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八大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9
1 G211006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2006年2号 3 1000.00 沈阳市于洪区2 G211007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2006年2号3 2000.00 大连市大连经济开发区3 G211008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2006年2号 3 560.00 营口市鲅鱼圈区4 G212007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2006年2号 3 2750.00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区于洪区5 G212008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2006年2号 3 1300.00 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经济开发区6 G212009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2006年2号 3 790.00 鞍山市铁东区7 G213002 大连保税区国家级2006年31号15 125.00 大连市大连经济开发区8 G214006 沈阳出口加工区国家级2006年31号15 68.60 沈阳市东陵区9 G214007 辽宁沈阳(张士)出口加工区国家级2006年31号15 62.00 沈阳市于洪区10 G214008 辽宁大连出口加工区国家级2006年2号 3 295.00 大连市大连经济开发区11 G215003 丹东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级630.0012 G216001 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级2006年31号15 1360.00 大连市大连经济开发区13 G216022 沈阳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国家级2006年31号15 500.00 沈阳市东陵区14 S217001 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9号10 240.00 沈阳市新城子区15 S217002 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9号14 1200.00 沈阳市东陵区16 S217003 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9号14 350.00 沈阳市东陵区17 S217004 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7号13 178.00 沈阳市苏家屯区18 S217005 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7号13 120.00 沈阳市东陵区19 S217006 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7号13 346.73 沈阳市新民市20 S217007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9号14 380.00 沈阳市新城子区21 S217008 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9号14 325.32 沈阳市法库县22 S217009 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9号14 250.00 沈阳市康平县23 S217010 辽宁辽中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7号13 240.00 沈阳市辽中县24 S217011 辽宁朝阳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9号14 50.00 朝阳市龙城区25 S217012 辽宁北票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9号14 6.00 朝阳市北票市26 S217013 辽宁阜新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0号11 735.69 阜新市细河区27 S218014 辽宁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2006年2 9号14 20.60 阜新市细河区28 S217015 辽宁铁岭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2号 5 120.00 铁岭市银州区29 S217016 辽宁抚顺胜利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6号8 1030.00 抚顺市东洲区30 S217017 辽宁抚顺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2号 5 1600.00 抚顺市望花区31 S217018 辽宁本溪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2号 5 865.40 本溪市溪湖区32 S218019 辽宁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2006年1 2号 5 437.00 辽阳市宏伟区33 S217020 辽宁辽阳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4号 6 470.67 辽阳市太子河区34 S217021 辽宁鞍山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8号4 677.00 鞍山市铁西区35 S217022 辽宁海城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8号4 664.00 鞍山市海城市36 S217023 辽宁鞍山腾鳌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7号13 280.00 鞍山市海城市37 S217024 辽宁丹东东港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8号 4 100.00 丹东市东港市38 S217025 辽宁丹东前阳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2号 5 100.00 丹东市东港市39 S217026 辽宁瓦房店炮台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 2号 5 430.30 大连市瓦房店市40 S217027 辽宁长兴岛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4号 6 719.98 大连市瓦房店市41 S217028 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2号 5 1014.00 大连市旅顺口区42 S217029 大连金州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8号4 490.00 大连市金州区43 S217030 大连甘井子工业园区省级2006年29号14 2.21 大连市甘井子区44 S217031 辽宁普兰店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2号 5 502.50 大连市普兰店市45 S218032 辽宁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2006年8号 4 500.00 营口市西市区46 S217033 辽宁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6号8 388.00 营口市大石桥市47 S217034 辽宁营口大石桥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 9号14 360.00 营口市大石桥市48 S217035 辽宁盘锦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2号 5 622.50 盘锦市兴隆台区49 S217036 辽宁锦州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14号 6 1200.00 锦州市经济开发区50 S218037 辽宁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2006年1 6号8 415.00 锦州市太河区51 S217038 辽宁锦州沟帮子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 9号14 464.42 锦州市北镇市52 S218039 辽宁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2006年27号13 96.52 葫芦岛市连山区53 S217040 辽宁葫芦岛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7号13 900.00 葫芦岛市龙港区54 S217041 辽宁葫芦岛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省级200 6年29号14 451.50 葫芦岛市连山区55 S217042 辽宁葫芦岛八家子经济开发区省级2006年27号13 74.00 葫芦岛市建昌县辽宁开发区统计国家级省级沈阳 5 10大连 5 6鞍山 1 3营口 1 3丹东 1 2葫芦岛 4锦州 3抚顺 2阜新 2辽阳 2朝阳 2本溪 1盘锦 1铁岭 1抚顺、阜新、辽阳、朝阳并列第八。
