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涵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30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9.53 KB
- 文档页数:2
滋水荣木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滋水荣木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滋水荣木汤对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滋水荣木汤和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滋水荣木汤能显著改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滋水荣木汤;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治疗效果;安全性中文论文:一、引言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进入绝经期前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如潮热、出汗、失眠等。
其中,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类型,患者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现代医学常规采取西药治疗,如激素替代疗法和抗抑郁药物等,但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中药治疗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滋水荣木汤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中。
二、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滋水荣木汤对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三、方法1.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2.治疗组:口服滋水荣木汤,每日3次,1剂后30分钟内服完,连续治疗8周。
3.对照组:口服西药,如望应回音素等,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
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血常规、血生化、心理测评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如潮热、出汗、心悸、失眠等。
5.记录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四、结果共有40例患者参加研究,分别为20例治疗组和20例对照组。
治疗前后两组血常规、血生化、心理测评等指标比较,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0和3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目的:探討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PMOP患者10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和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壮骨汤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骨密度、骨代谢指标(BAP、BGP、TRAcp-5b)、雌二醇(E2)水平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9.63%(字2=7.083,P=0.008);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脊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疼痛、下肢痿弱、步履维艰、目眩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P、BGP、TRAcp-5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2~4(前后位)、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的骨密度及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肾壮骨汤与阿仑膦酸钠联合治疗PMOP效果显著提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雌激素水平和骨密度,降低骨代谢,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量明显减少,骨呈现微观结构退化且脆性增强,增加骨折的发生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OP的一种特殊类型,患病对象特指绝经后的妇女,全身性单位体积内骨骼量减少明显,骨密度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微结构出现退化,患者表现为腰腿疼痛、脊椎变形,并且骨折的发生率增加[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共3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
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和血钙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的骨密度与血钙水平在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促进骨密度和血钙水平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绝经后;骨质疏松【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070-0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选取了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以其作为分析对象,现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显著效果,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了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阳虚症状,如小编频数、四肢怕冷、腰腿冷痛、苔白、腰膝酸软、畏寒喜暖以及舌淡等[1],排除患有严重妇科疾病、恶性肿瘤、内分泌和血栓性疾病的患者。
现根据入院时的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年龄年龄50~63岁,平均年龄(54.2±3.9)岁;对照组15例中年龄年龄51~62岁,平均年龄(54.1±4.0)岁。
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钙尔奇D600,每次口服两粒,一天一次,嘱咐患者对膳食进行合理搭配,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适当的进行户外训练,多晒太阳。
2019年第40卷第12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77植物雌激素类中药抗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研究进展**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工程”联合项a[YKD2017KJBW(LH)064] 作者简介:赵军(1988 -),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通信作者:刘晋,E -mail :gslxzjl23@ 163. com赵军1,刘晋“(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摘要:妇女绝经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症(PMOP)大多表现为雌激素下降剧烈,致使破骨细胞活性被激发,成骨细胞活性被抑 制,加速了骨吸收,骨的空甘重建增多,产生骨质疏松。
然而雌激素副作用过大,人们在致力于寻求雌激素替代物,这类物质被称作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质(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modulators ,SERMs),而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 ,PE )正是其中之一。
植物雌激素较小的副作用,具有抗围绝经期综合症治疗作用,植物雌激素的大量研究被引发。
现就植物雌激素类中药防治PM0P 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植物雌激素,临床研究,中药中图分类号:R681. 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 2349(2019)12 - 0077 - 02在人体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内均有雌激素受体存在, 雌激素可促进成骨细胞生长、抑制破骨细胞活跃,从而增强成骨过程。
然而女性绝经后,因为雌激素缺乏导致破骨细胞 过度活跃,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结构的动态平衡被破坏,使 骨转换增加,呈现特征性的高转换型,骨量迅速丢失,最终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风险,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1植物雌激素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1.1ER 基因组作用机制发挥护骨作用方面,植物雌激素主要通过结合、激活ERB 、ERot,相比较而言,ERB 与雌激素 的亲和力明显比Era 要高⑴;低浓度情况下植物雌激素以ER 介导作用为主,成骨增高、成脂降低。
中医辨证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及失重性骨质疏松的的临床比较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及失重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骨质密度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的骨质密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标签: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疗效骨质疏松症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一种骨病,是一种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1]。
骨质疏松的发生可以导致老年人群残疾或者死亡,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骨质疏松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祖国中医认为血瘀是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的主要原因,而现代医学也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患者肾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脾脏和肾脏在生理上是一种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所以可以认为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病因是脾虚,与它有密切的关系[2]。
近年来,我院对82例骨质疏松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和中医辨证治疗,欲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
