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随机分组(实验动物含小鼠)
- 格式:ppt
- 大小:545.50 KB
- 文档页数:2
三个变量的动物实验分组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将选择好的实验动物按研究的需要分成若干组。
动物分组应按随机分配的原则,使每只动物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去,以避免各组之间的差别,影响实验结果,特别是进行准确的统计检验,必须在随机分组的基础上进行。
按实验周期长短、实验类型及统计学要求确定每组动物数量。
一般情况啮齿类大小鼠每组10-20只,雌雄各半即可满足统计学分析要求。
慢性实验或需要定期处死动物进行检验的实验,就要求选较多的动物,以补足动物自然死亡和认为处死所丧失的数量,确保实验结束时有合乎统计学要求的动物数量存在。
分组步骤确定实验总组数和总动物数。
完整实验的对照组应包括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赋形剂对照组等;实验组包括不同的处理因素或不同的剂量等。
分组方法:在实验动物年龄,体重较为均一时,可用随机数目表法;当动物在年龄,体重相差较大时,应采用随机组法分组,使差异随机分布到各组。
具体步骤:1)先确定实验组数;2)将动物称重,按动物的体重轻重顺序编号;3)用随机化工具,将动物随机分配至处理组及对照组做实验观察。
实践案例用记号笔进行随机编1-25号。
按编号称重,记录每只小鼠体重。
按动物体重顺序依次重新编号。
共分为5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药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每组10只。
第一区组1,2,3,4,5;第二区组6,7,8,9,10,依次类推。
在随机数表上任意指定一个点抄录数字,抄录的数字个数等于区组数减1并以横向的顺序抄录数字,如5个区组就抄录4个数字。
以后的区组按顺序依次抄录数字。
每个区组的随机数字除以5,得到的余数可为0,1,2,3和4余数1分配到A组;余数2分配到B组;余数3分配到C组;余数4分配到D组;余数0分配到E组。
如2个编号的余数相同,后一个编号的分配依次后退1组。
区组第5个数字为填补余缺,组内缺那组就填入哪组。
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方法实验动物在运来之后,要经历什么样的步骤呢?首先,要确认品系、雌雄、数量,并观察有无不良状态。
这相当于一般商品交易中的“验货”环节。
第二,要进行适应性喂养。
在此期间只需按雌雄分笼,每笼饲养适当数目即可。
这个时间至少三天,多则一周。
在前面的专题中已有述及。
第三,对动物进行标号。
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一一具体介绍。
第四,随机分组。
注意,不是随机分组再标号,而是标号后再分组。
因为没有标号是没法随机的。
第五,进行实验处理。
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进入主题的实验了。
包括造模、给药、手术等等处理。
分组的设计前已述及,经过适应性喂养、编号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来分组了。
但是,如何分组,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分几组?这涉及到实验设计的问题;二是如何把动物随机地分到这些组中去?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
如何随机在下一贴中再述。
分几组?每一组的干预处理是如何设计的?这是在还没做实验之前就应该确定好的方案。
至少应是大体确定,一般不允许在实验开始时临时更换,更不允许将动物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决定如何分组。
做动物实验,很讲究“齐同对比”。
因此,第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设立对照组。
按对象不同,可分为自身对照和平行对照;按目的不同,可分为空白对照(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阳性对照。
1自身对照组自身对照是把实验动物本身在动物实验前、后两阶段的各项相关数据,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也可以是自身不同部位的对照,如:左侧和右侧,前面和后面等。
2平行对照组平行对照组就是与实验组平行地设置另外的组,使之与实验组能够进行对比。
它可分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空白对照就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或者必要时给予蒸馏水、生理盐水或其它药物的溶剂等。
空白对照的设立就是为了突出正常动物与造成疾病的动物之间有何差别?模型对照组通常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造成动物的疾病,而不施加任何的处理。
也就是说,想看在疾病状态下,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动物表现是如何的?模型对照的设立就是为了与空白相对比。
实验动物分组与标记编号方法作者: 时间:2008-05-15 14:50:29 来源: 生物谷浏览评论一、分组(一) 分组原则实验动物分组应严格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使每只动物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中去,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二) 建立对照组实验动物分组时应特别注意建立对照组。
对照组可分自身对照组与平行对照组。
