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的练习题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53.00 K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练习题(精品)2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 除数被除数(除数不为0) 用字母表示:a ÷b= b a (b ≠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1、真分数和假分数: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一、分数的产生和意义1.分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是常用分数来表示2.分数的意义一个正方形的14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单位“1”的含义: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例:说出下面分数的意义(1)青少年近视人数占全国近视总人数的25(2)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占意外死亡人数的3103。
分数单位的意义整数的计数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一堆糖有12颗,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23 的分数单位是13例1: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3份是( ),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例2:写出下面分数的分数单位:1578 1013 66 1135 例3:分数与对应的数量一包饼干有12块,3个小朋友分一包饼干,平均每人分( )包,( )包 是( )块例4: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1)12 14 34 (2)13 23 56 练习:1。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对应的阴影部分,正确吗?34( ) 13( ) 34( ) 34( ) 2.有12个玩具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 ),也就是( )个如果把这12个玩具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 ),也就是( )个 3。
理解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1)阳光小学五年级一班一共有男生2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12。
(2)国家林业局宣布,我国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1.63100,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