一、老边区概况老边区呈U字形环抱营口市站前、西市两区,行政辖区面积505平方公里(含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营口盐场20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15,991公顷(农用地耕地面积8,516公顷,园地面积111公顷,林地面积183公顷,坑塘水面4,728公顷,农村道路457公顷,设施农用地137公顷,沟渠1,847公顷,田坎12公顷),建设用地27,393公顷(城镇村级工矿用地26,268公顷,交通用地1,104公顷,水利建筑用地21公顷),未利用地7,123公顷(河流水面积1,069公顷,沿海滩涂5,499公顷,内陆滩涂31公顷,草地518公顷)。
全区常住人口20万,其中农业人口9.4万。
辖路南、柳树、边城三镇和沿海、老边、城东三个街道办事处。
长大铁路、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305国道纵贯全境,正在建设的哈大高速铁路营口客运站和营口机场均坐落在老边区境内。
农业以水稻、蔬菜和养殖业为主。
农事龙头企业有壹家人、鸿程种猪场、前塘种鸡场、兴福种禽等。
工业比较发达,以冶金、化工、汽保产业为主,支柱企业有五矿中板、嘉晨集团、向阳科化和众多汽保企业。
服务业以房地产、物流和建筑业为主。
二、2010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10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富民强区”的工作目标不动摇,致力于建设经济强区和营口市新兴主城区,进一步加快了新型工业化和全域城市化步伐。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37.9%,是2005年的3.3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0亿元,同比增长95.8%,是2005年的4.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150亿元,同比增长112.8%,是2005年的4.2倍;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1%,是2005年的8.5倍;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70.1%,是2005年的6.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800元,同比增长22.8%,是2005年的2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000元,同比增长9.8%,是2005年的1.9倍。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新城区2005年,辽宁省提出打造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决策,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是辽宁省环渤海开发“五点一线”中的重要一点。
2006年2月17日,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正式成立。
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重点发展战略。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位于营口市老城区南部,与老城区紧密相连,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
整体采用“一区双城多组团”的规划结构,保证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有机联系、互为支撑、协调发展。
凭借良好的政策优势、丰富的土地储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区位交通,产业基地已成为东北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交通便捷,物流优势明显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紧临营口港。
营口港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是全国十大主枢纽港之一,营口港港口功能齐全,2009年吞吐量达1.76亿吨,集装箱253.7万标箱。
产业基地周边的长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京沈高速与建设中的哈大高速铁路和滨海高速公路构成了密织的陆路交通网,通过铁路和公路与东北三省及环渤海陆路运输联网。
逐步形成以现代物流设备设施、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网为支撑的东北地区大型物流基地。
营口机场,将成为环渤海重要的支线机场和东北地区南端的区域货运枢纽机场,从而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土地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用地原为低效盐田,属国有工业用地,地势平坦,利于开发。
近期规划用地180平方公里,周边尚有待开发的储备用地200平方公里。
区域内土地产业基地管委会可自行办理土地使用许可。
一期主区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现已完成土地回填平整、道路、综合管网、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热电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七通一平”,完全能够满足各类项目入驻。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新城区▲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沿海产业基地站在环渤海经济圈,合理配置生产力要素,整合资源要素,规划基地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
营口市营口概况:营口地处辽宁省南部,渤海辽东湾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处。
地区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总人口230 万人。
位于沈阳和大连两市之间,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全国十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是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也是东北最近的出海口。
营口矿藏丰富,已探明储量的各类矿藏有39种,被誉为中国镁都。
营口投资环境优越,是国家评定的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现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营口投资办厂。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70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543亿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亿元。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4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
港口吞吐量完成1.5亿吨。
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2.8亿美元。
1、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
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以“五区、三带、四廊、两园”开发建设为重点,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十分钟城市圈”发展框架和现代化、生态化的滨海城市雏形基本形成,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4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在30%以上。
仙人岛能源化工区规划建设与项目开发同步推进,启动区基本具备项目入驻备件,65万立方米储运工程和80万立方米储罐项目全面竣工,50万吨重交沥青项目进展顺利。
中小企业园起步势头良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8家企业开工建设。
在沿海产业基地1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区域基础上,又有四个区域、152平方公里被省政府列入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
2、工业发展情况。
2008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0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20户。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30亿元。
