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5
浦东新区2016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 ,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3.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4. ?止增笑耳。
(《狼》)5.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答案】1.道是无晴却有晴 2.锦帽貂裘 3. 干戈寥落四周星4.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 则弛然而卧(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
D. 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答案】6.伤春惜花(时)7.D(前者却道的是花事,后者是言不由衷,故左右而言他)(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基础积累题。
(6分)9.“徒属”对陈胜吴广“敬受命”,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吴广素爱士卒,深得徒属拥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和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答案】8. 陈涉世家司马迁制作(吴广)使将尉恼怒,让他羞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
9.B(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青浦区【语文中考】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故克之。
(《曹刿论战》)3、知否,知否?。
(《如梦令》)4、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5、,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5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选文出自课文《为学》,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姓名)(2分)9.翻译下列句子(3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B.文章开头阐述了“难”与“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C.贫僧与富僧的故事是事实论据,二者对比阐明了道理。
青浦区【语文中考】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4.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黠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拟把”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B.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C.“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成语源于本文。
D.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
②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底线。
网络病毒、不良网站防不胜防,而网络软硬件以及我们的思想总有层出不穷的漏洞。
上海届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静安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2016年静安-青浦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2、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_______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①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②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⑤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016学年度九年级模拟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2.,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3.胡未灭,,。
(《诉衷情》)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5.然则北通巫峡,,,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甲)·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甲)词的词牌名是,(乙)词的标题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词的作者都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B.两首词都表达了渴望从戎报国的愿望。
C.两首词都是被罢职免官后的悲愤之作。
D.两首词里都有对宏大场面的精彩描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上文选自《》,主要记述的是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言行事迹。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领略(lǐng)娇嗔(chēn)B. 慷慨(kǎi)精湛(zhàn)妩媚(wǔ)C. 谨慎(jǐn)呕心沥血(ǒu)炽热(chì)D. 恪守(kè)振聋发聩(kuì)毛遂自荐(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科学家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B.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农村生活,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参观农村的实践活动。
C. 这次考试,虽然我们班成绩不错,但是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D. 我们班同学都认为,这次篮球比赛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平时成绩优异,这次考试却名落孙山,让人感到非常意外。
B. 她在课堂上发言时,总是滔滔不绝,让老师觉得她很有见解。
C.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成功。
D. 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有爱心,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要保持警惕,做好防护措施。
D. 她的演讲声情并茂,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B. 在我国,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C. 他对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都很有兴趣。
D. 他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音乐,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甲】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这是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阳光村。