1.自身对照组自身对照就是把实验动物本身在动物实验前、后两阶段的各项相关数据,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2.平行对照组平行对照组分正对照组与负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两种。
正对照组就是对实验动物实施与实验动物相同但排除了所要观察的目的因子(如治疗手段或药物)的处理,负对照组则不作任何处理,这种方法就就是平行对照组。
例如要观察某种药物的药效,对实验组动物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法;正对照组动物同样进行肌肉注射,但注射的不就是药物而就是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以便排除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可能产生的影响;负对照组动物则不进行肌肉注射,并与实验组动物与正对照组动物在相同的环境与条件下饲养,作为空白对照。
二、标记编号对随机分组后的实验动物进行标记编号,就是动物实验准备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
标记编号方法应保证编号不对动物生理或实验反应产生影响,且号码清楚、易认、耐久与适用。
目前常用的标记编号方法有染色法、耳孔法、烙印法、挂牌法等标记编号方式。
此外还有针刺法、断趾编号法、剪尾编号法、被毛剪号法、笼子编号法等。
(一)染色法染色法就是用化学药品在实验动物身体明显的部位,如被毛、四肢等处进行涂染,以染色部位、颜色不同来标记区分实验动物,就是最常用、最易掌握的经济犯罪分子方法。
1. 常用染色剂(1)3% ~ 5%苦味酸溶液,可染成黄色。
(2)0、5% 中性红或品红溶液,可染成红色。
(3)2%硝酸银溶液,可染成咖啡色(涂染后在可见光下暴露十分钟)。
(4)煤焦油酒精溶液,可染成黑色。
统计学随机分组公式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其中一个重要的统计方法是随机分组,它被广泛应用于实验设计、调查研究等领域。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参与者或观察对象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以减少实验或研究结果的偏倚。
随机分组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受到个体特征或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通过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可以减少个体特征在不同组别间的差异,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在进行随机分组时,需要使用随机数生成器来确保分组的随机性。
随机数生成器可以生成一系列随机数,这些随机数在统计学上具有均匀分布的特征。
通过将参与者按照随机数的大小顺序进行分组,可以确保每个组别都具有相似的特征分布。
为了更好地理解随机分组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研究某种新药对患者的疗效,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新药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即没有药效的虚假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我们可以判断新药的有效性。
在进行随机分组时,我们可以使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一系列随机数,然后按照这些随机数的大小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的组别。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确保每个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从而减少了
个体特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随机分组在统计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倚,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通过随机分组,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某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掌握随机分组的方法和原理对于统计学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009年第4期畜牧兽医科技信息进行动物实验时,统计学要求各实验组间除实验处理因素外,其它条件都完全相同,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就是同一种动物而言,即使品系、年龄、窝别、性别、生活条件完全一致,对药物的反应仍不可能完全一致,差异是绝对的,一致是相对的。
减少差异的办法除精选实验动物(或材料外,就是实行严格的随机原则进行安排,使正性和负性影响随机地分配到各组,得到平衡,而不受任何主观愿望的影响。
应避免人为因素随机把所有动物编号,然后令其双数为A 组(实验组,单数为B 组(对照组即可或反之,常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
若手边没有随机数字表可用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每当按下2ndF (第二功能键和RND (随机数字键时,就会产生0.000~0.999的随机数字,可将显示的数前两个小数位用作一个样本个体。
