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录取率-录取人数-中学在校人数-男女比例
- 格式:xlsx
- 大小:40.39 KB
- 文档页数:1
普通高考大事记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年~2012年)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考试》2007年第8期普通高考大事记整理而成。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教育部在山西太原召开“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
8月4-8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8月8日,邓小平讲话:“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他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讨论招生办法。
会议期间(9月19日),邓小平对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谈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指出:“为什么要直接招生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能中断学习的连续性。
18岁到20岁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
这次谈话给了参加会议的同志极大的鼓舞。
会议最终决定,恢复“文革”前行之有效的高考制度。
9月30日,教育部再次向中央呈报招生工作的《意见》。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部起草的《意见》进行了修改,指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
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11-12月,1977年高考陆续进行。
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
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由于高考中止10年,历届考生集中,出现了两代人同时参加考试的现象。
当年高考共有57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1.5万人,后增加6.3万人,共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27∶1)。
1977年:录取27万,报名人数570万,录取率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
录取率约6.6%。
1979年:录取28.4万,报考人468.5万,录取率约6.1%。
1980年:录取28万人,报名人333万,录取率约8.4%。
1977-1980年间录取率很低,是因为累积了很多文革期间的复读生的缘故,而且当时的中学教学还出于不正常状态,许多考生英语只懂C26个字母和少量的单词,所以考试能力含金量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但许多考生经过了社会的磨炼,特别勤奋吃苦,尤其是77-78级的,深受大学老师们的好评。
1981年:录取28万人,报名人数259万,录取率约10.8%。
1982年:录取32万人,报考人数187万,录取率约17.1%。
1983年:录取39万人,报考人数167万,录取率约23.4%。
(这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
)1984年:录取48万人,报考人数164万,录取率约29.3%。
(这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
)1985年: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录取率约35.2%。
1986年: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录取率约29.8%。
1987年: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录取率约27.2%。
1988年: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录取率约24.6%。
1989年4月国家教委推广加分政策,增加了以权谋私的空间1989年:266万人报考。
原计划招生6xxx4万,实际招生约40万,录取率约15%。
但出现了许多计划外的自费生。
1990年:录取60万人1991年:录取62万人1992年:录取75万人开始扩招了1993年:录取92万人1994年:录取90万人1995年:录取93万人1996年:录取97万人1997年:录取100万人1998年:录取108万人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全国历年本科录取率统计摘要:I.引言- 介绍全国历年本科录取率的统计数据- 强调本科录取率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II.历年本科录取率统计概述- 1977年至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和本科录取人数的变化趋势- 各省本科录取率的统计和比较- 全国本科录取率的总体趋势和变化III.影响本科录取率的因素- 高考报名人数的变化- 政策调整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 地区和经济发展的差异IV.本科录取率的未来趋势- 预测未来本科录取率的变化趋势- 分析可能影响未来本科录取率的因素- 探讨如何提高本科录取率,促进教育公平V.结论- 总结全国历年本科录取率的统计数据和变化趋势- 强调本科录取率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呼吁关注教育公平,努力提高本科录取率正文:全国历年本科录取率的统计数据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和本科录取人数不断增加,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然而,不同省份和地区的本科录取率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从1977年至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从573万增加至1071万,增长了约91.1%。
同时,全国本科录取人数从27万增加至456万,增长了约165.3%。
然而,在这期间,全国本科录取率的增长速度却呈现出波动性,从1977年的4.8%增长到2020年的45%,增长了约10倍。
在各省本科录取率的统计和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地区的本科录取率较高,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而一些地区的本科录取率较低,如贵州、云南、甘肃等地。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高考报名人数和本科录取人数将继续增加。
然而,本科录取率的提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地区间的发展差异等。
历年中国高考录取人数、比列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8(%)。
197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0(万人),录取人数40.2(万人),录取率7(%)。
197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68(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6.1(%)。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33(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8(%)。
