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类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4
【重点内容】第三节羧酸酯【重要知识点】1.酯类的通式2.酯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内容讲解】一、酯类的通式1.酯类结构特征(R-COOR')(R和R'可相同可不同)2.通式C n H2n O23.酯的同分异构体:酯类和饱和一元酸互为同分异构体二、酯类的命名酯类的命名:某酸某(醇)酯(醇字可省略)CH3CH2COOOCH3丙酸甲酯三、酯的类别1.小分子链状酯,例如CH3COOC2H5等。
2.内酯一个分子内既含-COOH又含-OH,脱去一分子H2O,形成的酯。
例如内酯3.环酯例如:环酯4.聚酯羧酸和醇通过酯化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例如:聚酯5.酚酯四、酯类物理性质无色油状具有芳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五、酯类化学性质酯在稀硫酸或稀碱液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与H2O发生水解反应。
例如:类似反应:说明:(1)酯类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生成羧酸盐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2H5OHRCOOR'+NaOH RCOONa+R'OH(2)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3)甲酸某酯中,含有醛基,表现还原性,能和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例题讲解】1.有机物A、B、C、D、E有如下衍生关系又知C和E在浓H2SO4作用下加热,得到一种具有果香味的液体,分子式为C6H12O2。
试推断A、B、C、D、E各为何物?并写出结构简式。
解析:根据信息,C和E在浓H2SO4作用下加热得到一种具有果香味的液体,说明C6H12O2为酯,且C是醇E为羧酸。
因E 是由C氧化得到,在此过程中碳原子个数不变,所以C为1-丙醇,C若为2-丙醇,则D为丙酮,丙酮不能氧化成羧酸。
E 为丙酸,D为丙醛。
B能和银氨溶液反应说明B中含有醛基,且A在NaOH作用下生成醇C,可知A为酯,B则为HCOONa。
因此结构简式为:A.HCOOCH2CH2CH3 B.HCOONaC.CH3CH2CH2OH D.CH3CH2CHOE.CH3CH2COOH2.有一元羧酸和一元醇形成的酯A。
常见酯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酯基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芳香、香味或水果味,广泛应用于食品、香料、化妆品、塑料等领域。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酯类化合物。
1.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又称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水果味,常用于食品、香料、涂料、溶剂等领域。
它的化学式为CH3COOCH2CH3,是由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2. 丁酸异戊酯丁酸异戊酯,又称异戊酸丁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水果味,常用于食品、香料、化妆品等领域。
它的化学式为CH3(CH2)3COOCH(CH3)2,是由丁酸和异戊醇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3. 乙酸异戊酯乙酸异戊酯,又称异戊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水果味,常用于食品、香料、涂料、溶剂等领域。
它的化学式为CH3COOCH2CH(CH3)2,是由乙酸和异戊醇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4. 丁酸丁酯丁酸丁酯,又称丁酸四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水果味,常用于食品、香料、化妆品等领域。
它的化学式为CH3(CH2)3COO(CH2)3CH3,是由丁酸和丁醇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5. 乙酸苯乙酯乙酸苯乙酯,又称苯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芳香味,常用于香料、化妆品等领域。
它的化学式为CH3COOCH2CH2C6H5,是由乙酸和苯乙醇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6. 丁酸苯乙酯丁酸苯乙酯,又称苯乙酸丁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芳香味,常用于香料、化妆品等领域。
它的化学式为CH3(CH2)3COOCH2CH2C6H5,是由丁酸和苯乙醇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酯类化合物,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它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低级的酯是有香气的挥发性液体,高级的酯是蜡状固体或很稠的液体。
几种高级的酯是脂肪的主要成分。
分子通式为R-COO-R'(R可以是烃基,也可以是氢原子,R'不能为氢原子,否则就是羧基)酯的官能团是-COO-,饱和一元酯的通式为CnH2nO2(n≥2,n为正整数)。
酯的基本结构可以写成:O║C—O—R′∣R酯是根据形成它的酸和醇(酚)来命名的,例如乙酸乙酯CH3COOC2H5、乙酸苯酯CH3COOC6H5、苯甲酸甲酯C6H5COOCH3等。
在有酸或有碱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醇。
酸性条件下酯的水解不完全,碱性条件下酯的水解趋于完全。
原因是因为碱能中和水解产生产生的羧酸,使反应完全进行到底。
酯是中性物质。
低级一元酸酯在水中能缓慢水解成羧酸和醇。
酯的水解比酰氯、酸酐困难,须用酸或碱催化。
许多天然的脂肪、油或蜡经水解可制得相应的羧酸,油脂碱性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就是肥皂,酯的醇解反应是酯中的烷氧基被另一醇的烷氧基所置换的反应,反应须在酸或碱催化下进行,此反应常用于从一类酯转变成另一类酯。
酯可被催化还原成两分子醇,应用最广的催化剂是铜铬氧化物,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分子中如含有碳碳双键,可同时被还原。
此反应广泛用于油脂的氢化。
酯与格氏试剂反应,可合成具有两个相同取代基的三级醇。
酯主要由羧酸与醇直接反应制得(酯化反应):酯化反应RCO-OH+H-OR′---→RCO-OR′+H2O这一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时速率很慢,在酸的催化下可大大加速。
