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物生物学知识点.docx
- 格式:docx
- 大小:82.82 KB
- 文档页数:11
植物基础必学知识点1. 植物结构和组织:植物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和养分,茎负责支持和传输水分和养分,叶负责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2. 植物生长和发育:植物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来完成的。
光合作用、水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植物激素的调节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素中的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用于能量的储存和植物生长。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花粉与雌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无性繁殖通过植物的体节、球茎、根状茎、根或叶片等部位形成新的植株。
5. 植物和环境的关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6. 植物的重要作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植物也是食物链的起源,提供了人类和其他动物所需的食物和氧气。
7. 重要的植物种类: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植物种类,其中一些是对人类和环境非常重要的。
例如,谷物类植物如小麦、稻米和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草原植物如草和竹子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
8. 植物保护: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许多植物面临着威胁。
植物保护的目标是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植物多样性。
这包括保护自然环境、采取合理的农业和林业生产方式,以及禁止非法采集植物等行为。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一、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细胞体积小的原因(1)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所能控制的细胞质的量是有限的,所以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的制约(2)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包括相邻细胞)的物质交换和细胞内部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A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原生质),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原生质是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后含物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些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B细胞壁是包围在原生质体外面的坚韧外壳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µm)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和经过特殊染色的高尔基体(硝酸银染色)和线粒体(Janus green B染色)等。
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5nm)下看到的更为精细的结构。
细胞质膜细胞质和细胞器原生质体三、原生质体(一)质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它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 通常紧贴细胞壁,厚度约7~8 nm (原生质体表面的一层薄膜,脂类和蛋白质)内膜:光学显微镜看不到,采用高渗溶液(如高盐溶液)处理后,使原生质体失水而收缩,与细胞壁发生分离(质壁分离),可以看到质膜是一层光滑的薄膜。
1.质膜的结构脂双层+膜蛋白+膜糖单位膜:暗—明—暗(蛋白质)(类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特点:有序性、流动性、不对称性质膜的功能:1.物质跨膜运输2.能量转换3.代谢调节4.细胞识别5.抗逆性6.信号转导7.纤维素的合成和微纤丝的组装(二)细胞质:细胞核以外,细胞质膜以内的原生质为细胞质。
细胞膜或质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1.细胞器一般认为是散布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
(1)质体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生物初中植物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 植物的主要结构植物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固定植物在土壤中,支撑植物体;茎是植物的主要支撑结构,从地面延伸出来,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同时支撑叶和花;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们能够吸收阳光并将其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能够进行有性生殖。
2. 植物的功能植物的功能包括生长、光合作用、呼吸和生殖等。
生长是植物的基本功能,它表现为植物体的增长和发育;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它是植物生长和产生氧气的重要途径;呼吸是植物的基本生理活动,它与动物的呼吸类似,是将有机物质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生殖是植物维持物种生存的重要功能,它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二、植物的分类1. 植物的分类原则植物根据其种子的特点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在种子植物的器官表面,被子植物则将种子包含在果实中。
根据叶子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叶子绿色,从根系均匀生长,没有明显茎和叶的植物属于藻类植物。
2. 典型植物的特点典型的被子植物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草本植物是高度相对较低的植物,一般只有一个草茎,如小麦、水稻;灌木是指树高不高的植物,如玫瑰、桃花;乔木是指高大的植物,一过表土就会有大量的树干,一般在树干以上不成树冠,如松树、橡树。
三、植物的生态意义1. 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植物对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们在固定土壤、保持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并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
此外,它们还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是地球上的生态基础。
2.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药物、建筑材料和工艺品,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同时,它们能够提供氧气并净化大气,为人类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植物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大一植物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命特征、结构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作为大一生物学课程的一部分,植物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植物世界的机会。
以下是对大一植物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动物细胞不同,它们具有一些特有的结构。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质膜、质网、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其中,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特征,它为植物细胞提供了机械支持和形态稳定性。
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发生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包括光能捕获和利用、光化学反应和碳固定三个阶段。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氧气生成的重要过程。
三、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包括细胞分裂、细胞扩张、细胞分化以及器官形成。
植物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实现的。
其中,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四、植物繁殖与种子植物结构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主要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生成新的个体,如克隆、扦插、离体培养等;有性繁殖则涉及雌雄配子的结合,如花粉传播、花粉萌发和受精过程。
种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包括胚、种皮和胚乳。
五、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植物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植物通过一系列生理、形态和生态学上的策略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以及土壤养分等。
这些适应性特征可以帮助植物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六、植物与生物多样性植物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通过提供氧气、食物和栖息地等资源,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植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提供人类需要的食物、药物和建材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大一植物生物学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繁殖与种子植物结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植物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欢迎阅读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665名“cell 1838如果它 1839”,即: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大小:一般细胞直径为10—100μm 。
少数植物细胞较大,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的细胞。
原因:①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相关。
②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运。
2.形状: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
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 面体(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2.细胞质⑴质膜:(Ⅰ单位膜: Ⅱ主要功能:⑴质膜:(①磷脂双分子层:两排磷脂分子在膜上形成双分子层,亲水的含磷酸的“头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的脂肪酸的烃链“尾部”朝向膜的中间。
②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以各种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暗带,厚2nm,主要成分蛋白质。
明带,厚3.5nm,主要成分类脂。
暗带⑵细胞器(organelle):细胞质内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亚细胞结构)。