对照组男性为8例,女性为33例,年龄为46~72岁,平均年龄为(54.6±3.2)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7.2±3.2)年,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者为36例,失重性骨质疏松者为5例;对照组男性为7例,女性为34例,年龄为47~74岁,平均年龄为(55.6±4.2)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8.2±4.2)年,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者为37例,失重性骨质疏松者为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的诊断标准[3],排除由其他因素而导致骨折的患者及脊髓、神经系统等疾病。
滋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5例临床研究赵刚;蔡定芳;董淑范;范钰【期刊名称】《中医杂志》【年(卷),期】2002(43)6【摘要】目的:观察滋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45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滋肾方及常规西药处理,对照组常规西药处理。
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各测雌激素1次,在治疗初中末期分别测定腰椎骨密度(BMD)。
结果:治疗8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50%)(P<0.05);雌二醇水平及BMD明显增加(P<0.05)。
结论:滋肾方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雌激素水平和BMD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紊乱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
【总页数】2页(P444-445)【关键词】滋肾方;治疗;绝经;骨质疏松症;PMOP;中医药疗法;雌激素;骨密度【作者】赵刚;蔡定芳;董淑范;范钰【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955;R286【相关文献】1.滋肾调肝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J], 王永军;赵斌;刘宗仁;王锋;张铭明;刘超2.滋肾活血安神方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临床研究 [J], 郭锦荣;田俊3.自拟6542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J], 张亚嘉;胡红娟;何渝煦;彭强丽4.滋肾活血安神方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J], 乔可明5.滋阴通络方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J], 陈茂水;张博;曾浩彬;唐上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抗绝经后骨质疏松实验研究进展
随着女性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绝经后骨质疏松成为了妇女健康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骨质疏松是指骨骼组织由于骨量减少和骨质变化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一种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荷尔蒙替代疗法,但是由于荷尔蒙疗法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等风险,因此有必要探索替代疗法。
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可以增加动物骨密度并减少骨折风险。
黄黍首乌、土荆芥、黄精等药材可以增加小鼠骨密度和改善骨结构,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
这些药材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能够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增强骨骼的稳定性。
研究人员还通过细胞实验探讨了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对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这些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激活雌激素受体,调节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成熟,从而增加骨骼的密度和强度。
一些临床试验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研究人员将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并观察了其改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患者服用这些药材后,骨密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骨骼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在抗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进展。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药材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药物剂量和疗程的安排尚未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优化。
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抗绝经后骨质疏松实验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更多的女性进入绝经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性骨质疏松病,患者通常为绝经后女性,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恶化、骨质变薄,易发生骨折。
目前,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改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药物治疗等,而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在抗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抗绝经后骨质疏松实验研究的进展进行讨论。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作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药物之一,其疗效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所含的植物雌激素具有类似于人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不足,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目前,许多研究都表明,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中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红醋栗苷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模拟人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能够维持体内雌激素水平,减缓骨密度的流失。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还含有丰富的钙、磷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还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能力,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实验研究方面,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也得到了大量的证实。
研究人员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发现长期口服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动物的骨密度、骨强度和骨骼结构,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一些临床试验也证实了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对数百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口服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骨折的发生率,且长期服用对患者几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的治疗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显现,而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有一定要求,不能随意服用。
“滋水涵木”法针药联合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研究发布时间:2023-07-30T12:14:14.978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4月7期作者:马红雨梁雪曲丹通讯作者[导读]“滋水涵木”法针药联合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研究马红雨梁雪曲丹通讯作者(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分析对肝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在治疗时应用“滋水涵木”法针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分组观察,使用本院自制更年期膏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针刺治疗的30例患者为治疗组,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比参照组患者低(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FSH水平与治疗前对比以及两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H、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LH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E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滋水涵木”法针药联合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
【关键词】肝肾阴虚;滋水涵木;绝经前后诸证;针刺现代医学将绝经前后诸证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因女性子宫、卵巢等功能衰退而引起的一系列证候群[1]。
临床上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多以肝肾阴虚型居多,中医认为,此病患者肾虚为本,肾为水,肝为木,肝肾乙癸同源,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相生[2]。
“滋水涵木”法中滋水指滋养肾阴,涵木指调节肝阴虚所致的肝阳上亢,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子母补泻理论对患者进行整体性的调理,进而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2]。
本文基于此理论对绝经前后诸证患者采取“滋水涵木”法针药联合治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