研究人员也可将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制作成随机数字表。
从随机数字表任意点开始选取连续的数字,原则自定,可横读、竖读、按斜角线读取。
将动物编号后进行随机分组要根据组数来进行,具体较复杂,以下结合实例说明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的方法。
1配对比较法随机分组在将实验动物分成两组时适用。
是指在分配动物之前,先将动物按性别、年龄、体重、胎别或其它有关因素加以配对,以基本相同的两个动物为一对配成若干对,然后,再将每一对动物随机分配于两组中,这样两组动物数必然相同,而且它们的胎别、性别、年龄以及体重等根本情况也基本相同,从而尽可能减少两组动物的生物差异性。
如,20只动物分成A 、B 两组,将动物按如上所述方法分成十对,每对编号1、2,从随机数字表连续抄录十个数,奇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A 组,第2只入B 组;如为偶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B 组,第2只入A 组。
2随机区组法随机分组是配对设计的扩大,将动物分成3组以上时适用。
先将动物配成若干个区组(或窝后,再把每区组动物随机分配各试验组去。
如20只动物,按随机区组法分成A 、B 、C 、D 四组。
2009年第4期畜牧兽医科技信息进行动物实验时,统计学要求各实验组间除实验处理因素外,其它条件都完全相同,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就是同一种动物而言,即使品系、年龄、窝别、性别、生活条件完全一致,对药物的反应仍不可能完全一致,差异是绝对的,一致是相对的。
减少差异的办法除精选实验动物(或材料外,就是实行严格的随机原则进行安排,使正性和负性影响随机地分配到各组,得到平衡,而不受任何主观愿望的影响。
应避免人为因素随机把所有动物编号,然后令其双数为A 组(实验组,单数为B 组(对照组即可或反之,常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
若手边没有随机数字表可用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每当按下2ndF (第二功能键和RND (随机数字键时,就会产生0.000~0.999的随机数字,可将显示的数前两个小数位用作一个样本个体。
研究人员也可将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制作成随机数字表。
从随机数字表任意点开始选取连续的数字,原则自定,可横读、竖读、按斜角线读取。
将动物编号后进行随机分组要根据组数来进行,具体较复杂,以下结合实例说明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的方法。
1配对比较法随机分组在将实验动物分成两组时适用。
是指在分配动物之前,先将动物按性别、年龄、体重、胎别或其它有关因素加以配对,以基本相同的两个动物为一对配成若干对,然后,再将每一对动物随机分配于两组中,这样两组动物数必然相同,而且它们的胎别、性别、年龄以及体重等根本情况也基本相同,从而尽可能减少两组动物的生物差异性。
如,20只动物分成A 、B 两组,将动物按如上所述方法分成十对,每对编号1、2,从随机数字表连续抄录十个数,奇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A 组,第2只入B 组;如为偶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B 组,第2只入A 组。
2随机区组法随机分组是配对设计的扩大,将动物分成3组以上时适用。
先将动物配成若干个区组(或窝后,再把每区组动物随机分配各试验组去。
如20只动物,按随机区组法分成A 、B 、C 、D 四组。
实验动物在运来以后,要经历什么样的步骤呢?第一,要确认品系、雌雄、数目,并察看有无不良状态。
这相当于一般商品交易中的“验货”环节。
第二,要进行适应性饲养。
在此时期只要按雌雄分笼,每笼饲养合适数目即可。
这个时间起码三天,多则一周。
在前方的专题中已有述及。
第三,对动物进行标号。
有多种方法,下边将一一详细介绍。
第四,随机分组。
注意,不是随机分组再标号,而是标号后再分组。
由于没有标号是无法随机的。
第五,进行实验办理。
从这里开始,才是真实进入主题的实验了。
包含造模、给药、手术等等办理。
分组的设计前已述及,经过适应性饲养、编号以后,我们就能够着手来分组了。
可是,如何分组,要考虑双方面的问题:一是分几组?这波及到实验设计的问题;二是如何把动物随机地分到这些组中去?下边我们来议论第一个问题。
如何随机在下一贴中再述。
分几组?每一组的干涉办理是如何设计的?这是在还没做实验从前就应当确立好的方案。
起码应是大概确立,一般不一样意在实验开始时暂时改换,更不一样意将动物养了一段时间以后再决定如何分组。
做动物实验,很讲究“齐同对照”。
所以,第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建立比较组。
按对象不一样,可分为自己比较和平行比较;按目的不一样,可分为空白比较(正常比较)、模型比较和阳性比较。
1自己比较组自己比较是把实验动物自己在动物实验前、后两阶段的各项有关数据,分别作为比较组和实验组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办理。
也能够是自己不一样部位的比较,如:左边和右边,前方和后边等。
2平行比较组平行比较组就是与实验组平行地设置此外的组,使之与实验组能够进行对照。
它可分为分正常比较组、模型比较组和阳性比较组。
空白比较就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办理,正常饲养;或许必需时赐予蒸馏水、生理盐水或其余药物的溶剂等。
空白比较的建立就是为了突出正常动物与造成疾病的动物之间有何差异?模型比较组往常就是以必定的方法造成动物的疾病,而不施加任何的办理。
也就是说,想看在疾病状态下,没有任何干涉举措的动物表现是如何的?模型比较的建立就是为了与空白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