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随机分组(实验动物含小鼠)
- 格式:pptx
- 大小:546.67 KB
- 文档页数:16
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方法实验动物在运来之后,要经历什么样的步骤呢?首先,要确认品系、雌雄、数量,并观察有无不良状态。
这相当于一般商品交易中的“验货”环节。
第二,要进行适应性喂养。
在此期间只需按雌雄分笼,每笼饲养适当数目即可。
这个时间至少三天,多则一周。
在前面的专题中已有述及。
第三,对动物进行标号。
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一一具体介绍。
第四,随机分组。
注意,不是随机分组再标号,而是标号后再分组。
因为没有标号是没法随机的。
第五,进行实验处理。
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进入主题的实验了。
包括造模、给药、手术等等处理。
分组的设计前已述及,经过适应性喂养、编号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来分组了。
但是,如何分组,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分几组?这涉及到实验设计的问题;二是如何把动物随机地分到这些组中去?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
如何随机在下一贴中再述。
分几组?每一组的干预处理是如何设计的?这是在还没做实验之前就应该确定好的方案。
至少应是大体确定,一般不允许在实验开始时临时更换,更不允许将动物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决定如何分组。
做动物实验,很讲究“齐同对比”。
因此,第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设立对照组。
按对象不同,可分为自身对照和平行对照;按目的不同,可分为空白对照(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阳性对照。
1自身对照组自身对照是把实验动物本身在动物实验前、后两阶段的各项相关数据,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也可以是自身不同部位的对照,如:左侧和右侧,前面和后面等。
2平行对照组平行对照组就是与实验组平行地设置另外的组,使之与实验组能够进行对比。
它可分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空白对照就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或者必要时给予蒸馏水、生理盐水或其它药物的溶剂等。
空白对照的设立就是为了突出正常动物与造成疾病的动物之间有何差别?模型对照组通常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造成动物的疾病,而不施加任何的处理。
也就是说,想看在疾病状态下,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动物表现是如何的?模型对照的设立就是为了与空白相对比。
实验动物分组与标记编号方法作者: 时间:2008-05-15 14:50:29 来源: 生物谷浏览评论一、分组(一) 分组原则实验动物分组应严格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使每只动物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中去,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二) 建立对照组实验动物分组时应特别注意建立对照组。
对照组可分自身对照组与平行对照组。
1.自身对照组自身对照就是把实验动物本身在动物实验前、后两阶段的各项相关数据,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平行对照组平行对照组分正对照组与负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两种。
正对照组就是对实验动物实施与实验动物相同但排除了所要观察的目的因子(如治疗手段或药物)的处理,负对照组则不作任何处理,这种方法就就是平行对照组。
例如要观察某种药物的药效,对实验组动物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法;正对照组动物同样进行肌肉注射,但注射的不就是药物而就是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以便排除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可能产生的影响;负对照组动物则不进行肌肉注射,并与实验组动物与正对照组动物在相同的环境与条件下饲养,作为空白对照。
二、标记编号对随机分组后的实验动物进行标记编号,就是动物实验准备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
标记编号方法应保证编号不对动物生理或实验反应产生影响,且号码清楚、易认、耐久与适用。
目前常用的标记编号方法有染色法、耳孔法、烙印法、挂牌法等标记编号方式。
此外还有针刺法、断趾编号法、剪尾编号法、被毛剪号法、笼子编号法等。
(一)染色法染色法就是用化学药品在实验动物身体明显的部位,如被毛、四肢等处进行涂染,以染色部位、颜色不同来标记区分实验动物,就是最常用、最易掌握的经济犯罪分子方法。
1. 常用染色剂(1)3% ~ 5%苦味酸溶液,可染成黄色。
(2)0、5% 中性红或品红溶液,可染成红色。
(3)2%硝酸银溶液,可染成咖啡色(涂染后在可见光下暴露十分钟)。
(4)煤焦油酒精溶液,可染成黑色。
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方法动物实验时,常常需要将选择好的实验动物,按研究需要分成若干组时为了避免人为的因素影响常应用随机组,分表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
1.将实验单位随机分成两组设有小鼠14 号,试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
先将小鼠依次编为1、2、3……14 号,然后任意从随机数字表的某一行某一数字开始抄录14 个数,编排如下:全屏显示该表格动物编号随机数目归116222B377A494B539A649A754B843A954B1082B1117A1237A1393A1423A组B现令单数代表 A 组,双数代表 B 组,结果列入 A 组的动物有8 只,列入 B 组的动物有 6 只。
如要使两组相等,须将 A 组减少一只,划入 B 组。
应把哪一只小鼠划入B 组,仍可用随机数字表,在上述抄录的14个数后面再抄录一个数字为78,此数以8 除之,因为归入 A 组的小鼠有8 只,故以8 除,得余数6。
于是把第6 个A(即编写为第12 号的小鼠)划给 B 组。
经过这样调整,两组小鼠的分配如下。
全屏显示该表格A组:B组:31526481211713914102.将实验单位随机分成三组设有动物15 只,随机等分成A、B、C 三组。
将动物编号后,按上述方法,从随机数字表抄录15 个数字,将各数一律以 3 除之,并以余数1、2、3 代表A、B、C,结果归入 A 组的动物 6 只,归入 B 组的动物 4 只,归入 C 组的动物 5 只,即:全屏显示该表格动物号码1216823234410911AA567148203312CAB89111101231145033033CC随机数目除了后的余数归931496549419211213BAABAC组CB要使三组的动物数相等,须把原归 A 组的6 只动物中的1 只改配到B 组去。
可以随机数字表继续按斜角线抄录一个数字,得60,以6 除之,除尽(相当于余数为6),就可以把第六个A(即12 号)动物改为 B 组。
2009年第4期畜牧兽医科技信息进行动物实验时,统计学要求各实验组间除实验处理因素外,其它条件都完全相同,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就是同一种动物而言,即使品系、年龄、窝别、性别、生活条件完全一致,对药物的反应仍不可能完全一致,差异是绝对的,一致是相对的。
减少差异的办法除精选实验动物(或材料外,就是实行严格的随机原则进行安排,使正性和负性影响随机地分配到各组,得到平衡,而不受任何主观愿望的影响。
应避免人为因素随机把所有动物编号,然后令其双数为A 组(实验组,单数为B 组(对照组即可或反之,常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
