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14 哥伦布竖立鸡蛋》(园西小学 褚勤)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4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哥伦布竖鸡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讲述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创新的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准备1.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逐步呈现及故事课件。
3.教具:竖鸡蛋小游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竖鸡蛋的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出竖鸡蛋是什么,可以在哪些情况下让鸡蛋站起来。
2. 了解故事讲解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故事结束后,进行简单的问答:•哥伦布是怎么让鸡蛋站起来的?•为什么哥伦布的做法让其他人惊叹?•你觉得哥伦布的做法有什么意义?3. 分享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自由发表对哥伦布竖鸡蛋这个事件的看法。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让其他小组进行回应。
4. 练习使用竖鸡蛋小游戏进行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多次练习,发掘出各种不同的方法,让鸡蛋不倒。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合作解决。
5. 课堂展示就练习的过程中找到的成功解决鸡蛋不倒的方法,进行课堂展示。
6. 思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细心观察和思考?•找出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探究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大胆尝试新方法,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自信、勇敢、创新。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成为勇敢、大胆的创新者。
通过小游戏练习,让学生兴趣盎然,探究问题动力更充沛。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享思考,让学生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哥伦布竖立鸡蛋_沪教版哥伦布竖立鸡蛋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壮举、创举、挑衅、创先等”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学习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
3、学习在阅读中提问,并试着解决问题。
1、感悟哥伦布“竖立鸡蛋”与“发现新大陆”这两件事的内在联系,懂得善于发现、敢于证实才能创先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1、在理解文本语言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哥伦布“竖立鸡蛋”与“发现新大陆”这两件事的内在联系,懂得善于发现、敢于证实才能创先的道理。
课前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哥伦布和发现新大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哥伦布)交流哥伦布成名的原因。
大声读,他之所以赫赫有名,是因为——(板书:发现新大陆)2、揭示课题齐读3、(板书:竖立鸡蛋)指导“竖”的字形竖立鸡蛋和发现新大陆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研读课文,感悟哥伦布“竖立鸡蛋”与“发现新大陆”这两件事的内在联系。
(一)学习第一次“攻击”的内容,在质疑解疑中感受哥伦布的开拓冒险精神。
1、找出达官贵人们攻击哥伦布的话。
出示第二节指名读,要求读正确2、学生自读这段话,提出问题预设:这件事到底平常吗?真的任何人都能发现吗?既然任何人都能发现,为什么他们不去发现?……3、解疑(1)发现新大陆这很平常吗?读第一节谈看法。
随机理解“壮举、创举”,感受“发现新大陆”的不平常。
理解:壮举“举”就是——文中的“壮举”是指——发现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
创举指导朗读这明明是创举,但他们却说(指名读第二节)(2)理解“挑衅”,指导读好达官贵人们攻击哥伦布的话。
敢想敢做去发现去证实竖立鸡蛋创先不可能攻击、挑衅哥伦布达官贵人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哥伦布竖鸡蛋》【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
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哥伦布竖鸡蛋》,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读《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懂得要想创造令人瞩目的伟业必须具备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实践、去发现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哥伦布离席而去时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一个熟鸡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煮熟的鸡蛋,你能把它竖立在桌子上吗?谁愿意来试一试?2.A情况(大家没有成功):鸡蛋是椭圆形的,大家无法竖着立住。
但是,500多年前哥伦布却办到了。
你一定想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吧?那么,马上走进快乐读书屋去看个究竟吧!(板书课题)B情况(个别学生成功了):你很聪明,想到了这个办法。
那么500多年前,哥伦布是用什么办法让鸡蛋竖在桌子上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同学们,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哥伦布为什么要竖鸡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真好!相信大家走进快乐读书屋,这些问题定会迎刃而解!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读文中,把自己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词作上标记,多读几遍,可以查工具书解决。
2.同桌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争取读得更好。
3.小组内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准备在小组内与大家交流讨论。
三、合作探究,理解感悟:1.小组互动交流,并分角色朗读。
4、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哥伦布竖鸡蛋》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理解课文1、、带着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问题默读全文,画出挑山工登攀的语句。
2、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折尺形的登山图。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3《挑山工》教学设计3、把文中描写挑山工登攀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并对照课文插图,头脑里要浮现出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登攀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登山体验及见过的登山的画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艰辛、执着。
4、与同桌讨论:挑山工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要从不同角度(如:目标明确、吃苦耐劳、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乐观开朗的性格)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发表有创意的见解。
5、在课文插图下面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写描述性格的话,体现挑山工的艰辛;可写赞美性的话,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3、使学生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执著追求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说一说通过朗读课文,你对挑山工有哪些深入的了解?二、合作探究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各小组自由选择一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共同讨论其含着的意思。
小组长要综合组员的意见,不要忽略组内有创见的和不同的意见。
2、组织小组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哥伦布竖鸡蛋》教案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哥伦布竖鸡蛋》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哥伦布竖鸡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哥伦布竖鸡蛋》教案1教材简介:《字字皆辛苦》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唐代诗人李绅的成长故事,并通过描写李绅创作《悯农》的过程,让人们了解他在创作诗文的背后付出的艰辛,感受他认真与刻苦的写作态度。