其反应原理可以用口诀“酸脱羟基,醇脱氢”来方便记忆。
酯化反应是一平衡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常用共沸蒸馏或加脱水剂把反应生成的水去掉,也可在反应时加过量的酸或醇,使反应向产物方向移动。
酯还可用酰卤或酸酐与醇反应,或由羧酸盐与卤代烃反应制得。
低分子量的酯可用作溶剂,分子量较大的酯是良好的增塑剂。
常见酯类总结引言酯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酸和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
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食品、药物、香水、塑料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几种常见的酯类及其特性和应用。
1.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具有具有水溶液中沸点较低的特性。
它常用于涂料、胶水、油墨等工业生产中。
此外,乙酸乙酯还是水果的主要香味成分之一。
2. 甲酸甲酯甲酸甲酯(Methyl Formate)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它广泛用作溶剂、辅助剂和合成中间体。
甲酸甲酯还可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的酯化和缩醛反应。
3. 丙酸丁酯丙酸丁酯(Butyl Propionate)是一种具有水溶液中沸点较高的无色液体。
它常用于工业清洗剂和香料制造中。
此外,丙酸丁酯还可用作某些涂料的稀释剂。
4. 辛酸乙酯辛酸乙酯(Ethyl Caprylate)是一种具有水溶液中沸点较高的有机溶剂。
它常用于香水、香料以及某些化妆品中。
辛酸乙酯还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香味。
5. 丁酸丁酯丁酸丁酯(Butyl Butyrate)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水溶液中沸点较高的有机溶剂。
它被广泛用于涂料、染料和胶粘剂中。
此外,丁酸丁酯还常用于香水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过程中。
6. 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是一种具有苯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它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广泛用作合成香料和食品添加剂。
7. 乙酸异丁酯乙酸异丁酯(Isobutyl Acetat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它具有具有低挥发性和良好的溶解度,广泛用作溶剂和清洗剂。
乙酸异丁酯还被用于香水、胶粘剂和油墨的生产中。
8. 酪酸乙酯酪酸乙酯(Ethyl Butyrate)是一种具有水溶液中沸点较低的有机溶剂。
它被广泛用作香料和食品添加剂的成分。
此外,酪酸乙酯还用于某些催化剂和溶剂的制备。
结论酯类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酯类知识点总结酯类是一类含有羧酸基团和有机基团的化合物,其通式为R-COO-R',其中R和R'可以是不同的有机基团。
酯类的结构可以分为脂肪酸酯和芳香酸酯两类。
脂肪酸酯是由脂肪酸与甘油(三羟基丙烷)通过酯键连接生成的化合物,而芳香酸酯则是由芳香酸与醇通过酯键连接生成的化合物。
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了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二、酯类的物理性质酯类通常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着芳香的气味,同时也有一些固体酯类存在。
酯类的熔点和沸点一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挥发性。
由于酯类具有极性和非极性两类基团,因此其在溶剂性质上表现出比较复杂的特点。
酯类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较低,但在有机溶剂中有着较好的溶解度。
三、酯类的化学性质1. 水解反应:酯类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羧酸。
酯类的水解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作用,可以是酸、碱或酶。
2. 加成反应:酯类在存在硫酸等强酸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和水或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或醇酯。
3. 酯化反应:酸醇反应和醇醚反应都是酯化反应的一种,它是一种生成酯类化合物的反应。
在酸醇反应中,酸和醇通过酸催化生成酯类;在醇醚反应中,醇和醚通过酸催化生成酯类。
4. 缩合反应:酯类可以和胺或羟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酰胺或酯类化合物。
这类反应通常需要酸或碱的催化,以促进反应进行。
四、酯类的化学反应1. 酯的水解反应:酯在水中和强酸或强碱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R-COO-R' + H2O + H+ → R-COOH + R'OHR-COO-R' + H2O + OH- → R-COO(-) + R'OH + OH(-)酯的水解反应是酯类常见的反应之一,通常需要酸催化或碱催化条件下进行。
水解反应过程中,酯会分解成相应的醇和羧酸。
2. 酯的酸醇反应:酯在酸的催化下和醇发生酸醇反应:R-COO-R' + H+ + ROH → R-COOH + R'OR酸醇反应是酯类和醇发生的一种反应,常用于酯的合成和酯化反应。
酯类的定义一、什么是酯类?酯类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酸与醇反应形成的产物。
它们是由碳、氢和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碳原子通过双键或单键与氧原子相连,而碳原子同时也与醇基连接。
酯类通常呈现出油脂状、液体或晶体的形态。
二、酯类的结构和特点1. 酯键的特点•酯键是酯类分子中的重要化学键,由羧酸和醇反应生成。
它是由羧基上的羰基与醇基上的氧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酯键的极性非常小,因此酯类分子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较好。
•酯键稳定性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长期保存。
2. 酯类的命名规则酯类的命名通常根据其碳原子链和酸基进行命名。
例如,甲酸甲酯就是由甲酸和甲醇反应形成的产物。
3. 酯类的性质•酯类多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具有特殊的香气。
