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课件2.6.2 放大镜和照相机 凸透镜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0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对环境的感觉2.6-2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应用、眼睛目录 (1) (4) (5) (10) (13)一、眼的结构和功能1.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眼睛主要由眼帘和眼球组成。
眼球前有眼帘,可随时合上以防止其他物体进入眼睛,具有保护眼睛功能.眼睛眼球2.眼球如图所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瞳孔在虹膜的中央,根据环境中光的强弱,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量;睫状肌起到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的作用。
(1)角膜:眼球最外层,光线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里。
(2)瞳孔:在虹膜的中央,可随时调节进入眼里的光线强弱。
(3)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4)玻璃体: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充满着整个眼球的内部。
(5)白色巩膜: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6)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有很多对光很敏感的感光细胞,物体的图象成在视网膜上。
(7)视神经:把感光细胞感受到的信息传入大脑。
3.虹膜:瞳孔周围有颜色的一圈。
虹膜的作用:可以改变瞳孔的大小。
【活动】仔细观察同桌同学的眼睛,观察他的虹膜的颜色和瞳孔。
并用小手电照这位同学的一只眼,观察瞳孔有什么变化。
现象:(1)虹膜的颜色是棕褐色的;(2)用小手电照同学眼时观察到瞳孔会变小。
瞳孔缩小是为了减少进入眼睛光线的量。
虹膜的颜色具有人种差异,是由虹膜含有的色素的细胞决定,随着色素的不同,眼珠的颜色也不同。
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现棕褐色,远看如黑色。
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
颜色的深浅体之间也有区别,通常是由所含色素的多寡而定。
二、视觉的形成1.眼睛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眼睛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折光系统(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