198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9(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11(%)。
198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87(万人),录取人数32(万人),录取率17(%)。
198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7(万人),录取人数39(万人),录取率23(%)。
198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4(万人),录取人数48(万人),录取率29(%)。
198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7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35(%)。
198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91(万人),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率30(%)。
198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28(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7(%)。
198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2(万人),录取人数67(万人),录取率25(%)。
198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66(万人),录取人数60(万人),录取率23(%)。
199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3(万人),录取人数61(万人),录取率22(%)。
199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9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1(%)。
199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03(万人),录取人数75(万人),录取率25(%)。
199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6(万人),录取人数98(万人),录取率34(%)。
199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1(万人),录取人数90(万人),录取率36(%)。
199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3(万人),录取人数93(万人),录取率37(%)。
199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41(万人),录取人数97(万人),录取率40(%)。
本⽂是⽆忧考为⼤家整理的《2010-2013年河南⾼考本科录取率统计》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
2013年河南本科录取率41.27%,⽐去年提⾼了不少。
据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2012年河南本科录取率为39.9%,2011年本科录取率为33.34%,2010年本科录取率29.49%。
由此可看出,河南⾼考本科录取率连年提⾼,⼤⼤增加了考⽣上本科的机率。
数据显⽰,河南2013年⾼考75.84万⼈参加,报名⼈数较2012年减少近5万⼈,⾼考规模居全国第⼆位。
同时,这也是河南⾼考⼈数⾄2009年以来,连续5年持续下降。
2008年⾼考报名⼈数有98.8万⼈,创历史新⾼。
之后⼏年持续下降,2009年有95.9万⼈,2010年有95.24万⼈,2011年有85.5万
⼈,2012年有80.5万⼈。
⾼考报名⼈数的下滑,不仅在河南省出现,在全国也是如此。
适龄考⽣⼈数的⾃然减少是造成报考⼈数下滑的主要原因之⼀。
我国历年高校录取人数和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196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6.4万人,是1950年的2.8倍。
1966年~到1970年,高校没有招收新生。
1971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
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80年,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
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
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
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
当年高考预选后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
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
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共有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共有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1989年,报考266万,录取60万人1990年:录取60万。
1991年:录取62万人。
1992年:录取75万。
1993年:录取92万。
1994年:录取90万。
中国历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一览(1978—2012)网易:纳兰容若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8.8万人,在校生2391.3万人,毕业生624.7万人。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90所,比上年增加28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42所(含独立学院303所),比上年增加33所;成人高等学校348所,比上年减少5所。
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45所,比上年增加16所;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比上年增加17所。
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811个,其中高等学校534个,科研机构277个。
研究生招生58.97万人,比上年增加2.95万人,增长5.27%。
其中,博士生招生6.84万人,硕士生招生52.13万人。
在学研究生171.98万人,比上年增加7.40万人,增长4.50%。
其中,在学博士生28.38万人,在学硕士生143.60万人。
毕业研究生48.65万人,比上年增加5.65万人,增长13.13%。
其中,毕业博士生5.17万人,毕业硕士生43.47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8.83万人,比上年增加7.33万人,增长1.08%。
在校生2391.32万人,比上年增加82.81万人,增长3.59%。
毕业生624.73万人,比上年增加16.58万人,增长2.73%。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61.0万人,在校生2120.3万人,毕业生673.6万人。
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44.6万人,在校生2467.2万人,毕业生791.5万人。
全国初中招生1570.8万人,在校生4763.1万人,毕业生1660.8万人。
普通小学招生1714.7万人,在校生9695.9万人,毕业生1641.6万人。
特殊教育招生6.6万人,在校生37.9万人,毕业生4.9万人。
幼儿园在园幼儿3685.8万人。
——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