教材充分体现了本单元教育学生无论学习或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刻苦努力的主题。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自我感悟、积累内化。
本课设计除了学习教材上的文章外还引入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两篇课外阅读材料,扩大学生课堂上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创设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阅读了解李绅生活艰苦,读书、写作刻苦认真的态度,学习他踏实认真做事的优秀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3、认识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感受李绅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读书写作的刻苦认真的态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悯农》诗文、插图;《观书有感》诗文、插图;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都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相信在大家的记忆中一定有许多优美的诗文吧!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诗。
出示《悯农》(引导生齐读。
2、作简单介绍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中的一首,整首诗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诗,诗文中“谁知盘知餐,粒粒皆辛苦”也是家喻户晓的名句。
正所谓“名诗传千古” 。
(板书:名诗传千古)3、引出课题: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作者李绅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是“字字皆辛苦”。
小学四年级语文《哥伦布竖立鸡蛋》优秀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哥伦布竖立鸡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壮举、抹煞、挑衅、哄笑”等词语。
2、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片断。
3、理解哥伦布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片断。
教学难点:理解哥伦布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实验:(出示鸡蛋)你能将鸡蛋竖在桌子上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采用磕破法使鸡蛋竖立起来的就是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2、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哥伦布竖鸡蛋》。
(生介绍哥伦布)二、学习课文1、按要求自由读文(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理解了哪些内容2、检查自学情况(1)交流(为什么竖鸡蛋怎样竖鸡蛋)(2)填空课文主要内容:哥伦布巧用(竖鸡蛋)的方法,驳斥了那些忌妒者对他的(挑衅)和(攻击),他以事实向他们证实了:(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和证实),他的成功,关键在于(创先)。
3、“挑衅”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要向哥伦布挑衅(1)齐读第1节(3)理解“抹煞”和“千方百计”4、他们怎样攻击哥伦布的(1)指名读第2节,读出挑衅的语气(2)演示“不怀好意地哄笑”(3)齐读达官贵人的话5、他们自以为这次的攻击得逞了,让哥伦布无言以对,没想到哥伦布反问一句……(师生配合读3~6节)6、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哥伦布却做到了……(出示第7节)(1)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节。
(2)请大家默读后划出关键词,完成填空。
哥伦布把鸡蛋往桌子上(轻轻一磕),鸡蛋底部(磕破了一点),鸡蛋(竖立在桌上了)。
(3)齐读这句话。
(4)哥伦布用事实反击了那些达官贵人的攻击,他自信地说……(出示句子:“诸位办不到的事,我不是做到了吗”)①生读句子②这是句什么问句改陈述句7、思考:哥伦布为什么用竖鸡蛋的方法来反击达官贵人对他的攻击①出示:“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小学语文作文哲理故事素材:哥伦布的鸡蛋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不过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可以做到。
于是,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知道,美洲就在那儿,你不过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是我们去也会发现的。
”面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
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鸡蛋,在桌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
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
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容易。
但是,诸位,在我没有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
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来我也知道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读《哥伦布竖立鸡蛋》有感600字四年级作文范例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第14课名为《哥伦布竖立鸡蛋》,课文内容讲的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遭到达官贵人的嫉妒,想尽千方百计抹杀哥伦布的成绩。
在他们的挑衅下,哥伦布用竖立鸡蛋的办法反击达官贵人,并让他们明白:再简单的事情也要有人去做,在背后指手画脚是不对的。
学过这篇课文后,我感慨良多:是呀,我们的身边充斥着这样爱对别人的成功指手画脚的人。
明明自己做得到,却不愿意去思考、实践,不屑于或者不敢于创先;也有一类人,自己做不到,却轻易小觑或者无视别人努力。
满心满眼的嫉妒,让人胆战心惊。
我的成绩在班级中数一数二,我想:这和我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分不开。
但是每每考试排名靠前或是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总有同学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说什么我运气好,说什么我爸爸有关系,所以老师偏爱我。
他们唯独不敢承认这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
起先,对于同学们的流言蜚语,我是十分反感的,有时也会有这些流言蜚语的搅扰,让自己不开心。
后来,妈妈告诉我:为什么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呢?只要你明白自己的努力,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要受这些人的影响呢!妈妈告诉我,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酸葡萄心理。
虽然我不明白什么是酸葡萄心理,但是我想大抵就是嫉妒的意思。
后来,我学着释然,我学着看淡这些,认准自己的目标,朝目标努力!而身边这群人,也逐渐发现数落我,是何等的索然寡味!
我希望每个同学都用自己的努力去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而不是看到别人成功时在背后指手画脚。
这样的酸葡萄心理有不得!。
14 哥伦布竖立鸡蛋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八册
浦东新区园西小学褚勤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理解“壮举、、创举、挑衅、创先”等词的意思。
2、学习抓主要事件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关键语段。
4、仿照课文第二节,将第六节中“不可能”说具体。
5、体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竖立鸡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善于发现、敢于
证实才能创先的道理。
”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理解“壮举、创举、挑衅、创先”等词的意思。
2、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
3、体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竖立鸡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善于发现、敢于
证实才能创先的道理。
”
教学难点:
1、学习抓主要事件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竖立鸡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善于发现、敢于
证实才能创先的道理。
”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附板书:14 哥伦布竖立鸡蛋
发现新大陆
壮举(创先)
创举很平常
竖立鸡蛋
简单不可能
哥伦布达官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