增加值完成架正在形成,现代新型沿海工业城市特征日趋鲜明。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8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创新项目计划,居全省首位。
3、对外开放情况。
2008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8家,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39家;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1亿美元,内联引资实际到位220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2.8亿美元。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简介、项目背景资源再生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兴和朝阳产业,构建资源再生加工产业园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有着广发的发展前景。
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大石桥市将启动大石桥市再生资源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将依托“辽宁省华侨创业基地”,利用侨资建设以各种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再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大石桥市再生资源产业园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关于辽宁省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规划建设,是落实营口市“着力实施结构调整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二、企业概况辽宁侨基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大石桥市有色金属(化工)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属环渤海辽宁“五点一线”营口沿海产业带核心地段,距离沈阳170公里,距大连210公里,距离东北第二大港鲅鱼圈港仅45公里。
其中沈大高速、盘营高速、2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营大公路贯穿开发区,并毗邻营口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耐火企业营口青花集团;年产百万吨焦炭及9亿立方米焦炉煤气的营口嘉晨集团;年产150万吨精品钢材的五矿营口中板有限公司,园区自然地理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便利快捷。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的大石桥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通过规划策划和用地布局,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一模式,真正做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
打造大石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科普教育基地。
园区一期规划总面积达1000亩,用于再生资源的拆卸、市场交易和物流。
一、营口市总体情况营口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5万人,下辖盖州、大石桥两个县级市和鲅鱼圈、老边、站前、西市四个区。
营口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28万年的金牛山古人类遗址见证了辽河流域最早的文明。
长久以来,这里的远古人类繁衍生息,是东北最有历史积淀的千年古城。
营口开放基因活跃,因港而生、因港而兴。
1861年,营口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1985年,营口搭上了国家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的末班车,开启了全面对外开放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以来,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和营口综合保税区也先后获批,让营口再次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营口便捷,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高速铁路纵贯全境;营口港是中国沿海第八、世界第十一大港口,已发展到5个港区,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7亿吨、集装箱运量完成648.7万标箱;营口兰旗机场目前已开通7条航线,通达上海、哈尔滨、成都、西安等11座城市,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营口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39种,菱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镁质材料产量居亚洲第一,大石桥市有“中国镁都”之称;营口水稻、水果、水产品品质优良,被誉为“三水之乡”;营口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尤其是温泉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温泉之城和养生之地。
营口产业基础雄厚,曾经是辽宁轻纺工业基地,纺织、印染能力居全省前列,烟、盐、纸等轻工产品行销全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精细化工、钢铁及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镁质材料、汽保、乐器为特色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3+2”工业发展格局和以港航物流、休闲旅游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营口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营口的知名度应该说越来越高,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营口经济概况一、营口市概况营口市位于中国辽宁省南部,渤海辽东湾东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处,是东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也是国家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
全市土地面积5402平方公里,人口230万人,下辖两个县级市四个区。
营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营口市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辽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距沈阳、大连分别为145和175公里,90分钟车程可到达省内9个城市。
营口的冶金、石化、机械、纺织、建材、医药、电子等工业门类比较发达。
耐火材料、三聚氯氰、催化剂、三角钢琴、安全门等产量居全国前列。
营口共有两个较大的产业集群,一个是位于城市南部的鲅鱼圈产业集群(又称营口经济开发区),发展时期较早,产业较为成熟;另一个是位于营口市北端的辽宁沿海产业基地(又称沿海新城),2005年开始开发建设。
二、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地理位置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是一个正在开发建设的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和适宜人居的滨海新城。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位于辽宁省营口市老城区南部,地处沈阳和大连之间,距沈阳145公里(沈阳正在规划修建沈阳-营口的直通公路,通车后沈阳到营口的车程为1小时左右)、大连175公里,距北京约610公里,距天津约550公里,距长春499公里,距哈尔滨741公里。
这里海陆运输便捷,物流通畅,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最优地带。
三、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总体规划情况规划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起步区67平方公里,其中主体区域44平方公里、冶金重装备区18平方公里、沿海物流园区5平方公里。
主体区域分产业区和城市区。