北京历年高考人数及实际录取率北京2011年高考录取率创新高达到86%今年北京市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达到86%,比去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北京市已经连续五年高考生人数持续下降。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再次下降,参加统考的学生总人数为70857人。
去年,高考报名总数为80241人,其中参加高考统招的学生为74000人。
随着高考人数的下降,北京市高招录取率也不断攀升。
北京教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去年北京市高考录取率就已经达到84.6%,今年又提高了1.4%,达到86%。
同时,今年北京市本科录取率创下纪录,今年共录取考生39590人,录取率为55.87%,比去年提高1%。
去年本科的录取比例为54.9%。
今年北京市的专科分数线,语数外三科总分仅为150分,而在这个分数线以下的学生仅有500名。
今年北京市有7000人放弃专科录取,准备复读明年再考。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考生和家长的要求已经不仅是上大学,而是上“好大学”。
昨天,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2008年高招录取情况。
今年本市参加统考人数为103789人,实际录取78817人,高考录取率达到75.9%,超过去年两个百分点,为近5年最高。
市高招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本市统考统招部分计划招生76768人,实际录取78817人,比计划增加2049人;高职单独考试招生部分计划招生5914人,实际录取5989人,比计划增加75人。
市高招办介绍,从录取结果看,考生志愿的总体分布比较均匀,能够满足大多数高校招生需求。
第一批次录取中,高分考生仍然集中在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香港地区的中文大学、城市大学以及外埠的复旦、浙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院校。
本科二批招生计划完成情况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个别生源较好的招生院校适当增加了招生计划。
全国历年本科录取率统计【最新版】目录一、全国历年本科录取率概述二、各省本科录取率数据对比三、本科录取率与高考报名人数的关系四、未来本科录取率的趋势预测正文一、全国历年本科录取率概述自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本科录取率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恢复高考第一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 573 万,而本科录取人数仅为 27 万,本科录取率不到 5%。
然而,截至 2020 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已达 1071 万人,全国本科录取率高达 4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
二、各省本科录取率数据对比根据 2013-2017 年的高考数据和本科录取人数,我们可以将各省的本科录取率分为八个层次:1.第一层次:上海、天津,本科录取率 100%。
2.第二层次:北京、吉林、辽宁、江苏,本科录取率达到 60%。
3.第三层次:黑龙江、福建、浙江、陕西、海南、湖北,本科录取率40-50%。
4.第四层次:河北、湖南、山东,35-40%。
5.第五层次:重庆、江西、广东、云南,本科录取率 30-35%。
6.第六层次:山西、四川、内蒙古、安徽、河南、广西、西藏,本科录取率是 25-30%。
7.第七层次: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20-25%。
8.第八层次:贵州,本科录取率不到 20%。
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各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平衡现状,也提示我们在未来教育发展中需要关注和改善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分配。
三、本科录取率与高考报名人数的关系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本科录取率也在逐年提高。
一方面,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不断扩大,为更多的考生提供了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高考竞争激烈,仍有许多考生未能如愿考上本科。
四、未来本科录取率的趋势预测综合考虑我国高考报名人数、教育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预计未来本科录取率还将继续提高。
然而,由于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同省份的本科录取率提升速度可能会有所差别。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高考录取率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广东省历年高考本科和专科录取率进行详细分析和整理,以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广东高考录取情况。
一、广东省历年高考本科录取率1. 2015年在2015年,广东省本科录取率为37。
2. 2016年2016年的广东省高考本科录取率为38。
3. 2017年2017年的广东省高考本科录取率略有上升,达到了40。
4. 2018年2018年,广东省高考本科录取率继续上升至42。
5. 2019年2019年的广东省高考本科录取率为43。
结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历年的高考本科录取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显示出广东省教育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
二、广东省历年高考专科录取率1. 2015年2015年的广东省高考专科录取率为25。
2. 2016年2016年,广东省的高考专科录取率上升至27。
3. 2017年2017年的高考专科录取率为28。
4. 2018年2018年,广东省高考专科录取率继续上升至30。
5. 2019年2019年的广东省高考专科录取率为31。
结论:与本科录取率相比,专科录取率的增长速度略慢,但仍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分析与展望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分析:1. 广东省高考本科录取率逐年增长,说明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大,给了更多的学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
2. 高考专科录取率虽然增长速度略慢,但也在稳步上升,表明广东省对于专科教育的重视和扶持。
展望未来,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将继续蓬勃发展,招收更多的学生,为广东省乃至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广东省历年高考本科和专科录取率的分析和整理,希望对广东省的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同时也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四、高考录取率背后的原因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广东省高考录取率的变化和趋势,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广东省高考录取率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政策、教育资源配置、社会发展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