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2016、4)(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4.予谓菊,。
(《爱莲说》)5.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班马”的意思是(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D.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上文节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人名)所写的文章《》(篇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老人、孩子为代表写游人之乐,更能凸显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太守宴席的最大特色是融于山水、就地取材,以泉代酒也足可醉人。
C.宾客的喧哗充分体现了“宴酣之乐”,也与太守的沉闷形成鲜明对比。
D.“太守醉也”既因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也因自己年事已高、精神不济。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俗以喜人面①谀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6.4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2、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_____ __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①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②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⑤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4分)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晏子面对“齐人固善盗乎”的挑衅,通过四句话便得出了“_____________”的结论,完成了漂亮的反击。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上海市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无限山河泪,。
(《别云间》)2.知否,知否?。
(《如梦令》)3.,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4.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行》)5.孔子向子贡解释孔文子的谥号,借机教育他要勤学好问的两句话是:,。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甲乙两文作者同处北宋时代。
甲文作者是。
乙文作者是欧阳修,选段出自课文《》。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运用了典故。
B.甲乙两文中都有“酣”字,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甲文比乙文更直接地抒发出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D.甲文写“出猎”,乙文写“出游”,都重在表现游玩之乐。
青浦区2015学年初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6. 4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2. ,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 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4. ,故克之。
(《曹刿论战》)5.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A《武松打虎》 B《煮酒论英雄》 C《明湖居听书》 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有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1)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2)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3)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4)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5)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人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6)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4分)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2)第(5)段中,晏子面对“齐人固善盗乎”的挑衅,通过四句话便得出了“”的结论,完成了漂亮的反击。
(2分)9.以下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3分)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这句话在下文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B.“酒酣”是晏子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刻,因此楚王选择在此时发难。
C.“晏子避席对曰”的一番话展现了他的机敏和智慧。
D.晏子成功破解楚王设下的难题,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①、韦楚客同会白乐天之居,论南朝兴废之事。
乐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篇。
‛刘骋②其俊才,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③。
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
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
‛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
【注释】①刘梦得,即刘禹锡。
①骋,施展。
③唱,诗文创作。
③探骊获珠,在黑龙的颁下取得宝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吾子,对对方的敬称。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同会白乐天之居() (2)古者言之不足()11.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人于是停止创作,只拿刘禹锡写的首诗吟咏玩味了一整天。
B.三人于是创作完毕,只拿刘禹锡写的首诗吟咏玩味了一整天。
C.三人于是歌唱完毕,但是竟然拿刘禹锡写的首诗吟咏玩味了一天。
D.三人于是停止歌唱,但是竟然拿刘禹锡写的首诗吟咏玩味了一天。
12.选文中“不可徒然”的“然”所指代的内容是。
(2分)13.选文表现了刘禹锡、的形象特点。
(3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8分)留青竹刻(有删改)(1) ‚江南‛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
在这一文化生命中有一个不变的意象,那就是竹。
在江南地区保留至今的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都与竹有关。
常州的留青竹刻就是其中的一种。
(2)A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
B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
C竹刻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期,至清代出现了‚翻贵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