1、产业区产业区分装备制造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化工产业区、轻型产业区、中国五矿集团营口产业园、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科技园、冶金和重装备工业区等。
装备制造产业区产业发展方向是重型专用装备、起重运输设备、数控设备、新型通用设备、汽车零部件等。
高新技术产业区产业发展方向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产业。
营口市情简介营口是1985年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对外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和辽西沿海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并位处三大经济区交汇点,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既享受国家沿海开放政策,又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
营口是辽宁省发展沿海经济带、打造“五点一线”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是国家评定的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是全国金融生态城市,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考察报告认为:“营口在腹地工业基础、自然资源、技术人才、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特别是营口新港和沈大高速公路的兴建使得营口的经济战略地位今非昔比,营口有条件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对外门户和资源深加工及相关工程的天然基地,有条件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转口贸易中心和科技都会。
”一、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营口位于辽东半岛渤海之滨,沈阳与大连中间,依海傍河,一市两港,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和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
土地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6公里,人口230万。
营口位处东北最南端,与大连相邻,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9.8℃。
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以盛产水果、水稻、水产品而著称为三水之乡。
二、港口优势突出,交通网络发达营口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2007年进入全国十大亿吨港口行列,2008年完成吞吐量1.5亿吨,集装箱203万标箱,预计到2010年吞吐量将达到2亿吨,集装箱300万标箱。
港区水深浪小,不淤不冻,四季通航,是我国北方深水良港之一。
营口是我国陆路运输最发达地区之一。
哈(尔滨)大(连)铁路、哈大公路、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和庄(河)林(西)路纵贯全境;盘海营高速公路直接与(北)京沈(阳)高速公路连接,通往北京和关内,使营口与东北三省、内蒙东部及关内陆路运输网相联。
三、资源配置充分,产业基础较好营口背靠辽阔的东北腹地,与辽河油田等几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鞍本钢铁集团、诸多大型煤炭矿山相邻,可为工业加工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原料资源。
营口概况营口是辽宁省辖的地级市,位于渤海辽东湾北岸,大辽河入海口,是沈(阳)大(连)产业带之间的港口城市,又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辽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可以用“百年港埠、河海之滨、鱼米之乡”来概括其特色。
营口下辖两个县级市四个区,其中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营口是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东北最近的出海口,也是辽宁乃至全国的重化工和轻纺工业城市。
营口人口246万,土地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2公里。
营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9摄氏度,是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之一,也是投资兴业、发财发展的好地方。
地理位置营口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大辽河入海口的左岸。
西临渤海辽东湾,北与大洼县、海城市为邻,东与岫岩县、庄河市接壤,南与瓦房店市、普兰店市毗连。
市区距沈阳市151公里,距大连市197公里,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出海口岸。
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至123°02′之间,北纬39°55′至40°56′之间。
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202国道)纵贯南北;庄林公路(305国道)、大营铁路、营大公路、盖岫公路连接东西,京沈高速公路和筹建中的营口机场构成以营口为节点的辽宁9个城市的90分钟城市圈。
营口港现有四个港区(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盘锦港区),是全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地形地貌全市地域南北最长处111.8公里,东西最宽处50.7公里,市域总面积539979.99公顷。
总的地势是自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形成东部山区,中部丘陵,西部平原的地貌特征。
东部山区为长白山系千山山脉的一部分,共有大小山峰2800余座,其中步云山、绵羊顶子山、老轿顶、黄花排为海拔千米以上的四大高峰。
丘陵地带海拔50~200米,平原地带海拔10米以下,总的分布特征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即:50%山地,10%水域,40%平原。
气候特征营口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气候条件优越。
携手央企共创未来——中国五矿(营口)产业园投资指南五矿(营口)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2012.06五矿(营口)产业园简介一、中国五矿集团简介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品的开发、生产、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兼营金融、房地产、物流业务,进行全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全球员工16万人。
2010年,五矿集团结合整体上市,启动了十年来最大的业务架构和管控模式调整,成立了黑色流通、黑色矿业、有色金属、地产建设、金融和科技业务六大核心业务中心,对所有业务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整合。
在2011年中国五矿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355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八大金属资源类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2011年预计排名228左右,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五矿集团位列第30位,并在综合制造业中排名第一;二、五矿(营口)产业园区开发背景在李克强副总理的支持下,五矿产业园是中国五矿与辽宁省的战略合作项目。
2006年8月16日,中国五矿集团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经济技术合作框架协议》,确定战略合作2007年2月2日,与营口市政府签署《关于开发建设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五矿产业园区的合作协议》,确定建设五矿产业园许永辉五矿产业园受到了国家、辽宁省及集团等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央及省市级领导视察工作三、五矿(营口)产业园区简介园区的发展趋势展示:辽宁省正成为中国新一个经济增长极东北地区成长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区域引擎地位SuzhouShanghaiDalianYingkou TianjinBeijingYangtze River DeltaPearlRiver Delta Surrounding Bohai Sea许永辉1 园区的区位坐拥双重国家战略交汇处,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