若手边没有随机数字表可用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每当按下2ndF (第二功能键和RND (随机数字键时,就会产生0.000~0.999的随机数字,可将显示的数前两个小数位用作一个样本个体。
研究人员也可将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制作成随机数字表。
从随机数字表任意点开始选取连续的数字,原则自定,可横读、竖读、按斜角线读取。
将动物编号后进行随机分组要根据组数来进行,具体较复杂,以下结合实例说明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的方法。
1配对比较法随机分组在将实验动物分成两组时适用。
是指在分配动物之前,先将动物按性别、年龄、体重、胎别或其它有关因素加以配对,以基本相同的两个动物为一对配成若干对,然后,再将每一对动物随机分配于两组中,这样两组动物数必然相同,而且它们的胎别、性别、年龄以及体重等根本情况也基本相同,从而尽可能减少两组动物的生物差异性。
如,20只动物分成A 、B 两组,将动物按如上所述方法分成十对,每对编号1、2,从随机数字表连续抄录十个数,奇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A 组,第2只入B 组;如为偶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B 组,第2只入A 组。
2随机区组法随机分组是配对设计的扩大,将动物分成3组以上时适用。
先将动物配成若干个区组(或窝后,再把每区组动物随机分配各试验组去。
如20只动物,按随机区组法分成A 、B 、C 、D 四组。
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组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在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市场调研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随机分组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首先,最简单的随机分组方法是简单随机分组。
在这种方法中,实验对象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中,每个实验组的样本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简单随机分组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实施,能够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的偏倚。
然而,它也存在着分组不均匀的缺点,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其次,分层随机分组是一种更加复杂但也更加精确的随机分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实验对象根据某些特定的特征进行分层,然后在每个分层内进行简单随机分组。
这样做可以确保每个实验组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是均匀的,从而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然而,分层随机分组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充分考虑实验对象的特征和分层标准,否则可能导致分层不准确,影响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另外,双盲随机分组是一种在临床试验中常用的随机分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不仅实验对象被随机分组,实验人员也被随机分组,既不知道实验对象的分组情况,也不知道实验对象的分组情况。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实验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然而,双盲随机分组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严格的实验管理和监督,否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失真。
总的来说,随机分组方法是一种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实验设计方法,它在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市场调研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随机分组方法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实验设计者应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随机分组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常用实验动物随机分组方法兽医卫生常用实验动物随机分组方法赵伟,孙国志(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佳木斯154007)摘要:进行动物实验时,为进行准确的统计检验,动物必须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随机分组。
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尽量减少,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随机化的手段通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关健词:实验动物;随机分组进行动物实验时,统计学要求各实验组间除实验处理因素外,其它条件都完全相同,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就是同一种动物而言,即使品系、年龄、窝别、性别、生活条件完全一致,对药物的反应仍不可能完全一致,差异是绝对的,一致是相对的。
减少差异的办法除精选实验动物(或材料)外,就是实行严格的随机原则进行安排,使正性和负性影响随机地分配到各组,得到平衡,而不受任何主观愿望的影响。
应避免人为因素随机把所有动物编号,然后令其双数为A组(实验组),单数为B组(对照组)即可或反之,常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
若手边没有随机数字表可用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每当按下2ndF(第二功能键)和RND(随机数字键)时,就会产生0.000~0.999的随机数字,可将显示的数前两个小数位用作一个样本个体。
研究人员也可将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制作成随机数字表。
从随机数字表任意点开始选取连续的数字,原则自定,可横读、竖读、按斜角线读取。
将动物编号后进行随机分组要根据组数来进行,具体较复杂,以下结合实例说明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的方法。
1配对比较法随机分组在将实验动物分成两组时适用。
是指在分配动物之前,先将动物按性别、年龄、体重、胎别或其它有关因素加以配对,以基本相同的两个动物为一对配成若干对,然后,再将每一对动物随机分配于两组中,这样两组动物数必然相同,而且它们的胎别、性别、年龄以及体重等根本情况也基本相同,从而尽可能减少两组动物的生物差异性。
如,20只动物分成A、B两组,将动物按如上所述方法分成十对,每对编号1、2,从随机数字表连续抄录十个数,奇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A组,第2只入B组;如为偶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B组,第2只入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