D(3)‚留青竹刻‛,也称‚皮雕‛,是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竹皮上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底。
(4)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竹刻材料选用竹龄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
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且比琥珀更雅致。
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成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
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
(5)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种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于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
(6)‚简朴‛主要指材料和处理方法朴素、简洁。
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
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
(7)‚品高‛体现在竹刻技艺高超和创作的难度之高。
留青竹刻之难为竹刻技艺之首,毛竹表皮的厚度一般只有0.1毫米,相当于一张办公用纸,但在竹刻师的手中却是片‚宽阔‛的写意空间。
最绝的是,表现山水、花鸟作品中的深浅过渡,也得在竹子皮0.1毫米的范围内,刻成不同的薄厚。
留青竹刻还力求‚一刀到位‛,从线条的完整、流畅,到整幅画面的神韵,均取决于此。
如果力道中断,两刀刻一条线,就会明显凌乱。
(8)《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
留青竹刻可以演绎名家书法,再现花鸟鱼虫的灵动,至还能表现云雾山水的朦胧,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14.文章第团段提到“竹”的形象与文化密切相关。
除了竹以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出现过哪个富有文化意味15.请在第(2)段ABCD四个位置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处填入以下这句话,并说明理由。
(4分)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
选择:理由:。
16.第(7)段画线甸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它直接说明了,结合上下文又说明了。
(4分) 17.请联系全文内容概括留青竹刻的雅致体现在:(4分)(1)(2)18.以下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江南”自古就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
B、留青竹刻的出现标志着竹刻终于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C、留青竹刻用来打底的竹肌,其色泽会随时间产生变化。
D、留青竹刻的简朴主要表现为原材料的物美价廉。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祖父梁漱溟(有删改)梁钦宁(1)祖父一直对我们讲人不能贫。
(2)‚不贪‛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祖父自己吃得非常清淡,每餐七分饱。
有一次,祖父一个人带四个孩子出去玩,当时我最小,只有4岁,最长的11岁。
下馆子吃饭,祖父给我们四个孩子总共就要了二两米饭。
他认为,小孩得病都是吃饱了撑的。
七分饱,吃得慢,有节制才好,美食同样‚不贪‛。
这点上,我自己的修为也不够,好吃的总忍不住多吃两口,可祖父能做到,他不管好吃不好吃,吃几筷子就停下。
(3)祖父梁漱溟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宽放。
他从不会强行干涉小辈的决定,而是让我们自己去看,自己去选择。
(4)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的迪斯科舞传到中国,它强烈的节蚕、自由奔放的舞姿,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我也不例外。
一个夏日午后,我来到祖父家。
祖父午休后正在客厅里踱步,我放下书包,来到祖父面前,给他演练我新学的迪斯科舞。
(5)舞毕,我问祖父:‚爷爷,你喜欢吗?‛其实我内心知道,祖父对我们这些小孩的玩意儿不会感兴趣,但我还是想从他口中知道他对我们年轻人行为的看法。
邢个场景我至今记得清楚,祖父戴着瓜皮帽,架着一副眼镜,他用左手扶了一下眼镜,对我莞尔一笑:‚你喜欢就好!‛随后踱步而去。
(6)祖父的回答令我很意外。
因为在那个时代,大人们对我们年轻人喜欢这种舞蹈颇多非议,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而当时,祖父已经93岁了,却依然很开明。
他懂得,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各自的喜好,即使不理解、看不懂,也要互相尊重。
(7)我哥后来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有时候也用到我祖父的理念,那就是‚相信孩子,全然地相信‛。
当时有一位朋友向我哥咨询,说儿子5岁,要做学科手术,医生说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孩子捆着不动,还有一种是要打麻药,但可能对身体有伤害。
这位朋友就来问我哥:‚梁老师你说怎么选?‛我哥就回答:‚你可以去问问你)L子,看他自己怎么选。
‛结果出乎意料,他儿子的选择是:‚我不动,也不要打麻药。
‛(8)手未做完后,这个小男孩一下手术台,就对他父亲说:‚告诉梁老师,我没有动。
‛这就是相信孩子的力量。
相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能学会自己做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9)祖父是活到96岁去世的,有人问有什么长寿秘诀,我觉得和祖父自身的修养有关,其中不生气是很重要的。
(10)‚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
‛这就是他的理念。
(11)我唯一一次见到祖父不快,是这样一件事。
(12)祖父写得一手好字,因他是文化名人,慕名上门求字者众多。
家人怕他劳累,常劝他少写一些,可他总是尽量满足来客的请求。
(13)一日下午,家里来了几个外地客人登门拜ii。
寒暄过后,客人道明来意,请祖父赐墨宝,同时说了许多日gong wei的话,什么‚梁老是当代的伟大书法家‛等等。
此时祖父正在取纸笔,闻听此言,十分不快,用手轻拍书案,‚啪‛的一声,厉声呵斥道:‚轻看我!‛客人和我都被祖父严厉的态度震慑住了,一时呆若木鸡,室内静得出奇。
但最后,祖父还是给他们写了。
(14)祖父一直用他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
19.看拼音写汉字(2分)gong wei ( )20.第(以2)段中,梁漱溟先生对小辈们的“言传”体现在“身教”体现在。
(4分) 21. 以下对第(5)段画线甸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祖父戴着瓜皮帽,架着一副眼镜”的描写反映出“我”对个场景记忆犹新。
B祖父“用左手扶了一下眼镜”是在斟酌措辞,“莞尔一笑”是表达对“我”的宠爱。
C“你喜欢就好”并未正面回答“我”的提问,隐含着祖父并不喜欢迪斯科舞的事实。
D祖父的回答表明他对“我”这个年轻人的喜好有着充分的尊重。
22.文章记述了“唯一一次见到祖父不快”的往事,请联系其中的相关情节分析,它写出了梁漱溟先生的哪些形象特点。
(9分)(1)(2)(3)23.以下对文章结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1)(2)/(3)—(13)/(14)B(1)(2)/(3)—(8)/ (9)—(13)/(14)C(1)(2)/(3)—(8)/(9)—(14)D(1)(2)/(3)—(6)/ (7)—(8)/(9)—(14)三、综合运用(10分)2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试题。
(1)请在以下图片的括号内填入相应的行当。
(4分)A : (B : (C : (D : ((2)汉语大词典》中对“廉”有如下解释: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