辽宁“五点一线”发展领军区域沈阳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7+1”唯一出海口未来继沈阳、大连之后,辽宁省第三大城市2 交通情况..陆海空交通体系陆路——营口、沈阳、大连半小时经济圈2012年哈大高速铁路通车后,将使营口与沈大两城市之间的行程缩短至30分钟左右; 营口比邻哈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京沈高速、哈大高速铁路,陆路交通非常发达;目前,动车从营口到北京只需花费3个半小时。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简介一. 基地综述营口市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东北第二大港口,也是东北内陆最近的出海口。
依托国家级主枢纽港营口港的优越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腹地良好的产业基础,营口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呼应国家沿海发展战略、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沿海强省的前沿阵地,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战略价值的区域之一。
2005 年,辽宁省提出打造辽宁“五点一线”和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随后,营口市政府成立了“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筹建办公室”作为沿海产业基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并成立了“营口沿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实体和投融资主体。
营口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全方位合作,将政府优势和开发性金融资本优势相结合,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成为国家开发银行重点金融支持项目。
2005 年12 月,营口市政府召开沿海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暨滨海经济区规划战略构想国际招标竞赛,各家参赛单位方案由获得一等奖的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进行汇总,确定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滨海生态文化科技新城。
总体规划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建设。
其中一期规划面积为40平方公里。
2006年2月17日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筹建办工作顺利结束,成立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
二. 基地现状区位条件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位于营口主城区南部。
规划范围东起营盖公路,西至海岸线,北起青花大街,南至大青河北支流,规划面积120 平方公里。
一期产业区北侧紧邻两湖地区的选址用地,规划将两湖地区作为城市中心区的核心景观地带。
用地条件一期产业区以滨海平原为主,其北部属辽河三角洲平原,南部属滨海和河谷堆积平原。
地形平坦,地形高程为1 -5 米。
区内现状用地基本为废弃盐田或低产盐田。
北部的民兴河与南部的咸水河天然地将该区与沿海产业基地其他组团分隔开来,使一期产业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简介、项目背景资源再生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兴和朝阳产业,构建资源再生加工产业园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有着广发的发展前景。
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大石桥市将启动大石桥市再生资源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将依托“辽宁省华侨创业基地”,利用侨资建设以各种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再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大石桥市再生资源产业园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关于辽宁省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规划建设,是落实营口市“着力实施结构调整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二、企业概况辽宁侨基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大石桥市有色金属(化工)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属环渤海辽宁“五点一线”营口沿海产业带核心地段,距离沈阳170公里,距大连210 公里,距离东北第二大港鲅鱼圈港仅45公里。
其中沈大高速、盘营高速、202 国道、哈大高速铁路、营大公路贯穿开发区,并毗邻营口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耐火企业营口青花集团;年产百万吨焦炭及9 亿立方米焦炉煤气的营口嘉晨集团;年产150 万吨精品钢材的五矿营口中板有限公司,园区自然地理优势突出、交通条件便利快捷。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的大石桥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通过规划策划和用地布局,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一模式,真正做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
打造大石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科普教育基地。
园区一期规划总面积达1000 亩,用于再生资源的拆卸、市场交易和物流。
营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营口市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31•【字号】营政发[2012]31号•【施行日期】2012.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营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营口市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实施意见(营政发〔2012〕3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精细化工是现代工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是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建设布局合理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是我市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重大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一)行业情况2011年,全市精细化工产业企业20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8户,完成总产值168.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占全省精细化工产业的10%;全市精细化工率达到60%,比省平均精细化工率高16个百分点。
2012年,预计规模以上精细化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同比46%,精细化工率达到62%。
2011年,主要产品产量:三聚氯氰6.55万吨、催化剂1600吨、抗氧化剂8700吨、润滑油36万吨、锆系列产品1.6万吨、荧光粉2100吨。
2012年,预计主要产品产量:三聚氯氰7.3万吨、催化剂1750吨、抗氧化剂8000吨、润滑油27万吨、锆系列产品1.5万吨、荧光粉2000吨。
(二)企业及产品结构情况1.企业情况2011年,全市精细化工产业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43户,其中超5亿元企业8户,进入营口市销售收入百强企业7户。
龙头企业有:向阳科化集团、福斯油品公司、阿斯创化工公司、营创三征公司、风光化工公司、宝山(集团)公司、圣泉海沃斯化工公司、吕氏化工公司、金锚化工公司等。
