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课时训练2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练习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8
2021届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清单及真专题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一部分必背知识清单一、朝代更替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王位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目的:稳定周初形势,巩固疆土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先代帝王的后代受封者的权利: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管理土地和人民,封地内实行再分封受封者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随从作战等作用:积极影响: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
消极影响:诸侯势力的发展最后削弱了王权,导致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乱。
三、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精品)。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四、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9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五、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课时训练(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单项选择题1.[改编题]《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反映了( )A.禅让制开始出现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分封制开始出现D.分封制代替禅让制2.[2018·福建]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字词:西周、王、侯、制度。
他研究的内容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3.[2018·青岛]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4.[2018·烟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5.[2018·绥化]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一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6.[2018·滨州]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社会转型7.[2018·宿迁]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8.[2018·湘西]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9.[2018·江西]“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第2课时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单项选择1.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2018·白银]《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这反映的是( )A.武王伐纣B.西周分封制C.春秋争霸D.战国七雄3.[2018·泉州一模]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2018·江西] “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5.[原创题]《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商鞅这一举措( )A.加大了军队长官的权力B.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C.得到了贵族的支持D.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6.[2018·福建]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是指(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7.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
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8.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观点作论据二、组合列举9.[原创题]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1)夏朝开创的王位,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2)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将宗亲和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
(3)商鞅变法废除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三、材料解析10.发现历史的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课时训练(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1.[2019·朝阳一模]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在此传位十二王,创造了辉煌的商代文明。
以下考古发现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2019·通州一模]西周时期,周王每年举行隆重的授土、授民仪式,象征授予诸侯对封国的统治权力。
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2019·朝阳一模]《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
这一制度建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4.[2019·房山一模]《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俱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材料中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5.[2019·丰台一模]商朝以后,有一种器物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这种器物是( )A.打制石器B.青铜器C.甲骨文D.铁制农具6.[2019·东城一模] 2019年是中国农历的乙亥年(猪年),根据下列文字的字形演变,判断“猪”字是( )7.[2019·大兴一模]下面这组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王室衰微B.百家争鸣C.政权对峙D.民族交融8.[2019·青岛]“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9.[2019·平谷一模]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人“勇于公战”。
课时训练(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单项选择题1.[改编题]《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反映了( )2.[2018·福建]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字词:西周、王、侯、制度。
他研究的内容是( )3.[2018·青岛]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4.[2018·烟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5.[2018·绥化]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一文字是( )6.[2018·滨州]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7.[2018·宿迁]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8.[2018·湘西]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9.[2018·江西]“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10.[2018·内江]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历史现象,其中的“一强”是指( )11.[2018·聊城]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B.编著了《道德经》12.[2018·青岛]吕思勉在《中国的历史》中写道:“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
课时训练(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单项选择题
1.[改编题]《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反映了( )
A.禅让制开始出现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开始出现
D.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2.[2018·福建]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字词:西周、王、侯、制度。
他研究的内容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2018·青岛]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 )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4.[2018·烟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
( )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2018·绥化]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一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6.[2018·滨州]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
7.[2018·宿迁]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8.[2018·湘西]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9.[2018·江西]“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
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10.[2018·内江]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历史现象,其中的“一强”是指( )
A.秦
B.吴
C.楚
D.越
11.[2018·聊城]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12.[2018·青岛]吕思勉在《中国的历史》中写道:“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
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
”“他”是指( )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
13.[2018·泸州]《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14.[2018·泰州]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商鞅变法的
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承认土地私有
15.[2018·安徽]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16.[2018·黄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
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7.[2018·达州]在达州市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
”他的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儒家法家 B.道家兵家
C.道家儒家
D.墨家儒家
18.[2018·枣庄]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 )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19.[2018·郴州改编]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二、非选择题
20.[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共:通“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
善矣……
——《论语》(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
西周时期确立了分封制,秦朝建立郡县制,隋朝确立科举制,元朝确立行省制。
故本题选A项。
3.C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
材料中的内容介绍了分封制在周朝实行、分封的对象、诸侯的权利和义务等,没有介绍分封制的影响。
故本题选C项。
4.B [解析] 本题考查商朝青铜器。
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都出现在商朝。
故本题选B项。
5.A
6.D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体现在社会转型上,逐渐进入封建社会。
国家产生是夏商周时期总的时代特征;文明起源是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权分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故本题选D项。
7.A 8.B
9.C [解析] 本题考查长平之战。
据题干关键信息“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赵王任用赵括为将,导致了赵国军队的大败。
故本题选C项。
10.A
11.C [解析] 本题考查都江堰。
根据题干“恢拓禹功名父子”“天府”可以判断是在四川地区,而且是与治水有关。
故本题选C项。
12.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僻处西陲”并结合战国七雄的位置可知,该国家是秦国。
故本题选B项。
13.A
14.B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这一措施直接损害到旧贵族的利益。
故本题选B项。
15.D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王国维认为随着周王室的衰微造成分封制不断瓦解,而且新的社会制度尚未完全形成,加之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求,才出现了“九流各创其学说”即百家争鸣的情况。
所以他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原因。
故本题选D项。
16.A 17.C 18.C 19.D
20.(1)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2)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核心思想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