•酯类的密度较小,有些酯类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在水中浮于其上。
•酯类易燃,可形成可燃性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爆炸。
•酯类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金属起反应,并对皮肤产生刺激。
三、酯类的制备方法1. 酸酐法酸酐法是制备酯类的常见方法。
酸酐通过脱水反应生成酸基,并与醇反应形成酯类。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的特点。
2. 缩合法缩合法是通过羧酸与醇反应形成酯类的方法。
该反应在酸催化剂或酯交换反应剂的催化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一些特殊功能的酯类的制备。
3. 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酯类在酯交换剂的催化下反应形成新的酯类。
这种反应常用于酯类的合成和酯化反应的平衡移位。
四、酯类的应用领域1. 食品工业酯类常用于食品加工中,用作食品香精和香料的添加剂。
例如,水果香精中的各种水果味道就是通过酯类合成的。
2.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酯类常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用作溶剂、稳定剂和保湿剂。
它们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收性,能够促进产品的吸收。
3. 药物合成酯类在药物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药物都是通过酯类衍生物来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和可待因等。
4. 工业用途酯类还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润滑油、塑料、聚合物和染料的制备。
有机化学烃类醇类与酯类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的学科。
在有机化学中,烃类、醇类和酯类是三个重要的化合物类别。
本文将介绍它们的定义、结构特点、性质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烃类烃类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为两类:脂肪烃和芳香烃。
脂肪烃是由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组成的化合物,而芳香烃则具有苯环结构。
脂肪烃的结构通常可以用分子式CnH2n+2表示,其中n为非负整数。
脂肪烃分为烷烃和烯烃两类。
烷烃由碳原子通过所有单键连接而成,是最简单的脂肪烃类。
烯烃则存在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分子式为CnH2n。
烯烃中的双键使其具有反应性,可以进行加成反应、氢化反应等。
芳香烃的特点是具有苯环结构,即由六个碳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环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还与一个氢原子相连。
芳香烃是许多天然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二、醇类醇类是由氢、氧和一个或多个羟基(-OH)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醇类分为一元醇和二元醇,根据羟基的位置还可以细分为顺式醇和反式醇。
一元醇的通式为R-OH,其中R表示烷基或芳香基团。
一元醇是最简单的醇类化合物,常见的有甲醇、乙醇等。
醇类的羟基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二元醇具有两个羟基,通式为R(OH)2。
二元醇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的应用,常见的有乙二醇、丙二醇等。
二元醇的两个羟基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形成酯、醚等。
三、酯类酯类是由酸和醇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结构通式为R-COO-R',其中R和R'分别为烷基、芳香基或氢原子。
酯类是一类具有香气的化合物,在食品、香水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酯的制备通常是通过酸酐法或醇酸反应进行。
酯类具有低毒性、较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等性质,使其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溶剂、香料、塑料等。
总结有机化学烃类、醇类和酯类是有机化合物中重要的类别。
烃类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具有碳氢化合物的特点。
醇类是由羟基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根据羟基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分类。
酯类物质知识总结1. 什么是酯类物质?酯类物质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酸和醇反应得到。
酸部分可以是无机酸或有机酸,醇部分可以是一元醇或多元醇。
酯类物质通常有甜香味,是许多香精和香料的关键成分。
此外,酯类物质在工业生产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作为溶剂、润滑剂和塑料成型材料。
2. 酯类物质的合成方法2.1 酸醇反应酯类物质的主要合成方法是酸醇反应,也称为酯化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酸和醇经过酯键的形成结合在一起,同时释放出水。
通常使用催化剂来促进这一反应的进行。
2.2 酸氯化反应酰氯与醇反应生成酯的过程称为酸氯化反应。
这一反应通常使用酸性氯化剂如氯化亚砜或氯化酰等来催化。
2.3 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是通过酯与醇反应形成新的酯,同时释放出醇或酯的一种反应。
这个反应常常通过加入催化剂来促进。
3. 酯类物质的性质3.1 物理性质酯类物质通常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和蒸汽压。
它们具有愉悦的香气,可以用作香精和香料。
由于酯类物质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因此酯可以与极性和非极性溶剂混合。