营创三征(含三征公司)三聚氯氰年生产能力8.5万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三聚氯氰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70%;向阳科化集团乙烯、丙烯聚合高效催化剂等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产量全国第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80%;金锚化工公司细径荧光粉年产生产能力2300吨,产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0%以上,30%出口;风光化工公司生产的抗氧剂系列产品生产能力6000吨,是东北地区第一、全国第三大抗氧剂生产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50%;福斯油品公司生产的润滑油、润滑脂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宝山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宝山”牌油漆系列产品在涂料行业占有重要地位,是“辽宁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并被中国建材市场协会认定“绿色建材产品”。
营口开发区简介营口开发区是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的一个开发区,是营口市重点发展的经济特区。
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占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它是营口市向外开放,引进外资,培育新兴产业的主要区域之一。
开发区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资。
经济发展营口开发区经济发展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该区位于辽宁省沿海地区,临近营口港,交通便利,海陆联运发达。
开发区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在吸引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多个知名企业在该区设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开发区还积极引进优质的人才和科研资源,为企业创新和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投资环境在开发区,投资者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投资。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1.税收优惠营口开发区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
例如,对于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减免和优惠待遇;对于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享受免征利润税的政策。
2.土地利用开发区大力推动土地使用的便利化,加快了土地的供应和审批速度。
土地供应的方式多样化,投资者可以选择租赁土地、购买土地或合作开发。
同时,政府还提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服务,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3.服务保障营口开发区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
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会提供咨询、审批、登记、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城市建设营口开发区注重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开发区内有高标准的工业园区、商业区、居住区等,基础设施完备,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城市建设也注重生态环保。
开发区积极进行园林绿化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开发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Liaoning Economy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位于营口主城区西部,实施范围29.96平方公里。
依托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分为五大功能区块,分别是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及新兴产业集聚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物流商贸产业集聚区、平台经济和总部经济集聚区。
营口片区的战略定位:按照《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部署,围绕港口核心战略资源和营满欧大陆桥,构建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带动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形成中国北方重要航运枢纽和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努力构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成为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标杆。
营口片区的两大核心任务,一是开放;二是开发。
在开放方面,就是要着力构建和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规则和制度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施流程再造和政府再造。
所谓“流程再造”,就是简化审批程序,能备案的就不要审批,能承诺的就不要备案,不是必须走的程序就不要走,可以简化的环节都要简化,可以去掉的前置条件全部去掉。
所谓“政府再造”,就是片区管委会实行大部制管理,以前由多个部门行使的职能,现在由一个部门行使。
如营口准备成立市场监管与权益保障部,以5-6人编制规模把市里20多家执法单位的职能全部覆盖,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在开发方面,就是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转口贸易,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营口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着力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争取成为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鼓励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等;着力加快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加强东北亚区域开放自贸区相关链接之四:24本期关注合作,建设东北亚物流通道,大力支持“营满欧”班列,加快推进中蒙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营口港(含鲅鱼圈港)介绍营口港由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共同组成。
营口港区位于辽东湾北部辽河入海处。
地理坐标东经122º15′,北纬40º41′。
鲅鱼圈港区位于辽东湾东海岸台子山下,地理坐标为东经122º06′00″,北纬40º17′42″。
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港口,也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
现辖营口、鲅鱼圈和仙人岛三个港区,陆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共有包括集装箱、滚装汽车、煤炭、粮食、矿石、大件设备、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和原油8个专用码头在内的61个生产泊位,最大泊位为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集装箱码头可停靠第五代集装箱船。
营口港划分为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和营口港区三个港区。
鲅鱼圈港区是营口港发展综合运输的核心港区,重点发展矿石、煤炭、集装箱、钢材、油品、粮食、商品汽车等的运输,逐步发展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基地;仙人岛港区以大型石化等工业布局为依托,逐步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公用港区;老港区以调整、优化现有设施为主,主要为城市物资运输服务。
2007年,营口港吞吐量达到1.22亿吨,成为中国沿海第10个亿吨港口;2008年吞吐量超过1.5亿吨,2010年实现2亿吨。
营口港的集装箱航线已覆盖沿海主要港口,并开通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十几条国际班轮航线和多条可中转世界各地的内支线。
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7万标准箱;2008年超过200万标准箱;2010年实现300万标准箱。
营口港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业务关系。
