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射线挂图、PPT课件、黑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与加、减法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射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射线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看数射线做加、减法的例子,让学生跟随讲解,逐步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数射线进行加、减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5. 巩固练习利用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释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看数射线做加、减法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数射线的认识2. 看数射线做加法3. 看数射线做减法4. 加减法混合运算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2. 提高题:解决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加减法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数射线在更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看数射线做加、减法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这一部分,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法,逐步理解和掌握看数射线做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6 数射线(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数射线的奥秘。
这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章“认识数轴和射线”的一部分。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数轴和射线,并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五章第一节“数射线”。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射线的定义、特点以及表示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数射线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射线表示数。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射线的定义和特点,能正确画出数射线。
2. 学会用数射线表示数,能准确地找到数在数射线上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射线的定义、特点和表示方法。
难点:数射线上的数的定位和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数射线模型。
学具:数射线图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条数射线,请大家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2. 讲解数射线的定义和特点: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解释数射线的定义,并指出它的特点。
3. 示例讲解:我会用数射线图纸和彩笔,给大家演示如何表示数在数射线上的位置。
4. 随堂练习:请大家拿出数射线图纸,尝试自己表示一些数在数射线上的位置。
5. 作业讲解:我会给大家讲解课后作业,确保大家理解如何用数射线表示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数射线:定义:从一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直线。
特点: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表示方法:在数射线上标记数,数的大小表示在数射线上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画出数射线,并在上面标出数5到数5的位置。
答案:1. 数射线表示如下:3:在数射线上从原点向右数3个单位。
7:在数射线上从原点向右数7个单位。
2:在数射线上从原点向左数2个单位。
2. 数射线上的标记如下:5:在数射线上从原点向左数5个单位。
5:在数射线上从原点向右数5个单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数射线的概念。
《数射线》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一册19页数射线
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数射线,知道数射线正方向,有起点(0),有单位长度。
2、技能——会在数射线上标出所缺的数,会借助数射线比较数的大小。
3、情感——通过情景的模拟体会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愿
望,初步感受数射线所带来的帮助与便捷。
4、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数射线的特征(方向,起点,单位长度)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1、今天一大早,小熊就一蹦一跳地要去参加数学大森林的跳远比赛。
看,
他在一条怎样的线上练习?
向右延伸出示)
(故事情景引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态演示数射线的出示,使学生对数射线的特点认识的更具体形象,有助于学习。
)
2、出示随意摆放的0~10
师这儿有许多数,你能帮他们在这条射出去的线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吗?说说你的理由?
0表示什么意思?10的后面还能填几?
(通过给数找位置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数射线上数的排列有深刻印象。
)
3、认识数射线的特征
(!)要求:仔细观察数射线,说说在上面看到些什么?再和你的同伴轻轻交流结果。
(2)交流归纳: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归纳板书:有方向(箭头向右,数越大),有起点,有单位长度。
(3)小结:小朋友找的真不错,在数射线上,从起点0开始,沿箭头方向
数顺次越大,单位长度是相等的。
二、在数射线上比大小讲故事
1、一个一个跳
●企鹅于鸭子上场了(演示)
鸭子
企鹅
师:谁来说说他们的比赛结果?
生:鸭子跳了2格,企鹅跳了3格,鸭子比企鹅跳近。
●现在小牛和小猴比赛(演示)
师:两个选手不在一起比,欢欢糊涂了,不知道怎么比?你们帮帮他吧。
●第3场比赛开始了。
(演示)
小狗
小狐狸
(两个小朋友互相说说比赛的结果)
(学生有表现的欲望,让他们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学习会使他们更有兴趣,便被动为主动学习。
不但能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说出来,使教师较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
2、多格一跳
●小兔和袋鼠比赛演示
●
小兔
袋鼠
师:谁能做个合格的裁判,把这两个选手比赛的情况说清楚。
师追问:它们是怎样跳的?你怎么知道他们跳了几格?
生:a、一格格数的
b、看后面的数是几就可以确定这个数了。
(由易到难,从一格一格地跳到多格一跳,逐步提高学生的计数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
也为今后的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训练)
小兔和袋鼠、小老鼠的比赛
他们跳得怎么样?请你根据这场比赛,左右两个小朋友摆摆学具说说比赛的故事。
(生说师出示)
(在练习比较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小动物的较过渡到三个小动物的比较,加大比的难度。
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先从2个小动物、2个小动物进行比较,再到3个小动物的比较。
然后从具体的故事情节抽象到数与数的比较。
)
三、看式子讲故事
1、9○8 请你比比这个成绩?
师:谁能根据这个式子编一个数射线上比赛的故事?
2、 9○10 7○4 2○3 6○4
先填上正确的符号,再4人小组一人说一个故事。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没有图,仍然能比较数的大小,并且编出数射线上比跳远的故事)
四、拓展练习:3只小老鼠的故事
看图编故事(生自由发言)
洞口
师:这3只老鼠谁跳得快呢?
(红老鼠跳3格,绿老鼠跳2格,蓝老鼠跳1格,所以红老鼠跳的最快,蓝老鼠最慢。
)
(老鼠与猫的故事学生较为喜欢,3只老鼠想吃蛋糕,见到猫马上逃跑,由于离洞口的距离不一样,跳跃的远近不同,引发学生对谁逃得最快争论,能主动进行思索,碰撞思维,进而得出结论。
)
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什么?
数射线从几开始?
板书:
《数射线》
方向,起点,单位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