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2历史小高考大一轮专题13 29讲 (1)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46
专题二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第3讲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
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2.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A.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D.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3.1999年美国纽约市政府把竖有林则徐铜像的华埠中心命名为“林则徐广场”。
林则徐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他() A.严禁鸦片,是世界禁毒反毒先驱B.加强海防,提出建立近代海军主张C.学习西方,提高欧美的国际地位D.抗击英军,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4.“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
”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5.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
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
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南京条约》6.日本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中,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取得的是()①协定关税②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③商船在通商口岸往来④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风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 A.第26届联大B.中苏建交谈判C.日内瓦会议D.亚非会议2.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米高扬谈话时曾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
”确切地说,建国后下列哪一举措反映了这一外交理念()毛泽东(左)在西柏坡住地与米高扬合影A.废除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B.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C.没收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医院、教堂、企业等D.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3.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
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C.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4.右图为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
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
下面的小字注释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美国说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主要依据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美苏“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D.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5.20世纪70年代,最能反映中国政府重视并恰当处理大国关系,使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的历史事件是()①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③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帮助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专题总结一、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哪些重大转折?转折的表现有哪些?1.由分散孤立到走向整体。
1500年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的状态,新旧大陆之间更是互相隔绝的,只有到1500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进行直接的接触。
2.开始殖民扩张。
从1500年左右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
欧洲贸易走出地中海的狭小范围扩大到全世界,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思想文化方面。
在1500年以后的100年中,欧洲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完成了重大变革,而这些变革都象征着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
二、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联系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4、15世纪时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渐兴起。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本作原始积累,这就需要殖民扩张和大量的金银货币,由此刺激了欧洲人的海外探索和扩张的欲望。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发展起来,导致地区间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与新航路开辟相伴而来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在殖民扩张中,资产阶级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三、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特征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以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为主。
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步步高2012历史小高考大一轮专题1125讲(2)20XX年用-步步高精品小高考复习课件第25讲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
“区域经济圈”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建立的主要政治因素是( ) A.两极格局瓦解B.中国改革开放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多极格局加强2.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时,“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合作”、“共克时艰”等常出现在政治家的重要讲话中。
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区域经济一体化D.两极格局3.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
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B.人力资源共享C.科学技术交流D.消除贸易壁垒4.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反殖、反霸的时代主题B.地方保护主义盛行C.经济全球化趋势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5.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
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6.20XX年3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提出,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
充当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即“世界元”。
右图形象地反映了这一事实。
这最能体现的是( )A.政治多极化趋势B.经济全球化趋势C.和平与发展的潮流D.经济区域集团化7.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
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