装卸的主要货种有:集装箱、汽车、粮食、钢材、矿石、煤炭、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化肥、木材、非矿、机械设备、水果、蔬菜等。
其中,内贸集装箱、进口矿石、进口化肥、出口钢材、出口非矿的装卸量均为东北各港之首。
每周两班往返于营口港和韩国仁川港之间的豪华邮轮“紫丁香”号,开辟了营口港第一条国际客运航线。
银行关于营口重点产业发展建议一、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营口市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增长极。
为了促进营口市重点产业的发展,本文将针对营口市的现状和发展需求,从银行角度给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营口市重点产业概况营口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是大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现阶段,营口市的重点产业主要包括石化、钢铁、装备制造、医药制造等领域。
2.1 石化营口市的石化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多家石化企业,如凌鸣石化、中国石油等。
该产业链覆盖了石油加工、石化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2.2 钢铁营口市的钢铁产业也非常发达,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
营口市拥有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如沈阳法库、鞍山等,产能覆盖了常规钢材、特种钢单等多个方面。
2.3 装备制造营口市的装备制造业是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目前已崛起一些具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如中国重型机械等。
该行业对于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4 医药制造营口市的医药制造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目前已有多家医药企业在营口市设立生产基地,如沈阳药爱、哈尔滨药业等。
该产业对于提升当地产业发展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营口市的重点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银行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1 高度依赖石化和重工业目前营口市的产业结构依然相对单一,高度依赖石化和重工业。
这种情况导致了产业链过于集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对整个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鼓励和支持其他行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韧性。
3.2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营口市的重点产业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为了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提供相应的融资支持。
营口市化工园招商引资项目营口市化工园招商引资项目位于辽宁省营口市,并且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园区之一。
化工园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营口市化工园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园区内道路宽敞畅通,交通网络发达,便于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
园区还设有多个物流园区和仓库,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化工园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营口市化工园区位于辽宁省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园区周边还有多个煤矿和铁矿,为企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此外,园区附近还有大面积的可开发土地,为企业的扩张提供了空间。
化工园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服务。
园区内已有多家大型化工企业入驻,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园区还建有现代化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此外,园区还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化工园区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园区内建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对企业的环境排放进行监管和处理。
园区还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
园区还积极引进绿色环保企业,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园区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
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优惠的融资政策和贷款支持。
园区还组织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向投资者介绍园区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同时,园区还提供一站式的投资服务,协助企业完成注册、审批、落地等各项手续。
营口市化工园招商引资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园区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
欢迎各界投资者来到营口市化工园,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营口八大产业园区概况
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名营口市鲅鱼圈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简称营口开发区。
营口开发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的渤海之滨,坐落在营口市南端50公里,北距沈阳210公里,南距大连170公里。
位于北纬40°151'至40°20',东经122°8'至122°15'之间。
营口开发区(鲅鱼圈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
下辖熊岳、红旗、芦屯三镇和红海、海东、海星、望海四个办事处,3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0个自然村,现有人口30.1万人。
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8年11月,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要求,营口市委和市政府调整了开发区管理体制,对开发区(鲅鱼圈区)的党、政工作实行全面领导。
明确了营口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作为市委和市政府的派出机关,代表市政府对开发区(鲅鱼圈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事务实施统一的领导和管理,鲅鱼圈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开发区和港口建设提供社会保障和服务。
2004年1月8日,国务院批准调整鲅鱼圈区的行政区划,将原盖州市的熊岳、红旗、芦屯三镇成建制划入鲅鱼圈区。
营口市高新区
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营口
高新区)是1992年筹建,1994年4月经辽宁
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9年7月被列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
域。
它地处市区西部,是营口滨海带状城市的
北起点,也是主城区唯一既可观河又可看海的
区域,总体规划面积20.47平方公里,入驻企
业近500家,员工2.98万人,是营口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百年港城营口,建区18年来,营口高新区形成了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呈现出产业特色鲜明、投资环境优异、创新能力突出、资源集聚明显、机制运行顺畅、产业结构合理的发展态势,成为区域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载体。