3.2 化学性质酯类物质可以被水解成相应的酸和醇,这种反应称为酯水解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酯类物质也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此外,酯类物质还可以和醇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
3.3 应用领域酯类物质在食品、香水、化妆品和药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作为香料和香精的基础成分,赋予产品特定的气味和口感。
酯类物质还是一类常用的可溶剂,可以用于提取、稀释和溶解其他化合物。
4. 酯类物质的实验室合成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酸醇反应或酸氯化反应来合成酯类物质。
下面是两种常用的实验室合成方法:4.1 酸醇反应合成酯类物质将酸和醇按照摩尔比例加入反应瓶中,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硫酸或盐酸,并加热至反应温度。
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产物可以通过蒸馏或萃取提取。
4.2 酸氯化反应合成酯类物质将酸氯溶液滴加到醇溶液中,同时搅拌。
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物可以通过蒸馏或萃取提取。
酯类的名词解释酯类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由一个酸与一个醇反应生成。
在化学中,酯类通常被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等。
酯类化合物具有可变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一、酯类的组成和结构酯类是由一个羧酸与一个醇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羧酸是一种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而醇则是一种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
当羧酸与醇反应时,羧酸中的羧基和醇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产生酯类化合物。
酯类的一般结构可以表示为R-COO-R',其中R和R'分别代表有机基团。
酯类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取决于羧酸和醇的种类以及它们的化学环境。
二、常见的酯类化合物1. 乙酸乙酯(醋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最常见的酯类化合物之一。
它是由乙酸(一种羧酸)与乙醇(一种醇)反应生成的,化学式为CH3COOC2H5。
乙酸乙酯无色液体,具有水溶性低、挥发性强的特点。
它常用作溶剂,可溶解许多有机物。
2.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指由甘油(一种三元醇)与三个羧酸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甘油三酯是脂肪和油的主要成分,在生物体内作为能量储存形式存在。
此外,甘油三酯也常用作食品添加剂,赋予食物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3. 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是由苯甲酸(一种芳香羧酸)和甲醇(一种一元醇)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它是无色液体,常用作溶剂、香料等。
4. 乙酸丁酯:乙酸丁酯是由乙酸和丁醇(一种醇)反应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乙酸丁酯是一种有机溶剂,常用于油漆、涂料和胶水中。
三、酯类的应用1. 溶剂:酯类化合物常用作溶剂,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
由于酯类溶剂具有挥发性强、无色、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清洁剂等领域。
2. 食品工业:酯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乙酸乙酯常被用作香精的溶剂,甘油三酯常作为食用油脂中的主要成分。
酯类可以赋予食物丰富的香气和风味。
3. 化妆品:酯类是化妆品中常用的成分。
它们可以作为润肤剂、乳化剂和增稠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保湿性。
酯 类
1、定义:酸跟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叫~或者可以看做羧酸分子中-OH 被
-OR’取代后的产物。
简写为RCO OR’,饱和一元羧酸和一元醇生成的酯的通式为CnH 2nO 2
注意:与同碳数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2、物理性质
低级酯为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一般小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例如:苹果中含戊酸戊酯,菠萝中含丁酸乙酯,香蕉中含乙酸异戊酯……,日常饮料、糖果糕点中均含有。
3、乙酸乙酯 无色具有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
能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
CH 3-C -OCH 2CH 3+H 2O 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
注意:
① 酯类水解不消耗NaOH ,是水解产物与NaOH 反应;
②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③ 所有酯类水解均属于取代反应。
4、酯化反应的类型
1)一元酸与一元醇发生酯化反应
例如: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 2H 5+H 2O
2)多元羧酸与一元醇发生酯化反应
例如:HOOCCOOH +2C 2H 5OH C 2H 5OOCCOOC 2H 5+2H 2O
3)一元羧酸与多元醇发生酯化反应
例如:2CH 3COOH +HOCH 2CH 2OH CH 3COOCH 2CH 2OOCCH 3+2H 2O
4)多元酸酸与多元醇发生酯化反应
① HOOCCOOH +HOCH 2CH 2OH HOOCCOOCH 2CH 2OH +H 2O O 稀硫酸 △ △
浓硫酸 加热
浓硫酸 加热 浓硫酸
加热 浓硫酸 加热
② HOOCCOOH +HOCH 2CH 2OH
2H 2O + (六元环)
③ n HOOCCOOH +nHOCH 2CH 2OH (2n -1)H 2O + 5)羟基酸的自身酯化反应
① 2HOCH 2CH 2CH 2COOH HOCH 2CH 2CH 2COOCH 2CH 2CH 2COOH +H 2O
② 2HOCH 2CH 2CH 2COOH 2H 2O +
③ nHOCH 2CH 2CH 2COOH (n -1)H 2O +