①质体(plastid):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Ⅰ质体的类型:根据所含色素不同,分为叶绿体(含叶绿素a 、b 和胡萝卜素、叶黄素)、有色体(只含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白色体(不含色素)。
Ⅱ叶绿体(chloroplast)的结构:光学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为球形、卵形或凸透镜形。
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具精细的结构。
Ⅲ叶绿体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
CO2+H2O[CH2O]+O2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
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Ⅳ有色体(chromoplast)和白色体(leucoplast):1①②(一)原生质体有色体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常存在与果实、花瓣和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使植物体呈现黄色、橙色、和橙红色。
《植物生物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大小。
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长形、球形、多角形等。
细胞大小也因种类和功能而异,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
1. 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层,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壁的厚度和层数因植物种类和细胞类型而异。
初生细胞壁较薄,具有较大的伸展性,使细胞能够生长;次生细胞壁较厚,更加坚硬,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2.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调控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和识别作用。
3. 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
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酶和营养物质,为细胞代谢提供场所。
4.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调控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组成。
核膜上有核孔,实现核质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5. 液泡:贮存水分、营养物质和废物,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膨压。
成熟的植物细胞通常具有一个大液泡,占据细胞体积的大部分。
液泡还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转运和信号传导。
6.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以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叶绿体的形态和数量因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而异。
7.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供给细胞生命活动。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含有呼吸链和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
线粒体的数量和活性与细胞的代谢强度密切相关。
三、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1. 细胞分裂:植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最终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无丝分裂过程较为简单,细胞核先延长,然后从中部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最后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学第一章绪论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裸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褐藻红藻非维管束植物蓝藻低等植物绿藻黄藻藻类植物金藻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植物与环境○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1.细胞概念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植物生物学总结资料植物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组织结构、代谢活动、遗传、生态与进化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对植物生物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包括植物的细胞组织学、植物的生理学、植物的生态学、植物的遗传学和植物的分类学。
一、植物的细胞组织学植物的细胞组织学是研究植物的细胞形态特征和组织构造的科学。
植物细胞的构成包括细胞壁、质膜、质体和细胞核等。
其中,细胞壁和质膜可以起到维护细胞形态和环境稳定的作用。
植物的组织构造主要包括表皮组织、导管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植物的表皮组织可以分为叶表皮和根表皮两类,分别具有防护和吸收作用。
导管组织是植物的运输组织,包括了木质部和韧皮部。
基本组织是植物的细胞组织弥散分布区,主要包括了叶肉、根壤和维管束周围组织。
分生组织是植物的细胞分裂组织,包括了分生组织区和不分裂的成熟组织。
二、植物的生理学植物的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代谢、生长与发育等生命过程的科学。
植物进行代谢活动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和生长发育等方面。
光合作用是植物中最为重要的代谢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此过程植物可以产生出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是植物代谢活动的另一个基础,通过此过程植物可以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物质运输是指植物中需要通过细胞膜的通道运输物质,不同的组织所进行的物质运输方式也不同。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密切相关,包括了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花果发育等过程。
植物的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科学。
植物的生态特性体现在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种群是指自然界中同种植物个体的总体数量;群落是指同生境中不同物种植物组成的总体;生态系统是指相互关联的生物链和食物网,由它们所形成的生态系统构成。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特性会因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产生变化,包括了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植物学部分知识点总结1、种子的结构种子虽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基本结构都是一致的。
都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其中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
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的植物体就是由胚生长发育而成的。
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
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
胚根一般为圆锥形,胚芽常具雏叶的形态;胚轴位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一般很短;依据子叶着生的位置将胚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即子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中之间,称上胚轴,而子叶着生点到胚根之间,称下胚轴。
子叶与一般正常叶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储藏养料的作用,或能从胚乳中吸收、转化营养物质供胚生长时使用。
不同种子其子叶数目不同,在被子植物中分为两类一类具有两片子叶,称之为双子叶植物。
另一类只具有一片子叶,称之为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二个大类,它们不仅在子叶数目上有差别,而且在其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也不完全相同。
(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
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
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
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也多不相同;而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
)在裸子植物中,子叶数目很不一致,有2个或2个以上。
组成胚的细胞都具有胚性,这些细胞的特点是体积小,细胞质浓、核相对比较大,细胞质中没有或仅有小的液泡。
种子萌发时,这些细胞很快分裂,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胚根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芽发育成茎、叶部分,胚轴发育成茎的一部分,使胚迅速形成幼苗。
种子根据胚乳有无还可分为无胚乳和有胚乳种子。
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初中生物植物知识点总结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分类植物界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的有无,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 植物的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3. 植物的组织植物组织主要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主要负责保护植物体,营养组织负责储存和运输营养物质,输导组织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机械组织提供支持,分生组织负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支撑植物体和运输物质,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花、果实和种子则与植物的繁殖有关。
5.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能量来源的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
6.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7. 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通过孢子或植物体的某一部分直接产生新个体,如分株、扦插等。
有性繁殖则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种子萌发成新的植物个体。
8.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则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
9. 植物的适应性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演化出了多样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例如,沙漠植物通常具有节水的适应性,如厚实的叶片、减少的气孔和深根系。
10.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氧气和生活必需品,如木材、纤维和药材。
同时,植物的种植和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