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322.3亿元,工业总产值306.7亿元,工业增加值10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6.8亿元,财政收入3.52亿元,利税3.3亿元。
2009年底,辽宁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依托营口高新区打造“辽宁渤海科技城”的战略部署。
辽宁渤海科技城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以科技研发样板区和新兴产业先行区为功能定位,依托营口高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研发为主体、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研发和对接平台。
要在起步区内全力打造科研集聚区和
IT产业区,逐步形成楼宇经济和无烟工厂;在南部打造新材料产业区,北部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区,逐步实现科研产业化,到2015年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两个新兴产业集群颇具规模,实现产值超千亿元。
仙人岛能源化工区
2009年7月1日,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同
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
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仙
人岛能源化工区成为全省至29个重点支持区域之一。
面对新在形势,管委会在盖州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组织编制了仙人岛地区概念规划,将港区、九垄地和归州两个办事处,以及九寨镇、二台乡部分区域(沈大铁路以西),总面积171.3平方公里作为核心规划区;将九寨镇、二台子乡纳入规划协调区,总人口10.9万人,总面积296.3平方公里。
2010年4月6日,国家发改委
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
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
建设好“一核、五带、十群”,其
中的“五带”包括“沈阳-辽阳-
鞍山-营口”连接带,“十群”中
则进一步明确了打造“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标志着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重点发展石化产业、港口物流和滨海旅游业。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
为了贯彻中央提出的东北老
工业基地振兴和环渤海开发战略
精神,2005年8月,原辽宁省委
书记李克强在营口市提出了打造
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的战略构想。
按照辽宁省委、省
政府的要求,营口市委、市政府
成立了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
地筹建办公室。
2006年2月17
日,营口市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筹建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实施辽宁环渤海“五点一线”开发、加速全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点工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多次到产业基地视察、指导,并给予很高的期望和关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即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位于营口市主城区南部,北起青花大街,南到大旱河,东起庄林路,西到海岸线,距营口老港5公里,距鲅鱼圈港25公里。
规划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建设。
一期规划面积为44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6平方公里,城市区18平方公里。
北海新经济开发区
营口北海新城(营口滨海
新区,营口北海新经济区)
起步区位于辽宁省盖州市
大清河入海口北侧,规划
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规
划用地性质:工业用地。
起步区分为四个主要
功能分区:仓储物流园区、
光电科技园区、金融科研园
区、装备制造园区。
仓储物
流园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
里;光电科技园区占地约:2平方公里;金融科研园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装备制造园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
营口北海新区规划总面积27平方公里(除去水域、生态保护区等不宜建设区,面积约为18.72平方公里,其中及其建设范围10.98平方公里,远期发展范围18.72平方公里)。
起步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营口光电科技城2平方公里,其余3平方公里用于仓储物流、装备制造、造船配套、鞍钢新厂配套等产业。
更具滨海新区的区位分析,考虑为鲅鱼圈区提供居住和休闲娱乐为主,考虑功能设这上由居住、商业、行政、会展等组成。
区位优势:滨海新区距离沈大高速盖州站2公里、距离长大电气化铁路盖州站3公里、距离营口新港20公里、距离营口机场(规划中)约15公里、辽宁滨海公路、轻轨通过园区。
西海开发区(盖州经济开发区)
位于盖州城区西北部西海
街道办事处,确定的规划面积
10.33平方公里。
盖州经济开
发区于2005年被辽宁省对外
贸易经济合作厅批准为省级开
发区,是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两年来,随着鲅鱼圈港的扩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盖州经济开发区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环境资源和土地资源成为盖州工业发展的首选地和接纳营口及鲅鱼圈工业扩散的最佳腹地,其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到2006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10亿元,目前已在园区内入驻的投资超千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有营口大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营口海宇农水产品有限公司、营口海缘炉料有限公司、营口润发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营口市特殊钢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营口峰松汽车空调有限责任公司、营口九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盖州市大兵不锈钢餐具厂、盖州市鼎鑫锅炉辅机有限公司、盖州市立新矽砂厂、盖州市富强耐火矽砂材料厂等10余家,现已形成以加工和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
营口市中小企业创业园
营口市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成立于2008年4月22日,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起步区5.58平方公里正在建设中。
营口中小企业创业园区西北邻营口市主城区、西南邻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北邻营东新城、东邻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重装备制造区,2009年1月被列入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
大石桥有色金属(化工)工业园
有色园位于大石桥市西部与老
边区毗邻,东侧紧邻沈大高速公路,
北侧延伸到岫水公路,南至营大路,
建设中的高速铁路和盘海营高速公
路纵贯园区南北,规划总用地面积
约7平方公里(含青花集团营口沿
海土地)。
(一)园区的定位与发展战略
园区重点发展以铜深加工为中心的包括白钢、镍等有色金属产业,以科技为导向发展有色金属制品的下游产业,同时将化工、机械、装备制造业作为园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预留其他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的弹性空间。
(二)园区总体结构与布局
园区用地采用西重东轻的产业格局。
产业用地位于胜利河西部,公共设施、非金属加工业及其他有色金属加工预留区均位于胜利河东部,两者相互服务支撑。
规划根据用地现状和路网骨架特征,提出了“一轴、四区”的布局结构。
一轴指,贯穿园区的盘海营高速公路及胜利河景观轴。
四区即,A区:电解铜及相关产业区面积1280亩;B区:白钢及相关
产业区面积2370亩;C区:电解镍及相关产业区面积3820亩:D区:其他有色金属加工预留区面积1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