④ HOCH 2CH 2CH 2COOH H 2O +
练习: 1、1mol 有机物CH 3COO COOCH 3与足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 物质的量为( ) 变式
A 、5mol
B 、4mol
C 、3mol
D 、2mol
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 ) 《全国卷1》 A 、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 、2-甲基丁烷和戊烷
D 、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3、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有( )《名师》P328 2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4、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2008重庆卷》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溶液检验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 4溶液发生反应
COO 2CH 3
浓硫酸
加热 COOCH 2
COOCH 2 浓硫酸 加热
浓硫酸 加热
CH 2COOCH 2CH 2 2CH 2OOCCH 2 H OCH 2CH 2CH 2OC OH n 浓硫酸 加热 CH 2CH 2C =O CH 2-O
HO COCOOCH 2CH 2O H n
一定条件下 一定条件下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
5、某有机物甲经水解可得乙,乙在一定条件下经氧化后可得丙,1mol 丙和2mol 甲反应得到一种含氯的酯(C 6H 8O 4Cl 2)。
由此推断有机物丙的结构简式为( )
A 、ClCH 2CHO
B 、HOCH 2CH 2OH
C 、ClCH 2COOH
D 、HOOCCOOH
6、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16H 18O 9 《四川卷》
B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 .1 mol 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NaOH
D .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7、A 是一种邻位二取代苯,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有酸性。
A 水解生成B 和C 两种酸性化合物。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能溶于NaHCO 3溶液,并能使FeCl 3溶液显色(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水)。
试写出A 、B 、C 的结构简式。
A : ;
B : ;
C :
8、某有机物X 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 和Z 。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 和Z 的蒸汽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 可能是( )《名师》P325 例3
A 、乙酸丙酯
B 、甲酸乙酯
C 、乙酸甲酯
D 、乙酸乙酯
答案 1、1mol 有机物CH 3COO
COOCH 3与足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 物质的量为(B )《名师》 变式
A 、5mol
B 、4mol
C 、3mol
D 、2mol
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 D ) 《2008高考全国卷1》 A 、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 、2-甲基丁烷和戊烷
D 、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3、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有(C )《名师》P328 2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解: CH 3CH 2COOH CH 3COOH COO 2CH 3
OH COOH
HO 2
4、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D )《2008重庆卷》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溶液检验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 4溶液发生反应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
5、某有机物甲经水解可得乙,乙在一定条件下经氧化后可得丙,1mol 丙和2mol 甲反应得到一种含氯的酯(C 6H 8O 4Cl 2)。
由此推断有机物丙的结构简式为(D )
A 、ClCH 2CHO
B 、HOCH 2CH 2OH
C 、ClCH 2COOH
D 、HOOCCOOH 解:甲:HO -CH 2-CH 2-Cl 《名师》P328 3
6、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分子式为C 16H 18O 9 《四川卷》
B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 .1 mol 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NaOH
D .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解:共消耗NaOH4mol 。
7、A 是一种邻位二取代苯,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有酸性。
A 水解生成B 和C 两种酸性化合物。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能溶于NaHCO 3溶液,并能使FeCl 3溶液显色(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水)。
试写出A 、B 、C 的结构简式。
A
B : CH 3COOH
C 8、某有机物X 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 和Z 。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 和Z 的蒸汽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 可能是(A 、B )《名师》P325 例3
A 、乙酸丙酯
B 、甲酸乙酯
C 、乙酸甲酯
D 、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